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鼎新湖湘文化 振兴湖南经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南宋时期湖湘学派的创始人之一胡宏提出了“道器不相离”的学术主张,成为湖湘文化传统的一大特色。我们今天研究湖湘文化,也应该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学术研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上,顺着由“道”而“器”的思路,由湖湘文化传统入手,又超越纯文化的视野,着眼于湖湘文化的当代价值和在当代社会的继承、创新和应用,把弘扬湖湘文化与加快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统一起来,在对湖湘文化传统的理性审视中,挖掘、弘扬湖湘文化的精华和现代性因素,并革故鼎新,赋予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内涵,使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生机活力,成为推动湖南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2.
论湖湘文化是具湖南地方特色的文化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谷嘉 《湖湘论坛》2008,21(6):61-63
湖湘文化是宋代湖湘学派形成后出现的颇具湖南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湖湘学派是湖南有史以来出现的第一个哲学流派。湖湘学派性本论的哲学体系不仅为湖湘文化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也规定了湖湘文化的特质和价值,构成了湖湘文化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3.
康咏秋 《湖湘论坛》2000,13(4):64-66
湖湘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湖湘文化指湖南地区的一切古代文化成果和文化传统,与关东文化、西夏文化、燕赵文化、齐鲁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等处于同一层面;狭义的湖湘文化指以宋明理学为源头的湖湘学派,它的显著特征是主张以心性修养为根本,强调求知报国、经世济民。应该说,湖湘学派是湖湘文化的源头和缘起,而湖湘文化则是湖湘文化的延伸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湖南地理与湖湘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湖湘文化作为湖南地方文化,既吸收、融汇了楚文化的文化因素,同时又受百越、巴蜀乃至中原文化的影响,并在湖南特定的地理背景下,随着湖南自然地理环境的变迁和人文地理环境的演变而产生、发展和变化。  相似文献   

5.
青年毛泽东酷爱哲学,对哲学有过精深的研究,这已是众所周知的历史事实。然而,青年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与湖湘文化有过极为密切的关系,湖湘文化代表人物的哲学思想对青年毛泽东产生过重大的影响,这一点却鲜为人提及。我们说青年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与湖湘文化关系密切,理由如次。首先,湖湘文化的代表人物——从古代湖湘学派的创始人胡宏、张栻,到近代湖湘文化的继承者王夫之、魏源、曾国藩、谭嗣同、杨昌济——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他们的哲学思想对整个湖南乃至全国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不能不波及列酷爱哲学的青年毛泽东。  相似文献   

6.
田中阳 《求索》2012,(11):104-106
五四时期的湖南报刊既是对近代湖南报刊火炬的传接,同时,也实现了在新的时代环境中的新的超越,它们都体现了湖湘文化的精神特质,即以政治为本位,以"经世致用"和"原道"作为基本的行为主导方式。但五四时期湖南报刊特异之处的生成,还有湖南本土当时特有历史背景的直接影响,它们成为此一时期湖南报刊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成为形成其区域文化特性的酿造因素。五四时期湖南报刊与湖湘文化精神互动互应形成高耸不朽的承前启后的历史文化坐标。它承续了湖湘文化精神,并使湖湘文化经历了一次现代的精神转换,使其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成功对接。  相似文献   

7.
“湖湘文化”源远流长,有着深厚的底蕴。但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漫长的古代,湖湘文化与现实政治很少结合,以致湖南没有出现影响全国的大事,属于湖南籍的名人也寥若晨星。到了近代,湖南发生的大事逐渐增多,湖湘文化“忧国忧民”、“力行致用”的本性才得到发扬。至现代,湖南的名人已跃居全国第一位了。正如著名史学家谭其骧称:“清季以来,湖南人才辈出,功业之盛,举世无出其右。”①现在,让我们追踪历史的足迹,来探索湖湘文化与近现代中国革命的关系。(一)  近代湖南人才之盛,始于太平天国时期。自曾国藩建湘军,不但造就…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湖南人才辈出,举世瞩目。从文化背景研究的角度来看。湖湘学派的形成及其诊响与上述现象有比较密切的关系。本文拟初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湖湘学派是南宋理学传入湖南以后形成的地域性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有胡安国、胡宏、张栻等人。他们都不是湖南人,但其研究、传播学术的活动主要在湖南。朱熹最早称胡、张一派为“湖湘学”《朱子语类》卷6称“湖湘学者”,  相似文献   

9.
湖湘学派是南宋初年形成于湖南衡山、长沙一带的一个地域性理学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胡宏、张拭等人。湖湘学派曾经在历史上兴盛一时,以至黄宗羲有“湖南一派,在当时为最盛”之说。但是,由于湖湘学曾受到朱熹的严厉批评、指责,随着程朱之学日益成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国家学说,湖湘之学受到排斥而淹没无闻。元、明之时,胡宏的著作几难寻觅,更不用说其学说的影响了。  相似文献   

10.
陈傅良与湖湘学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傅良与湖湘学派的交往从张木式开始。在湖南任职期间 ,陈傅良与湖湘学人有了广泛的接触 ,朝廷推荐了不少湖湘学子 ,一度讲学于岳麓书院 ,湖湘弟子多从他研习事功学 ,对湖湘学派也产生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人曾长居长沙岳麓山下 ,在岳麓书院的文庙中读的小学 ,毛泽东青年时在岳麓书院自学期间的卧室正好是我所在班的教室。生于斯、长于斯 ,常常观摩着高挂在岳麓书院“忠孝廉节”堂上古老的“实事求是”匾额 ,对湖湘文化自有一种比他人更深的感同身受。我感觉到湖湘文化有三个最大的特点或者说湖湘文化有三个源头。  一、三湘四水的灵动多彩 ,蕴育着激越冲突创新变革型的文化思想。自古湖南属楚 ,湘楚文化实为一体。从现存的楚辞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湘楚文化先人的激越、浪漫、好奇和理想主义。为什么会有这一特点 ?我认为这种文化特征与自然环…  相似文献   

