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家泠     
《今日浙江》2013,(24):54-54
陈家泠,杭州人,1963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初攻人物画,后得山水大家陆俨少先生教导,转习山水、书法、花鸟,上世纪80年代后借鉴古代壁画和水彩技法,融印象派、抽象派及表现派特点,逐渐形成具有强烈现代意味的国画水墨新形式。  相似文献   

2.
《前沿》2011,(4):F0003-F0003
董克诚(1962-),男,天津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86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现为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副教授,基础教研室主任:天津水彩艺委会副主任;作品曾入选第七届至第十届全国美展和《中国水彩百年大展》等重大展览,并多次获奖。  相似文献   

3.
花月正春风     
邵江红 《人民公安》2012,(10):57-57
当“花月正春风”这句诗句在脑海跃然而出的时候,我的心情春天般灿烂。这种美丽,带着江南薄薄的水彩的痕迹情深款款地传达出一种文雅含蓄的春色意境。  相似文献   

4.
北京画家陈冰先生从事绘画创作,用他自己的话说,从“涂抹”水彩、临摹名作入手,经师从秦岭云、黄均先生,系统接受素描、速写、水彩、山水技法严格训练近20年后,才真正地走上了艺术之路。留心陈冰的作品和作品照片,其中“思想葱茏”,时见新意,人体构成了陈冰绘画的主旋律。蔡若虹先生在《看画人的独白》一文中说:“思想葱茏便是新”。又说“看画看多了,就有两种忌讳。一忌思想空虚,看来看去,看不出什么意思;二忌内容重复,翻来覆去老一套。”陈冰的创作从最先发表在《中国土地》杂志封底上的水彩小品,到现在林林总总的人物画、花鸟画,一以贯之…  相似文献   

5.
柔坚先生是一位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涉猎面很广的画家。他1919年生于福建省诏安县,自小爱画国画,“五·四”运动以后转学西画,后又在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木刻影响下,作起了版画。1938年,他参加抗战后,又以版画形式作宣传画、年画。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他曾热衷于水彩、水粉画,直至80年代后,又复转入中国画创作。他既在中国传统绘画包括民间艺术的宝库中  相似文献   

6.
4月的上海,杨柳吐绿,鲜花绽放,到处春意盎然。4月18日,台湾著名画家周荣源的“宝岛风情”画展,在中国著名的江南古典园林豫园拉开序幕,展出的水墨和水彩作品近百幅,从不同的侧面展示了祖国宝岛的自然风光、民俗民风、人文景观、都市生活和乡镇习俗等风情,让前来观赏画展的上海民众,仿佛走进了祖国宝岛台湾……  相似文献   

7.
肖巩 《今日上海》2008,(6):46-47
当代世界的艺术家有一种很吸引人的特质,他们往往能够依照艺术家内心想要表达的信息来选择传统或是新的创作方式,传统的文化不能束缚他们的艺术创作。旅美画家石墨正是此类艺术家,他有扎实的传统水墨与宣纸的绘画功底,同时也致力于西方的水彩与油画的创作与研究。  相似文献   

8.
何颀 《今日上海》2009,(5):46-48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油画家学会、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共同主办的“被拯救的葵园:许江新作展”于2009年4月在上海美术馆隆重展出。此次展览展出了许江近年来创作的三百余件作品,是许江继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个展之后的又一次大型综合性展览。本次展览以油画、水彩、雕塑的综合形态构成丰富的视觉景象,立体地展现出许江在艺术道路上的最新探索。  相似文献   

9.
吕承坚 《福建乡土》2012,(3):65-F0003
艺术简介:1973年5月出生于浙江温州,1998年7月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福建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青年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林》入选全国版展、《零公里处》参加第三届书画节获铜奖、同年参加第九届全国美展、《感觉》、《神秘高原》入选福建水彩大展、作品《静静的港湾》之二获福建省青年美展三等奖。  相似文献   

10.
6月16日,由台湾帝门艺术教育基金会主办的一代宗师徐悲鸿画展在台北历史博物馆开幕,90幅作品全部由北京徐悲鸿纪念馆提供,系统、全面地展示了这位杰出的画家和艺术教育家在油画、国画、素描、水彩、色粉画等各方  相似文献   

