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说,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这就充分说明了社会主义文化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重要意义。出版业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在整个文化事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繁荣和发展出版业,是每一位新闻出版工作者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我们认为,大力发展出版产业,走产业化的道路,是深化出版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出版产业,是指运用企业化…  相似文献   

2.
明清时期,苏州发达的社会经济、兴旺的图书出版业、昌盛的科举文化,是促使苏州藏书家从事图书出版活动的三大原因。这种颇具苏州地域特色的藏书家出版文化主要表现为:分工明确,组织完善;底本珍善,校对精审,刻印精良;探求辑佚,汇刻丛书;开翻刻、影刻宋本之先;抄书盛行,补无以刊刻之憾;与时俱进,刻印时代所需图书。苏州藏书家的图书出版活动多具正面影响,在促进图书市场的繁荣,利于藏书事业的发展,推进学术研究与古籍文献整理,提升图书刊印制作水平等方面,表现得格外突出。  相似文献   

3.
少数民族文字图书的出版事业,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我国出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少数民族文字图书的出版工作,为全国各族读者提供了大量的精神食粮,为弘扬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为边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为社会的安定和祖国的统一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随着社会发展,不少民族文字图书的出版也遇到了客观和主观方面的困惑,从云南彝文图书出版情况可见一斑。彝族是我国历史悠久、有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聚居在滇、川、黔、桂四省(区),目前已有七百多…  相似文献   

4.
刘君 《青年论坛》2011,(4):133-135
在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作为一个出版单位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尊重出版规律,顺应文化产业大繁荣大发展的趋势,打造精品图书,形成特色出版,是出版人和出版企业的必然选择。在文化产业化时代,把握时代脉搏、树立文化自觉意识,不仅是出版人的重要职责,也是出版产业发展的创新之源。  相似文献   

5.
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的《关于惩治走私、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的犯罪分子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我国惩治淫秽物品犯罪的单行刑事法规。出版淫秽物品罪就是《决定》所增加的八个罪名之一。出版淫秽物品罪,是指图书、报刊、音像出版单位,以牟取利润为目的,出版淫秽物品的行为。此罪名的颁布,对繁荣出版事业,清除“精神毒品”和“文化垃圾”,活跃文化市场,推动社会  相似文献   

6.
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是我国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在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过程中,要加强党的民族观教育,坚持改革开放,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大力培养民族干部,加快脱贫步伐,促进民族地区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实现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7.
<正>文化产业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代表之一,承载着经济转型发展与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任。图书期刊出版发行,影视作品制作、发行、放映以及文化艺术品买卖等文化产品的交易,是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主要标志之一。随着"营改增"税收制度的全面实施,税收政策对于前述文化产品交易的活跃程度,具有显而易见的影响。现行文化产品交易税收政策主要存在四点不足:一  相似文献   

8.
民族出版工作,既是我国社会主义出版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民族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在积累、传播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科学技术,特别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民族团结,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及新型民族关系方面有着重要而特殊的作用。我们的党和国家领导人都非常关心和重视图书、报纸和刊物的出版工作,尤其关注民族文字的出版工作。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民族文字的出版工作正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新矛盾。关于这一点,邓小平同志敏锐地看到了症结所在,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正确原则,…  相似文献   

9.
黄健 《当代广西》2008,(8):54-55
出版是人类传播信息与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人类文明的产物,还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推动工具。出版最重要的特性,在于它的历史延续性和文化传承性。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出版业经历了拨乱反正、解放思想、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使中国出版业实现了从“书荒”时代到书业全面繁荣的历史性跨越。中国出版业的大规模发展,直接促进了中国文明成果的发展。30年来,中国出版业的繁荣与发展有两件重要的事件:一是1979年12月国家出版局在湖南长沙召开了全国出版工作座谈会。  相似文献   

