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阳咏菊     
霜降这天,也是九九"重阳节". 正午休息,偶然想起妻在阳台培育的几盆菊花,禁不住起身下床,跑到阳台仔细观赏. 一盆盆一朵朵尽情怒放,一缕缕一丝丝竭力伸展,形如瀑布,神若赤子.黄的像金、粉的像霞、紫的像缎、白的如绸,纯洁的一尘不染,旺盛的生机勃勃. 感动得我拿起相机,特写、全景,逆光、顺光,仰拍、俯拍,摄个不停,却终觉未表现出菊的神韵和气质来.倒是又想起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意,想起了世人仰慕的陶渊明.但生活在城镇的我,四周早巳被水泥结构的高楼大厦所遮闭,所封堵,所包围.我早已成了"井(楼)底之蛙",连阳光也只能享受半日,夏风也是阴森森、凉嗖嗖,何况秋风呢?  相似文献   

2.
金庸 《法制博览》2011,(11):41-41
前几天几个人闲谈,从回去看看,话题转到了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又转到了他的“不为五斗米折腰”。一位朋友说:“陶渊明当一个月县令,薪水只有五斗米,一斗米大约十五斤,五斗米七十五斤,这未免太少了。这官儿当真不做也罢。”其实我国的度量衡,都是古代的较小,后来渐渐变大。陶渊明那时的五斗米,一定还不到十五斤。但到底有多少,可谁也不知道,记得在中学读书时,老师讲解这篇文章,对“不为五斗米折腰”一节,也没说得怎样清楚,大家于是“好读书,不求甚解”,糊里糊涂的过了去。  相似文献   

3.
《法制博览》2009,(1):31-33
西子即西施,春秋乱世间越国谋士范蠡之恋人、情人,吴王夫差之姬,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有“沉鱼”之强力,为千古美女代名词。她违背良心做了一回吴国人民祸国殃民的坏女人。在导致吴国灭亡后,可能与范蠡扁舟隐逸而去,形迹缥缈无考。  相似文献   

4.
《法制博览》2009,(21):57-57
几乎无人不晓,“天下第一行书”乃是书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若问“天下第二行书”所指何物,知道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所书《祭侄文稿》的,就没那么多了。然而,古今书作能够和《兰亭集序》相提并论者而称“天下第二”的,也只有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了。  相似文献   

5.
张梦亭 《法制博览》2009,(23):34-35
几乎无人不晓,“天下第一行书”乃是书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若问“天下第二行书”所指何物,知道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所书《祭侄文稿》的,就没那么多了。然而,古今书作能够和《兰亭集序》相提并论者而称“天下第二的,也只有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了。  相似文献   

6.
乍一看,这象爿农场。田里种着瓜菜,周围养着鸡、鸭、鹅……其实这是间学校,月薪五十元五角的陈秋银是这间山村小学的语文教师。我们可不象你们城里人,下班后可以去逛街。我们住在山里买东西总是不那么方便,学校占的地不少,反正荒着也怪可惜的。我们各家便开了一些荒地,种上了瓜菜,业余时间打理一下,就经常能吃上些新鲜蔬菜了。我们收入不高,吃自己种的菜也是一项不错的“补贴”。除了种瓜菜外,还有种花的。一早一晚劳动一下,既能获经济收益,还可以领略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意哩。可惜我不是“清静无为”的出家人,不会享受这  相似文献   

7.
《法制博览》2010,(4):55-55
无意中在网上浏览到了甲午战争时期日本海军司令官伊东佑亨给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的劝降信,尽管也读过像《与陈伯之书》之类的劝降信,但是,这封劝降信给了我很大的震撼,信中说:“至清国而有今日之败者,固非君相一己之罪,盖其墨守常经,不通变之所由致也。”  相似文献   

8.
罗慰年 《南风窗》2014,(12):12-12
确实,应该没有哪个行业比媒体更能见识到“利他”和“利己”以及各自极端例子之多了,自己省吃俭用资助贫困大学生上学者有之,将楼顶公其消防通道占为己有搞违建的人也存在。  相似文献   

9.
“中国梦”引发全球热议。赞扬、支持、期待者有之;曲解、疑虑、甚至敌意者也不少。“中国梦”在闰外舆论界已形成厂激烈争沦态势。为此,厘清“中斟梦”的内涵及价值导向不仪必要,也很迫切。  相似文献   

10.
陶渊明:并不美好的隐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海阳 《法制博览》2008,(15):16-17
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愤然辞去彭泽县令的职务,隐居山林,过起了隐居生活。在隐居期间,他是不是一直怀有悠然见南山般的闲淡怡适的心境呢? 陶渊明生在官宦世家,他叔曾祖父陶侃官至大司马,祖父、父亲都做过太守一级的官。家庭影响使他从小就树立了大济苍生的远大志向。但到陶渊明的时候,家世已经衰落,  相似文献   

11.
正提到老街,你的脑海里浮现的是什么?是挂满爬山虎的低矮旧墙?还是已经历经岁月风霜摇曳在晚霞中的风铃?是沾着苔藓的步步石阶?还是无论时空变换都默默无言的潺潺流水?你想象的景象龙门浩都有。但不仅于此,这里也是远近闻名的写生之地,随处可见的墙画见证着董家桥和下浩老街的居民对本土和生活的热爱,对命运的抗争,种菊东篱的悠然。这里还是冯玉祥将军口中"双龙拱卫世难寻,古迹新貌处处景,世外桃源在哪里,八方汇聚下浩兴"的龙门浩,始于唐宋,兴于开埠建市和抗战陪都时期,  相似文献   

