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3 毫秒
1.
熊辉 《党史博览》2003,(6):53-55
周佛海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少有的变化无常的人物,他一生三变,反复无常。他曾是中共一大代表、党的创始人之一和中共一大的代理书记。“一大”后,他居然叛党而去,成为蒋介石的亲信和国民党内的“状元中委”。抗战期间,他又叛蒋投日,成为汪伪政权的“股肱之臣”。在抗战胜利之时,他摇身一变,由臭名昭著的大汉奸,变成了国民党的接收大员。他一生三变,朝秦暮楚,的确值得后人玩味和深思。第一变:从中共一大代表到蒋介石的亲信1897年5月,周佛海出身于湖南省沅陵县一个偏僻的山村。周佛海出世不久,其父病故,家境败落。起初,周佛海在乡塾接受启蒙教育,…  相似文献   

2.
周佛海是个大投机专家,他一生曾脚踩“三只船”。首先参加革命成为中共“一大”12个代表之一,后脱党效忠蒋介石,成为蒋的“文胆”兼谋土,抗战月发后,他又同汪精卫一道投降日本,成为汉奸三巨头。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他又想重投共产党,为自己找条退路。根据周佛海这一复杂的心理,lpel年,我党领导的新四军曾派人策反过周怫海,这一段离奇的经历至今鲜为人知。周的岳父杨自容,初年代曾在长沙明宪女中教过书,他很喜欢一个学生叫杨字久。杨宇久认周的岳母为干妈,杨自容的女儿、周怫海之妻杨淑慧便成了杨守久的干姐姐了。后来杨宇久在…  相似文献   

3.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周佛海作为旅日方面的代表参加了大会,会后,由于选举出的中央书记陈独秀暂时在广州无法回上海任职,就让周佛海临时代理陈独秀的书记职务。但回到日本后,他就等于退出了共产党,只是没肓“办理退党”手续而已,他是“一大”13名代表中最早退出共产党的,1924年5月,周佛海从日本回到广州,9月他正式退出共产党组织。从此他投向国民党,成了蒋介石的心腹和“三民主义理论权威”;抗战爆发后,他又当了汪伪阵营的第三号大汉奸。周佛海为保退党?这个问题党史界长期以来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让我们还是从周佛海的成长过程来慢慢揭开问题的真相吧!  相似文献   

4.
祝彦 《党史博采》2005,(12):31-36
周佛海(1897-1948),湖南沅陵人。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少有的“变色龙”式的人物。早年他曾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并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但是不久就为了“生存”,而投靠国民党,成为蒋介石的亲信;抗战爆发后,打着为了“和平”的幌子,积极参与投降日本侵略者的活动,成为汪精卫伪政权中的第三号人物,就沦为千夫所指的民族败类。  相似文献   

5.
投敌叛党可耻下场陈公博以政治投机为目的进入党内,不久就离党而去,抗战处于艰难之时,他追随汪精卫卖国求荣,成为第二号汉奸,最终罪有应得;周佛海是由于偶然的机遇加入了共产党,随后陷入了自我矛盾的怪圈,离党而去,进而反党叛国,也当了大汉奸,日本投降前又想投蒋讨巧,但难逃法网;张国焘是个极端个人主义者,也曾红极一时,最后走向分裂、叛党、投敌的道路,客死他乡。  相似文献   

6.
《廉政瞭望》2005,(1):58-59
征精卫逃挂河内1938年7月,日本决定撇开蒋介石,诱降汪精卫,日汪勾结越来越密切。10月,汪精卫发表谈话,准备接受日本提出的议和条件。11月中旬,双方代表在上海“重光堂”签订密约,并拟定汪精卫从重庆出逃。12月19日,汪精卫率陈璧君、曾仲鸣、周佛海、陶希圣等十余人乘飞机逃离昆明,飞抵越南河内。12月29日,汪精卫  相似文献   

7.
慕安 《党史纵览》2005,(9):18-19
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以后,八路军总司令朱德根据波茨坦宣言精神,向解放区所有武装部队发出了接受日本侵略军投降的命令.但是,日伪军早就与国民党勾结,采取拖延、抵制手法,不肯轻易向八路军、新四军投降.国民党和蒋介石一面声称只有国民党军事当局才有资格受降,加紧向日伪施加各种压力;一面调兵遣将,赶紧从大后方朝抗战前线赶来,千方百计伸手,妄图侵吞全部抗日战争的胜利果实.在这种情况下,接收日本侵略者投降的工作是非常艰巨的.  相似文献   

