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越轨的萧红     
陈洁 《北京观察》2014,(11):70-71
正民国有众多的女作家,有才华有故事的不乏其人,而如萧红一般从文字到人生都越出常轨,实属罕见。几位文化人看完《黄金时代》后,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要拍一个脑子不好的女人?"为什么要拍萧红?萧红为什么值得文化界热议?我认为,萧红的叛逆性和越轨行为,使她在成为一位天才女作家的同时,她的人生也成为不可复制的历程,这是吸引影视界拍萧红,文化界议萧红的原因所在。民国有众多的女作家,有才华有故事的  相似文献   

2.
有一段时间特别喜欢读萧红的书,萧红说,她的胸中积满了沙石。因此她所向往着的,只是旷野、高天和飞鸟,远远地看她的足迹,细数沙石成旷野,高天里人高鸟低,难为一个女子竟能在民国里如此逡巡过。及至看她的呼兰河,马车,恍惚里才有终于悟得她的感觉,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她的祖父,在开始之前,结束之后一直温暖着,大概也有深藏深夜里的灯火般窃喜和欢愉了,再想到她的萧萧落红一生也终于释然。君住长江头,妾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这首古代的爱情诗在我的理解里,也有一份亲情,就像看到萧红小说里的祖  相似文献   

3.
丁玲的魅力     
郭娟 《现代领导》2011,(1):40-40
丁玲的魅力在于她人生的丰厚。 如果选一位女作家来反映中国现代文学风云、历史风云,那是非丁玲莫属的。其他可能的人选——萧红,是经过鲁迅肯定的.鲁迅曾说她在写作上超过丁玲要比当年丁玲超过冰心还要快,只是,才女薄命,萧红20世纪40年代就去世了,  相似文献   

4.
《小康》2016,(11)
正两年前,阿零给我发来她的小说片段,我说,这不是萧红的《呼兰河传》和《生死场》吗?但阿零和萧红还是不一样。萧红笔下的乡村,人和动物一样,忙着生忙着死。而阿零笔下的故乡,人不慌不忙地生,不慌不忙地死。萧红对故乡的记忆,如血滴在雪地里,雪白血红,如她31岁的人生。阿零对故乡的记忆如水滴在水里,死是生的一部分,不慌不忙,如她温婉的一个回眸。故乡,离得越远,离开的时间越长,越清晰,清晰到有些晃眼,围着每一个晃眼的光点,他们变成故事,铺陈在阿零的笔下。那些曾经的挣扎、恐惧、无奈、抗争,都  相似文献   

5.
走近萧红     
正最近上映的电影《黄金时代》讲述了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文学洛神的作家萧红的一生。看完电影,我被这位民国才女的传奇故事深深打动,马上回学校借了她最著名的代表作《呼兰河传》。看完《呼兰河传》,我惊叹道:"萧红到底是怎样一位作家,怎能写出这么伟大的作品?"我决心去她的家乡,也是《呼兰河传》所描写的小镇——呼兰镇看看。呼兰镇现在已被划分为哈尔滨市的呼兰  相似文献   

6.
王凯 《前沿》2007,(11):222-225
萧红,中国三十年代著名女作家,其短暂的一生创作虽然不多,但形成其特有的风格——萧红式的悲剧美,引起人们极大关注。其小说大多充满悲剧色彩,究其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作家本人的命运悲剧,使其小说浸透着个人身世之感的悲剧感;二是生活历练后的寂寞感、孤独感和阅世渐久的沧桑感,使其作品中浸透了人生况味的无法整合的境遇感;三是历史使命感和对生活深沉的爱的激情,使其作品浸透了透骨的寂寞感与深沉的悲剧意识;四是不向世俗与情感低头的倔强的个性,使其作品浸透了悲凉的孤寂感。  相似文献   

7.
《春秋》2017,(6)
正山东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单应桂,2015年开始创作中国近现代女作家画像系列,已完成的有丁玲、萧红、杨绛和张爱玲,还在构思的有冰心——那是她最早知道的女作家,小学时便背诵过《寄小读者》,现在的孩子们都知道《小桔灯》。单应桂笔下的女作家,从画面外表形象上有老、中、青年之别,而实际上都是同代人。几位之中,年龄最长的是被后人称为"文坛祖母"的冰心,从1900年到1999年,她足足走了一个世纪。其后  相似文献   

8.
论萧红小说的修辞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倩 《思想战线》2001,27(4):57-60
萧红是20世纪30年代一位独具风格的作家.在语言方面,她的小说很好地体现了"语言表达应配合一定的语境与情境",在不经意间展现出过人的叙事才能.她的语言存在是现代汉语语言运用的一个个案.她不期然达到的语言高度,是值得探究和借鉴的.  相似文献   

9.
邹群燕 《求索》2008,(12):191-192
萧红作为30年代女性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她的作品以描写女性形象著称,但女性形象的完整不可能缺少男性群像作为支撑。萧红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大体上可以分为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市民知识分子三类,其中又以农民阶级最有代表意义。论文着重分析了文本中作为男权社会中心意识载体的这些男性形象的存在状态和写作价值。  相似文献   

