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侨园》2016,(9)
正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吴明。他是鞍山某重点高中的应届毕业生。高考成绩发布后,他考了400多分,但他高兴不起来。因为命运多舛,在他上初中时他的母亲被给他补课的老师杀害了,这位补课老师是他妈妈的同事,他看上了吴明妈妈,因为她虽然40多岁了,可风韵犹存,年轻漂亮,他向她求婚,被吴明妈妈拒绝,他后来竟然残忍的  相似文献   

2.
黄文欢同志应我们的请求,在他北京的寓所接见本刊记者,作了一次无拘无束的谈话。这位越南的杰出革命家谈了他目前的工作,他的打算,以及五年多以前他因何不得不离开他的祖国。谈话结束时,他默写了文天祥的《正气歌》,赠给记者留念。  相似文献   

3.
孔力 《侨园》2012,(12):56-58
今年102岁的罗明榜老人,是河南省"将军县"新县唯一健在的百岁老红军。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经历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第一架飞机——"列宁号"的诞生过程,他带领战士解救过红四方面军的首长,他曾在战斗中"牺牲",他参加了两过雪山三过草地的万里长征,他随西路军喋血西征路。他先后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他5次受重伤,九死一生。1951年,他因病离休,如今在河南新县安享晚年。  相似文献   

4.
他怎么了?     
《侨园》2016,(4)
正他对老婆说的真话越来越少了,明明去吃请,他却说找老同学聊天。老婆问,男同学还是女同学?他说,当然是男同学。他说的次数多了老婆就不信了。因为他带回来的一些遗迹令老婆生疑,比如女人的吻痕和香水味什么的。今天他跟老婆说去开会。果不其然,手机关机了。但子夜老婆却接到他的电话,让她带5000块钱过来。老婆把钱送到了派出所,人却  相似文献   

5.
一九八一年二月十八日,茅盾写完了《回忆录》中关于《虹》的一段补充,放下了笔。他觉得身体不适。 这《回忆录》他从一九七六年初就开始写了。那时,一九七五年所看到的希望,又渺茫起来。他觉得,自己大概是看不到江青这一伙人的覆亡了。他要写出自己的回忆录,留下历史的见证,让家人将来公之于世。他相信,会有能公布他回忆录的日子——江青这伙人闹得天怨人怒,还能长久吗?!“四人帮”这样快就被粉碎,这倒是他始料所未及的。他轻松地呼吸了。他好象忽然年轻起来。从粉碎“四人帮”直到他去世,  相似文献   

6.
马珮 《民主》2005,(5):38-39
父亲生于1885年,1970年正值他支持过的“五四”运动51周年的日子里去世的,他去世的时候我们都没有在他身边,不是在外地工作就是在“五七”干校,待通知我们回来时他已经走了,没有能够见到他最后一面,看到的是他的遗体。他虽说享年85岁,但他实际只工作到73岁,因为1958年后他就病休了。73岁中  相似文献   

7.
李普  沈容 《瞭望》1986,(45)
在哀悼刘伯承元帅的日子里,我们访问了老红军肖克将军,请他谈谈刘帅。我们久仰他文武双全,读过他论述刘帅的文章,对他的见解很钦佩。 他今年七十八岁,腰杆笔挺,语言简练,没有老态。特别令我们吃惊的是他的记忆力,某年某月、张三李四,他记得一清二楚。 他说,他第一次看到刘帅的名字是从南昌城的墙上。南昌起义后的第二天,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团出了一张布告。布告的署名中,第一名就是刘伯承,接  相似文献   

8.
杜晶 《侨园》2013,(7):35-35
<正>他在念高中时是班级里的"万人烦",老师上课他顶嘴,同学们上自习他捣蛋,他曾无数次被"找家长",无数次被叫去教导处……他就是被惯坏了的"纨绔子弟",这是当时大多数同学对康于科霏的印象。可如今,他却判若两人,不再是当初那个调皮不懂事的"死康于"了,独自一个人在韩国留学的他,不禁让老师同学们刮目相看。2011年10月4日,康于科霏独自一人经中介去了他向往已久的韩国。他在人生地不熟、语言又不是很通的情况下租了一间房安定下来。不久,康于就加入了隶属于韩国高  相似文献   

9.
列宁的夫人克鲁普斯卡亚说过:“图书在弗拉基米尔·伊里奇的一生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他从事的那种浩繁的工作中,图书给了他以帮助,给了他以知识,这些知识他是出色地掌握了的。否则,他就不可能成为我们大家所知道的那个列宁了”。列宁无论到哪里,总是广  相似文献   