8.
苗体君 《湘潮》2012,(6):35-38
周佛海(1897~1948),原名周福簋,湖南沅陵人。他24岁时出席党的一大,与毛泽东同睡一个地铺,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党的一大后,曾临时代理陈独秀的书记职务,一度成为政坛红人。但党的一大闭幕后,仅仅过了3个月,周佛海就退出了共产党,转而投向国民党,成了蒋介石的心腹和“三民主义理论权威”。抗战爆发后,他又投靠汪精卫做了汉奸。本文主要讲述他在党的一大前后。  相似文献   

9.
1938年10月,武汉、广州相继沦陷以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日寇在正面战场上,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的方针,企图诱使国民党政府妥协投降。在国民党内,以汪精卫为首的亲日派,公开向日寇投降,当了汉奸,于1940年3月在南京建立了伪国民党中央、伪国民政府,组建了汉奸军队和特务机关。以蒋介石为首的英美派,则采取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方针,  相似文献   

10.
《东京日日新闻》将在南京大屠杀中两个刽子手野田岩和向井敏明举行杀人比赛的事作为战功向日本全国报道。日军残酷活埋南京市民。日军在大屠杀的同时,还大肆强奸妇女,图为被奸后又遭剖腹残杀的妇女。日本兵正在搬运从市民那里掠夺来的财物。9421年21月9日,支援中国抗战的印度医生柯隶华因劳成疾在,河北唐县逝世。1942年12月20日,汉奸汪精卫率团访问日本。前排左一为东条英机,左二为汪精卫。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1938年12月29日,从重庆经昆明逃到越南河内的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给国民党中央党部和蒋介石发出“艳电”,公开打出了乞降的旗帜,公…  相似文献   

11.
194 4年 11月 ,汪精卫在日本病死 ,汪伪政权败兆已显。日本投降后 ,汪伪政权随之垮台。194 5年 8月 16日 ,陈公博召开伪中央政治局临时会议 ,宣布解散“国民政府”。汪伪政权在日本刺刀维持下苟延残喘了 5年时间 ,给沦陷区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汉奸们自知罪孽深重 ,纷纷逃匿。然而“天网恢恢 ,疏而不漏”,汪伪汉奸一个个被押上历史的审判台 ,永为中华民族子孙唾弃。利 用收买和利用汉奸 ,“以华制华”是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长期惯用的伎俩。汉奸们为虎作伥 ,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 ,饱受伪军迫害和蹂躏的中国…  相似文献   

12.
自称"乱世能臣"的陈公博是一个富于多变的人物.他少年时就随父亲参加反清秘密会党的很多活动,决心推翻满清王朝的统治.青年时期,他参加中国共产党,是中共一大代表,尔后脱离共产党,参加国民党,从此便一生追随、效忠汪精卫.大革命时期,他以国民党"左派"自诩.大革命失败后,他又成为拥汪反蒋的改组派代表人物.汪蒋合流后,他则成了蒋介石的座上客.抗战爆发后,他追随汪精卫叛国投敌,成为汪精卫伪政权的第二号大汉奸.陈公博一生在政治上变化多端,最终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相似文献   

13.
诱捕陈壁君     
1944年11月10日,大汉奸汪精卫病死日本。日本投降后,汪的妻子陈壁君自恃对蒋介石在抗战中与日伪勾结的内幕了如指掌,在广州坐等国民党中央安置。 1945年8月20日,国民党军统广州站长郑介民,手持蒋介石一份“电报”来到陈壁君妹婿褚  相似文献   

14.
国民党兵团司令刘汝明在回忆录中说,1949年7月他兵败入闽时,蒋介石电令他“兵退东山”,说“东山环海,我曾去过”。蒋介石到漳辖东山岛是在30年前,当时他在援闽粤军总司令部任职,曾经多次到漳州。 1918年春,举旗护法的援闽粤军挥师汕头,孙中山急需军事人才,电召浪迹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蒋介石赴粤,因为蒋早年在日本士官学校学过军事。3月10日,蒋  相似文献   

