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Homosexual——同性恋,即同性之间彼此产生情感的契合.随着世界维权运动地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认可同性恋并给予同性婚姻以法律的保障.我国目前尚且对同性恋持一种不认可的态度,对同性婚姻也没有法律上的保护.本文认为为了顺应全球趋势的发展,我国应当对同性恋及同性婚姻予以重视,将其纳入到立法的进程当中来.  相似文献   

2.
基于医学上关于同性恋成因的研究和建构主义理论,同性恋者提出了同性婚姻诉求。反对者则对医学研究的科学性提出质疑,并站在传统的立场上进行了反驳。但反对者站在传统立场上并没有守护住传统婚姻的防线,同时支持者对同性婚姻的正当性也没有完成有效的论证。同性婚姻在西方立法上取得的胜利实际上只不过是权利话语下同性恋运动和司法技巧运用上的胜利。同性婚姻合法化问题仍需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3.
论同性婚姻合法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外,伴随着同性恋解放运动的开展,"同性恋"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当今不少国家和地方政府已经用法律明确了同性恋者的权利和地位,使同性婚姻合法化。近年来,随着同性恋权利运动和人权运动的发展,人们在理性上对于同性恋者的态度愈来愈宽容,中国的法律也应该挺身而出,明确同性婚姻的合法地位。  相似文献   

4.
刘鎏 《法制与社会》2010,(16):250-251
同性恋现象是在人类各个历史时期和各种文化中都普遍存在的一种行为模式。随着同性恋权利运动的发展,同性婚姻渐为一些国家所接受,我国同性恋群体也有着自己的婚姻要求。但就我国目前的国情来看,一男一女的婚姻家庭制度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接纳同性。我国同性关系的法律认可将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纪红心 《法学杂志》2015,36(3):86-94
现代社会的多数国家或地区已经实现了同性恋行为的非罪非病化,但是同性婚姻合法化仅在少数国家获得了实现。主张同性婚姻合法化者一般以维护同性恋者的自由为据予以论证。自由分为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其主张者坚持的是消极自由思想。在消极自由的视域下,需要对反对同性婚姻合法化的理由进行正当性论证。我国在这一问题上有着具有本国特色的障碍。在我国缺乏消极自由思想土壤及传统伦理道德力量强大的当下,应慎重对待同性婚姻合法化问题,并且要建立在对社会应该接受的同性恋行为与泛化的同性恋行为进行区分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权主义的呼声日益高涨,越来越多的国家在立法上赋予同性结合以合法的地位,有的甚至给予与异性婚姻相同的法律地位。面对目前游走于法律边缘的同性恋婚姻,应从自然法的角度给与该有尊重,给与立法保护。本文主张借鉴世界其他国家的立法模式,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我国应通过同性协议的方式对同性恋婚姻给与立法上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缪红秀和王兰英两位女同性恋为追求恋爱的“自由”引发血案被判刑,事件至此看似画上了句号。然而,对同性恋乃至同性婚姻的广泛探讨却方兴未艾。从恋爱到婚姻,同性恋者能否迈出这一步同性恋这一社会现象由来已久。在古希腊和古罗马,同性恋多出现于当时的社会名人中,爱慕同性甚至  相似文献   

8.
中国同性恋者生存状况已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切实维护同性恋人群的合法权益已成为一个现实而迫切的社会难题。本文以同性婚姻①为切入点,以平等权为视角,从法理学角度,围绕着平等权阐释同性婚姻权的应然性,并为同性婚姻合法化寻求法理上的支撑。同性婚姻合法化在中国目前时机渐趋成熟,它的实现是我国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9.
雷敏 《法制与经济》2008,(8):73-74,77
中国同性恋者生存状况已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切实维护同性恋人群的合法权益已成为一个现实而迫切的社会难题。本文以同性婚姻为切入点,以平等权为视角。从法理学角度,围绕着平等权阐释同性婚姻权的应然性,并为同性婚姻合法化寻求法理上的支撑。同性婚姻合法化在中国目前时机浙趋成熟。它的实现是我国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0.
2015年6月26日,美国将同性恋作为一种正常的性取向,宣布全美同性婚姻合法化.在我国,据统计,同性恋人数已达到5000多万人.其中,一些同性恋者以生活伴侣的名义长期生活在一起.然而,我国法律尚不认可同性婚姻.同性恋人的人权、生命、财产等遭受侵害后,屡陷维权困境,凸显了我国法律在这方面的缺失和空白.  相似文献   

11.
同性恋问题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已经引起人们相当广泛的关注。目前,世界范围内明确承认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国家虽为数不多,但同性婚姻合法化的趋势已经越来越突显。本文在法理的视野下从权利保护、法律规范、伦理道德三个层面来分析同性婚姻的合法性,以期探索同性婚姻在我国的合法化道路。  相似文献   

