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人大建设》2006,(5):16-18
3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向社会公布了《劳动合同法(草案)》全文,以广泛征求公众的意见。截止4月20日止,共收到意见191849件,其中65%来自劳动者。这些意见显示,老百姓对《劳动合同法(草案)》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八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劳动合同法(草案)于2006年3月20日公开征求意见,在公开征求意见阶段,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全国人大共收到19万条修改建议。这个被以"历届人大常委会法律草案征求意见中提出意见最多的一次"而称道的劳动合同法,因为其内容牵涉到每位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切身利益,从该草案一审稿、二审稿、三审稿各界积极参与修改意见,一些跨国企业、外国商会、国外工会  相似文献   

3.
自3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向社会全文公布劳动合同法草案征求意见以来,各界群众纷纷通过网络、报刊等媒体和来信提出意见和建议。3月20日晚上9时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了劳动合同法草案及说明等文件,9时32分中国人大网就收到了第一条意见。截至3月27日上午8时,共收到意见4769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缘起 近日,据有关媒体报道,3年多来,广东省人大网立法专网对24项条例30份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其中“0”意见的8份,约占总量的26.7%,20条法规征求意见稿仅有1人发表意见,占总数六成。意见最多的《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也只有2人参与,发表了135条意见。据透露,通过其他方式收到的来自普通市民意见也并不多。不单是鲜有老百姓问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称,即使“走出去”“上门”请代表发表意见也请不来,每一次法规征求意见稿都发电邮给947名代表,每次收到的反馈仅有1%t’1。事实上,开门立法遇冷并不是广东一省独有的尴尬。就拿安徽省合肥市2013年以来的8项立法来说,近一半在征求意见的环节,参与的市民人数达不到100人。  相似文献   

5.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对劳动合同法(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经委员长会议决定,会后将草案向社会全文公布征求意见。自3月20日至4月20日,共收到通过网络、报刊、信件提出意见191849件。法律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对社会各方面提出的意见进行了认真梳理和研究。同时,法制工作委员会将草案印发各省(区、市)和中央有关部门征求意见。法律委员会、财政经济委  相似文献   

6.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对食品安全法(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会后,经委员长会议决定将草案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自4月20日至5月20日共收到意见11327件;法制工作委员会还将草案印发各省(区、市)和中央有关部门等单位征求意见;法律委员会、教育科学  相似文献   

7.
自3月20日至4月6日上午8时,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共收到意见37560件。其中,通过中国人大网等网站提出的意见37067件,通过人民日报、法制日报等报刊刊登的意见100件,收到来信393件。3月27日,我们向媒体公布了第一阶段劳动合同法草案征求意见的情况。3月28日至4月6日这一阶段与第一阶段相比,收到意见的数量大幅度上升,说明了社会各界对这部法律的重视和关注。广大群众除了继续对草案的适用范围、劳动合同短期化、试用期期限、经济补偿金标准等问题提出意见外,这一阶段的意见主要反映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劳动合同立法的目的应当…  相似文献   

8.
人大新事     
《公民导刊》2009,(3):2-2
日前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了解到,社会保险法草案征求意见已于2月15日截止,共收到意见70501件。据了解,近一阶段征求意见,群众除继续关注覆盖范围、缴费负担、财政投入、待遇水平、统筹层次和转移接续等问题外,还主要对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一、问题的缘起近日,据有关媒体报道,3年多来,广东省人大网立法专网对24项条例30份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其中"0"意见的8份,约占总量的26.7%,20条法规征求意见稿仅有1人发表意见,占总数六成。意见最多的《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也只有2人参与,发表了135条意见。据透露,通过其他方式收到的来自普通市民意见也并不多。不单是鲜有老百姓问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称,即使"走出去""上门"请代表发表意见也请不来,每一次法规征求意见稿都发电邮给947名代表,每次收到的反馈仅有1%[1]。事实上,开门立法遇冷并不是广东一省独有的尴尬。就拿安  相似文献   

10.
备受关注的PM2.5标准征求意见12月5月结束。记者6日从环保部了解到,征求意见期间收到了1500多条反馈意见,普遍赞成将PM2.5作为一般评价项目纳入空气质量标准,有的还建议有条件的地区应提前实施。  相似文献   

