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今年1月,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中心确定了1999年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并出版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在《要览》《说明》中称:“鉴于许多高校和科研单位在社会科学论文的成果评价中,亟需确定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作为成果鉴定的参考依据,我们根据历年来的研究结果和数据分析,确定了1999年度的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范围”。“本《要览》所收集的506种人文社会科学期刊,是从全国3000多种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中,经过统计分析研究精选出来的。它基本覆盖了全国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学术期刊,反映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的学术…  相似文献   

2.
教育部社政司下发《关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2 0 0 1年度重大项目立项工作有关情况的通知》(教社政司函 [2 0 0 0 ]1 86号 ) ,由教育部社政司组织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2 0 0 1年度重大项目招标评审中 ,我校杨荣新教授申报的《民事执行立法理论研究》、马怀德教授申报的《行政程序立法研究》、王灿发教授申报的《环境资源法实施机制比较研究》三个重大项目通过有关专家通讯评审 ,获准立项。本次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招标 ,由教育部评选的百所重点研究基地提出研究规划 ,面向全国各高等院校有关专家进行招标。在我校…  相似文献   

3.
经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批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于2010年12月  相似文献   

4.
本刊继前两年分别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编制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和上海图书馆编制的《全国报刊索引》列为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后 ,今年又被北京大学图书馆刚刚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三版 )列为全国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至此 ,本刊已被全国三大权威文献评价中心全部列为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我们将再接再厉 ,戒骄戒躁 ,进一步保持和发扬本刊学风严谨、学术水平高的特色 ,力争办刊质量更上一层楼本刊被全国三大权威文献评价中心列为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5.
郭本禹教授     
郭本禹,男,1964年3月生,安徽肥西人。1988年于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系学士毕业,1990年于南京大学哲学系硕士毕业,1993年于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博士毕业获得博士学位。曾师从我国心理学一代宗师高觉敷先生。现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兼职研究员,兼任全国理论心理学和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心理学探新》编委。  相似文献   

6.
2000年9月25日,教育部正式下达文件,批准我校诉讼法学研究中心入选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这是我校进行科研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我校学科建设的重大事件。2000年10月26日,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在学院路校区图书馆学术厅隆重举行揭牌仪式,标志着该中心将进入正常运作程序。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的成立,充分肯定了我校诉讼法学在全国高校诉讼法学界研究的领先地位,也是我校在一手抓教学,一手抓科研的思想指导下取得的可喜成果。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将按照教育部建设重点研究基地的精神,把基地工作搞…  相似文献   

7.
作为我校向教育部申报的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于2000年5月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专家通讯评审,并于7月20日接受了教育部组织的专家实地考察。 本次由教育部组织的专家实地考察,其中教育部社政司领导有三人,另有六位专家参加。我校党委常务副书记解战原教授、常务副校长王启富教授、副校长赵相林教授陪同考察。在考察过程中,专家组详细听取了我校主管科研的副校长赵相林教授和中心主任樊崇义教授有关诉讼法学研究中心筹建情况的汇报,并实地考察了中心的办公环境、办公设备、图书资…  相似文献   

8.
国家重点实验室立法构想张向红我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第三十条规定:“国家支持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建立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基地。”“国家的重点实验室向国内外开放,”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是我国加强基础性研究的专项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由来及发展1.国...  相似文献   

9.
2010年7月18日~20日,由我校科研处和证据科学研究院承办的2010年度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法学学部工作会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法学)重点研究基地9+1主任联席会议暨中国司法改革理论研讨会在贵阳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开幕式由我校黄进校长主  相似文献   

10.
《公共行政评论》(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JPA)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刊号为CN44-1648/D),由广东省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中心主办,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广东省行政  相似文献   

11.
<正>《公共行政评论》(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JPA)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刊号为CN44-1648/D),由广东省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中心主办,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促进我国的环境资源法制建设和环境资源法学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于 2 0 0 2年 1 1月 2 1 - 2 3日在武汉大学召开了“2 0 0 2年环境资源法学高级研讨会” ,会议的主题为“环境资源法律实施机制研究”。本次会议是一次高层次、高水平的环境资源法学学术会议 ,环境法研究所重点基地专门邀请了对会议主题内容有较深研究的专家、学者近 50人出席会议。会议得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 ,并得到教育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武汉大学等单位的指导和帮助。会议征集论文 2 0…  相似文献   

