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罪犯弱势群体的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罪犯是弱势群体的观点及这一观点的理论根据出发,从关系和意义评判了保护罪犯弱势群体的价值所在,进而从理念、法律、机构、制度四个方面探讨如何实现对罪犯弱势群体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国际私法保护弱势群体的理论考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理论上考察了国际私法对弱势群体进行保护的依据:和谐世界要求国际私法保护弱势群体;实质公平正义要求国际私法保护弱势群体;社会主义法制理念要求国际私法保护弱势群体;历史发展社会进步要求国际私法保护弱势群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国际私法保护弱势群体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实现的途径方向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公民享有发展权已勿庸置疑,而监狱的服刑人员是否也享有发展权还存在许多争议。笔者认为:服刑罪犯的发展权是指罪犯在服刑期间,刑罚执行机关为实现罪犯的再社会化,促进罪犯的良性发展而保障罪犯享有的基本权利。正如学者王平提出的观点:“保护罪犯的权利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权利,保护全人类的权利。”  相似文献   

4.
弱势群体权利法律保护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对弱势群体权利法律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对弱势群体外延界定少,适用对象非常狭窄;重视政策保护,忽视法律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利多局限于法律条文的原则规定,缺乏有效的宪法司法机制。在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基础上,应当构建完善的法律体系,对弱势群体实行倾斜保护;深入开展法律教育活动,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要建立起宏观层次的国家保障、中观层次的团体保障以及微观县次的自我保护的立体保护网络。  相似文献   

5.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文本从法律的角度对弱势群体的概念予以了初步界定,分析了弱势群体的现象及发展趋势,提出了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对均衡利益分配、稳定社会秩序、构建和谐社会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加强与完善对弱势群体保护的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6.
社会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事关法的价值在现实生活中的全面实现。本文从法的利益调整、人权保护、法律权利、实质平等、秩序与效率等核心理念入手,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作了概括的法理分析,以期从理性的高度加强对弱势群体保护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公民享有发展权已勿庸置疑,而监狱的服刑人员是否也享有发展权还存在许多争议.笔者认为:服刑罪犯的发展权是指罪犯在服刑期间,刑罚执行机关为实现罪犯的再社会化,促进罪犯的良性发展而保障罪犯享有的基本权利.正如学者王平提出的观点:"保护罪犯的权利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权利,保护全人类的权利."  相似文献   

8.
罪犯教育是我国监狱工作中对罪犯进行惩罚与改造的基本手段之一。从罪犯教育的本质来看,罪犯教育是监狱人民警察和罪犯两种思想、两种价值取向相互较量、相互斗争的过程。从罪犯教育的地位来看,罪犯教育是充分发挥监管改造效益和劳动改造效益的内在主导力量;罪犯教育是使罪犯由犯罪人转化为守法公民的“治本性”决定因素;罪犯教育是中国监狱充分尊重罪犯,保障罪犯人权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从权利的高度对弱势群体进行保护,是保护弱势群体的最高境界,而对弱势群体权利的保护,离不开相应的立法工作。在当前的弱势群体权利立法中,存在基本原则不明的情况,这导致弱势群体的权利在立法环节就得不到保障,甚至还被侵犯。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立法应该坚持一般保护与特殊保护的原则,在保障弱势群体基本权利的前提下,给予他们特殊的照顾。艾滋病患者是典型的弱势群体,在立法上应该是增强对他们一般保护和特殊保护,尤其是特殊保护。  相似文献   

10.
对罪犯实行分类,建立中西特色的监管改造工作模式,是适应世界行刑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首要标准”对提高监狱改造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这一视角出发,针对当前罪犯分类中存在分类过于简单、粗泛;分类管理制度不健全;分类未与处遇管理相衔接;分类存在明显的阻碍、干扰因素等问题作了阐释,提出完善罪犯分类法规制度;确定罪犯分类标准和分类过程;建立完整的罪犯分类体系;推进民警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劳动既是罪犯的权利,也是罪犯的义务,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劳动报酬是罪犯劳动权的体现;从罪犯人权的角度,劳动报酬有利于保障罪犯人权,在预防罪犯重新犯罪上起着积极作用,它是赔偿被害人的需要,劳动报酬基础上的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体现了保障人权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弱势群体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从不同角度对弱势群体作了界定。然后以社会契约论的独特视角,分析了弱势群体保护的价值和伦理基础,为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弱势群体考量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即根据罗尔斯的两个先后适用的正义原则,制定有利于激发弱势群体潜能的公共政策和制定有利于保护弱势群体利益的公共政策。  相似文献   