11.
《辽宁人大》2008,(7):6-6
自4月20日公布食品安全法草案征求意见以来,广大人民群众通过网络、报刊、来信等不同方式提出意见和建议。截至5月20日18时,共收到各方面意见11327件,其中通过中国人大网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反映的意见共9556件,群众来信164封:通过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网易等网站提出的意见1570件:主要报刊刊登意见37件。从收到的意见看,这次法律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特点是:第一,参与面比较广。基本上,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人发表意见。国家机关、专家学者、食品企业、食品行业从业人员和广大消费者都是积极的参与者。第二,专业性比较强。各类食品企业、食品行业从业人员,以及农业、卫生、食品安全领域的专家学者所提意见约占意见总数的33%。  相似文献   

12.
阿计 《民主与法制》2008,(24):44-45
2008年11月14日,经过长达一个月的公开征求意见后.新医改方案共收到35260条公众意见,这将成为进一步完善新医改方案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2006年3月20日,《劳动合同法草案》开始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超过15万份的意见和建议传达着劳动者的心声。4月2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征求意见情况新闻发布会,关注的目光再次聚焦。“劳动合同法”以其与每一个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巨大影响力,将持续吸引公众的目光……重庆的劳动合同签订现状如何?还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在劳资关系中寻求利益平衡点?如何更有效地保障劳动者的权利?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4月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公布了3月27日至4月6日劳动合同法草案征求意见第二阶段情况。在一周的时间内,收到意见32791件。连同3月20日至27日第一阶段收到的4769件,目前,共收到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意见37560件,其中,通过中国人大网等网站提出的意见37067件,通过人民日报、法制日报等主要报刊刊登的意见100件,以及来信393件。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统计、分析,与第一阶段相比,第二阶段收到意见的数量大幅度上升,说明了社会各界对制定这部法律持续关注。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除了继续对草案的适用范围、劳动合同短期化、试用期期限、经…  相似文献   

15.
郝洪 《楚天主人》2011,(9):46-46
6月1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原汁原味"地公布了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征求意见结果:短短30多天时间里,收到来自82707位网民的意见237684条,另外还有181封群众来信、11位专家和16位社会公众的意见。而意见大多集中在个税起征点高低、税率结构调整,以及起征点是否要实行地区化差异这几点上。其中,最为关注的"3000元起征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我国《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在实施5年后首次进行了修改公开征求意见,国务院法制办共收到7481条意见。《工伤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有三大亮点:一是简化了劳动关系争议的工伤认定程序;二是加大了对不参保用人单位的处罚力度;三是加强了对未参保职工的权益保护等方面的内容。《工伤保险条例》的修改对于广大劳动者无疑是个福音。  相似文献   

17.
据新华网11月15日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部际协调工作小组发布的通报显示,截至11月14日16时,《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活动共收到各类反馈意见35260条。比较集中的意见包括:加大政府投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保障医务人员待遇,加强县医院、乡镇卫生院建设,  相似文献   

18.
2008年10月14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引起了广泛关注。11月14日,新医改方案征求意见的大门缓缓关闭,一个月内共收到各类反馈意见35260条。针对这份征求意见的医改方案,医改小组将在吸取社会各方建议的基础上,重新形成《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9.
最近,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向社会征求劳动合同法草案意见,共收到 4769件意见,主要集中在限制劳动合同短期化、缩短试用期等9个方面。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行政法室主任李援表示,处理征求意见的宗旨是向劳动者倾斜。有建议提出缩短试用期、明确试用期待遇和解除条件。目前关于试用期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试用期过长。二是试用期工资待遇太低。三是用人单位在试用期间随意解除合同。许多人提出应该对用人单位在试用期间随意解除  相似文献   

20.
2008年1月1日,备受国人瞩目的《劳动合同法》正式施行。这部收到20万份提案、191849件意见,历经4次审议的新法亮点颇多。新法会给普通劳动者带来怎样的影响?在规范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权利义务关系方面有哪些新的举措?激烈博弈下产生的新法,立法者都有哪些现实因素的考量?本文谨从适用主体、合同签订、合同解除、试用期、劳动报酬权等5个方面来诠释这部与普通劳动者利益休戚相关的法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