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一、粮食安全的概念与内涵粮食安全的概念被广泛接受,是1996年11月第二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通过的《罗马宣言》和《行动计划》中对粮食安全所作的阐述:"只有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与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国家粮食安全不同于"世界粮食安全",它是在立足本国粮食资源基础上,既要充分利用国际粮食资源,分享国际分工和贸易的福利,又要充分估计可能  相似文献   

2.
粮食问题是农业问题的核心,中国的粮食安全更是关系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根本,也是世界关注的焦点。随着耕地面积的锐减,中国的粮食将长期保持大量进口以维持国内供给平衡,粮食安全保障问题再度摆在人们的面前。农业结构如何调整,粮食安全如何保证,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应当认真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将在对粮食安全概念准确界定的前提下,从中国和世界近年来粮食产量及贸易变化的实际情况入手,分析我国加入WTO后在粮食安全战略选择上应参考的依据,并提出当前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从粮食安全看湖南粮食生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之基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一、国家粮食安全不容忽视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于1974年在世界粮食大会上把粮食安全定义为“保证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世界粮食安全的库存应达到消费量的17%—18%。其中周转储备占12%,后备储备占5%—6%。即只有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均能从物质和经济上获得足够的、安全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他们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我国的粮食安全是指“国家满…  相似文献   

4.
陆兵 《奋斗》2012,(6):30-31
今年联合国确定3月22日“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与粮食安全”: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宣传主题是“大力加强农田水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一宣传主题,对于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我省水利改革发展的战略部署。推动我省“大水利”建设、加快农业“水利化”进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启良 《求实》2000,(1):33-35
20世纪70年代,世界粮食危机发生,粮食问题一度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世界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为此提出了“粮食安全”的概念,其定义为:“为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足够的食品”。1983年4月,FAO世界粮食委员会通过了时任总干事的爱德华·萨乌马提出的粮食安全新概念,内容为:“粮食安全的最终目标应该是,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基本食品”。按照这个概念,粮食安全包括三项具体目标:1-确保生产足够数量的粮食;2-最大限度地稳定粮食供应;3-确…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新时代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要关注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粮食流通的稳定性和粮食产业的安全性。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是维护总体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是建设世界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我们要积极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从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出发,积极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制度化、法治化的粮食安全全过程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战略部署,前不久又专门批示:"粮食安全问题,关系到经济大局,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大意不得!疏忽不得!"。温家宝总理强调"粮食安全是一项关系全局必须做好的艰巨工作"。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市场化条件下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十五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保护粮食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一、粮食安全与实现粮食安全应坚持的原则什么是粮食安全?大致有以下三种理解:第一,粮食安全就是保持很高的粮食自给水平。第二,粮食安全就是期末库存的粮食足以维持新粮上市前的社会消费需求。第三,粮食安全就是社会上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得到足够的粮食。这是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  相似文献   

9.
《探索》2015,(4)
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是党和政府面临的最直接、最现实、最根本的重大挑战。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多次重要讲话中对粮食安全问题进行了精彩论述,提出了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其思想实质是:保障粮食安全是党和政府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必须千方百计完善国家粮食安全支撑体系。习近平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思想的突出特点是:全面回答了粮食安全战略与国家其他战略之间、粮食安全问题和"三农"问题之间、粮食安全问题与生态环境问题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科学家袁隆平前不久成为媒体焦点。袁隆平已有七八辆车,还要买一辆奔驰的消息不胫而走。而网民对于袁隆平买车的评价是一边倒,认为为解决人类粮食安全问题做出巨大贡献,其研究的杂交水稻技术每年为世界解决了7000万人的吃饭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形势 粮食安全对于我国13亿人口大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粮食总量的多少和供给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政权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否稳固。我国要保证经济正常运转每天需要5亿斤以上的粮食或其制品。如果中国粮食缺口超过2000万吨,世界粮食市场将产生极大波动。因此。我国在粮食安全战略上必须坚持立足国内保障供给的方针。  相似文献   

12.
正粮食是维持人们生存的基本生活必需品,党和政府一直把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摆在重要的战略地位。在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上,"确保粮食安全"被写进公报;2003年,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把"粮食安全"放置首要地位后,再次强调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更加注重粮食品质和质量安全,并且重新强化省长负责制。粮食安全问题事关重大。然而,随着  相似文献   

13.
粮食安全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特别是近几年来,在粮食供求上出现一些新情况和新变化,更引起人们的思考,就此问题谈三点看法。一、保护粮食安全是个重要课题未来的30年全球将关注三大问题,即食品、资源和环境。农业是这三大问题的关键,粮食安全是关键的关键。从我国粮食目前供需情况来看,粮食安全不会出现问题,但从长远来  相似文献   

14.
粮食安全问题是当今全球面临的众多挑战之一,粮食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落实粮食安全主体责任,胸怀国之大者,始终把粮食生产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在全球粮食安全治理存在诸多问题的情况下,中国粮食安全治理独具特色,如夯实粮食安全生产基础、加强技术创新、守好耕地红线、预防自然灾害、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等。粮食安全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树立大食物观、推动全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5.
粮食安全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当前我国粮食依赖国外进口态势上升,农民种粮积极性在下降,城镇化对耕地挤占污染和粮食产储基础设施滞后等都对我国粮食安全带来挑战.粮食供给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粮食安全基础并不牢固,因此,保障粮食安全时刻不能放松,必须以政治的高度、中央的责任状态和国际的视野掌控粮食安全问题,抓紧构建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着重做好粮食安全体系建设、维护好粮农根本利益,严格保护好耕地、加快培养新型农民和夯实涉粮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6.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粮食主产区的粮食安全问题更具有战略意义。土地流转是经济发展、社会转型不可避免的趋势。土地流转在提高粮食单产、降低粮食生产成本、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抛荒地的复耕等方面对粮食安全又重要的积极意义,同时,土地流转中的"非粮化"、乱用耕地、农业劳动力素质偏低等问题又对粮食安全构成一定威胁。因此,必须审慎推进河南粮食主产区土地流转,确保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7.
淮水 《支部生活》2008,(12):35-36
2009年,全球饥饿人口可能突破10亿!粮食,粮食安全,牵动着世界的神经,也牵动着蒋志农——一个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心.世界上有一种人是永远值得尊敬的,他们为了天下苍生,选择了一条注定要与坎坷和寂寞结缘的道路,数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待到众生欣然地享受他们的劳动成果时,他们只剩下两鬓斑白、满身沧桑、一脸恬静。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国内外粮食安全形势,以增进民生福祉为价值导向,在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粮食安全思想和总结中国共产党粮食安全工作理论的基础上,围绕战略定位、科学理念、制度保障、携手合作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这一重要论述以独特鲜明的实践价值丰富发展了粮食安全工作理论,为推进新时代粮食安全工作提供行动指南,为推进全球粮食安全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9.
《奋斗》2021,(7)
正"洪范八政,食为政首。"粮食关乎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尽管我国粮食生产已经实现历史性的"十七连丰",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相似文献   

20.
粮食是社会经济生话中一个永恒的话题。“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粮食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一、中国粮食问题的背景和基本思路占世界总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是当前国际舆论关注的热点。1、世界粮食安全形势严峻90年代以来,世界粮食产量基本上处于徘徊局面,世界粮食危机已露明显征兆。有三个重要标志:之一粮食库存降到20年来最低点。1994一1995粮食年度的世界谷物库存水平降到了16.6%(指期末结转库存量占消费量的比例),突破了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17-18%的最低库存安全线,为近20年来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