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一个文学和美术结合的艺术种类,台湾绘本文体具有借助图画进行具象表达的文学修辞手段,其文本通过线条、色彩与语言结合的符号系统和技术手段实现了意义象征,其中的配图文字具有超逸于说明文字的文学功能。自1980年以降,当代台湾绘本艺术已成为一种流行娱乐文化,此种台湾绘本文化现象具有消费文化的特征,是消费社会里适合大众审美心理和现代社会文化传播及市场运营机制的成功创意范例。  相似文献   

2.
丁俊锋  宁小丽 《传承》2013,(9):124-125
中国民间美术是大众的艺术。它扎根于各民族历史文化中,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自己完整的美学体系和视觉对应形式,直接体现了艺术的本原精神,对当代大学生审美意识的完善与拓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是大学美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3.
魏冀南 《乡音》2014,(1):26-28
作为"河北省文化艺术展示活动"之一,由省委宣传部、省美术家协会、河北画院、省政协文史馆、省政协书画家联谊会、藁城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翰墨情怀——汉风画展"于2013年11月2日上午在河北美术馆隆重开幕。这次展览共展出汉风的代表性大写意国画作品99幅。汉风的作品追求大美、壮美、素朴之美,具有沉雄拙朴、浑厚天然、气象宏大的艺术品质。汉风在美术理论方面也同样取得了多项引人注目的开创性成果。我国众多著名画家、美术理论家、作家对其艺术成就均给予很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正通俗文艺的大众性特质决定了通俗文艺的基本特性。与过往不同的是,以前所说的通俗文艺一般是指民间戏曲、民间美术等长期流行于民间并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样式,其中的美术有年画、连环画等。进入21世纪之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年画、连环画等大众美术已经接近消亡或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新业态的动漫以及用于装饰室内的装饰画。所以,通俗文艺品类的判别可能不是那么鲜明,可能也不存在一条明显的界限,通俗文艺可能仍然被定性为一种受大  相似文献   

5.
樊泳湄 《创造》2015,(6):62-63
<正>要从"政府提供,百姓接受"的"办文化"模式向"百姓需要,政府满足"的"管文化"模式转变。随着时代的发展,群众的文化需求日趋多样化和个性化,传统的政府唱主角的供给式"办文化"模式容易形成热闹一阵子、满足少数人的虚假繁荣,难以实现公共文化建设均等化的目标。那么,政府如何在公共文化建设中满足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文化需求?如何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政府文化惠民政策?如何突破政府提供文化服务与群众个体文化需求之间结构性失衡的矛盾?带着这些问题,笔  相似文献   

6.
王德胜 《思想战线》2005,31(2):80-86
当代艺术的大众化努力,标榜并正在不断实现着艺术与当代大众的广泛对话,其基本核心是艺术活动、艺术家、艺术作品与当代大众日常生活状态之间的相互趋近和认同,艺术、艺术家和大众由此获得了共同体验和表达对于当代生活/世界的情感与文化价值态度的新的可能性.这种艺术的大众化努力,在与大众对话进程中将成功地架设艺术自身与大众日常生活的文化通道,日渐改变艺术的传统职责,并在当代审美文化中实现现实生活方式向艺术活动、日常生活经验向艺术经验的"跨越".  相似文献   

7.
<正>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新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改革开放不仅引进西方的资金、科技,也引进了西方的文化,在这全方位改革开放的背景下,西方的美术风格、美术流派和美术思潮对中国的美术界产生了深刻影响,特别是西方现代艺术诸流派,  相似文献   

8.
温州是民营经济的发祥地,也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缩影和前沿阵地,曾以其敢闯敢拼的草根创业精神和独特的"温州模式"名震全国。温州的先行先试与改革开放40年,创造的不仅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样板,更重要的在于其"敢为人先"与"活力民间"的文化意义的确认。新世纪以来,温州经济出现疲态甚至滑坡;当前,必须正视已有发展模式中的短板与陷阱,关注"新常态"下的提质增效与品质发展,助力温州走出暂时的困境,以文化力量推动"温州模式"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I-mart有Idea-Mar(t创意市集)和I am ar(t我是艺术)的双重寓意,是一种以传统的市集交易方式展现来自民间创造力的新形式。它的意义在于它体现了一种面向大众生活的积极态度,是一个探索大众生活艺术化的实验,亦是展现民间创意的平台。综观创意市集在中国的发展趋势,其将成为培育创意产业品牌的民间土壤,I-mart的蓬勃发展最终将有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  相似文献   

10.
民族宗教美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民族宗教美术艺术语言完全丧失了民族宗教美术的优良传统。强势地位的日渐衰弱、创作主体心理的精神失却和分流,使宗教美术创作逐渐趋于衰退。我们应学会在对传统文化保护行动中促进民族宗教美术的发展,将学术研究与实践创作相结合,重视民间画师的挖掘和培训。只有不断地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才能真正提高当代民族宗教美术的艺术水平,创作出具有中国气派的当代宗教美术作品。  相似文献   