12.
超越文本 更新观念——湖湘文化创新应当实现八大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及湖湘文化,人们注意较多的是有文字可考或有实物可证的作为“文本”的“湖湘文化”,如独领风骚的湖湘学术,光耀日月的湖湘名人,独具特色的湖湘风俗及奇甲天下的湖湘山水等等。然而,一旦要把湖湘文化与湖南产业或湖南经济一同搬上今天的“论坛”,我们的视域就必须超越“文本”的阈限而注目到渗透在湖湘儿女血脉深处的思维习惯、价值取向、审美情趣、行为模式等“观念”领域。换言之,我们今天所注目的湖湘文化是超越了“文本”的湖湘文化,是作为“观念”的湖湘文化。这种“观念”基乎“文本”之内,超乎“文本”之上,游乎“文本”之外,归乎…  相似文献   

13.
湖湘文化与湖南文学的审美品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湖南文学自成湘味,在全国独具特色。从湖湘文化的根基上审视湖南文学,将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湖南文学的审美品格。一、湖南文学的湖湘文化背景湖南文学根深叶茂,在于它的脚下有着丰赡的文化沃土。从历史上看,对湖南文学影响最大的主要有这样几种湖湘文化因子:一是流寓文...  相似文献   

14.
胡艺华 《传承》2009,(12):158-159
湘女文化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是湖湘文化的重要一脉,也是中国女性文化的重要代表,更是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推广湘女文化是传承和弘扬湖湘文化、推动湖湘文化创新的必然要求。推广湘女文化是培育湖南女性文化特色品牌、推动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要着眼于文化强省的战略需要全面推广湘女文化。  相似文献   

15.
“湖湘文化研究与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5月14日至15日,民进中央《民主》杂志社、民进湖南省委、民进长沙市委三家联合主办的“湖湘文化研究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湖南师范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举行。省内外30余位专家学者莅会,就有关问题展开热烈讨论。现将讨论中涉及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湖湘文化的定义与内涵目前学术界对“文化”的定义达二百多种。湖湘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地域文化,对其定义与内涵准确无误地界定亦难。不过,与会学者普遍认为:湖湘文化不是一个学派,而是在现今湖南地域范围内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颇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但由于研究角度不同,具体…  相似文献   

16.
对近代湖湘人才辈出的原因 ,许多专家学者早已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成绩斐然。“近代湖湘文化”也已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课题。然而 ,根据笔者对收集的相关资料的梳理 ,觉得人们对近代湖湘人才崛起的一个基本条件和最直接的因素———晚清长沙全国科举重镇的形成还鲜为人知 ,专门的研究似尚付阙如。本文就此作一探索 ,旨在抛砖引玉 ,以期引起专家的关注。一、19世纪以前湖南为何没有出现大的人才群体在湖南历史上 ,虽也出现过诸如蔡伦、周敦颐、李东阳、王夫之等著名人物和以胡宏、张木式为代表的南宋湖湘学派 ,但19世纪以前 ,在三…  相似文献   

17.
文化与传播关系密切。传播不但促使着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还使得文化的继承得以实现;而在促使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传播的过程也就转化为文化的一部分。没有传播就没有文化,人类文化的历史就是传播发展的历史。在当代社会中,对楚文化的传播,湖南走在湖北的前面,借鉴湖南的经验,促使湖北的楚文化传播意义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湘女文化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是湖湘文化的重要一脉,也是中国女性文化的重要代表,更是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推广湘女文化是传承和弘扬湖湘文化、推动湖湘文化创新的必然要求.推广湘女文化是培育湖南女性文化特色品牌、推动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要着眼于文化强省的战略需要全面推广湘女文化.  相似文献   

19.
湖湘文化是长期以来在湖南大地上逐步形成、或主要由湖南先贤创造,历经千百年积淀传承,已经打上了深深的湖湘烙印、具有浓郁湖湘地域特色的文化。它除了指那些有文字可考或有实物可证的湖湘学术、名人、山川、风物……之外,主要是指渗透到我们的血脉深处,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内化成我们的思维习惯,价值取向甚至行为模式的湖湘观念或湖湘精神。从促进湖南发展特别是振兴湖南经济的角度来关注湖湘文化,我们显然更多的应该关注这些精神层面或者观念层面的湖湘文化,因为它虽然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对湖南经济社会进程产生着无形而又巨大的影响。如何继…  相似文献   

20.
笔者十余年前偶然写过一篇《近代湖湘文化化鸟瞰》的小文,那其实是受到钱基博先生的《近百年湖南学风》和李肖聃先生的《湘学略》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点肤浅看法,此后湖南诸家占地利之便,成果迭出,我遂知难而退,转换课题了。90年代初我写过一本《湖北近三百年学术文化》,时间范围自明末清初到本世纪中叶,这几年一直纠缠于《湖北通史》,大概可以说对湖北地方史和湖北历史文化有所了解。总体印象是,近代湖北文化的重要性远远不及湖南文化,尤其缺乏有分量的代表性的人物和成果,这种情况曾引起过我的思考。下面我将两湖文化略加比较,以加深对两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