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丑运洲 《湘潮》2013,(6):28-30
4月24日晚,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惊闻倪志福同志逝世。夜不能寐,命笔成篇,以寄哀思。 1976年前,我并不认识倪志福。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苏振华、倪志福、彭冲,临危受命,治理上海。当时,我是苏振华的秘书,随同前往。在那些战斗的日日夜夜,与倪志福有了零距离的接触,他的一些事迹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改革开放后,我还多次专程看望、访问倪志福,更加深了对他的认识与了解。  相似文献   

2.
博览之窗     
倪志福为周恩来设计的椅子 1975年秋天的一个傍晚,倪志福被卫生部负责人叫到了解放军305医院周恩来的病房。走进病房,倪志福看到周恩来坐在一张布面的沙发椅上,消瘦了许多,胡子很久没有刮,长得很长,脸色憔悴。 周恩来说:“倪志福同志,我一天到晚只能坐在这把椅子上,很难受。我想请你帮我设计一把椅子,像飞机座椅那样,靠背可以放下来.让我能够躺一下”倪志福说:“总理,  相似文献   

3.
朱通华 《党史博览》2006,(11):10-14
上海的清查为审判“四人帮”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据以苏振华、倪志福、彭冲为首的中央工作组于1976年10月26日正式开进上海,第二天晚上就在上海展览馆召开了区、县、局干部会议,同当时尚在上海政坛掌权的各色人物见面。半夜敲门喊起来送北京的中央候补委员的人来了,摇动笔杆子大揪  相似文献   

4.
董洁 《党的建设》2012,(1):61-62
培训外国实习生,是冷战时期社会主义国家彼此间经济技术合作的一种重要形式。自上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后期,朝鲜政府向中国派遣了1万名实习生,在中国各地方厂矿企业学习与生活。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接待朝鲜实习生是一项“只准做好、不准做坏”的政治任务。  相似文献   

5.
1976年10月12日上午,为了避免上海出现武装暴乱,彻底粉碎“四人帮”在上海的帮派体系,中央政治局在北京玉泉山叶剑英住宅召开会议。会客厅里,坐在沙发上的叶剑英像座岿然不动的石雕,身体挺得笔直。他慢慢扶正眼镜,用半睁半闭的眼睛瞟了华国锋一眼,然后又将目光转向李先念、汪东兴、陈锡联、苏振华、纪登奎、吴德、倪志福等  相似文献   

6.
黄河 《党员文摘》2008,(8):18-19
独具慧眼:“酷简历”中发现商机 2005年。在上海读书的开封女孩戴娜大专毕业。几经周折。她在浦东人才市场做了一名档案管理员。但同学宋晓蔓的工作却一直无着落,见好友整天抱着一大摞简历到处奔波又四处碰壁.戴娜灵机一动:“不如制作一份视频简历,说不定就能出奇制胜呢!”  相似文献   

7.
董谦 《红岩春秋》2009,(1):30-33
各路记者云集山城 抗日战争前,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对外口岸,世界各大新闻媒体都在上海设有机构或派驻记者。1937年“八一三”事变爆发,日军于淞沪登陆,继而南京失守,集中在上海的外国通讯社和记者,纷纷迁往香港和武汉。  相似文献   

8.
1927年3月,陶行知创办了晓庄师范之后,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的前夕,他曾写信给全体同志说:“上海杀机四伏,倘使外国炮火把我顺便轰炸死了,这封信就算作我的遗嘱。”  相似文献   

9.
初露锋芒1919年8月14日下午1时。上海码头。法轮“麦浪号”鸣笛解缆,徐徐启动。陈毅等四川中国赴法留学生纷纷涌向船舷凭栏观望。黄浦江上停泊着一片外国军舰和商船,其中以桂英国米字旗居多,也有不少挂太阳旗的日本商船。这是陈毅生子第一次如此贴近地观看外国船只。忽见“麦浪号”的尾浪中,一只小舢舨剧烈颠簸着,小舢舨上的妇女奋力向岸边划,防止被浪击沉。这一切,强烈地刺激着陈毅的感观,使他近来遇到的几件事重新在眼前闪现。在四川三都长江江面,英国军舰闯沉中国的木船竟扬长而去,七八个中国人葬身江底却无处伸冤;在上海,到…  相似文献   