11.
余永红 《前沿》2009,(5):78-81
全球化是目前世界经济、文化发展的总趋势,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承传与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陇南白马人虽然生活于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中,但随着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白马人的生活也正在迅速发生变化,陇南白马人的民间美术也正在向世俗化方向发展,其服饰、建筑、家具、面具等民间美术种类,正在逐渐丧失本民族艺术的古朴、神秘等传统艺术精神和韵味。可以说,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有效保护白马人民间艺术和文化,实现白马人文化与艺术的民族化,是中国现代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2.
《春秋》2021,(1)
正大旱之年,他运粮以平粜解灾民饥荒悍匪围困,他巧借海军力量解家乡之危经营航运,他挤走日商夺回华北航权大兵压境,他自沉全部轮船阻止日军登陆一提到民国航运大王,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中国船王"卢作孚,抑或是东北航运大佬张本政。当然这两人的人生轨迹大不相同,卢作孚是著名的爱国商人,张本政却成了汉奸。其实在当时的中国,尤其是在北方,除了张本政的政记轮船公司外,还有一家堪称华北最大的私营航运公司——长记轮船公司。而该公司的创始人,就是爱国商人、"华北船王"贺仁菴。  相似文献   

13.
余永红 《前沿》2008,(12):95-98
民族宗教美术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传统的重要构成部分,当代民族宗教美术表面繁荣的背后,是艺术水平的低层次,宗教美术地位的边缘化、主体精神的弱化、创作主体的低能化是民族宗教美术衰微的根本原因。目前中国社会极为开明和人性化的宗教政策、文化氛围对民族宗教美术的新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我们应通过加强宗教协会等管理机构对宗教美术创作的规范和管理,艺术专业院校对民族宗教美术的研究和创作的参与,重视对优秀民间宗教美术师的挖掘和培训等方式,提高当代民族宗教美术作品的质量,继承和弘扬民族宗教美术文化。  相似文献   

14.
汪开庆  王彦铭 《前沿》2012,(9):178-179
《金陵十三钗》虽然众说纷纭,但是并没有影响这部电影的票房收入,这是一种现象。张艺谋电影现象是20年来一直受到大众媒体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文化高温现象。本文把这一现象放在宏观的社会背景下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出张艺谋现象并不是个人创造的,而是多种因素共同建构的结果。其中投资者提供了经济资本使张艺谋得以进行艺术电影创作,成为艺术电影品牌并为他商业电影创作带来巨额投资。本文作为张艺谋电影现象研究之一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6,(10)
正无论身处何处,艺术,一直伴随左右。可当您询问自己与他人,艺术是什么?几乎换来的不是瞠目结舌的表情,就是不知所云的回答。究竟何谓艺术?哲学家阐述:"艺术,是人们为了补偿主观本我的缺憾及慰藉感官情绪的需要从而创造出的文化现象。"文学家着墨:"艺术是人类在单调的日常中,为了丰富生活,进行娱乐的一种高尚且特殊方式。"美学家描绘:"艺术是采用任何单一或复数材质,经过缜密构思所形塑出来的作品。"对大众而言,这些定义偏向学术理论,内容晦涩难懂。而台湾的油画家陈晓菁老师却以轻松文字将其定义,她以为:"艺术是进行情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政策的发展呈现出“精英主义”与“大众主义”两种模式.改革开放以来,“精英主义”日趋成为我国教育政策的主导价值.“精英主义”导向的教育政策价值导致我国教育政策出现镜像政治、策略空间以及精英结盟等现实困境.精英主义导向下教育政策成为政府获得合法性以及精英集团谋取更大利益的工具,进而使得“异地高考”新政沦为一项象征性政策.深化公共教育体制改革,加强教育政策过程的公共性以及教育问责制的构建是“异地高考”新政公共性价值回归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及人际交往方式的公共性转变,传统社会生活结构开始有了实质性的转变,友善正成为人际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凸显的公共性道德诉求。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之一,它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道德纽带,也是维护健康社会秩序的伦理基础,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友善包含善待他人、社会、自然的意义,是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的基本价值准则,具有重要的道德功能。友善的价值实现,必须与加强公共道德建设、建立健全制度激励体系、培育公民风范和大力弘扬传统友善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构建良好的公共生活,培育良好的公民关系和公共秩序。  相似文献   

18.
钟国兰  洪鸿 《台声》2014,(6):52-55
<正>5月25日,作为年内两岸艺术界的一大盛事,由中国国家画院国展美术中心主办的"2014典藏·山水作品展"在中国国家画院国展美术中心举行开幕式。参展的16位顶级艺术家均来自中国国家画院,他们向社会各界献上了200余幅当下国内山水界的高水准佳作。中国国家画院名誉院长龙瑞、中国国家  相似文献   

19.
美在民间     
戴天才 《今日浙江》2006,(15):56-57
浙江的地域文化孕育了特有的民间美术,它给浙江人民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近年来,浙江省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走在全国前列,把昨日散落在民间的艺术遗珠重新捧上了艺术殿堂。日前,国务院颁布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518项项目中,浙江就占了44项。有着较高的科学、文化和历史价值的浙江青田石雕、乐清黄杨木雕、嵊州竹编等民间美术榜上有名。浙江的民间美术是从田野里生长起来的奇葩。来自田野的浙江人秉承了祖先的灵气和创造精神,将这朵奇葩培育得分外艳丽。□长镜头■嵊州竹编黄杨木雕东阳木雕青田石雕美在民间!本刊记者@戴天才…  相似文献   

20.
何莉 《公民导刊》2016,(2):50-51
正他,自幼学医,子承父业,在继承祖传医疗方法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其祖上传承的"刘氏刺熨疗法"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他本人也因此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称号。他,就是"重庆中医少林堂"首任馆长、著名老中医刘少林老先生之子,民盟盟员、中医研究员刘光瑞。这祖辈行医,在医学领域颇有建树的父子两人,还做了一件让很多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历经20余年时间,自费收集散落在民间的3200多块匾额,创办了刘氏家族又一类型的博物馆——重庆巴渝名匾文化艺术博物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