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贝克的研究视野中,风险社会是个较为复杂的理论,现代化风险仅仅是风险社会的一个关键维度,风险社会还与社会的、人生的和文化的风险和不安全等等因素重叠在一起。我国正在走向工业化、市场化、信息化、城镇化、国际化的征程上,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在不断汇聚凸显,群体性事件和恶性极端事件增多,已然具备了"风险社会"的特征。风险社会理论与农村贫困问题存在着很大的契合性。在风险社会的场域中,农户贫困面临的社会风险主要有自然灾害风险、收入风险、资产风险和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2.
宋友文  郑百灵 《求实》2012,(5):33-36
从二十世纪后期开始,人们不断关注世界图景中的风险问题,风险社会理论随之兴起。从人类的实践活动过程来看,风险社会是现代性危机深化的结果。风险社会理论既没有忽略后现代理论加以批判的现代性危机,又没有放弃拯救现代性的历史使命,而是提供了一种反思现代性的理论新视角。更为可贵的是,风险社会理论为我们反思现代社会发展模式和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3.
全球风险社会的到来,引发了理论界对风险问题的高度关注和理论研究,并形成了关于风险社会的一系列理论和观点。风险社会理论以其对现代性的深刻反思,为当代人类全面把握当代社会和反思人类自身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野和思路。反思风险社会理论,我们认为,需要将对风险社会的研究,提高到马克思主义人学的高度来认识,以形成对全球风险社会的全新解读。  相似文献   

4.
风险社会理论认为,当代社会是一个风险社会。风险理论体现着对现代社会发展问题的一种理论自觉,旨在通过反思人们对待现代化和现代性的不当价值观念,消除现代人的生存焦虑,确立起新的本体性安全。当代中国已经进入一个世界性的风险社会,并且由于社会转型的特定性,使中国发展处于高风险运行中。风险社会理论为人民政协在新形势下践行团结与民主的政治主题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理论视角,为此,有必要确立动态稳定、多元一体、开放包容的新思维。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风险社会的背景下,由于我国正在进行着“尺缩钟慢”式的时空高度压缩的双重社会转型,因而使我国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社会风险———转型风险,它必然导致社会问题的“井喷”现象。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我们必须实施能够应对转型风险的积极的社会政策,构建起应对转型风险的社会“安全网”。  相似文献   

6.
风险社会理论指出,现代社会已经进入风险社会时代,社会风险为我国全面依法治国带来机遇和挑战,法治思维能力在风险社会背景下被赋予重要社会价值功能,对大学生开展法治思维培育具有时代意义。高校应该结合风险社会理论和法学理论,从自律性、法治价值观、法治教育课程以及建立理性规则秩序等路径,加强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  相似文献   

7.
莫凡 《兵团党校学报》2013,(2):69-72,81
马克思主义社会风险思想的研究现状可以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进行概述。就国内而言,主要有三条路径:用马克思主义审视西方"风险社会"理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解决具体社会风险问题、针对马克思主义社会风险思想本身的浅层探讨;就国外而言,主要有三种研究方式,即部分肯定马克思主义社会风险思想、一定程度上否定马克思主义社会风险思想和将马克思主义社会风险思想作为自身理论创造的思想来源之一。未来的研究可以在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其中的不足与缺陷展开探索,进一步发掘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中的社会风险思想。  相似文献   

8.
刘岩  冯长元 《新长征》2008,(2):28-29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多次提到风险问题,这是当前及今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需要高度注意的问题。伴随着风险问题的凸显,发展与风险的关系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必须把握的重大问题。如果说正确处理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是事关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保证的话,那么,正确处理发展与风险的关系就成为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内在地包含了对当代社会风险根源、实质与独特性的理论自觉,以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是超越发展悖论和风险社会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9.
庄友刚 《探索》2006,2(3):167-170
当代社会是全球风险社会。全球风险社会的到来在基本前提观念、分析图式、基础概念、理论视角选择等方面对历史唯物主义形成了挑战。全球风险社会语境中,历史唯物主义能够对遭遇的问题与挑战做出理论的应对,这种应对一方面是历史唯物主义自身的理论创新,另一方面是历史唯物主义对全球风险社会的理论反思。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进程中我国社会风险的表征、根源及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全球化和国内社会转型的双重推动,社会风险已经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全球化进程中我国社会风险的突出表征为:社会极化现象明显,进一步加大了社会风险累积的力度;意识形态内生弱化凸显,加剧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信任危机;社会结构紧张,潜存着社会结构风险和制度风险;风险分配不公平,增加了转型期社会发展的不稳定性;公共服务"内卷化"问题显现,极易诱发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失范;自然生态风险增加,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巨大压力。当下我国社会风险的诸多表现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究其根源,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的独特性、社会转型期的利益失衡多为经济利益牵导、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伴生高社会风险、中国社会存在诸多使风险放大的要素、全球化风险带来的冲击等是其根本原因。应对我国社会风险的出路在于:树立正确的现代风险理念;建立社会风险预警机制;创新公众权益保障机制;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加强自然生态风险治理;积极参与全球风险治理等。  相似文献   

