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干戈为玉帛,最大限度地化解矛盾,让每一起案件的双方当事人都能以最小的成本实现“案结事了”,取得最好的社会效果,这是民事审判工作的最高要求,也是民事法官办案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2.
作为司法机关主体的法官,是司法机关的细胞,法官的司法能力直接体现了司法机关的司法能力。根据我国现行的管理体制,80%以上的案件均由基层法院处理。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法官准入条件不高.特别是基层法院,法官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法官司法能力欠缺是非常突出的现实问题,这与法院加强职业化建设、提升司法公信度存在着差异。如何提高基层法院法官的司法能力已经成为基层法院抓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赵小锁 《创造》2010,(7):106-109
民族地区基层人民法院绝大多数法官是由当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公民担任,这是我国对少数民族权益保障在法官选任制度方面非常充分的体现。民族地区法官选任制度存在法官司法资格要求如何与当地实际情况相匹配的问题。为了司法的正义能够得到更好的落实,民族地区法官考核内容中应该对非当地民族成分的法官增加关于当地风俗习惯的考核事项。  相似文献   

4.
李顺万 《求索》2008,(6):133-135
司法调解是我国司法中一项重要的诉讼制度,民事纠纷中的司法调解是法官经验思维判断与司法人性化的有机结合。在司法判决中,法官主要采用逻辑演绎的思维,但法官对案件事实的“自由心证”以及适用法律中的“判例法”则更多地体现了法官的经验思维。在民事司法中,法官将经验和逻辑统一于个案纠纷解决过程,是“和谐司法”对法官的要求,也是法官思维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5.
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锦屏县法院启蒙人民法庭距县城40公里,受理案件范围为平略镇、启蒙镇、偶里乡、固奉乡、河口乡两镇三乡,两镇三乡人口共计8.1万人,占全县人口的35%,苗、侗少数民族占总人口98%,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法庭现有两名法官,一个是滕远,一个是胡先锋,两个80后的年轻法官。  相似文献   

6.
《云南人大》2007,(11):F0002-F0002,F0003
法官是司法公正的主体,是各种纠纷的最后裁决者。法官秉持公正,判得公平,正义便得以伸张,也才会有朗朗乾坤,人间清平。这是多么令人自豪又多么沉重的责任啊。作为普通人,法官是脆弱的,毕竟平风的肉体难以承受超负荷工作的重压;法官又是坚强的,因为他们心中有着熊熊烈火烧不毁、万钧雷霆摧不垮的钢铁意志!  相似文献   

7.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人民法院要发展,离不开法官队伍的发展。法官不是天生的,一名公务员从初进法院,必须经过一到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锻炼方能成为一名法官。目前基层法院因种种原因出现人才流失的情况,新的人员进不来,即使进得来,一时当不了法官,这导致了“法官断层”现象。本文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两级法院队伍现状进行分析,以寻求解决法官断层的办法,实现人民法院科学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司法权作为一种判断权,独立性是其本质属性.司法独立包括司法职能的独立、司法组织的独立和法官的独立.其中法官独立是司法独立的核心和最高境界,是现代司法理念下审判独立的必然要求.本文拟从分析法官独立的价值内涵入手,着力剖析我国现行体制下的法官地位,并从法院体制、法官保障、法官管理等方面对如何保障我国的法官独立地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今年2月26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袁月全法官在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和法制日报联合举办的2005年“中国法官十杰”评选活动中,荣获“中国法官十杰”荣誉称号,并获得“金法槌奖”。这是继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女法官”、“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之后,袁月全法官又一次获得的殊荣,也是上海法院系统首位获得该项荣誉的法官。袁月全是上海法院系统中集“专家型”、“实践型”法官为一体的优秀代表,是落实“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典范,是上海法院全体法官和工作人员的楷模。上海市高院已经作出了开展向袁月全学习活动的决定。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行的司法人事制度是律师干一辈子也难成为法官,而法官离退休或下海后则可以轻而易举地干律师。政法院校的毕业生可以直接到法院工作而后自然成为法官。法庭上经常看到的是年轻的法官用浅薄的喝斥训导着老成持重的律师。这和国外法制发达国家恰恰相反。在美国。要想成为法官首先得老老实实干十年以上律师工作,  相似文献   

