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来,她就是救过毛泽东的命、担任过红军总前委常委、中央巡视员、红十三军军政委、革命烈士潘心元的遗孀周坤元,她今年101岁多了。历史不会忘记:一位世纪老人,101岁的红军遗孀,她从电视上目睹了中华儿女奋起抗洪救灾的动人场景,老人夜不能寝,她从枕头底下,将她积蓄多年的生活费捐献出来……澳门回归之时,她的捐赠又在国内新闻媒介引起关注和热烈报道。原来,她就是救过毛泽东的命、担任过红军总前委常委、中央巡视员、红十三军军政委、革命烈士潘心元的遗孀周坤元。关于她的人生,千里寻亲,爱情故事,扑朔迷离,感人肺俯……嫁个…  相似文献   

2.
金薇 《新青年》2002,(2):21
我刚上高中那会儿,正是轻狂少年,发表了两首小诗,眼里便容不下俗人了。自视甚高的我在班里千挑万选,还真交了个志趣相投的朋友,她叫方菲,很文静,和我一样集邮,也和我一样写诗,最重要的是她和别人不一样,这就是我想要的朋友。  相似文献   

3.
1. 见到白冰莹时,我大失所望,还有些替她难为情. 本以为拥有"冰莹"这么诗意名字的女生一定很漂亮.但她却长得像个刚出笼的肉包子,胖嘟嘟的脸上"怒放"着美丽青春痘;圆滚滚的腰身.上下一样粗.我想,传说中的"水桶腰",或许就是如此吧.  相似文献   

4.
1930年,湄公河畔;黑色豪车,白色西装,红色皮鞋,富贵公子李云泰,就这样走向芳龄十五的贫家少女玛格丽特·陶拉迪欧(玛格丽特·杜拉斯的原名).当时,他刚从法国归来奔丧;她,则从小在印度支那长大,还在寄宿学校上课……传奇女子杜拉斯代表作《情人》中的女人,就是她自己;而其中的男人,则是辽宁抚顺富商之子李云泰.两人在越南邂逅时,越南还是法国殖民地印度支那.1932年,热恋中的二人被迫分手,李回国成亲.十七岁,花儿一般的杜拉斯则去巴黎求学.但她在《情人》里自白:“十八岁的时候,我就衰老了.”  相似文献   

5.
在阳光灿烂的街上,遇到一位数年不见的女友,怀里抱着出生不久的孩子。我凑过去一看,很是吃了一惊:孩子竟是先天性“兔唇”。刚想安慰朋友几句,她却笑着先开了口:“你知道我是怎么来的吗?”我被问得一头雾水。原来,她的母亲没有生育能力,到处求医问药,但未能如愿,最终抱养了她。朋友紧搂着怀里的孩子,目光充满无限的爱怜,说:“这孩子虽然有点儿残疾,但毕竟是我亲生的呀。”她的孩子正微微地笑,残缺的笑容不太漂亮,但丝毫不影响她的可爱。我的心中不由一动——这样的微笑其实也是美丽的啊!那位女友沉浸在刚做母亲的幸福之中,她憧憬着,她的女儿…  相似文献   

6.
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她不仅拥有亚洲第 2位、世界第 4位、总数约 2 2 6 48种的报刊 ,而且拥有 5大通讯社 ,还拥有以全印广播电台和全印电视台为主体、遍布全国的广播、电视网络。她的发达的新闻业 ,已经并且正在有力地促进着这个发展中大国之开放与进步 ,推动着这个发展中大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正2000年新年刚过的一天,刚忙完了手头的事情,正要准备休息的王国达,接到一个老师伯打来的电话:年多学校的领导对杨师伯说,你们佛堂的空地很宽,我们可以在你的佛堂旁边盖学校,由年多学校董事会给你每年补贴10万元。而现在杨师伯要回来住了,学校反而阻止她回来。王国达听到后,很生气。不管  相似文献   

8.
丢丢丢了吗?     
一初识丢丢 认识丢丢的时候是从她妈妈美美开始的,那年我刚上高三. 我们家搬了新家没多久我就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就是楼下的阿姨每天给她家的小宝宝洗澡的时候,嘴里不停地念叨着"美美过来,该洗澡了""乖,美美,好好洗澡",然后就听见"稀里哗啦"的水声了.  相似文献   

9.
顾同 《新青年》2023,(5):28-29
<正>苦练技能,倔强“小花”初显身手干工作就得有一身真本事,才能经得起推敲、经得起时间的考验。集输一线岗位的操作看着容易做起来难,刚参加工作时,宋佳觉得岗位技能操作这活可难不倒她,不就是简单的机械操作嘛,直到有一次,她跟着老师傅去流程上更换压力表,她干了一上午,打坏了三块玻璃表盘,最终还把表头拧歪了,老师傅笑着拿起碎掉的表盘说:“行了小丫头,写报表去吧,这不是你能干的活。”  相似文献   

10.
花瓣枕     
《新青年》2007,(4)
那时候的他和她,都已经过了激情浪漫的青葱岁月。是在一个户外野营的论坛里认识的,她第一次参加他们的行动,是到野外攀岩。没想到天公不作美,中途突然下起了雨。那面攀岩的山壁,因为下雨,显得异常陡峭,老是刚爬上去几米,马上就又滑了下来。他看着她滑下来几次,有些狼狈,便劝:"不如,等雨小一点儿再爬吧。"她却把头一昂,很坚定地回答:"不!"就是那一刻吧,他看到她眼睛里的倔强和坚持,竟是那样熟悉,而她瘦削的背影,又让他的心,突然地生出疼惜。后来又一起参加过几次野游,他们在一起的时候,他话不多,只是出发前提醒她带齐必要的装备,路滑的地方伸手拉她一  相似文献   

