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虹 《理论导刊》2020,(6):118-124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把青年的培育和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前途紧密相连,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积极促进青年成长成才,积累了弥足珍贵的丰富经验。主要包括: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这对于新时代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的启示。新时代,要加强理论武装,引领青年筑牢理想信念;加强价值引领,培养青年勇担时代重任;加强多方合力,锻造青年过硬本领;加强守正创新,推进青年行动自觉。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政治生态重要论述是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深入推进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重要内容,需要在理论层面进行深入解读。习近平政治生态重要论述既有牢牢扎根现实的生成逻辑,又有充分必要的理论逻辑,还有系统完整的结构逻辑。基于其内在的“真理力量”,能够在遵循规律的前提下指导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实践。习近平政治生态重要论述开辟了廉洁政治建设的系统视角,提供了推进自我革命的现实途径,探索了党的政治建设的科学机制,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关于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论述具有科学的理论内涵、突出的理论方位和鲜明的现实指向。遵循政治建党的历史、立足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现实,是习近平关于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的逻辑生成。加强无产阶级政党党中央权威、提升各级党组织政治功能、提高党员干部政治素养三个主体层次的建设,构成了这一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摆在首位"与"居为统领"之间的逻辑互动凸显了这一重要论述的理论方位。以党的政治建设突出思想建设的重点内容、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增强党组织政治引领与政治功能、坚定党员领导干部政治信仰与全党要始终紧扣民心这个最大政治,成为实现政治建设的现实指向。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21,(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崭新的理论视野,指明了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方向。培养时代新人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开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现实要求与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回顾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时代新人的讲话内容,可以得出"理想信念、品德高尚、过硬本领、时代担当、艰苦奋斗"这五点构成了时代新人的主要内涵。立足新时代,以强化思想引领、加强制度建设和搭建实践平台这三重路径为主体开展教育实践,将有助于培养可堪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关于扶贫脱贫问题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习近平基层工作实践、国际国内环境变迁带来的全新挑战构成了习近平开展扶贫脱贫工作的理论之基、历史之源和时代之势。习近平关于扶贫脱贫问题的重要论述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具体表现为:"有的放矢"的扶贫脱贫格局"、科学高效"的扶贫脱贫策略"、授人以渔"的扶贫脱贫方法"、合作共赢"的扶贫脱贫实践。这些理论内涵逻辑地构成了具有坚持世界性和民族性相统一、物质扶持和精神关照相并存、当前发展与未来进步相结合等鲜明特点的科学思想体系。它构成了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脱贫工作的实践指南,并为解决世界性贫困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21,(6)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构建新时代对外话语体系、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在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节点上,更需要党的宣传思想战线继续高举旗帜,展现立体、全面、真实的国家形象。从文化滋养、理论借鉴、现实需要的三重向度把握习近平总书记"讲好中国故事"的生成逻辑,坚守"讲好中国故事"助力国家形象建设、推进中华文化复兴、推介中国经验传播的目标导向。对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外交思想时代化、有效强化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有效助益培育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提出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具有鲜明的创新品格,即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问题导向、在解决现实问题中实现理论创新,以对时代特质与趋势的精准把握来推进理论创新,在坚持历史大逻辑中实现理论创新新飞跃。  相似文献   

8.
人性假设理论是人类管理活动变革的基础逻辑。然而,每一个人性假设理论的提出都绝非偶然,而是人的实践存在方式、社会文化传统、个人心理需求和价值观三种因素催化下的产物。"创新人"假设的提出与其他人性假设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仅具备人性假设生成的必要条件,还拥有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的科学理论作为其生成的可能性依据。从必然性与可能性的角度追溯"创新人"假设的产生过程,不仅有助于丰富其深刻的内涵,还有助于创新管理模式的建构。  相似文献   

9.
徐军  李文雷 《学理论》2022,(7):53-56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重要论断,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理论创新成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具有标志性、长远性、全局性的重要地位。因此,深入理解这一重要论述,需要进一步厘清与马克思主义的初心和使命、科学理论、社会主体和价值层次、世界历史视野以及实现共产主义等5个方面的重大关系,全面系统掌握其中蕴含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统一,对深化理论认识、强化行动自觉和推动实践发展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人性假设理论是人类管理活动变革的基础逻辑。然而,每一个人性假设理论的提出都绝非偶然,而是人的实践存在方式、社会文化传统、个人心理需求和价值观三种因素催化下的产物。"创新人"假设的提出与其他人性假设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仅具备人性假设生成的必要条件,还拥有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的科学理论作为其生成的可能性依据。从必然性与可能性的角度追溯"创新人"假设的产生过程,不仅有助于丰富其深刻的内涵,还有助于创新管理模式的建构。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真理,也是革命的批判的武器。这是它所特有而为一般理论所无的理论品格。春阳所著《科学社会主义专题讲座》(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就具有这种可贵的理论品格。它与那些泛泛而论的高头讲章迥然不同,而是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历史和现实相统一  相似文献   

