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纪实性原则是文学理论界对散文文体特征的基本共识,但在散文创作实践中,“小说化”已经成为散文文体自身发展的一种必然流变,并引发了文学界不同意见的论争。实际上,散文“小说化”流变并没有否定纪实性特征,只是赋予了散文以更丰富的表现能力,审美效应和阅读张力。  相似文献   

2.
北魏后期散文,是指孝文帝太和十五年(491)至北魏灭亡(534),其间四十三年的散文.此期的散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呈现出“才子比肩”,“文雅大盛”的兴盛局面.皇室散文的代表作家主要有元宏和元顺;士族散文的代表作家是袁翻、常景、郦道元、温子升诸人.这种大盛景象的形成,与孝文帝好尚文学并奖掖文学才俊、迁都洛阳和汉化改革、南北文化交流加深、经济空前繁荣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散文写作课的集体讲评中相当一部分同学对那些语言华美的散文表现出特别的赞赏和由衷的推崇 ,这是对美文的一种误解。美的语言有两形式 :朴素和华美。著名作家姚雪垠认为散文语言“最基本的经验是朴素、自然” ,但这只是一个“总的要求” ,而不是局限。首先要求达到一般的朴素、流畅、干净、准确 ,以此为基础 ,然后根据各种不同需要 ,“在语言风格上各呈芬芳”。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女性散文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不少作品因为重点探讨了两性关系的诸多问题而凸显出浓重的性别色彩和性别意识,具体表现为“性别自省意识”、“性别批判意识”和“性别平等意识”。这种鲜明的性别意识的文学表达,不但整体上拓展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意义空间,更体现出现代女性散文写作别具一格、意义深远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5.
李庆雯 《前沿》2010,(18):153-156
丰子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相当富有“个性”的散文家、艺术家。从30年代初,他就陆续出版了《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子恺近作散文选》等散文集。他的散文,以酣畅流利的文笔、自然朴素的语言、清新爽口的意蕴而在中国散文史上独树一帜。即使在颠沛流离的抗战逃难生涯中,他也只是在艺术的圈子里窥视炮火的飞溅,寻求仁爱的种子。本文就是通过对丰子恺在抗战期间的散文创作略作分析,从而揭示出在他的抗战散文中始终都抹不去的趣味性、“绝缘”性。  相似文献   

6.
程德强 《青年论坛》2006,(1):133-134
五四散文话语是一个多侧面、多层次的话语系统。以个人的视角对外在世界进行观照是五四散文独特的散文视角,直抒胸臆、对意象的描摹和对意境的创造是五四散文的艺术手法,自由流淌的结构方式是它组织材料时共同的特征,具有简单味和苦涩味语言是五四散文的语言特色。五四散文特有话语方式已经影响了整个现当代散文创作。  相似文献   

7.
9月13—27日,“悠悠秋路一曾传永摄影、书法、诗词、散文回顾展“在广州农林下路省老干活动中心展出。展览首先安排了书法、散文的展板,其次才是摄影作品,虽然只是“填空”,但摄影作品却有不少看头。此次展出的48张照片,  相似文献   

8.
孙际垠 《求索》2008,(7):194-195
贾平凹是“大散文”的提倡者,他的创作历程,是对艺术的探索与试验,也是对自己生命力的享受和宣泄,更是其自身灵魂的搏斗与挣扎。他的散文渗透着强烈的生命意识,对生命有着非同寻常的思索和参悟。他力图探索生命奥秘,对生命的本真意义进行发掘。他用艺术的眼光审视生命,营造了一个充满生命活力和艺术底蕴的世界。他在“大境界”中倾注生命的真诚,字里行间,充溢着禅化的生命意识。这些共同构成了贾平凹散文韵味深长的基本审美因素。  相似文献   

9.
《人民公安》2013,(23):59-59
“中国报人散文羹曜全国唯一一个以“报人”为主体的散文大奖,由《美文》杂志、西安报业传媒集团(西安日报社)联合主办,面向海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现代女性散文追求真情实感、行文直白坦率的写作风格 ,通过梳理其在各个时期呈现的创作情形 ,展示了女性散文的创作演变和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1.
孙政  孙耀华 《前沿》2003,(9):179-183
贾平凹的散文创作自成一格 ,成就显著。其中他对于散文创作的真知灼见及其相应实践 ,是新时期散文发展可资借鉴的参照  相似文献   