11.
母亲生养了四个子女,父亲去世得早,为了把我们拉扯大,她含辛茹苦,曾经吃了不少苦。刚参加工作时,因为有了经济能力,每到发工资那天,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邮局给母亲寄钱。寄出汇款单后,心中顿生快慰之感。当然,那小小的附言条,也就成了我倾诉思念的一块宝地,内容大多是祝福和问候。可眼下,工资升到四位数,我却与“汇款单”日渐疏远,“附言条”也变得愈加陌生。每次与母亲在电话里交谈,她总会说:“不要寄钱,我有!”这便成了我“不再寄钱”的理由。我知道,年近八旬的母亲确实不缺钱,每月有700元退休金,身边的儿女们也常给她一些钱。虽然如…  相似文献   

12.
戴小华是马华文坛著名的作家 ,一提起她的名字 ,几乎是无人不晓。1991年 ,她因言论公正 ,不具政治色彩 ,受邀在雪华堂主持一场轰动全马的马华与行动党的首次公开性的政治辩论会 ,因而名噪一时。有些人说 ,她所以会这么出名 ,是因为她的美貌 ,我认为这是一种偏颇的说法。其实她的声名应该是靠她办事的能力 ,领导的才华 ,以及在文学创作上的优越表现所建立起来的。我认识戴小华 ,已有十年多了 ,第一次和她见面 ,是1988年亚华作家会议在吉隆坡举行的时候。那时她刚出版处女作《沙城》 ,这是一部剧本 ,反映当时我国面临股市风暴的实况。…  相似文献   

13.
相信爱情     
遇见 认识她的那年,季诺刚失去一段年久的感情.那时候的他似乎无药可救,大多时候都沉浸在他自己的情绪里.不说话,哪也不想去,什么也不想做.做得最多的事情是发呆和睡觉.很多人很心疼他,她也是其中的一个.但她不同.  相似文献   

14.
正1964年春节,我下放到河南当知青一年了。我这个刚入团不久的共青团员,一到农场就和农工们一样埋头苦干。当时中央负责港澳台和华侨工作的廖承志伯伯向他常接触的周恩来总理报告了此事。正巧1963年总理受中央委托给首都大学生、出国留学生和高中生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做报告。总理特别表扬了主持会议的我父亲万里送子下乡。因此不久《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河南日报》等主流媒体  相似文献   

15.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星红旗,刚刚在天安门城楼上冉冉升起时,她才十三岁。她带着浓重的巴蜀口音进入了上海育才学校,开始了她的绘画生涯。她,就是当代中国画坛上著名的女画家、侨联会员陈光健女士。 1953年.她还是一个十六、七岁芳龄的少女,即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浙江美术学院。1958年,她怀着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艺术传  相似文献   

16.
她刚从师范学院毕业,就分配到小学做了一名语文老师.一段时间以来,她发现班上有个女孩,情绪异常,每次坐在课堂上总是低着头也不说话.老师提问题也不举手回答.她明显感到女孩心里有事.  相似文献   

17.
马德 《新青年》2006,(3):14
这年秋天,田里的莜麦刚收过半,地里的活就全扔给了父亲.母亲白天在场院里切谷穗,晚上便腾出手来干些针线活.她从后炕的炕席下找出鞋样的时候,是个傍晚,父亲正好推门进来.  相似文献   

18.
正那张褪色的老照片,在我心里日渐清晰:一个优雅美丽的女人身着旧式旗袍,怀抱着两三岁的男孩站在上世纪30年代的树下,她从时间那边望着我。我只是眨了一下眼睛,那个男孩儿便从她怀中走下来,走过童年、少年、青年……穿越人间炼狱,脱颖而出,创造了轰动中国的电影《牧马人》。那个男孩就是张贤亮。那个中秋没有月亮,倒添了几分古意。我从台湾笔会回来,刚到家就听说张贤亮去世了。那晚,我亮起书房所有的灯,摊了一地留存的资料,我坐在地板上寻找,找到了数  相似文献   

19.
安宁 《新青年》2006,(7):59-60
1、别赶我走好不好 我给柯小蓉详细描述了我所住的位置,她还是迷了路.我听见电话那边的她在嘈杂里几乎哭起来,只好安慰她,我马上放下手头的工作去接她.她这才破涕为笑,说:我就知道靖哥哥是个大好人,我刚出了北京火车站,你快来吧,我不会乱跑的!我有些气,但话已说出口,无法再收回,只好打车赶往车站去.  相似文献   

20.
又见花开     
《新青年》2007,(4)
认识他的时候,她33岁了,眼角开始有了淡淡的鱼尾纹。女人到了这年纪,大多都对爱情失去了向往的能力。更何况刚从失败的婚姻中走了出来,想着自己辛苦经营了10年的家,最终抵不住一个风尘女子,就满心地悲凉。介绍人对着她和母亲把他夸得天花乱坠,仿佛这世间除了他再也找不到好男人了。她想.他真的有那么好?那他老婆为什么还要弃他而去?介绍人末了问,要不,见一见?她刚要回绝,转头就看见了母亲,正虎视眈眈地盯着她,到了嘴边的话就变成了,好吧。回过头避开母亲狠狠地剜了介绍人一眼,心里骂,好好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