13.
20 0 2年 1月 2 8日 - 3 0日 ,由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主持召开的首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法学类重点研究基地主任工作联席会议在珠海召开 ,教育部社政司和武汉大学的领导、全国六个重点研究基地的主任、副主任及所在学校的社科处处长都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的主题之一就是讨论中国法学研究的学术规范与注释规则 ,通过讨论和修改 ,大家一致同意以六个重点研究基地的名义呼吁中国法学界关注法学研究的学术规范和注释规则的建设 ,并郑重地向中国法学界推荐下面的学术规范和注释规则。一、法学研究的学术规范(一 )目的为了有效杜绝法学研究中的…  相似文献   

14.
刊庆寄语     
《法律科学》创刊于 1983年 10月 ,自创刊以来共出刊 12 9期 ,发稿 2 0 0 0余篇 ,其中有许多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高校文科学报文摘》、《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摘转 ,摘转率自 1990年以来一直位于全国法学学术期刊较前列。 2 0 0 0年转摘率超过 60 % ,在全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中排名第 10位。三次连续被北京大学图书馆评定为法律类核心期刊。 1999年在全国首届人文社会科学学报评比中名列全国百强人文社科学报第三名。 1992年获陕西省高校学报编校质量二等奖。 1996年荣获陕西省高校学报优秀学术期刊一等奖 ,1999年被评…  相似文献   

15.
周对中教授,笔名周,包轩,男,1963年Ic月生,湖南武冈人,法学博士。历任武汉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现任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教务处处长,兼任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周叶中教授长期从事宪法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曾主持或参与完成各类科研项目14项;并受教育部委托,独自撰写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法学专业《宪法学教学指导纲要》,主持撰写全国成人高等教育法学专业《宪法学教学基本要求》;主编教育部面向对世纪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核。。教材《宪法》,主编教育部全国成人高等教育法学专业规划教材《宪法…  相似文献   

16.
王轶教授     
《法学杂志》2012,33(1):2
王轶,男,1972年6月生,河南南阳人,蒙古族。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一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审判理论研究会理事、北京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会副会长、《法学杂志》编委等。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民法总则、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以及民法原理与民法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闵征 《中国监狱学刊》2007,22(5):154-154
张存浩在2007年7月12日的《人民日报》上著文《我看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说,2002年—2004年,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组织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哲学和管理科学领域的专家,共同进行了《我国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的基本分析及建议》的研究,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了我国科学道德与学风的基本状况,提出了加强科学道德建设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
《知识产权》2007,17(3):82-82
2007年4月21日—22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知识产权国际研讨会”在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隆重召开,此次会议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研究基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承办,来自德国、美国、英国、日本、韩国、印度、泰国和中国的100余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主题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保护、传统知识保护、传统中医药保护、文化多样性等与知识产权相关的议题,与会代表交流了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成果,表达了…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的研制与评选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计量与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的一项长期研究工作,每一版的最终成果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的形式发布。以下发布的是2013年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的《法学专业核心期刊》部分。  相似文献   

20.
<正>黑龙江大学法学理论学科始建于1981年。近年来,在全国法学界同仁的关怀、支持和帮助下.获得了长足进步,并在新时期实现着跨越式发展,成为全国法学理论研究平台上的重要一员,、本学科现有成员11人,平均年龄38岁。其中有教授5人,副教授4人,讲师2人;已取得博士学位5人,在读博士3人。本学科于1998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2004年本学科附设的“法学理论与法治发展研究中心”被评为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近年来,本学科在商务印书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科文献出版社、法律出版社等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中外法学》、《政法论坛》、《环球法律评论》、《法律科学》、《华东政法学院学报》、《法制与社会发展》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等报刊文摘全文转载或摘编40余篇次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2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0余人次;承办了“俄罗斯法学与法制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2003年年会”、“中国西方法律思想史2005年年会”等国际及全国性学术会议。在法学理论与法治发展研究方面,带头人为马长山教授。该方向以市民社会与法治、法治进程中的民间治理、公共领域与法治秩序等为研究重点,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马长山教授为首批“龙江学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带头人和梯队成员形成了颇有特色、颇有影响力的研究群体。在公法研究方面,带头人为钱福臣教授。该方向以宪政理论研究、宪政基因与法治、中俄宪法行政法比较研究为重点,发表了一系列有影响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在俄罗斯、东欧宪法与行政法比较研究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政策优势和语言条件,在全15处于前沿地位。在中西法文化比较研究方面,带头人为孙光妍教授。该方向以中西法律制度比较研究、中西法文化比较研究、中西地方法制比较研究为重点,发表了有影响的系列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