13.
弱势群体问题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我国在弱势群体的保护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健全弱势群体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弱势群体保护的各项制度建设,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职能,是改善我国弱势群体保护现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加快建构农民工发展权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权是首要人权,对于中国特殊弱势群体的农民工来说,在解决其生存权的同时,应该关注他们的发展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快建构农民工发展权体系:(1)建构农民工劳动发展权保护体系;(2)建构农民工经济发展权保护体系;(3)e构农民工受教育发展权保护体系;(4)建构农民工社会发展权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5.
云计算等新兴数字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了颠覆性变革。在此变革下,新兴数字弱势群体在逐渐蔓延。区别于一般弱势群体,该群体带有鲜明的数字特征,其弱势地位实际上缘自数字权利的不平等享有。面对数字弱势群体问题与数字发展的尖锐矛盾,亟须跳脱出原有的立法思维模式,重新审视数字权利。从权利内涵与权利保护效果的角度分析,数字权利符合且应当包含在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条款之下。由此为出发点,从转换立法思维、完善数字权利理念、完善落实法律制度和践行数字向善理念四个方面为数字弱势群体提供有效保护路径。  相似文献   

16.
试论确定我国罪犯权利的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罪犯权利作为人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一直受到各国的重视。我国自建国五十年来,在对罪犯权利的保护上也取得了许多成绩,为世人瞩目。可以说,建国后我国的罪犯改造工作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就,与我国一贯坚持人道主义原则,尊重罪犯人格,给予他们必要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保障分不开。1992年8月,中国政府发表《中国改造罪犯的状况》白皮书,指出在改造罪犯的实践中注意贯彻人道主义原则、严格保护罪犯应有的权利等是中国改造罪犯的基本原则。以此为标志,我国对罪犯权利的保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此后几年,我国相继通过了对一…  相似文献   

17.
刘建 《海南人大》2006,(10):50-52
中国政府一贯尊重和保护罪犯的人权。1992年8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改造罪犯的状况》白皮书,对中国政府和司法机关在保护罪犯的人权政策、原则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归纳和总结,阐明了我国在保障罪犯人权问题上立场和观点。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在人权保障机制中,检察监督保障具有特殊独立的地位和重要作用。本文重点就监所检察概念和特点、罪犯的人权及其保障、监所检察保障罪犯人权内容和方式等问题进行探讨。一监所检察,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刑事案件判决、裁定的执行和对看守所、监狱、未成年犯管教所、劳动教养管理所…  相似文献   

18.
在罪犯矫正的认识论上,主要有矫正否定论、可改造论和层次矫正论三种观点。大多数学者认为矫正否定论的倡导者应是世界上有着很大影响的犯罪学家龙勃罗梭,他提出了重要理论“犯罪天生论”.认为“天生犯罪人”是不可矫正的。我们认为龙勃罗梭的理论被学界曲解了,只看到了其强调天生犯罪人不可矫正的一面,而忽略了其理论对矫正犯罪人的积极意义。可改造论主要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所秉持的一种观点,认为罪犯是可以改造的,罪犯具有矫正的可能性,但罪犯矫正是有条件的。从逻辑意义上来讲,对罪犯一定条件下的可以改造并不是都能够改造。层次矫正论认为,罪犯中有的是可以矫正的,有的则是不可能矫正的。因此,只有树立矫正有限论的理念,才能对不同层次的罪犯,运用不同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价值研究是民事诉讼理论的一个基础方面,价值研究在民事诉讼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具体到弱势群体,首先在价值方面对弱势群体民事诉讼保护进行研究具有积极意义。弱势群体民事诉讼保护的价值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诉讼平等价值、秩序维护价值、诉讼公正价值和效率追求价值。  相似文献   

20.
罪犯是特殊的“弱势群体”。在我国,惩罚罪犯是手段,改造罪犯是宗旨。如何改造罪犯?几十年来,我国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手段。进入21世纪以来,在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下,实践“三个代表”的思想,“人性化”管理应成为改造罪犯的一个主要手段。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罪犯接受改造的内在需要,提高改造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