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莉婷  安琪 《中国青年研究》2024,(5):102-109+101
成家与立业是青年人生发展的两件“大事”,也是事关个人成长、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当前,对于面临就业选择的大学生而言,对亲密关系的规划已成为影响就业决策的一项重要因素,对青年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择业心态与择业实践产生了新的影响。研究运用混合研究方法,在问卷调查与定量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若干“双一流”高校毕业生的深入访谈,探析青年大学生在面临个人发展利益诉求与亲密关系集体利益冲突时的择业实践与行动逻辑。研究发现,亲密关系亲密度与择业焦虑的关系受到关系承诺度的调节作用。在“高亲密度-高承诺度”“低亲密度-低承诺度”“低亲密度-高承诺度”三类不同的关系形态和各自特有的互动模式下,青年人面临不一样的压力和挑战。除了个体层面的深入反思和综合权衡之外,学校、国家和社会可以从生涯发展辅导、就业服务、政策支持、制度保障、社会氛围营造等多方面助力青年人突破亲密关系与职业选择的冲突困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青年情绪表达冲突的定义、特征,各种影响因素以及对青年心理的影响作用,最后引入了情绪智力理论以及有效的情绪表达的原则来调节青年的情绪表达冲突。  相似文献   

3.
对山东省1192名职业青年进行的一项情绪情感调查结果显示,职业青年的国家自豪感、幸福感等积极情绪体验强烈,不合理、不满意、愤怒等因收入和社会环境引起的负面情绪体验广泛存在,且职业青年的情绪情感体验在人口学变量上存在差异。这一研究结果对于社会管理和青年工作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管健 《人民论坛》2024,(6):86-89
当前,情绪价值成为年轻人买单背后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青年不断追求情绪价值的最大化,商家大胆创新情绪资源挖掘,在供给侧与需求侧合力推动之下,“情绪经济”正不断解锁出各种新的消费场景。当“情绪”成为生意,情绪消费是否可以给当代青年人带来治愈?这需要从法律监管、安全保护、高质量产品源等方面加强保障,以使情绪消费保持可持续健康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发疯文学”源于中文网络环境下年轻一代自发的网络沟通与交互。它具有无逻辑、碎片化、用词简单、情感充沛等特征,并逐步发展出一套特有的网络语言表现范式。“发疯文学”是当代青年网民用简单、直白、自嘲、调侃、无厘头的方式,表达自我的当下状态。青年利用“发疯文学”来调整负面情绪、维护自我边界,解构传统的庄重,用幽默手法重构消极事件,在建立真挚、平等的感情联盟基础上,呼唤建立起多元一体的新型心态秩序。  相似文献   

6.
用生理心理学的情绪认知理论和优势中枢理论,研究大学生过激行为的情绪调整原理和方法,对学校思想教育科学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学生过激行为的情绪调整方法主要有:制怒、合理宣泄不良情绪、适宜的心理需求转移、愉快情绪想象技术、辩证的看待挫折和实现理性的升华。  相似文献   

7.
微博口水战的频发,一方面引发负面消极的社会舆论,干扰社会合意的达成,另一方面又能够宣泄社会情绪,纾解内心焦虑,并为社会管理释放出民意信号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冲突中,负向社会情绪充当着暴力行为的驱动力,负向社会情绪源于现实的结构性问题,通过个体切身感受形成情绪的记忆,在正常的新陈代谢途径受阻后不断累积,遇到偶发事件的唤起和激发而爆发社会冲突,社会信任危机也对群体极化情绪的形成起到了助推作用.要客观认识社会冲突及负向社会情绪的影响和功能,切实解决民生问题,畅通民意诉求渠道,增进社会信任,培育民众理性表达、依法维权的行为习惯,并掌握处理负向社会情绪的技能技巧.  相似文献   

9.
青年是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制造者和推动者。青年参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心理动因主要源自于社会正义感、诉求利益、宣泄情绪、获得认同和从众心理。在网络群体性事件中青年群体表现出强烈的自我表达和社会参与的心理需要,对网络信息的判断呈现出轻信与质疑的矛盾性,网络表达带有随意性和非理性倾向,思想和行为易受暗示等心理特征。而关注负面信息的心理偏好、消极的刻板印象与心理归因、群体认同和群体极化、负面情绪感染、去个性化等,则是推动网络群体性事件演化进程的重要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健康     
一周健脑法;适当的抑郁情绪有好处;“立夏”、“小满”养生经;小心防晒霜致癌;肥胖会降低智商;哭泣可降低负面情绪;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主要分析与讨论美国青年对中国刻板印象的范畴及其形成的路径。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对收集到的互联网推特文本进行分析发现:信息误导、礼仪意识不足、负面行为、隐私意识薄弱、性格冲突、价值观冲突、文化差异、动物保护意识八个范畴是当代美国青年对于中国刻板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研究还发现:美国青年对中国刻板印象的形成需要进入物外情感体系、自我价值体系以及社会价值体系,且三大体系相互影响着当代美国青年对中国人的认知与评价。负面刻板印象是阻碍人际交往的重要因素之一,了解美国青年对中国刻板印象的范畴与形成机制对减少交际摩擦、避免国际冲突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联想组合分析法,比较了“非典”一词在“非典”期间对男女大学生的心理意义,受试为京、沪、穗、港、台520名大学生。结果发现,男性的非典视角以“病”为中心,重“硬”信息,重群体控制和治疗;女性的非典视角以“人”为中心,重“软”信息,重个人预防。在主观反应中,男性的负面情绪联想高于女性;女性的负面判断联想高于男性。这些结果与以往应激反应中“脆弱性”的性别差异研究有所不同,可从社会性别视角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13.
对于受灾群体而言,面对突发事件感到心理压力大时,应当与亲朋好友多沟通,让情绪得到合理宣泄,大胆说出恐慌。通常来讲,特大地震灾难发生半年后,自杀率会达到一个小高峰。正如四川省卫生厅厅长沈骥在新闻发布会上呼吁的那样,"4·20"芦山地震的灾后心理疏导和抚慰,需要依靠整个社会的力量展开。灾后人们的情绪变化通常分为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震惊期,在刚刚地震过后,人们还  相似文献   