11.
风险社会理论认为社会风险与重大决策密切相关。作为对社会资源和价值所做的权威性分配,重大决策会产生正负两方面的社会影响,既是改革发展的推进载体,又是社会风险源。以社会风险源为标准,重大决策的社会风险可以分为经济风险、安全风险、环境风险、社会稳定风险四种类型,而社会稳定风险居于最高层次。重大决策之所以蕴含社会稳定风险,与决策本身的利益冲突、决策机制不科学、政策缝隙以及利益相关者的风险感知等因素相关。为化解重大决策的社会稳定风险,需要大力开展“稳评”,并针对“稳评”在制度设计和实践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推进“稳评”的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施玮 《理论研究》2009,(3):41-43
依据西方理论,当下世界处于风险社会,风险包括自然灾害风险和人类自身所制造的各类风险,而自然灾害风险是人类面临的严重危险,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国家之一,因此,灾后救助制度的研究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在总结传统社会灾后救助经验并考察现有救助法律的基础上,本文将给出一些操作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安东尼·吉登斯是当代西方具有世界性影响的著名社会学理论家之一,其风险社会理论对于加强对科技创新的引导,促使我国的科技创新朝着正价值方向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社会燃烧理论适合作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理论基础。根据社会燃烧现象发生的三要素,类比地形成三要素评估方法。通过这个方法与社会风险研究三类范式的匹配,能更好地理解风险的形成、发展与变迁,说明公众参与是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的头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期,由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在本世纪初以群体性、非制度化的方式集中爆发出来,社会风险在迅速而且是加速地积累,这为激进理想主义思潮的勃兴和发展提供了可能。反思激进理想主义的历史渊源和理论基础,警惕并防止其卷土重来危及社会稳定,阻碍经济发展,中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的改革正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社会矛盾不断凸显,社会风险因素异常复杂,这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带来了严峻挑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提升风险治理能力,有效防范和化解社会风险,但目前我国的风险治理机制尚不完善,与和谐社会的要求还不适应。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必须坚持防范为主、防治结合的风险治理思路,坚持宏观建构微观治理结合的基本原则,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风险治理体系,形成整合各类社会资源的风险治理系统,增强风险治理的实效性,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7.
社会风险的不断增多是现阶段中国社会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社会风险具有承受不均衡性、特殊根源性、潜伏性和可补偿性等特点。进行风险管理,既尤为重要又有一定的可能性。社会风险管理的目标包括增强社会风险意识,避免或减少社会风险,降低社会风险的负面影响,以及公正的社会风险分配等,这些目标的实现,有赖于社会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问题日益凸显,相互交织,风险易发高发,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党的十九大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之首,风险防控的至关重要性可见一斑。行政机关行政执法的过程本身也是风险发生的过程,社会转型期发生的各种矛盾利益冲突也使行政执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行政执法风险越来越大,防控处理不当不仅侵害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而且影响政府的公信力,还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如何创新行政执法风险防控机制,规避降低行政执法风险,不仅成为建成法治政府的本质问题,而且是关乎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背景下的多重转型和快速发展使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风险共生现象。当前我国转型发展期风险共生现象的深层成因主要是体制转型过程的结构断裂和制度缺陷,利益分化加剧和利益诉求强化过程中的利益失衡,市场化转型中资本逻辑的强势和公共权力的经济化倾向,社会信任的下降和社会焦虑的上升,以及深度融入全球化的历史条件下各种国外因素的冲击和挤压。科学分析并主动化解这些矛盾,积极创建能增加和谐因素的社会机制,才能实现低风险、合理、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陆寒 《世纪桥》2008,(8):81-82
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是对当代现代性的批判、观照、审视、反省的产物。他认为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工业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为的风险已经成为了后工业时代现代性的重大问题。因此何为现代性以及如何审视现代性,成为我们时代无法回避的焦点性问题之一。而马克思对异化劳动中人的异化批判,早已从根本上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的异化状态,开启了现代性批判的先导。所以我们不难从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思想中找到对当代风险社会问题的现代性根源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