12.
围绕"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卫生健康事业、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卫生健康事业"这一重大课题,习近平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卫生健康的重要论述。习近平关于卫生健康重要论述具有历史、价值和实践三重逻辑:在历史逻辑上,这一重要论述是对党领导人民发展卫生健康事业的时代传承;在价值逻辑上,这一重要论述是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在卫生健康领域的具体展现;在实践逻辑上,这一重要论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夯基指引。把握这三重逻辑对于领悟习近平关于卫生健康重要论述所蕴含的深层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经典科学社会主义到俄国社会主义、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重心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转向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思想指向从追求人类解放转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构方法从批判演绎转向实践生成;理论形态从一般形式转向各国特色形式。透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演进的逻辑理路,把握其中的"变"与"不变",对于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科学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科学思维方式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对客观事物合逻辑与合规律相统一的认识方法与认识程序的总称。它具有逻辑性和辩证性两个根本特征。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影响大学生科学思维方式形成的负面因素主要是知识结构单一和错误的价值观。因此,培育大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必须要通过加强文化底蕴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来克服这些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5.
自信自立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深化对中国共产党人自信自立精神品格的认识和理解,需要从理论逻辑、文化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等维度把握其生成。在理论逻辑维度,其导源于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及其政党学说的科学运用,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重要原则;在文化逻辑维度,其植根于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演进过程中积淀下来的心理结构和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优良传统;在历史逻辑维度,其传承于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奋斗历程和七十多年执政兴国经验,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宝贵经验;在现实逻辑维度,其立足于百年大党持续书写中华民族恢宏史诗的内在要求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是我们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内蕴着自身特有的理论、历史和实践逻辑,也体现着对其生成逻辑的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涵盖牢牢掌握文化领导权、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以“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有效提升中华文化国际话语权等方面,其鲜明特点主要体现为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根本原则、坚持物质基础与文化建设相促进的内在诉求、坚持历史传承与发展创新相融合的时代视野、坚持民族特色与开放包容相贯通的胸怀格局。习近平文化思想彰显着中华文化的新发展,民族复兴的新驱动和世界文化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7.
乡村善治以构建符合国情特点、更加完善有效、多元协同共治的新型乡村治理体系为主题,其生成有其理论之源、文化之根、历史之基及时代之变等逻辑维度。其生成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的深刻体悟与创新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治理智慧的继承,对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积淀的历史经验的学习借鉴和传承赓续,对新时代乡村治理的新特征新要求的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通过上述四重维度构筑新时代乡村善治之路,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乡村治理实践的科学指南,为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李卿 《理论导刊》2020,(4):11-17
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系统阐述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形成了为民谋福、不忘初心的民本品格,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的时代品格,问题导向、真抓实干的实践品格,遵循规律、讲求方法的科学品格和胸怀世界、合作共赢的开放品格。这些理论品格彰显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底色,形成了强大的真理力量和独特的思想魅力。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是有关人民性政治实践价值生成规律的理论,人民性政治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实践坐标,价值生成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致思取向。它以其特有的实践原则超越了西方近代政治哲学的抽象本性,扬弃了西方近代政治哲学缺乏政治科学理性支撑的理论局限,推动了政治哲学的逻辑轴心从价值理念走向价值实践,实现了政治哲学与政治科学在政治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统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价值性与事实性的有机结合。政治本体论、政治认识论、政治方法论和政治价值论的"四论舍一",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逻辑结构,表征了人类社会政治主体性与政治客体性的逻辑统一。政治生活的时代变迁推动着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时代转型,共建思维、民族利益和社会政治,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当代维度。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分配正义的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我国分配正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这一重要论述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阐释分配正义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理论的内在要求,促进分配正义是新时代推动共同富裕的使命遵循。这一重要论述包含着丰富的理论意蕴,彰显了持续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旨归,确立了积极遵循三大公平的基本原则,设定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远景规划相适应的阶段目标。习近平明确提出了分配正义的实践逻辑,即要夯实分配正义的物质基础,完善分配正义的制度建构,增进分配正义的民生福祉,凝聚分配正义的社会共识,规范分配正义的运行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