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当今世界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政党政治的世界,政党制度在国家政治制度中处于核心地位,是现代民主政治运行的必要条件,是国家政治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是中国政治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凸显国家软实力;增强国家软实力,关键在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  相似文献   

2.
政党和政党制度的形成是政治现代化的标志。在以政党为核心的现代民主政治中,党政关系是现代民主政治,特别是政党政治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其实质是执政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方式与领导形态问题。一般来说,现代社会各种政治关系都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或间接、明显或隐含地包含着党政关系的因素。因此,任何一个国家在其现代化发展过程中都必须要重视和有效处理党政之间的关系问题。本文从现代党政的基本关系入手,分析探讨了西方国家和后发国家的党政关系模式,企望能对现代国家中的党政关系建设提供一定的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政党政治作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兴起和发展于当今世界的多数国家,作为间接民主的一种实现形式,它的存在具有特定的原因。本文着重从国家的本质和政党的功能考察政党政治产生的可能性以及从政党在政治中的独特优势分析政党政治产生的必然性。同时,从政党产生背景、功能、作用角度分析中西现代政党政治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政党政治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内容和普遍形式,良性的政党政治应该充分体现现代化治理中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等属性。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政党政治未来的发展应以科学化为方向,民主化为核心,法治化为保障。科学化就是要处理好党政关系、政党关系和党群关系,强化制度支撑;民主化的关键是要统筹好党内民主、人民民主和协商民主的关系;法治化需要不断完善政党法制建设,理顺法律与政党政策的关系、全面推进依法执政。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政党政治时代,政党领袖是政党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政党的代表和象征,对于本党党员和选民往往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现代政党领袖的产生和更替是否符合民主政治的潮流,对于一个政党的成长、一个国家的稳定发展和政治文明的进化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党际民主是政党之间的民主.协商民主既可以发生在公民社会领域,也可以发生在国家政治领域.在政党政治成为世界潮流的今天,尽管各国实行不同的政党制度.但不同政党之间的协商应是一种发展趋势.党际存在竞争,也存在合作,党际民主的建设与发展,应以协商民主的视野重新考量.  相似文献   

7.
政党政治和政治参与都属于政治民主化的范畴。当今世界多数国家都实行政党政治,政党在政治中处于核心位置。政党制度对政治参与的影响,不仅因为政党制度不同而有所不同,即便是相同政党制度的国家之间也存在着差异。通过系统考察和比较分析中西方现代不同政党制度下政治参与的情况,有助于清晰地认识不同政党制度对政治参与的现实影响。  相似文献   

8.
政党制度是政党政治的制度性表现,是政党政治的核心内容。政党政治与政党制度互生共栖,近代以来中国政党制度的嬗变与政党政治的发展息息相关。实践证明,只有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政党政治体制,才是中国政党政治的正确抉择和民主政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民初的政党活动史成为中国政党政治的肇始,是中国从传统君主集权体制向近现代民主政治的转型阶段,也是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拐点。以现代分析维度对其予以科学、理性的探讨,是对我国现代政治文明进程应有的历史性评判。民初政党政治的实践虽以失败告终,但作为近代中国政治发展史上的重要路标,不仅是辛亥革命后中国民主思潮继续发展的产物,更成为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重要成果,而其夭折的根本动因则在于中国数千年的社会政治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10.
社会转型与民主党派之整合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民主政治的核心是政党政治。民主国家几乎所有的政治过程都是围绕着政党而展开的。中国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政党政治面临着新的社会环境,具体表现为社会规范的异质性、社会结构的分化、社会关系的多样化。因此,民主党派的整合功能具有更为突出的实践意义和政治价值,应深入探讨和研究,以更好地回应社会的整体性变迁。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与民主协商机制关系的历史、现实出发,指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内在的民主协商机制具有建设民主党派政治资源的主导性积极作用。必须充分认识影响当前民主党派创新发展的机制性障碍因素,进一步加强民主协商机制建设,实现民主党派政治资源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后半期,西方国家普遍发生了政党与社会分离的现象.从政治哲学的角度来看,这是自由主义的胜利.然而,自由主义中内含的消极政党参与也导致了代议工具主义和公民犬儒主义等一系列问题.一种新的协商政治模式在汲取共和主义中积极政党参与传统的基础上,力图解决自由主义的问题.本文认为,将政党因素考虑进协商民主的讨论中,可以增强这一新政治范式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的民本政治思想发端于商周时期,在秦汉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仍然是重要的官方意识.民主政治观念产生于15至16世纪的西欧,是适应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社会变化的需要而出现的一种政治观念.中国传统的民本政治思想虽有其历史价值,然而,"民本政治"毕竟不同于"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14.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公民政治参与的能力,对政治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执政党对互联网的重视反映了我们党对信息化发展规律的认识进入到一个新阶段,体现了党在信息化条件下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自觉。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应当理性对待互联网政治,顺应网络民主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正确对待和推进网络民主建设,从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目标的高度,因势利导地推进互联网政治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好网络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政党关系结构与廉政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作为政治毒瘤,是公权力缺乏监督而造成的一种政治后果.民主党派在当代中国政党关系结构的制度设计中,作为一种纠错和鞭策的力量而存在.执政党必须有效地利用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中的独特地位,发挥它们的民主监督职能;创新政党监督方式及工作机制,达到制约权力的功效.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历史证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努力建立社会主义的权力制约和权力监督的体制和机制。列宁晚年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不但大胆探索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道路,而且努力探索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道路。列宁关于发扬民主、反对官僚主义、改革党和国家的机构、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对东亚现代化进程中威权政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后东亚国家出现的威权政治体制,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有其深厚的政治、经济基础。经济与政治基础的相对薄弱无疑是东亚选择威权主义政治而不是西方民主制的重要原因。在战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威权 发展”模式反映了东亚国家要求改变落后面貌的愿望,取得的成就是显著的。但是它并不符合现代化发展的总体要求,从长远观点来看,它只是一种过渡形式。  相似文献   

18.
“九七”前后香港政党政治发展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0世纪80年代前,由于英国对香港实施殖民地式统治,香港并没有类似西方国家盛行的民主政治,因此没有政党政治的存在。80年代以后,随着代议政制的推行,香港出现了政党政治。"九七"香港回归后,"一国两制"为香港的政党政治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政治空间,使香港的政党政治发展逐步趋向成熟。  相似文献   

19.
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多党合作的政治格局,是我国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也是我国政党关系的基本内涵。这一新型政党关系模式深深植根于中国社会各个组织当中,高校民主党派成员要充分认识这一政党关系,处理好与中共各级组织的关系,为建设和谐校园发挥参政党的作用。然而,目前高校多党合作制度的实践在制度完善和理念创新上存在薄弱环节。本文从政治、价值观、制度等层面分析了高校政党关系,并提出了一些相关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