14.
公安信访工作是连接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的纽带。近年来,由于信访人心理需要不满足、尝试谋取不合理利益、宣泄负面情绪、不信任现实世界和偏执人格等原因,在公安信访工作中常常出现闹访现象。对此,有效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和人本主义疗法可以起到化解矛盾,打开与信访人沟通渠道的作用。通过人本主义中的积极接纳原则,能够促使当事人理解、信任公安民警工作,从而疏导情绪,锁定靶问题;通过合理情绪疗法,能够进一步发现、改变非理性信念,植入希望,最终达成化解矛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与占主导地位的传统"监控型"矫正模式相比,汲取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的矫正模式甚为缺乏。作为社会工作三大经典方法之一的小组工作在社区矫正领域中的作用值得探索。对N市C区社区服刑人员角色认同小组实践的研究结果表明,小组活动的开展应当以社区服刑人员动态呈现的需求为焦点,结合社区服刑人员的身份特点设计相应的小组活动形式和内容,在小组中注入接纳、经验的一般性、情绪宣泄、利他主义、社会化技巧的学习和赋能等治疗元素,通过消解认知障碍、情绪管理学习等间接治疗化解社区服刑人员的负面情绪,推动其自我认知的重新建构,进而提升社区矫正效果。  相似文献   

16.
警察与民众的情绪状态折射出警民关系的和谐程度,暴露出警民之间的问题、矛盾以及警务工作的不足,因此警民关系建设中的情绪管理不可忽视.可以通过对现阶段警民情绪问题及成因的剖析,从心理医疗和非心理医疗两个层面构建警民情绪管理机制.心理医疗层面包括:引导群众构建理性认知、提高个体心理承受力、运用情绪管理知识指导警务工作、关注民警情绪问题;非心理医疗层面包括:提高警务工作的群众满意度、畅通警民沟通渠道、适当调整相关警务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情绪劳动理论框架与男性气质研究视角相结合,从“情绪劳动的形式”和“客户歧视情况”两个维度考察上海“长期护理保险”社区居家照护项目中男性养老护理员在不同情境中所进行的男性气质展演。研究发现,“长期护理保险”社区居家照护项目的养老护理工作同时包含情感和非情感(技术)面向,而男性从事该工作时往往遭遇两种歧视。第一种歧视是人们基于性别刻板印象对男性养老护理员从事该工作的歧视。这种歧视导致男性养老护理员遭遇性别身份与社会性别刻板印象的冲突,从而形成两种回应方式:一是消极回应,表现为掩饰或退出;二是积极回应,表现为探寻养老护理的社会意义,再造养老护理与男性气质的关系。第二种歧视是男性养老护理员在护理的劳动过程中所遭受的城乡、阶层和性别相互交织的歧视。面对这种歧视,他们会通过“浅层表演”展演“技术专家”型男性气质,或通过“深层表演”展演“大丈夫”型男性气质。而没有遭遇歧视时,他们也会通过“浅层表演”激发自己对老人的“孝”,展演“孝子”型男性气质,或通过“深层表演”激发“大爱”,展演“仁人”型男性气质。  相似文献   

18.
人工智能正在推动情感消费的转变,青年通过使用人工智能伴侣自主生成亲密关系,重塑了亲密关系的边界。本研究通过考察青年与人工智能伴侣的互动体验尝试理解自主生成式亲密关系的建构逻辑与现实影响。研究发现,青年使用人工智能伴侣的目的包括生成情感代餐、关系克隆和生成原生伴侣;在共享和独享两种情境中,青年通过训练智能体、调整预期和转换角色等策略主动控制与人工智能伴侣的亲密程度,最终形成了与智能体退出互动、间断互动和持续互动三种结果。文章最后讨论了自主生成式亲密关系实践与现实关系的互构过程,分析自主生成式亲密关系带来的影响与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9.
青年群体的数字囤积行为是契合数字社会发展的产物,但现有研究对其关注较少,对数字囤积形成的机理和可能产生的影响效应尚不清楚。通过质性研究发现,青年群体的数字囤积行为表现为囤积渠道多元但社交媒体占据主流,囤积内容丰富且杂乱,囤积主体既是资源占有者又是分享者,囤积者对数字物存在情感依恋,将其视作自我的延伸。兴趣习惯、自我驱动、错失焦虑和强迫型人格特质是青年群体进行数字囤积的关键内部动因。数字囤积行为对青年群体的影响存在两面性,部分青年通过数字囤积构建起自身资源库,实现自我价值提升;另一部分青年在失度的数字囤积中陷入信息过载的窘境,出现自我损耗和心理压力等负面问题。青年群体应从数字物的“保存-管理-利用”维度提升自我,避免被过载的数字物“俘获”。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以网络为媒介的社会交往成为青年群体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本研究通过对大学生异地恋情侣网络交往过程的质性研究呈现其交往的感性化特质,即网络交往语言亲密化,网络交往拉近心理距离,延续传统社会交往规范。网络是中国异地恋青年维系和发展亲密关系的新空间,青年通过网络空间产生比网下空间更为亲密的“文恋”的感性交往形态。网络也是青年延续传统社会交往规范进行感性交往的新空间,青年通过“交心”“心近”等交往模式维系和发展异地恋爱关系。分辨并适应网络空间中的感性交往和理性交往是未来值得关注的青年研究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