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政论坛》2014,(4):10-11
我们在这里谈论战争或和平的挑战、暴力或非暴力的挑战、种族主义或人的尊严的挑战、压迫或反压迫及自由与人权的挑战、贫困或富足的挑战.我们今天不过是作为千百万敢于站起来反抗一种社会的人民的代表站在这里,这种社会的本质就是战争、暴力、种族主义、压迫和整个民族的贫困.  相似文献   

2.
暴力革命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开创的无产阶级革命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解放的基本方式,统治阶级的反动暴力是革命暴力的最终根源。在人类社会变迁中,暴力发挥着巨大作用,包括新社会的助产婆、促进或阻碍经济发展等。但从根本上说,暴力的作用也是有限度的,决定社会发展的最终还是其内在规律,特别是经济发展规律。迷信暴力、以为暴力能够解决所有问题并不适当地使用暴力,必将受到历史的惩罚。  相似文献   

3.
一部人类文明史也可以说是一部战争与和平史.为避免人类再度遭受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祸,<联合国宪章>不仅禁止了战争,而且禁止在国际关系上使用武力,完全彻底地否定了传统国际法所承认的国家的绝对战争权.但战争并没有随着<联合国宪章>的制定和冷战的结束而结束,它所确立的集体安全保障体制和禁止在国际关系上使用武力的原则面临挑战.因此,我们必须转换视角,以人权的范式--和平权来对抗国家主动发动战争的权力.而和平权是一种具有抵抗权性质的基本人权.  相似文献   

4.
美国总统克林顿25日宣布,在戴维营举行了15天的巴以美三方首脑会谈在没有达成协议的情况下结束。 如果说7年前阿拉法特和拉宾在华盛顿的历史性握手,终于打通了政治解决巴勒斯坦问题之路的话,那么在巴自治期即将结束的时刻,双方迄今未能就已历时50余载的巴勒斯坦问题找到一个合理的最终解决方案,这不仅使巴以关系,而且使中东地区再次处于一个十字路口。巴以领导人再次面临着重要的抉择:究竟是走向和平共处,还是倒退回暴力对抗?巴以冲突的历史已经雄辩地证明,暴力、冲突或战争无法解决巴以争端,通过耐心的谈判寻求双方都能…  相似文献   

5.
生命的伟力     
我曾目睹和耳闻人类大量被毁灭的事实:战争,瘟疫,水害,灾荒与饥馑……那都是使人感到恐怖和痛心的景象。不论是由于肆虐自然力的侵害所致,抑或人类自相残杀的结果,它们都让我感到暴力的可怕和可憎,同时也想到:生命竟然如此怯懦、萎靡和柔弱得不堪一击。然而,二十年前那一次使整个世界为之惊骇的唐山大地震,却使我在生命的伟力面前慨然浩叹,惊异不已。从此我抛弃了怀疑人类自身力量的那种偏狭之见,真正认识了人类伟大的  相似文献   

6.
以42名大学生为被试,利用亲社会倾向量表将被试分为亲社会倾向高中低三组,根据组词偏好法制成测量内隐攻击性的E-prime程序,探讨比较被试在不同水平的暴力刺激下原有亲社会倾向的高低对内隐攻击性的变化是否有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暴力影片刺激前后被试的内隐攻击性强度发生了变化,刺激前后结果差异显著;非暴力影片刺激前后被试的内隐攻击性强度没有发生变化,刺激前后结果差异不显著;被试原有亲社会倾向的高低对内隐攻击性无影响,亲社会倾向高低和内隐攻击性强度变化交互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拉克劳和墨菲:"多元激进民主"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克劳和墨菲是当代西方颇有影响的“后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针对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革命形势和条件的变化,提出了“多元激进民主”的革命战略和思想。他们认为在当代西方,革命的依靠力量主要不是无产阶级而是多元的“各个社会团体”,革命的方式不是暴力的武装斗争,而是非暴力的争夺“领导权”的斗争。拉克劳和墨菲的“多元激进民主”思想,既有贡献也有失误。  相似文献   

8.
当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世界其他地区的战争、民族暴力冲突、恐怖袭击等热点问题上时,欧盟正在悄悄坐大。  相似文献   

9.
1870-1871年的普法战争是近代欧洲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不但从根本上改变了威斯特伐利亚条约以来的欧洲政治格局,还对19世纪的国际工运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是战争后期爆发法国巴黎工人为抵抗普鲁士侵略者成立了巴黎公社;二是普法战争使德国完成最终统一改变了德国国内局势,普鲁士容克-资产阶级联合政权得到巩固,工人运动遭到俾斯麦的强力打压。德国工运的重要领导人选择了议会斗争的形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马克思关于工人政党进行政治斗争的学说。  相似文献   

10.
现代世界各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公共事件和风险。例如,地震、水灾、台风等重大自然灾害,海难、空难、火灾、爆炸、放射性物质泄漏、大规模断电等重大事故,各种传染病和疫情流行等公共卫生突发公共事件,恐怖主义袭击、暴力冲突、社会骚乱乃至战争等社会危机事件等等。突发公共事件是公共安全的最大威胁,它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沉重的。  相似文献   

