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近年来同《资本论》有关的马克思手稿和恩格斯编辑稿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中的发表,《资本论》研究中的马克思恩格斯问题再次成为国际学术界的热点。本文简略介绍了马克思撰写《资本论》第二册各手稿的情况和恩格斯编辑出版《资本论》第二册刊印稿的情况,评述了《资本论》第二册刊印稿1885年出版以来将近130年里国外对恩格斯《资本论》第二册编辑工作的评价,重点分析了MEGA相关卷次的编者对恩格斯编辑工作的研究,简要概括了恩格斯编辑出版《资本论》第二册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2.
恩格斯重新发表马克思的著作和编辑《资本论》的原则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觉得不言而喻的是,他要利用生命最后12年中的大部分时间来重新发表他和马克思共同撰写或马克思撰写的著作,先从《共产党宣言》开始,并发表《资本论》未完成的第二卷和第三卷。这方面的工  相似文献   

3.
《资本论》第二卷的研究长期以来未引起学界的重视,这与马克思手稿的未完成性、内容本身的性质和我们存在的认识误区有关。事实上,《资本论》第二卷具有重要的理论地位,对于我们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整体性、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指导改革发展实践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2011年5月31日,中央编译局举办2011年第6期马列著作编译论坛,邀请德国著名马恩著作编辑学家、MEGA编辑促进协会主席罗尔夫·黑克尔教授作题为《资本论〉第一卷的诞生及其不同版本》的报告,这是黑克尔教授的系列讲座《资本论》的产生、编辑及传播史的第二讲。黑克尔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马克思的写作从六册计划到专门论述资本一般的变化过程、《资本论》第1卷的手稿和第1卷的出版及其所引起的直接反应,并对《资本论》第1卷的  相似文献   

5.
鲜为人知的马克思著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重新发现马克思MEGA2的最大价值是,它发现了一大部分不为人知的、以前从未发表过的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著述,其中有些一个多世纪以来一直未曾发表。在这方面,MEGA1作出过贡献并引起过轰动,它分别在20年代和30年代首次发表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随后,《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于1939—1941年首次发表,在当时却未引起人们的关注。MEGA2继续发表鲜为人知的马克思著述,并改变了我们对马克思著述的看法。相当一部分马克思、恩格斯的书信和文章是在近几年得以发现,并首次发表出来的。马克思汗牛充栋的经济学手稿…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以不同方式推进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研究。现有的大多数研究只考察了马克思思想发展的某些阶段,经常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直接跳至《大纲》,然后再到《资本论》第1卷。有关最近出版的MEGA2中的主要手稿的研究为我们更详尽地把握马克思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与"民主社会主义救国论"商榷的系列文章中的第二篇。关于"《资本论》第三卷推翻第一卷"的说法,是一种找不到文本依据的杜撰。它既忘记了第三卷中论述"自我扬弃"的篇章是在《资本论》第一卷出版之前就写成了的史实,也曲解了第三卷中关于资本主义"自我扬弃"的论述。实际上,马克思恩格斯一生中都是既讲"自我扬弃"又讲"炸毁"和"剥夺"的,这二者的彼此一致,正是马克思学说的基本常识。今天应该从马恩的理论中吸取有益的方法论,走出他们的局限,重新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规律性,而不能曲解他们的思想,把根本不存在的东西强加给他们。  相似文献   

8.
正第二国际和帝国主义理论根据历史学家理查德·克布纳和赫尔穆特·达恩·施米特的说法,"帝国主义"一词是19世纪下半叶开始与"波拿巴主义"一词一起被用来说明路易·波拿巴的第二帝国维持其对法国统治的各种形式。马克思在其著作《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一书中也使用了"帝国主义"一词来阐明法国的政治体制。不过,这个词与它的现代意义并不相关,它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没有得到明确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学者中,厄内斯特·贝尔  相似文献   

9.
哈里.克里弗撰写的导论阐述了《超越马克思的马克思》一书在主体性方面对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重新解读。内格里认为,资本与劳动这两个被一方统治另一方的力量锁在一起的主体,从来都不是无足轻重的两个历史主体,每一方都有行动的力量,都有可能在阶级斗争中掌握主  相似文献   

10.
与《德意志意识形态》相比,《哲学的贫困》重申了对待历史唯物主义基本问题的观点和原则。同时,通过对蒲鲁东《贫困的哲学》中经济学观点的批判,马克思已经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即新唯物主义来研究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这一著作不但厘清了经济范畴的来源,确立了科学的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而且也为《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中提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反思马克思主义》杂志2002年夏季号(第14卷第2期)发表了贾森·里德(JasonRead)题为《原始积累:资本主义的偶然基础》(Primitive Accumlation:The Aleatory Foundationof capitalism)的文章,主要运用阿尔都塞等人的理论,认为尽管马克思在其他著述中实际上认同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必然产生的目的论的说法,但是在《资本论》中的《所谓原始积累》等章节中,实际上提出,资本主义的产生是一系列偶然因素交织的结果,它依赖于国家暴力的支持和维护,这种暴力今天仍然在继续,这就说明资本主义的存在是没有保证的,因此就总是存在改变的可能性。马克思著作本身逻辑具有多样性。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2.
西方经济学把资本当作生产力概念,混淆了剩余价值和剩余使用价值,把资本视为永恒的自然物。马克思的《资本论》则在特定的生产关系中考察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在生产力经济学和生产关系经济学的双重视野中揭示出资本的内在否定性。卢森堡与列宁的世界体系论可以视作《资本论》的续篇,是《资本论》中的资本内在否定性思想外化在现实时空中的具体表现。20世纪的经济全球化、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虚拟经济的繁荣等资本发展的新境遇,要求中国必须从生产力经济学和生产关系经济学的双重视角考察当代世界经济、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超越传统发展模式,这样才能在国际分工中占据主动。  相似文献   