11.
文骜 《小康》2007,(1):74-75
幽深空灵、平易高远是张翔得二十多年绘画所追求的艺术境界。在不断的艺术探索中,他紧紧抓住了水与色彩交融的瞬间所产生的形态变化,让自己的艺术激情释放出来,使自己对外界的感受、感知,尽情地升华,从而形成了他自己的写意水彩的独特艺术风格。看着这一幅幅充满意境的作品,人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画家的生命在激动,力量在聚涌,那是生气蓬勃的艺术活力的体现。张翔得水彩作品的最大特点,在于画面上弥漫着宁静和平和,在写实主义中渗透着中国传统的美感。张翔得的画多是以普通的生活场景为创作题材,他的画蕴涵着青春的幻想和来自黑土地的张力,表…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3,(5):22-27
暮春四月。“美丽台湾——台湾近现代名家经典作品展(1911-2011)”相继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上海中华艺术宫亮相。作为两岸交流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台湾美术展览,从台湾前辈画家刘锦堂、张秋海、陈澄波、郭柏川、杨三郎到“渡海三家”的张大干、溥心畲、黄君璧,及至李仲生、席德进、刘国松、欧豪年等140位艺术家的近170件各类媒材美术作品,囊括了水墨、胶彩、版画、油画、水彩等形式,全景式呈现出1911年至2011年之间的台湾百年美术史。  相似文献   

13.
《时事资料手册》2004,(6):28-29
政府绩效评估的实践最早可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其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起步阶段,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第二十时期是大规模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第三个时期是规范深化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进入20世纪90年代,政府绩效评估的发展出现了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70年代造田,80年代造厂,90年代造城,21世纪腾飞,华西村经过四次跨越,实现了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妙语     
《时事报告》2009,(10):5-5
20世纪50年代,风吹草低见牛羊。60年代,滥砍滥牧乱开荒。70年代,沙进人退无躲藏。80年代,人沙对峙互不让。90年代,人退沙退变模样。21世纪初,产业链上做文章,人沙双赢奔小康。——这首在鄂尔多斯流传的民歌,反映了生态的60年变迁。  相似文献   

16.
百世门风     
20世纪80年代是当代中国历史上一个短暂,脆弱却颇具特质,令人心动的年代。该书作者是在上世纪80年代引领留学生文学风潮的旅美作家,书中收录了她与上世纪80年代引领潮流的11位风云人物,  相似文献   

17.
九十年代前期广东乡镇企业发展剖析梁荣广东乡镇企业经过80年代的发展,取得了全国瞩目的成就,进入90年代后,仍然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现就广东乡镇企业在90年代前期的发展特点及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作剖析。一、九十年代前期广东乡镇企业发展特点与80年代相比,...  相似文献   

18.
这是e龙网站的题目:比比崔健和朴树,也比比生于60年代与生于70年代两代人的不同。拿崔健与朴树作为60和70年代的代表,不是很恰当。他们都处在两个年代的起点上,更接近于他的前一代而不是后一代。从气质上看,崔健身上的某些东西更接近于50年代出生的一代,朴树则接近于出生于60年代的人。当然,他们身上也有一些东西,可分别对生于60年代和生于70年代的人作出印证。就拿能体现共性的情况来看——崔健《无能的力量》和朴树《我去2000年》,都使用了最时尚的音乐语言——崔健拥抱了电子舞曲,而朴树拥抱了英伦新音乐,也可以从象征意义上…  相似文献   

19.
澳门经历了70、80年代的经济高速发展之后,90年代以来,发生了一系列的新变化。这些新变化提出了振兴经济的要求,为此,必须重建新优势,抓住新机遇,建立鄂港双赢合作新模式。一、澳门经济的新变化(一)整体经济在高速增长后明显下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澳门在60年代实现了工业化,70年代实现了经济起飞,80年代不断向现代化迈进,创造了澳门历史的辉煌。1992年,澳门人均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万美元,达到1.3万美元,进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行列。但是,从1993年开始,经济增长的速度明显下降,1993—1995…  相似文献   

20.
高毅 《公安教育》2008,(7):18-19
我国公安教育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短期职业技能培训教育阶段,二是从恢复高考到20世纪90年代初的学历教育阶段,三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以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并重结合的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的公安教育进行了一些改革,非学历教育开始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我们应该根据现实需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