10.
萧红的一生在关于萧红的传记书写中经历了传奇化历程,萧红作品亦因作家的传奇经历蒙上了一层宿命论色彩。通常,学界对这位女作家经历本身的关注更甚于其作品,萧红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一直成为研究者们解读其人生和思想的主要文本,并在传记写作中成为传记作家引用的材料。传记写作通过传记契约实现真实性,而文学作品则以自传空间追求终极真相。一直以来,人们对萧红的人生和作品都存在双重误读,萧红作品在人们对其人生经历的找寻中被误读,萧红人生与萧红传记的叙写之间亦存在事实性错位。  相似文献   

11.
活出一个自己来──电影《画魂》观后有感(一)她一定想念家乡的小桥,那桥下的流水,那水边古老而雅致的房子,还有那吴依软语的乡音……可这一切都好象被什么阻隔了,把她隔开了好远、好远。于是长睡在异乡。萧红,一个和她同时代、同样才华横溢,但也同样不幸的著名女...  相似文献   

12.
吴薇 《两岸关系》2013,(8):46-48
琼瑶的文学和戏剧作品曾影响几代中国人,由她创作的最新电视剧《花非花雾非雾》在2012年又引起广泛关注。日前,琼瑶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畅谈了对大陆流行文化的看法,讲述了她心中的完美爱情。记者:您每天的生活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13.
王丽君 《前沿》2007,(11):217-219
丁玲左翼作家的身份,使研究者更注重她创作的革命性、现实性,很少注意她小说中的世纪末特征,丁玲二十年代的创作,表达了女性肉体的焦虑,对人生虚无的体验,追求失败后的幻灭,她的小说创作是她生命本真意义的释放,是女性感官欲望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阿赫玛托娃是20世纪俄罗斯诗歌创新的领军人物。她从少年时代开始创作,诗歌创作生涯达60多年,横跨20世纪前60年,写出了数百首脍炙人口的抒情诗,她的作品主要是爱情诗,除此之外,她的诗歌还涉及生活、死亡、忧伤、缪斯等,在她之前俄罗斯从来没有人这样写过。她的诗可以与萨福的作品及莫扎特的音乐相媲美。"经历坎坷创作成果丰硕"1912年春天,一本署名安娜·阿赫玛托娃的诗集《黄昏》在俄罗斯出版了。诗集一出版,阿赫玛托娃立刻引起了诗坛的关注《,黄昏》诗集在读者中获得了极大的共鸣。人们纷纷打探,阿赫玛托娃是何许人?"阿赫玛托娃是一位海军…  相似文献   

15.
白薇戏剧创作与西方现代派戏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薇是中国现代女剧作家中成就和影响最大的一位。她的创作尤其是早期的创作受西方现代派影响较大 ,充满了象征主义、唯美主义、表现主义色彩。虽说在当时的大环境背景下 ,现实主义仍是创作的主流 ,白薇也创作了有影响的现实主义作品 ,但她对西方现代派艺术方法的借鉴和运用 ,却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使她的戏剧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16.
迟子建的小说始终保留着一份质朴而炽热的对乡村生活的眷恋,深刻的乡土情结成为她的创作不变的情怀.迟子建的乡土情结,是她创作的原动力,也构成了她的乡村题材小说的思想精髓和情感内质.  相似文献   

17.
是自我超越 还是自我迷失——王安忆创作历程透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安忆从步入文坛至今,已有十多年的创作历程。十多年来,她出版了十来个中短篇小说集,外加三部长篇,应该说,她的产品是丰盈的,她的许多作品曾有过很大的反响。但我们也不无遗憾地看到,她在获得很大声誉的同时,也渐次暴露了缺陷,而当她在所谓性文学的荒园里蹒跚行进时,就更引起了人们的争议。一方面是少数人的喝彩,一方面是多数人的批评。而无论是肯定者还是否定者,都不能不承认这一事实:王安忆已失去了昔日的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8.
在地缘文学中的乡村想象与现实世界中的乡村真实的言说上 ,萧红和迟子建采取了不同的女性言说策略。萧红通过民族、性别话语建构了深刻而真实的乡土东北 ,而迟子建借助童话与神话建构了想象中的北国温情乡村。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04,(8):82-83
踏进了这套复式结构有着乡村气息的房子。眼光未定,女主人便高兴地谈论起置家地的过程。她的表情像幅美丽的图画,引领你幻想着在那个迎春花开的季节,她是怎样开始了毛坯房的设计和装修,那裸露的泥土、灰白的钢管,冷硬而苍凉,却激发了她无限的创作欲望。 女主人在设计中掌控着充分的自由,这给予了她最大限度的创作  相似文献   

20.
女性的天空     
少女时读萧红,在涕泪涟涟中牢牢记住了她那句幽叹:女性的天空是低垂的。于是有了一些无奈,更多了许许多多的不甘。成年后做了一名妇女工作者,“低垂的天空”这词句仍不时萦绕在耳边,促使我下意识去观察自己和周围女人的生活状态。如果说“天空”算是对女人生存境界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