13.
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中,《资本论》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著,它"经受了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始终闪耀着真理的光芒"。今年是《资本论》第一卷出版150周年,今天的时代与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时代已有很大不同,如何理解《资本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导意义?如何运用《资本论》中的重要原理来分析当前中国经济改革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资本论》中的研究方法对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在方法论上有何启示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有哪些重要方向?如何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为加深对这些问题的理解,本刊特约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逄锦聚教授就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整整一百年前,在伟大的马克思停止呼吸的当天,他的战友恩格斯满怀深情地写道:"我们之所以有今天,都应归功于他;现代运动当前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应归功于他的理论和实践的活动;没有他,我们至今还会在黑暗中徘徊"(《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437—438页)。纵观马克思一生的理论创造和革命实践,最突出的就是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使  相似文献   

15.
生产方式是整部《资本论》,甚至全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核心概念。生产方式不仅意味着生产什么、如何生产,而且意味着"谋生的方式"。不论是"市场经济"概念、还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概念,都必须从生产方式角度特别是作为经济基础的生产方式角度去理解,这样才能把握《资本论》的真谛。作为生产方式的市场经济意味着"看不见的手",即物质生产的分工协作关系,因而不仅体现人与自然的使用价值关系,而且体现人与人的价值关系。只有理解了《资本论》第一卷的第一篇,尤其是第一章第三节中关于价值形式的论述,才能理解"价值实体"(价值的本质)如何体现在货币的现象中,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只有理解了第二篇"货币转化为资本",才能从"资本总公式"的自我矛盾方面理解剩余价值和利润的区别,即作为生产方式的资本(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与资本现象(能够带来利润的货币)的区别。在这一基础上,才能理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意味着资本化的人格即经济人成为市场主体的市场经济,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则意味着社会化的人成为市场主体的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6.
《适合我们时代的马克思》(A Marx for Our Times:Adventures and Misadventures of a Critique; Daniel Bensaid, New York: Verso, 2002)认为,在马克思《资本论》的概念结构中可以发现谢林和黑格尔提出的“反牛顿”的自然概念和19世纪中期流行于德国的自然唯物主义的影响。青年马克思信奉“激进的一元论”,渴望一种关于人类和自然的本质的单一科学。当代自然科学如混沌  相似文献   

17.
资本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而对资本主义基本概念的梳理则是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第一步。“资本主义”一词在相关学科中使用率相当高,但这一概念的确切含义是什么,什么人最早使用了这一概念,马克思是否使用过这一概念,如此等等,学术界至今未能就这些问题达成共识。一、讨论的缘起1993年《读书》杂志第2期发表了傅铿介绍黄仁宇新著《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的文章《超越道德批判》,其中引用了法国年鉴派大师费尔南·布罗代尔对“资本主义”一词的考证。文中谈到,“资本主义”一词出现甚晚。直至185 0年左右,才有人使用了多少…  相似文献   

18.
在《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周年之际,再次重读这本著作,一些在《资本论》中读来觉得困惑的问题,如马克思说的生产资料的私有权是劳动者生存、发展以及自由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的思想以及劳动者的协作和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或公有制是"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思想,尤其是马克思讲的在上述资本主义成就的基础上重建劳动者的个人所有制问题等等,忽然变得明晰起来。我的观点是:对消灭私有制问题不能作简单理解;现代公有制是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重建劳动者个人所有制是马克思认为切实可行的理想。  相似文献   

19.
在《资本论》第1卷出版150周年之际,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在2017年围绕《资本论》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和讨论,取得了许多新进展。这些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结合资本主义的现实演进,从现象学、地理学、媒体、传播等角度重新阐释《资本论》,增强《资本论》的现实解释力;二是反思《资本论》理论、方法和逻辑等方面的问题,进一步挖掘《资本论》中蕴含的深刻思想,对批评意见作出回应;三是继承并发展《资本论》,为反抗资本主义和走向未来提供指引。系统梳理国外学者关于《资本论》的研究成果对于国内的《资本论》研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经典名言,是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在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描述中,它至少有三种意义: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国家的暴力、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君权的革命暴力、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统治的革命暴力。这句名言在传播过程中,因不同作者的问题意识和历史背景不同,对其含义的理解也各不相同。因此,我们在引用和评述这句名言时应予以辨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