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与奥运志愿服务精神之间蕴涵着逻辑、时间和价值三个维度。在逻辑上表现为人文奥运理念、奥运志愿服务精神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密切联系;在时间上表现为奥运志愿服务的和谐理念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辅相成;在价值上表现为奥运志愿服务的奉献精神与个人价值的实现相统一。  相似文献   

2.
黄克宇  赵涛 《新视野》2006,(5):68-69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是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奥运会志愿者是奥运会工作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奥运会志愿者工作也是奥运会筹办工作中社会参与程度最高的部分。志愿奥运精神与和谐社会理想具有内在统一性。志愿奥运有助于凝聚和谐社会的灵魂,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积极推进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对建设社会主义首善之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大学生志愿者身份的认同构建,以及借助媒介动员方式在大学生中强化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主旨的志愿精神,把志愿服务活动融为当代大学生的精神主轴和价值坐标,打造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4.
《党建》2008,(12)
志愿者的微笑是北京最好的名片。北京大学奥运志愿者以优质的微笑服务,弘扬奥林匹克精神、践行志愿服务理念、传递和平友谊信念,向世人展现了当代青年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动人的青春风采。志愿服务是奥运遗产中最为宝贵的组成部分,如何全面系统地整理利用,并转化为大学生思想教  相似文献   

5.
志愿精神所映射出的奉献友爱、乐于助人、积极参与、勇于担当的核心价值,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所在,也是高校德育的关键所在。志愿服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在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实践中,江西青年职业学院青蓝志愿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通过对其志愿服务的开展、志愿精神的弘扬和志愿文化的构建的研究思考,提出创新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由于志愿服务在我国的不断发展,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思想引导已成为时代的责任。在志愿服务的实践中,社会主义志愿精神展现了的特有本质、内涵,具有很强现实意义。志愿精神与其他人类精神一样,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阶级性,而社会主义志愿精神应该与共产主义的精神内涵一致,即通过善良行为,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同时还应该具有推动社会进步的功能。社会主义志愿精神已经形成,及时分析与提炼,是志愿服务在多元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健康发展的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7.
《前线》2016,(4):2
正朝阳区位于北京市城区东部,是首都的城市功能拓展区,是全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区,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等荣誉称号。近年来,朝阳区把志愿服务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坚持首善标准,传承奥运经验,弘扬志愿精神,创新工作理念,志愿者队伍进一步壮大,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开展,实现了志愿服务制度化管理、精准化服务、品牌  相似文献   

8.
非政府组织在社会中的独特角色和构成多样化、“自组织”行为的特点,使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中发挥作用成为可能。而其所具有的民主、平等的价值理念,合作、互利的价值理念,独立、自主的价值理念,非营利性和志愿精神,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内在一致性。正是这种一致性,使非政府组织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载体作用、细化作用、内化作用、丰富和创新作用等。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群体是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主体,正确认识志愿精神的新时代意蕴,是高校引导广大青年学子自觉培育志愿精神、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活动的必要前提。新时代大学生志愿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大学生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转化为大学生进步性社会意识和公益性社交活动的具体体现,体现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根同源,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同向同行,体现了坚定的文化自信;志愿精神的利他性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要求高度一致,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高度一致,与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高度一致,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体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情怀。  相似文献   

10.
共享发展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中国社会发展现状需要共享发展凝聚共识,风险社会来临需要共享发展理念化解风险。中国青年志愿服务的发展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向度都与共享发展理念高度契合,在"十三五"规划期间,坚持成果共享目标下的志愿服务价值追求,搭建社会共建理念下的志愿服务参与机制,开展合作共赢理念下的志愿服务资源整合,完善风险共担理念下的志愿服务条件保障,可以全面促进中国志愿服务提质量、出水平、上台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