11.
托马斯·哈代与艾青,一个是英国文学从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转变时期起着重要作用的作家,一个是中国新诗史上将现实主义与象征、浪漫相结合并开一代诗风的代表人物,他们都创作了不少以战争为题材的诗歌.本文从爱国、战争残酷、人类生存这三个诗歌主题对他们的战争诗进行比较研究,可以揭示他们战争诗创作的思想艺术价值及对战争诗创作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潘剑锋 《学理论》2010,(17):151-152
消灭战争是人类的最终目的,而控制战争则是人类的现实选择。要控制战争就必须首先对战争的根源和动因做出正确的认识和揭示,然后才能寻找到合理的途径。具体的战争,它的根源和动因是多重而复杂的,但是对这些根源和动因的分析却是我们寻求控制战争的途径的前提。正是在对战争的根源和动因的分析中,我认为人类控制战争的基本途径,从宏观层面讲,分政治、经济和文明三途。从微观层面讲,有理性和自由二支。  相似文献   

13.
战争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现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战争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点。21世纪战争将有如下特点。多样化是21世纪战争的重要诱因特征。进入21世纪,由于社会基本经济政治矛盾的发展变化,世界正处于激烈的动荡和变化之中,无论是战略格局还是世界秩序都还没有定格。原有的许多矛盾没有解决,一些新的不稳定因素又在增长,在这个大背景下,战争的诱因必然出现复杂化、多样化的趋势。21世纪,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将依然存在,不合理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也不会尽快得到根本改变,因种族、宗教、领土、能源、经济利益纷争、意识…  相似文献   

14.
当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凭借大量精确制导武器,向弱小的南联盟大打出手的时候,尽管双方进行的是力量悬殊的非对称作战,但严酷的事实却将人类的战争形态带到了一个陌生领域。换句话说,这是一场超出以前战争形态的新的战争──它使人类进入了有史以来的第六代战争形态。姑且不论以美国为首北约发动这场战争,在政治上的危险性与危害性,仅从战争的形态上研究,便可以从中发现,由于这场战争的出现,大大加速了人类战争形态嬗变的速度。这种战争形态嬗变的加速,使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与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在主战武器上的时代差距进一步加…  相似文献   

15.
反暴力极端主义是一种强调"反激进化"的非强制性的"柔性"反恐怖策略,与目前主流的"刚性"反恐怖策略,即美国主导的"反恐战争模式"不同,该策略可以有效遏制恐怖主义的蔓延,改变促发恐怖主义的社会环境,从根源上逐渐消除恐怖主义。基于严重的"内生性恐怖主义"问题,澳大利亚立足本国实际制定了一系列的反暴力极端化措施,但是存在投入不足、针对性不强与风险泛化的弊端。我国当前面临的反恐压力较大,依据我国国情,可以有选择地借鉴澳大利亚的反暴力极端主义策略的发展经验。  相似文献   

16.
对于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争取解放的道路问题,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们曾有过一系列的论述。诸如:“用暴力对付人民的压迫者”,“以暴力回答暴力”,“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单靠和平罢工是不行的,必须进行英勇无畏和毫不留情的武器斗争”,“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决不能把自己的解放寄托在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明智’上面,而只有通过加强团结、坚持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相似文献   

17.
<正>对战争根源的基本反思作为一位理想主义者,康德对世界和平的信心源自于对人类理性的乐观。二战结束至今,确实没有再爆发新的世界战争,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但人类社会远未实现理想的和平。这不仅是因为各种形式的局部冲突和战争从未停止,更因为这是一种核均势下的"恐怖和平"。美国国际关系学者卡尔·多伊奇认为,如果人类在明天突然灭亡了,那不会是因为饥饿,也不会是因为瘟疫,而是战争!因为以人类今天的科学技  相似文献   

18.
道家思想与全球伦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围绕着全球伦理的有关“不可杀人”、反对战争的核心规范展开论述,首先追述了“全球伦理”的设想,它作为一种普遍伦理行为规范与各民族的特殊化、各种不同的精神信仰的关系,然后阐述了道家对战争与暴力的态度,道家对国家、国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看法,最后回溯到道家对生命和自然无为之道的根本理念。  相似文献   

19.
胡军 《民主》2005,(7):7-10
“和平”与“发展”一直是人类世代以来所关注的两大热点问题。安居乐业、向往美好幸福的生活是每个人的愿望。这样的愿望只有在和平的环境下,才有可能实现。20世纪战争不断,曾经发生过的两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浩劫,小规模的地区性的战争更是频繁发生。这些战争夺取了无数人宝贵的生命,毁  相似文献   

20.
回顾20世纪,人类社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生产力高度发达,人类的整体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经历了二次世界大战和多次局部战争的较量后,经济竞争日益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主要战场。正如美国质量管理专家哈林顿(H.J.Harrington)所言,这不是一场使用枪炮的战争,而是一场商业战争,战争中的主要武器就是产品质量。另一位美国著名管理专家朱兰(J.M.Juran)更是指出:本世纪是生产率的世纪,下个世纪将是质量的世纪。”将质量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是因为质量问题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