12.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是历史上一次有名的事件。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敬仰陶渊明这种对抗强权、标榜高洁、富有精神力量的举动。但是人们很少去深究,在这个故事背后,那个时代的实际生活状况究竟是什么样,陶渊明此举究竟要付出多大的代价。也许只有在明了这一切之后,人们才能真正理解,一个人如果想活在理想主义的世界里,要面临怎样的挑战;才能明白,为什么千百年来只有一个陶渊明。  相似文献   

13.
说点心里话     
京漂 《法制博览》2008,(17):54-54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主张读书“不求甚解”,笔者则感觉历史不可细看,细看之下,你会发现一些历史名人的形象要大打折扣,甚至完全颠倒过来。  相似文献   

14.
常强 《法制博览》2009,(21):58-59
宰相历来被公认为是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超高级职务,值得众人仰慕。在古代中国,谁能荣登相位,必是光宗耀祖、风光至极之显事。然而宰相也有苦恼,毕竟他们没有将屁股下的位子传之子孙的特权。帝制时代之下,天生高贵者仅有皇室这么一家子,皇帝自然至高无上.除他以外,在尊位的金字塔上,真正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二把手”位置的,实际上是皇帝权威与地位的法定继承者——皇太子。  相似文献   

15.
1662年。收复台湾的郑成功就对荷兰人说:“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台湾的原住民和汉人都是中华民族的成员,他们祖祖辈辈共同开发拓殖这个宝岛,使炎黄子孙在此繁衍生息、中华文化在此生根发展。他们有着反抗异族侵略、坚守民族精神的光荣传统,“先民为了克复旧地,尝尽艰辛,抛头颅,洒热血,不断地与异族作生死之搏斗,因而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是史不绝书。  相似文献   

16.
庞晓丹 《法制博览》2008,(13):21-21
“十恶”原是佛教用语,指十种当招致地狱、饿鬼和畜生“三恶道”苦报的恶业,又称“十恶业道”。而我国古代封建刑法制度中亦实有“十恶”之名,它是在西汉的“大逆不道不敬”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北齐河清三年,尚书令、赵郡王等奏上《齐律》十二篇,“列重罪十条……犯此十者,不在八议论赎之限。”  相似文献   

17.
保生大帝又称吴真人、大道公,姓吴,名本,相传于北宋太平兴国四年出生于泉州府同安县白礁。自幼聪颖,不茹荤,不受室,立志学医,精通岐黄之术,“以全活人为心,按病投药,如矢破的。或吸气嘘水,以饮病者,虽沉疴奇怪,亦就痊愈。是以疠者、疡者、痈疽者,扶舁携持,无日不交踵其门”;“所治之疾不旋踵而去,远近以为神医”。后因上山采药,坠崖伤重而逝。当地百姓追悼感泣,立祠奉祀,灵异益著。“民有疮疡疾疚,不谒诸医,惟侯是求。撮盐盂水,横剑其前,焚香默祷而沉疴已脱矣。乡之父老私谥为医灵真人”。于是吴本由神医转化为医神,其祠庙遍及闽南各地。明末清初,随着闽南百姓大规模移居台湾,保生大帝信仰也传人台湾。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台湾各地共有保生大帝的庙宇约270座左右,与妈祖、观音、关帝等同属台湾10大民间信仰之列。其实在早期的移垦社会时代,保生大帝信仰在台湾就已经相当盛行。刊行于乾隆三年的尹士偎《台湾志略》记道:“开山宫,祀吴真君也。台邑之新街、东安坊、镇北坊、北线尾、安平镇及凤、诸各邑皆有之。或称开山宫、或称大道公庙、或称保生大帝庙、或称慈济宫、或称真君庙,皆斯神也。……祀宇之多,埒于关帝、妈祖”。保生大帝信仰会在台湾流行与早期移垦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现在当公务员有“终南捷径”吗? 答:有!捷径有三,最优者为“官二代”、“官三代”,家中父母辈、爷爷奶奶辈吃“官家饭”,带“长”字者尤佳;次优者为富家子孙,家中有的是钱,也自可换来“顶戴花翎”;末优者为“杨家女儿”,颇有姿色,傍上了某长,也就能“从领导的床上坐到主席台前”。并且此i捷径,绝不看资质高低、有无真材实料等。  相似文献   

19.
凡到过杭州西湖者,大约极少有人是不曾徒步走过“白堤”“苏堤”这两条著名长堤的;凡徒步走过这两条长堤者,大约极少有人不知道它们的得名之由是:分别由唐宋两朝著名诗人白居易和苏东坡在担任杭州地方长官时主持修筑的。  相似文献   

20.
论“台独”势力的“住民自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台湾岛内一些“台独”头面人物,为“实现公民投票决定台湾前途”而“要求立院通过公投法”所发出的喧叫声,甚嚣尘上,且国民党当政者在此调调上与其有改二重唱为大合唱之势。这是分裂中国活动的深化,也是他们在新形势下妄图的“用人权对抗主权”、反对中国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