12.
散文的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就是散文研究以及理论建设的薄弱。但是理论的建构要有充分的条件,对散文历史的梳理和认识,对当下的清醒认识等尤为重要。任何一门学科都要清楚自己的历史,清楚这门学科的发展历程,在清理历史的同时比照当下,才能真正发现问题与不足。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统一战线》2012,(7):F0002-F0002
为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产泛宣传统一战线思想与辉煌发展历程,激发统一战线广大成员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进一步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爱国统一战线,经部领导批准,决定开展同心颂“象山信合杯”诗歌、散文大奖赛征文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4.
引经据典是传统诗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在新文化运动伊始,引经据典作为新文学的对立面被提出,成为当时散文写作者极力规避的修辞;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写作者以及读者对散文作品的审美要求不断提高,传统散文中的一些传统写作因素零星被写作者采用,引经据典在这种情形下被吸纳到现代散文中.新的历史时期的白话散文写作,势必使得引经据典在白话散文中的应用相应地作出一定的调整.随着白话教育的普及以及传统文学教育的退居幕后,接受白话教育的一代人对于引经据典更有不同的看法.这种不同,不但体现在引经据典语言与形式的改变,同样也体现了写作者面对不同的读者而采取的不同的写作策略.  相似文献   

15.
吕蔚 《求索》2010,(9):197-199
先秦是中国散文创作史上的一个高峰,也是儒家思想的形成时期,但散文思想仍处于蕴育阶段,着附于儒家思想。至汉代,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依托的散文思想,主张散文的讽喻功能,并提出了明道、宗经、征圣及实录等创作原则。至此,中国散文理论正式形成,儒家散文经典也成为后代散文之圭臬。  相似文献   

16.
中华古国可称得上是散文的泱泱大国。先秦、两汉、魏晋、唐宋、明清的散文创作都曾极为繁荣。单就现代文学而言,散文创作的实绩也比其它文学门类更卓著。而散文,就其文体、内容的发展轨迹看,大致可分为“载道”和“言志”两种不同的散文观念和创作模式。发轫于五四新文...  相似文献   

17.
毕淑敏非常崇敬鲁迅,她的创作受到鲁迅很大的影响。他们都弃医从文,致力于改变人的精神,以"生命"和"死亡"、"人性"与"心灵"为主题创作了大量散文。但毕淑敏的散文和鲁迅的散文风格明显不同:鲁迅的散文冷峻、毕淑敏的散文温暖;鲁迅的散文刚毅、毕淑敏的散文柔和。  相似文献   

18.
杨汤琛 《前沿》2010,(2):122-124
当前文坛甚是热闹,散文也是百家争鸣,各领风骚,它们的文字或宏阔、或喧嚣、或高蹈,无不让人沉迷。而岭南打工散文却以具有坦诚的灵魂、坚实的话语,以丰盛的创作昭示了它数十年以来持久而旺盛的创作活力,而且其中所袒露的心灵世界与真情实感比诗歌小说来得更为真切和直接。同时,岭南打工散文隶属于打工与岭南的双重特质,呈现出与传统岭南散文迥异的文学面目,对固有的岭南散文模式形成了内在冲击,并在岭南描写上,也呈现出对传统岭南散文的有效突破。  相似文献   

19.
邱美琼  胡建次 《前沿》2008,(9):169-173
清代散文理论批评中的文气论,可划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其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或对“气”作为文章审美之本予以标树;或对文气审美特征与要求进行探讨;或从文章写作角度时“气”予以考察。上述三个阶段、三个方面,标示出我国古典文气论发展到清代文论家手中,其在多维面上得到了拓展、充实、深化与完善。  相似文献   

20.
论韩柳传记散文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杏仙 《湖湘论坛》2000,13(2):57-58
韩愈和柳宗元是我国中唐时著名的散文大家,传记散文是他们散文作品中的重要部分。韩柳的传记散文,上承司马迁《史记》的创作传统,下开后人传记文体的创作新风,在古代传记散文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