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逸鸣 《海内与海外》2005,(12):68-70
说起清宫御膳,最具代表性的要算乾隆时期的宫廷御膳。清朝从1644年至1911年统治中国达267年,共在位十个皇帝。乾隆皇帝是清王朝定都北京后的第四代皇帝,他当了60年皇帝和三年太上皇,是中国历代帝王中最长寿的一个(享年89岁),这与他讲究饮食有一定关系。乾隆时代是清王朝的鼎盛时期,其饮食也是清朝历代中最豪华的。清朝建国之初,还留有满族遗风,对饮食不太考究。到乾隆时代,逐渐考究起来。这时期,清宫御膳中的筵席规模之大、烹调技术水平之高是前所未有的。出于政治需要和游乐享受的双重目的,乾隆时常巡游各地。所到之处,寻求天下美味,膳事盛…  相似文献   

2.
绪论在越南古代文学史上,越南古代帝王参与文学创作的现象可以称为越南古代帝王文学或宫廷文学。在越南,古代封建帝王作诗、为文甚多,似乎形成了一种传统,成为越南古典文学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作为一种十分独特而悠久的文学类群——古代帝王文学,在  相似文献   

3.
帝王好写诗     
帝王好写诗,堪称中国一绝,帝王写的诗不怎么样,也是中国一绝。在中国,凡帝王,无论识字的,不识字的,无论会写字的,不会写字的,穿上龙袍,坐上龙椅,找到九五之尊的感觉之后,都想在诗词或者在艺文上,表现一下自己。我至今百思不解,为什么中国帝王大都好这一口,附庸风雅,而外国帝王一般没有这种嗜好,很少犯文学幼稚病。莎士比亚生逢两代君主,伊丽莎白和詹姆士,这两位都是戏剧的行家,但他们从不亲自操刀,只是让莎士比亚写,他们光坐在包厢里欣赏就行了。而回到我们中国的唐朝,那可是诗歌的黄金时代,不但有一流的,超一流的诗人,而且,诗人之多,如过江之鲫,根本用不着太宗、高宗、玄宗、则天娘娘等来凑热闹的。  相似文献   

4.
越南李陈两朝,封建帝王大多工于诗书、善于词赋,著述丰富,在越南古典文坛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李陈两朝帝王文学多蕴含浓郁的儒释道文化特征。探究李陈两朝越南帝王文学的思想文化内涵和越南民族思维发展的特点,不但能揭示李陈两朝帝王文学发展的深层历史动因,还可管窥中国传统儒释道文化在越南历史发展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顺承郡王府即现今的全国政协机关所在地,坐落在太平桥大街以西,锦什坊街以东,南临武定胡同,北达大麻线胡同,占地四十余亩,约合26600多平方米。  相似文献   

6.
彭坤元 《西亚非洲》2000,1(1):60-62
清代人对非洲的认识有这样一些特点一、在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上比起以前各代大大前进一步。如清代人对整个非洲大陆及其周围岛屿的地理面貌有较清晰的认识,对埃及、马格里布、南非和沿海地区的历史和社会状况也具有一定知识;二、清代人习惯以“华夏文明中心主义”的观念观察外部世界,加上他们的非洲知识有许多得自西方的著述, 因而在对非洲黑人和他们的文明在作价值判断时,轻视和贬抑之词比比皆是。这妨碍了他们正确地了解和认识非洲;三、19世纪末,在非洲遭受帝国主义瓜分之时,中国也面临抵御外侮,救亡图存的任务。共同的命运使中国的仁人志士开始关注非洲的局势和非洲人的命运,从而奠定了两地人民反殖反帝斗争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中俄两国贸易源远流长。早在17世纪,中俄两国就已经建立了经常性的贸易联系。频繁来华的俄国商队是那时中俄商品交流的主要媒介。1728年中俄《恰克图条约》签订后,中俄贸易形成了商队贸易和边境贸易两种形式并存的格局。从1756年起,俄国政府不再派商队来北京。到1762年在北京的商队贸易完全停止。边境贸易则成了中俄贸易的主要形式。“恰克图互市”则是根据《恰  相似文献   

8.
清代中朝关系中的司法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慧娟 《东北亚论坛》2006,15(1):125-129
清代中朝关系中法律案件的终审判决权掌握在清帝手中。清帝在处理朝鲜人触犯中国利益的案件时,审理程序和定罪标准在不同时期表现不同,总体趋势是使朝鲜在司法制度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对“内地人”触犯朝鲜利益者,清帝的处罚标准和朝鲜人基本相同。受中朝宗藩关系的影响,两国间司法制度的特点,一方面向着法律的公平、公正化方向迈进,有利于两国关系的友好发展;另一方面又渗透着清帝个人的感情色彩,使法律缺乏长效机制,致使个别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相似文献   

9.
公元1644年,似乎注定是个“多事之秋”,先是李自成百万农民军兵临京师,继而,刚愎自用、刻薄寡恩之崇祯帝在犯了无数错误之后,在秉笔太监王承恩随侍下,自缢于煤山老槐树。  相似文献   

10.
“平台花木翠廻环,相国楼台占此间”,在风光如画的什刹海北岸.清代著名诗词家纳兰性德就住在其父明珠的相府里。今为国家宗教局办公地和前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故居所在地。  相似文献   