10.
他为人憨厚木讷,不善言辞,两只手脏兮兮、黑乎乎的。一次一位朋友请他上饭馆吃饭,他竟不好意思伸出手来。人们还以为他是个采煤工,其实他是在指墨画坛上默默耕耘了30多年的指画家。日积月累,手指磨烂了,墨色渗嵌进指甲皮肉,似再也不能“洗手不干”了。 他叫李冰奇,奇就奇在作画不用笔,而以指代笔。他用手指蘸上墨与颜色,在宣纸上“东涂西抹”,  相似文献   

11.
柳溪 《瞭望》2002,(33)
大连市工商局局长李德和是个工作狂,见到他的时候,总是他急匆匆的脚步,风尘仆仆的身影。不久前李德和道出了他的《工商干部道德三字经》,概括了他对工商工作尽职尽责的态度。  相似文献   

12.
任明耀 《民主》2011,(9):39-40
我的老友黄宗江先生于2010年10月18日驾鹤西去了。享年89岁,也算高寿了。他早几年来信告我:"来日无多了。"可是那年他只有75岁,上苍没有收留他,拖了10多年终于在去年秋收留了他。  相似文献   

13.
编者寄语     
《瞭望》1993,(1)
本期封面人物是联想集团总工程师倪光南。 选择他做封面人物,不仅因为他主持研制的联想汉字系统和联想微机公别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也不仅因为前不久他获得了中国科学院的重奖,选择他做封面人物,还因为在他身上集中表现了1992年人们对于科学教育,在思想观念上发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费孝通在随胡耀邦总书记访问西欧四国归来之后,应本刊记者之约,畅谈了他在访问中的见闻感受。他认为,安排他参加这样一次出访,是民主党派人士参与国家大事的一个具体休现。他在西欧进行了富有意义的学术交往,发表了多次演讲,归途中还乘兴赋诗。他的谈话饶有风趣,颇富可读性。  相似文献   

15.
刘新民 《团结》2001,(1):45-47
早就打算采访狄美良先生,可就是找不到他,常常是约好了时间,却泡了汤。并不是他不守信用,是因为他工作太忙,一年365天,他起码200天以上在全国各地做他的节水灌溉工程设计,推广农业节水丰产技术。特别是近年  相似文献   

16.
没想到他走得这样突然,这样匆忙。正当祖国和人民需要他担负更重要的任务的时候,他却溘然长逝了。 廖承志同志虽然已经离开我们了,可许多同志和朋友仍不能相信他竟会这样突然离开。是的,他自己也一定没有想到,他竟会走得这样早。有多少计划还没有完成、有多少事情还没有办好?特别是祖国统一的大业,怎么能让他放  相似文献   

17.
任弼时同志逝世三十四年了。今年四月三十日,是任弼时同志诞辰八十周年。他在少年时代就参加了毛泽东同志组织的俄罗斯研究会,走上救国救民的道路。他曾到苏联学习,回国后最初在上海做地下工作。当时环境艰危,但他始终对革命充满信心。他曾两度被捕,受尽敌人的折磨,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长征中,他率部突围西征,与红二军团会合,主持批判了“左”倾错误。二、四方面军会合后,他并和朱德等同志一起同张国焘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在延安期间,他参与中央领导工作,卓越地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张世贤曾经当过县委书记。在山西,他曾是第一个在全县范围内推行土地下放,实行包产到户责任制的县委书记。但是,在历史的风云变幻中,他又从那里“落荒而走”,老乡把他哭送出境。在沉默数年之后,他又担任了县委书记。来到稷山县,他已是44岁的人了。  相似文献   

19.
正艺术给他以灵感毛泽东后来离开韶山,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他对视觉和听觉艺术的爱好也向东西南北乃至外国艺术延伸。对艺术的喜爱和欣赏,使他在紧张的环境中得到休憩和放松,甚至直接开阔了他的思维,拓展了他的战略空间,他每每从中获得难得的休闲,也得到了种种灵感。中南海毛泽东居住处留下大量唱片、磁带,内容包罗万象,  相似文献   

20.
怀念     
父亲去世了。父亲突然而又安详地去了。去年八月我第一次感到不祥的兆头。我在由新加坡到汉城的旅途中,飞机中途停在台北机场,我给父亲打了个电话,得悉他已经不能说话了。去年年底,他的情况已很严重了,医生对他的病已经作了结论。四星期前,我去看望了他,推着轮椅陪他在台湾大学医院作最后一次的放射性治疗,他的行动已经很困难了,然而他仍然很平静和安详,庄严地等待着即将发生的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