15.
陈公博是抗战爆发后随汪精卫投敌的大汉奸,投敌前曾任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国民党政府实业部部长等职,投敌后任南京伪国民政府立法院院长,是汪伪政权的第二号人物。1944年IO月,汪精卫在日本暴率之后,他接替汪精卫任伪国民政府主席,并兼任伪行政院长、伪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及政治部长、伪上海市长等职,成为中国的头号大汉奸。日本宣布投降后,陈公博对将要受到的审判十分恐惧,惶惶然如丧家之犬。他的这种。心态,正好迎合了日本帝国主义推卸战争责任的企图。于是,在日本人的安排下,1945年8月,陈公博及其亲信仓皇出逃,演出了一…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政府和蒋介石集团之间的关系扑朔迷离。在公开场合,日本曾把蒋介石骂得狗血淋头,而背地里却又把他当成“迷人的伴侣”。抗战初期,蒋介石喊过一些诸如“牺牲到底,抗战到底”的漂亮口号,曾几何时,却又与日本眉来眼去,勾勾搭搭,还干了一些“同室操戈”的勾当,深得敌寇的嘉许。究其原因,是日寇对蒋介石集团采取了军事打击和政治诱降的两手策略,迫使蒋经常首鼠两端。抗战时期,在降日、卖国的问题上,蒋介石与汪精卫有着根本的区别。他最终没有投到日寇的怀抱里,这是人所共知的。但是,日寇对蒋诱降、日蒋相互勾结的内幕以及诱降未…  相似文献   

17.
1933年11月22日,“中华共和国人民政府”(史称福建人民政府)在福州成立。“福建人民政府”成立不是偶然的。考察其原因;一、这是由国民党内部一部分对蒋介石坚持投降反共政策强烈不满的爱国人士和爱国将领举事的。1932年1月28日,驻沪十九路军奋起抵抗日军进攻,蒋介石不增援,反想借机消灭十九路军,并与日本签订停战协定,无异出卖上海。国民党内部许多爱国人士和爱国将领开始酝酿反蒋抗日。1933年9月,李济深等在香港集会,筹划建立“福建人民政府”。  相似文献   

18.
元泉馨原是日军驻山西长治的独立第十四旅团少将旅团长。在侵华战争中,元泉馨多次带领部队扫荡解放区,烧杀抢夺,无恶不作,对山西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按说,元泉馨已是个不折不扣的战争罪犯。然而,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了,元泉馨尚不是侵华战争的主谋策划者和决策者,只要能老老实实地放下武器,中国人民是不会把他作为战犯处理的。他也可以和许许多多的日本军官一样,被遣送回国和家人团聚,重新开始战后的和平新生活。但是,元泉馨中武士道的毒太深了,对日本的战败投降痛心疾首,自认为无颜回国见亲人。他不是把侵华战争的失败,归罪于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政策,而是归咎于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区军民的顽强抵抗。在接到投降命令的那一天起,他就不停地高喊要报仇。就在这时,“山西王”阎锡山,以第二战区司令长官的名义,布置接受日伪军投降的事宜。一回到太原当天晚上,阎锡山即和山西省的汉奸首脑举行联席会议,第二天由伪省长王骧继续发布告示:“奉长官阎命令,一切照常办行,不得消极怠工。”并将5万多名伪军全部改编为“省防军”,委任5名大汉奸为他的高级顾问。即使这样,阎锡山还感到力量犹为不足,又会见了日军山西派遣军司令官澄田涞四郎,希望能把山西境内日本军队悉数...  相似文献   

19.
《党的建设》2000,(9):40-41
抗战期间,一名直接受命于蒋介石的人,身兼国民党军统局少将和汪伪军委会少将,成功地猎取了大量日伪军事政治情报.在日本投降时,此人又奉蒋介石之命接管南京.其后又成为中共地下工作者,秘密共产党员,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最后被蒋介石亲自下令杀害.他就是周镐.  相似文献   

20.
1945年8月,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时,冈村宁次任日本侵华部队的最高官员——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这个总司令官在日本投降后受到了蒋介石无微不至的关怀,逃脱了作为战争罪犯应得的惩罚,最后竟被国民党当局宣布为“无罪”,放回日本。冈村宁次回国后出版了他在中国战场的回忆录,对他在中国的“侵略业绩”作了回顾,并着重记述了战争结束时他在蒋介石的庇护下“幸免于难”的经过,从而为世人进一步了解蒋介石在抗日战争结束后甘心认贼做父,一心反共的真实面目提供了绝好的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