11.
现在银屏上清代宫廷题材电视剧令人目不暇接,姑且不论插科打浑、歪曲历史的戏说,其剧中的典章制度、住行服饰特别是称谓言谈,也都是随心所欲,大多与历史真实不符。  相似文献   

12.
有清一代,自入关后,朝廷愈加意识到培养后备人才特别是本民族人才的重要性,因此格外重视满族的教育事业。为了更好地发展八旗教育,统治者为八旗子弟特别设立了隶属于国子监的八旗官学;并专门为宗室贵族设立了宗学和觉罗学;为内务府上三旗设立了景山官学和咸安宫官学;为驻防于北京城外的八旗外三营分别设立了健锐营、圆明园和外火器营官  相似文献   

13.
一清代诗词数量浩繁,作者队伍庞大,流派众多。仅晚清徐世昌辑的《晚晴鋎诗汇》就收录诗人六千一百余家,超过《全唐诗》二千二百余家的两倍。词的方面,据《全清词抄》收录四千余家,比《全宋词》收录的一千三百余家多三倍。读清人诗,有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清初和晚清时期的诗歌有丰  相似文献   

14.
非对称关系不均匀的本质导致了互动中强者与弱者之间知觉的差异。尽管双方都在试图“处理”这种非对称关系——强者试图进行主导,而弱者会进行挑战——但大多数非对称关系在绝大部分时间里都是稳定的。这些关系是通过互动来维持的。亚洲非对称关系的独特之处在于中国的中心性。中国幅员辽阔的地域、中国的人口与生产力规模为其典型的非对称对外关系创造了条件,并且中国的中心区域和各地区之间也同样体现出非对称的特点。有清一代,亚洲各国曾彻底臣服于这种非对称关系。在非对称关系中存在三种标准,即对抗的双方能力差距悬殊、角色无法调换、无法消灭对方。清朝传统非对称关系的根基最后被摧毁,很大的原因是来自其内部以及西方殖民主义对中国的入侵。在当今全球经济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的形势下,中国的“和平崛起”(peaceful leap forward)则引发了关于中国传统治理与外交方式新地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文彬,字质夫,叶赫那拉氏,内务府满洲正白旗人,咸丰二年進士。初授户部主事,迁郎中,出知山东沂洲府,统兵力战擒匪首,以道员用,连败贼寇,擢按察使、布政使、署巡抚,补漕运总督。督漕期间,文  相似文献   

16.
潜运及漕运总督 据小说改编的电视连续剧《漕运码头》正在北京卫视播出,王梓夫先生的小说我略读过。当今清代题材影视剧络绎不绝,但大多不甚符合当时制度和语言习惯,盖因编导不谙文史之故也。所以观者亦不必认真。  相似文献   

17.
赵英兰 《东北亚论坛》2007,16(5):116-120
在清代,白山黑水之间形成了多个民族(满、汉、蒙、朝等)三种经济文化(渔猎、游牧、农耕)并存且互动的格局。这一民族格局并非是静态,各个民族在保持自身传统的民族地域、文化的同时,又不断碰撞、交融,大致经历了满化、汉化,最后形成了东北地区民族多元一体化。  相似文献   

18.
值此郑天挺先生冥寿110周年之际,业师爱新觉罗瀛生遣忆往事,述其轶闻,以示缅怀。业师瀛生系清太祖努尔哈赤十三世孙,清朝最后一代顺承郡王爱新觉罗文葵(字仰宸)之胞弟。启字辈。幼承家学,青年卒业于北京大学,曾任燕京大学助教,为洪煨莲、罗常培、吴仲贤诸位大师之人室弟子。  相似文献   

19.
近百年来,通过几代学人的努力,日本学界在清代中前期中日关系史领域的研究可以说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特别在外交史方向,以往学者虽在新史料发掘和编纂上成果颇多,但缺乏抽象性的理论概括。岩井茂树沉默外交理论的提出,是对该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贡献。概括而言,日本学者的研究继续沿袭了该国汉学的一贯传统,重视新史料的发掘和编纂,其中浦廉一、大庭脩等老一辈学者的贡献尤为卓著。而在研究方法上,以综合运用中国(尤其是清代满文档案)、日本、朝鲜及琉球各国史料,对具体史实进行考证为主。  相似文献   

20.
李欣 《国际安全研究》2021,39(6):82-103
作为中国古代王朝国家构建海疆经略体系的顶峰,清朝将“天下”安全思想运用到海疆经略具体实践之中,对包括内洋、外洋、大洋和海上周边关系在内的多重要素进行总体考量,建立起较为成型、完备的海疆安全治理体系。具体表现为:一是按照内洋、外洋和大洋三部进行海域管理。对内洋和外洋,通过行政建制和水师巡查,实现日常的、具体的海上管辖;对于大洋,则将陆地边疆治理中的“以不治治之”原则应用到海上。二是以制度建设保障各地水师开展海上巡视、缉盗、护送、救助等任务,有效维护了东亚海上的安全秩序。三是以宗藩制度经营与周边海上藩属国之间的政治、安全关系,实现了东亚海上的长期和平与稳定。晚清政府以主权原则强化对海岛、海域的管理,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在“立约保藩”的外部层面却遭遇失败。探讨清代海疆安全体系构建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于当前中国推动构建周边海上安全秩序,具有历史中国观、总体安全观和国家主体观三方面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