12.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同性婚姻立法风波自In re Marriage案至2009年5月26日Strauss v.Horton案审结虽已告一段落,但斗争并未结束。这场风波是美国同性婚姻合法化论争的一个缩影。它不仅全面地反映出同性婚姻支持者和反对者的观点,同时也反映了同性恋运动的一个斗争策略。他们所争取的至少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更多的权利,而是一个"名份",更准确地说是一个同等对待的态度。  相似文献   

13.
论同性婚姻合法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霞 《河北法学》2008,26(3):101-104
随着医学、伦理学和社会学对同性恋现象的深入研究,对同性恋者婚姻家庭权利予以法律保障的全球化立法运动此起彼伏。同性恋者追求永久结合的诉求具有正当性,应当予以立法保护。鉴于同性婚姻和异性婚姻毕竟存在着很多不同,应当区别对待。借鉴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立法模式,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我国同性恋者的结合宜采"同性伴侣"的立法模式,其成立要件、效力、同性伴侣财产制度也有别于婚姻制度。  相似文献   

14.
王嘉麟 《法制与社会》2014,(13):246-247
同性恋的存在由来已久,存在范围广泛。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出于对人权的保障,世界上其他国家已经有公开承认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先例,也有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肯定同性婚姻的合法存在。但是,由于我国自身的各方面因素,我国并不承认同性婚姻的合法化。在同行恋者要求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呼声越来越高的今天,我们是否应承认同性婚姻合法化,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性解放运动和人权运动的不断高涨,同性婚姻逐渐成为近几年关注的焦点。一些国家已对同性婚姻作出立法保护,但目前在我国以立法形式确认同性婚姻尚与国情不符,同性婚姻立法条件尚不成熟。  相似文献   

16.
林汇铭 《法制与社会》2011,(10):246-247
同性恋在被社会所慢慢接受的同时,其所引发的同性性犯罪也因此揭开了神秘的面纱,相应的法律问题也渐渐成为刑法学、犯罪学、婚姻法学等学科中的热点问题。由于我国社会传统文化的影响和相关法律制度的有待完善,同性性犯罪中受害者的权利难以得到有效保障,我国在同性性犯罪的刑事立法方面存在的空白问题,需要通过修改立法来解决。因此,有必要加大对同性性犯罪的法律控制,加强对同性恋群体权利的研究和保护。本文以案例作引,从对同性恋的探讨切入,对同性性犯罪及相关案例加以思考。  相似文献   

17.
《商务与法律》2006,(5):47-48
南非议会2006年11月14日批准了《同性婚姻合法化》法案,成为非洲首个承认“同性婚姻”的国家。当天,南非议会以230赞成、41票反对、3票弃权通过了“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法案,待南非总统姆贝基签署法令后该法律将即刻生效。南非社会对同性恋问题持保守态度,但南非是全球首个在宪法中写入“禁止以性取向歧视他人”的国家。丹麦在1989年成为全球首个承认“同性婚姻”的国家,此后数个欧盟成员国也陆续承认“同性婚姻”。在美国,目前只有马萨诸塞州承认“同性婚姻”,佛蒙特、康涅狄格以及加利福尼亚州则赋予同性伴侣“民事结合”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同性婚姻是社会非常关注的话题,据网易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约有60%以上的网友支持同性婚姻,当然也有很多人对此持反对态度。那么在我国现在提出同性婚姻是否超前?有无可行性?同性恋人群的权益如何保护?为此笔者专门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杨大文教授。杨大文教授大胆指出:根据中国国情,在可预见的将来,我国法律不可能认可同性婚姻。“同性恋者想结婚是希望得到人格上的尊重,当然也有经济因素。人有个体差异,有不同的性方式,因此对私人的领域不必过多干涉。我觉得在我们国家可以对同性恋宽容一些,但这并不表示对同性婚姻宽容。”杨教授分…  相似文献   

19.
自古以来,婚姻是男女之间共同生活为目的的结合.而同性婚姻是指两个性别相同的成年人为了共同生活而结合.同性恋在当今社会越来越普遍,有些人把同性恋当做是心里问题,认为同性恋者他们心里扭曲,认为他们是病态的.要想同性恋者得到更好的保护,首先要做的就是使同性婚姻纳入法律的章程,从人身,财产等方面加以保护.在国际化的大环境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进程加快,本文认为我国要跟上国际的大环境,借鉴各国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充分保护同性婚姻,完善我国婚姻制度体系,使法律适用者有法可依,最后达到完善社会主义法制社会.  相似文献   

20.
在同性恋问题依旧边缘着的时候探讨更高层次的同性婚姻,颇有种"皇帝不急太监急"的味道.只是放眼世界,尤其是受基督教文化影响的西方世界和部分非洲国家,有的已经完成了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工作,有的正走在通向同性婚姻合法化的道路上.按此背景来看,前瞻性地探讨一下同性婚姻也有一定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