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邵海军  鞠健 《唯实》2006,(11):19-21
无论何种性质的执政党,必须拥有广泛的公共性资源才能持久执政。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必须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以获取最大的公共性。为此,党必须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推进党内民主,完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建设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服务型执政党,是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构建服务型执政党也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前提。应当从确立和加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服务理念、明晰服务型执政党的职能、加强服务型执政党的法治建设、通过社会力量的发展加强对服务型执政党政治权力的制约、提高服务型执政党的整体素质、建立以公共服务为导向的服务型执政党评估体系等方面来构建服务型执政党。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对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执政党建设理论准备不足,中国共产党在探索执政党建设中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执政党建设理论得到不断发展,初步形成执政党建设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4.
服务型执政党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马克思主义关于工人阶级及其政党没有任何私利的为人民服务理论、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理论,以及党作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代表者的利益代表理论、党的执政理论等,都为新形势下建设服务型执政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5.
廖龙辉 《求实》2006,2(2):22-24
深入比较中国共产党与西方执政党的特点,对于深化党的执政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执政党,它们都必须把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置于优先位置,都担负着社会整合的功能,执政权也都有被“异化”的可能。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为:内生党和外生党、领导党和执政党、竞争型政党和合作型政党、“松散型”政党和“紧密型”政党、“部分执政型”政党和“全面执政型”政党,以及党与军队的关系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保持党的先进性,增强党的执政基础,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大力推进党内民主,是执政党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全党必须坚持改革的精神,努力把党建设成为永葆先进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与西方执政党都必须把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置于优先位置,都担负着社会整合的功能,执政权也都有被"异化"的可能.两者的主要区别表现在内生党和外生党、领导党和执政党、竞争型政党和合作型政党,松散型政党和紧密型政党、部分型政党和全面型政党,以及党与军队的关系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李建国 《求实》2004,(11):21-23
如何利用和驾驭好媒体宣传 ,是衡量执政力量执政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原苏东各国执政党在引导和控制新闻媒体方面的教训告诉我们 ,如何充分利用执政党拥有的政治资源优势打好舆论战 ,有力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和先进文化在社会上的统治地位 ,有效防范异己思想和文化的侵蚀 ,是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在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不断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过程中始终必须注意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理论的实践价值在于对人们实践需要的满足。服务型执政党建设具有明确的目标导向,就是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也是其作用于社会现实的实践价值之核心所在。具体而言,其主要表现是:与时俱进,推动科学发展,破解发展难题;利益调整,弥合收入差距,深化社会整合;服务党员,实现科学党建,优化执政资源;服务群众,扩大政治参与,推进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10.
廖龙辉 《探索》2005,4(6):33-35
比较研究中国共产党与西方执政党的特点,对于深化党的执政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执政党,它们都必须把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置于优先位置,都担负着社会整合的功能,执政权也都有“异化”的可能。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为:内生党和外生党、领导党和执政党、竞争型政党和合作型政党、“松散型”政党和“紧密型”政党、“部分执政型”政党和“全面执政型”政党,以及党与军队的关系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王树荫 《新视野》2004,(4):50-51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共产党内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对即将执政带来了严峻考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清醒地认识到这些新问题,加强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并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使中国共产党顺利地走上了执政之路,也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对新世纪的执政党建设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柳建辉 《新视野》2006,1(5):4-6
1956年召开的八大,在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大会从分析执政党的状况出发,初步总结了执政党建设的新经验,提出了加强执政党建设的理论、方针和政策,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执政党建设道路指明了方向。这些总结在今天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合法性是任何政治体系最为重要的政治资源。所谓合法性 ,是指政治体系具有能力形成并维护一种使其成员确信其现行政治制度对于该社会最为适当的信念。执政党的合法性 ,从根本意义上讲 ,就是指执政党凭借其自身力量从国家和社会中所获得的领导基础和执政基础。在这里合法性不仅仅指执政党从国家和社会中所获得的支持程度 ,而且体现为执政党领导与执政本身的领导的合理性、权力的合法性和治理的有效性。哈贝马斯说 :“任何一种政治系统 ,如果它不抓合法性 ,那么 ,它就不可能永久地保持住群众(对它所持有的)忠诚心。这也就是说 ,就无法永久地保…  相似文献   

14.
政党认同是西方政治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政党认同兼具理性和非理性因素,其客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认同政党政治、认同某一政党制度和认同某一政党。政党认同的中国特性集中体现为两个方面:执政党认同和参政党认同;政党认同与政治制度认同、国家认同的紧密联系。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执政党的政党认同也受到了一定的挑战,执政党应从利益代表和政治参与两个方面来巩固执政党认同,建立政党与国家、社会、政府的适度分野,改善执政党的执政方式,强化权力的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就指出:科技进步“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力,而且必将引起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深刻变化”,犤1犦他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又强调指出:“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要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就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这些论述,深刻地揭示了科技进步与执政党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也就是说,科技进步对执政党建设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我们只有敏锐地把握这一客观趋势,清醒地认识科技进步给执政党建设带来的挑战,切实加强执政党的建设,以其利克其弊,…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的执政党,对其加强执政党的自身建设的全面把握要从三个方面来认识:一是执政党及执政党建设的相关概念;二是中国共产党加强执政党建设的历史进程;三是中国共产党加强执政党建设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17.
杨家余 《世纪桥》2011,(15):7-8
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在没有经典理论可以套用、没有成功经验可资借鉴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勇于探索、善于总结,创造性地形成了执政党建设的丰富经验,从而使自己永葆先锋队的本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核心。  相似文献   

18.
燕传林 《世纪桥》2015,(2):23-25
政党执政是当今世界的普遍现象。执政党执政与自身建设有其基本经验和客观规律。遵照党执政60多年的经验得失,遵循执政党建设规律,笔者认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党建设的重点是加强执政品行建设。"执政品行建设"这一概念为本文首次提出,人有人品,党如其人,人需要加强品行修养,党要想长期执政,要想真正赢得人心,也需要不断加强执政品行建设。惟有如此,党才能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永葆执政党的地位,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廉洁形象即公众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奉行和贯彻廉洁理念、廉洁制度、廉洁作风、反腐败斗争等方面的表现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总体评价,其廉洁形象体现于执政理念、制度机制、组织原则、工作方式和作风等各个方面。在当代中国,加强党的廉洁形象建设,不仅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夯实党的执政基础,而且有利于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提高党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加强党的廉洁形象建设,要以党内学习教育夯实执政党廉洁形象建设的精神之基,以腐败治理机制构筑执政党廉洁形象建设的坚实屏障,以廉洁的政治生态营造执政党廉洁形象建设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建设服务型执政党的要求,这是中国共产党对执政功能认识的新定位,将有利于中国共产党执政公信力的提升。建设服务型执政党,在实践中要求党不仅要形成服务的理念,还要建立服务的方式,更要具备服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