10.
说到赊店,一往情深。 上世纪四十年代初,我出生在赊店西南三十里一个名叫周庄的村子。那时候,乡亲们去一回赊店,走一次瓷器街,仿佛今人逛了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南京路。回来有说不完的见闻。外婆家住赊店铜器街。我常住外婆家。铜器作坊里铜匠锻打、镟铣铜盆、铜锅、铜壶、铜勺的响声,喧闹了我寂寞的童年,觉得那是疾徐有致、绵绵不绝的乐音。  相似文献   

11.
今年来,蓬溪县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龙头任务,提前思考、超前谋划,为分层分类、有序有效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夯实基础。
  着力摸实底数,明确学习主体。采取党组织主动找、部门协同找、党群互动找的方式,共排查出“失联”党员504人,“口袋”党员10名,无档案党员6469名,流动党员4063名。理顺了166名党员的组织关系,督促、帮助1493名党员参与组织生活,整合、撤销党支部5个。  相似文献   

12.
矢志不渝追求终生做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是宋床龄同志一生中最崇高的追求和夙愿。宋庆龄早年追随孙中山,致力于中国革命。1927年,蒋介石公然背叛革命,发动了“4·12”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上海、广州、长沙以至整个中国,被杀害的工人、农民尸...  相似文献   

13.
共产国际代表在上海指导帮助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并把上海“选做工作的中心”,表明共产国际开展对华建党工作一开始就确立了上海发起组核心领导作用的定位。上海发起组的各项工作,事实上充当了核心领导的角色,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心组”,奠定了中共成立的坚实基础。上海发起组承载筹备召集中国共产党成立大会的主要职任。  相似文献   

14.
《先锋》2023,(3):61-62
<正>简阳市以党建为统领,以问题为切入,以服务为抓手,不断完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办法,不断探索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实践,取得一定工作成效。聚焦“去向和底数难掌握”难题,做实“三个体系”,力促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从“两不管、两头松”向“两地管、两覆盖”转变。一是健全组织体系。在开展“双找”建好台帐基础上,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建立流动党员党组织29个,直接覆盖、靠前服务党员1200余名,  相似文献   

15.
《上海党史与党建》2010,(8):F0004-F0004
“雷允上”品牌创始于康熙年间,素有“北有同仁堂、南有雷允上”的美誉,被誉为“上海传统四大中药名店之一”。为弘扬中医药国粹文化,上海雷允上药业西区有限公司长期致力于民族品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当代贵州》2011,(31):55-55
作为一名普通党务工作者,一名人民检察官,能为检察事业、为党的事业增辉添彩是件荣幸的事。我没有做什么,只是做了一名检察官应做的事,一名党务工作者应完成的工作,但组织上却给了我“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这是我为党工作二十七年来获得的最高荣誉,面对这一荣誉我内心不安。  相似文献   

17.
近日,笔者对近百名机关年轻干部作了以“你是否愿意做党务工作”为题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问卷调查者中有76%表示“不愿意”,有17%表示“无所谓”。只有7%明确表示“愿意”。最近发生在某局机关的一件事进一步印证了笔者调查的结果,该局竞选一名党务专职干部,28名符合条件的年轻干部只有3名同志报名竞选。  相似文献   

18.
《廉政瞭望》2014,(19):16-17
近来,多名宫员因通奸落马,引发众说纷纭。有国内研究指出,一些官员是因为“压力大”,通过找情妇来舒缓压力。而有外国媒体分析,中国把官员们安排到远离家乡的岗位上,常年“劳燕分飞”的生活所带来的“感情空窗期”,才是领导干部家庭生活危机不可忽视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晋冀鲁豫边区税务总局旧址的河北省涉县索堡村,有一个普通的农家院落。但是在这里,边区工商管理总局“独臂局长”王兴让曾指挥了一场从敌战区转运新四军援助款项和物资的绝密行动,后称“千里大调款”。上海,是此次行动的重点地。在王兴让的指挥下,一名由八路军前方总部领导亲自选定的联络人潜伏上海,机智应对,保证了“上海站”款项的顺利接收。  相似文献   

20.
魏汉 《党建文汇》2001,(7):42-42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参加大会的有12名正式代表,一名列席代表(包惠憎).和一名共产国际的观察员(马林)。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本文以时间先后为序,简略介绍中共“一大”这14位参加者的最终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