11.
看到近日报道最高法针对法院工作人员配偶、子女从事律师职业容易导致利益冲突,正制定法院领导和审判执行法官任职回避的规定,我是叫好的。  相似文献   

12.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的法官多数是以公务员的身份出现。我们在描述法官时更多的是强调它与一般公务员的共性,却很少有人注意到它作为公平、正义象征的个性。随着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入,法官职业化逐渐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焦点。2001年,法官职业化这几个字首次在我国被正式提了出来。  相似文献   

13.
法官良知是司法公正的原动力。在司法裁判这一双重认知系统中,法官良知是道德美德的表征,是职业伦理的内化,还是司法裁判的终极依据。将法官良知界定为兼具主客观因素的“主观良心”不会有损司法裁判的客观性。准确把握法官良知的主观性特征,可以在过程、结果两个层面保证裁判客观公正。法律文本的天生缺陷需要法官修补,修补效果取决于法律底线(合法性)与法官良知的共同作用。对法官良知的养成而言,奖励与惩戒有效但有限,还需要在道德提醒、义利平衡、认知负荷、团队合作等事项上作出调整。  相似文献   

14.
全亮 《求索》2013,(8):195-197
美国属于英关法系,对于法院法官的任用十分看重.认为法官决定一个国家的法治水平。若法官高瞻远瞩、秉持正义、顺应历史潮流,则法院就能起到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反之,也可能引发巨大的政治动乱和社会灾难。纵观美国法官任用制度,它体现了对法官的法律经验、职业道德与法律知识并重、司法独立与政治民主结合。通过一个不同于立法和行政的选拔制度和监督制度,实现法官的独立、中立,最终实现司法公正,从而体现三权中司法权力的特殊性。中国的法官选任制度与美国的法官选任制度有很大的不同。但目的相同,即都是为了选拔高素质的法官以保证司法公正和权威。因此。有必要对美国联邦下级法院法官任用机制进行研究,以便我们全面了解美国联邦法院的法官选拔制度.这有利于中国法官任用制度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法院系统中青年法官的比例呈上升趋势,甚至占据主导地位。据最高人民法院2011年6月公布的数据,全国地方法院40岁以下法官人数已达5万余人,占地方法院法官总数的近三分之一。然而,在各地法院中,青年法官的比例实际上已经超出这一数字。  相似文献   

16.
王成 《民主与法制》2010,(16):41-43
2010年6月29日。在联合国总部纽约,中国资深女外交官薛捍勤高票当选联合国国际法院法官,成为这一权威国际司法机构中的首位中国籍女法官,填补了中国籍法官史久镛辞职后出现的空缺。  相似文献   

17.
今年以来,宁津县法院认真落实人大建议,通过严把案件流程关、质量评查关和案件整改关.狠抓法官办案质量,使案件质量明显提高,二审发回、改判案件平均下降27.1%。案子办得及时了、公平了、漂亮了.当事人也满意了。上半年.群众对法官考评满意率93%以上。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各种经济指标和社会发展指标的排行榜上,中国经常处于总量很高、人均很低的尴尬境地。但有一个例外,那就是烟草行业,不仅生产总量最高,而且人均也是最高。中国人口占世界20%,却吸掉了全世界40%的卷烟。这两个世界最高是由长期以来的“六个世界第一”为基础的,那就是:  相似文献   

19.
阿计 《民主与法制》2008,(24):42-43
1998年7月11日,一档电视节目吸引了无数正在度周末的百姓。这天上午.“八一”等十大电影制片厂诉两家音像企业侵犯版权一案.在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中央电视台覆盖率最高的第一套全程直播了此次庭审。五个多小时内,法官的审案风采,原被告及其律师之间的唇枪舌剑.原汁原味地搬上荧屏。据事后统计,此次直播收视率高达4.5%,超过了不少热门电视剧。  相似文献   

20.
犯轻罪是启动法官弹劾权的最低标准,因而即使法官行为不当,也是不能启动弹劾程序的。换句话说,弹劾权不因法官的行为不当而启动,只有犯了罪的法官才有可能被弹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