10.
徐庄 《今日海南》2008,(1):30-3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文化要大发展大繁荣,要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这对文化工作是一个巨大的鼓舞。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曾带来全国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持续高潮。这一次,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党和国家倡导下兴起的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必将掀起全国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新高潮。面对这个重大历史机遇,我们如果能正确认识,努力建设,科学发展,就能在十七大精神的引领下实现海南文化广电出版体育的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11.
吴明生 《桂海论丛》2008,24(6):89-93
图书质量是出版单位的生命,编校质量工作是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之一,至关重要。广西图书编校质量近十年来在全国图书中处于较好水平。文章以广西图书为例,探究图书编校质量管理规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单位更应重视图书质量,以出版科学观,促进图书编校质量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民主促进会(简称民进)是以从事教育文化出版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具有政治联盟性质、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党,是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参政党。多年来,民进以中华传统文化为纽带,广泛联系团结港澳台各界人士,为促进港澳的繁荣稳定,加强海峡两岸的交流,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文化交流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古代文化交流推进了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繁荣,促进了民族形成,维系了文化发展的连续性,加快了文化发展的速度,误解了文化发展平衡。  相似文献   

14.
第一条 为了加强音像制品出版的管理,促进我国音像出版事业的健康发展与繁荣,根据《出版管理条例》、《音像制品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15.
信息时代的今天,知识更新日新月异。进入 90年代,全国图书出版数量每年大约以 7万多种的速度递增,图书出版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出现较好的发展势头。但是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时期,有关图书出版市场管理的各种法规、法律尚不健全,也出现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给高校图书馆采购工作带来许多困惑。 一、图书馆采购工作面临的困惑 (一)图书价格上涨过快,图书经费相对不足 1984年国家调整价格后,书价也随之上涨。有人统计,1985年版的《辞海》 141个印张,1300多万字,上好的辞典纸印刷,定价 28. 90…  相似文献   

16.
冯忠明 《群众》2007,(10):61-62
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不仅能推动人民文化生活的进步,更能凝聚民族精神,提升民族素质,铸就时代风尚.打造国家的“软实力”。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是现阶段我国文化工作的主题。”今年6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再次强调:“必须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近年来,海关一直在强调文化建设,并提出了以海关文化建设推进准军事化海关纪律部队建设.  相似文献   

17.
古春华 《岭南学刊》2009,(3):128-130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国出版市场化产业化是编辑工作必须面对的客观趋势。市场化原则过度进入精神文化领域,会造成人们精神世界和社会文化价值失落,精神需求和文化消费萎缩。为迎接图书出版走向市场化面临的严峻挑战,必须在出版市场化产业化过程中坚守和重塑内容包括担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义、担当高扬人文精神的道义、担当培育和提升公民素质的道义等内在规定的编辑理想。  相似文献   

18.
《公民导刊》2004,(12):60-60
重庆出版社(其前身是成立于1950年的西南人民出版社)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地方出版社之一,出书门类齐全,并集图书、报刊、电子音像、网络出版为一体。同时,涉及纸张、印务、广告、旅游等相关产业。下属有政治经济、文史、文艺、少儿、科技、译著、美术、视觉艺术、旅游、卡通和重点图书等编辑室;有教育出版中心、出版传媒中心、信息中心和图书发行中心;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版业发生了深刻变化。出版队伍不断壮大和出版规模空前扩张,为出版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出版事业繁荣,一大批优秀作品相继出版,极大地满足了社会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要。但是,应该看到,我国的出版业仍然走的是一条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路;出版规模、出版数量增长过快,缺少合格的出版人才,出版物的总体质量水平不高;出版结构不尽合理,重复出版造成出版资源的巨大浪费;买卖书号现象严重,黄毒时有泛滥,给社会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我国出版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较落后,与古老、丰富的文化资源不…  相似文献   

20.
略论图书质量与编辑创新王玉坚我国出版工作正出现阶段性转移,即从总量增长为主要特征的阶段向优质高效为主要特征的阶段转移,提高图书质量是实现这一阶段性转移的核心和关键。编辑,由于其在图书出版各环节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编辑创新是出版优质图书的重要基础和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