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少华 《前沿》2014,(17):4-6
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克服困难、战胜强敌、推动革命胜利的宝贵精神财富。就逻辑层面而言,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理论灵魂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历史源泉是丰富悠久的中华民族精神,现实基础是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实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细致梳理革命精神的生成逻辑,将使我们更好地继承和弘扬这一宝贵精神财富,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助力。  相似文献   

2.
顾湘  杨有志 《求索》2011,(1):33-35
经济周期理论中的"冲击—传导"学说,有助于诠释宏观经济周期波动及其形成机制,但对于探索中国建筑业经济波动的运行机制而言,该学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基于"冲击—传导"学说的拓展性阐述结论,确立了中国建筑业经济波动运行机制的组织构架,即由外部冲击机制、内在形成机制和传导机制等三个方面有机构成。  相似文献   

3.
精神、态度及保持一致海淼现在有些做领导工作的同志,凡事必先问上头有什么新的"精神",(这里的新"精神"主要指上级领导最新制定的鲜为人知的新政策)。上头有了"精神",他的精神就来了,划起圈圈来精神倍增,无所顾忌;若是在某些方面或上头一段时间没有新"精神...  相似文献   

4.
就精神蕴涵而言,中国古代法律文化当中的"民本思想"里确实有着某种程度的"契约"意义。首先,民本思想隐含着"民众是天下主人"、"君主权力来自民众的授予"的意义。其次,民本思想隐含着君民之间的契约关系:是否信守"民本"是中国古代评价一切王朝及其君主的最高法则。再次,民本思想隐含着相关的惩罚机制:君主如果不履行君民之间的"契约",就会因失信天下而被民众抛弃。因为畏惧民众的实际力量能够将其"易位",君主亦不得不收敛锋芒、慎用手中的权力。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精神生活以及与此接近的诸如"精神世界"、"精神家园"、"心灵"、"灵魂"、"人文精神"、"文化自觉"等说法,频频出现在我国报刊论著和大众传媒之中。昔日,谈论精神生活时,多半用古老东方的"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6.
加快推进“数字化银川”建设,首先要对“数字化”和“数字化银川”有一个统一、明确的认识和理解。人们常说,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社会,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时时处处都受到席卷全球的数字化浪潮的冲击。其实,数字化的实质是信息化。数字化是就形式而言,信息化则是就内涵而言。“数字化银川”是指通过建设银川信息基础设施平台、信息处理公共平台和信息应用公共平台,使城市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充分依托信息基础设施,开发信息资源,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提高信息服务能力,最终形成一个体系完善、功能健全、组织有序的数字信息体系,从而逐步实现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增强城市集聚辐射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提高城市发展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发挥“后发优势”,实现银川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7.
邸乘光 《前进》2013,(11):44-46
人是有精神的,以人为主体的机关也是有精神的这就是机关精神。简单地说,机关精神就是机关所(应该)具有的与其性质、宗旨、功能和任务相一致的机关集体意识、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工作作风等等的集中反映。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居于领导地位,"党办"——各级党委、党组的办事机构(包括办公厅、办公室等)的简称——无疑属于重要机关。总结提炼和培育践行机关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总结提炼和培育践行"党办精神"自然也具有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就总结提炼"党办精神"的几个问题谈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关系和睦、风尚良好——这是南宁市望州南社区,一个充满和谐氛围的文明社区。早在几年前,南宁市望州南社区在开展共建工作中,就形成了"能帮就帮"的和谐局面。2007年6月,南宁市委、市政府充分肯定了望州南社区“能帮就帮”的精神,并号召全市深入开展向望州南社区学习的活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相似文献   

9.
吴黎宏 《当代广西》2012,(13):15-15
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一个领导干部如果缺乏担当精神,只会亦步亦趋地守着"不出事"的逻辑,畏首畏尾地扮着"老好人"的角色,世故圆滑地成为推脱难题的“太极高手”,见困难就缩,见问题就推,见矛盾就躲,一门心思想当“太平官”,就是不称职,甚至是失职、渎职。  相似文献   

10.
张霞 《求索》2013,(4):156-158
民国"自由撰稿人"作家是不隶属于任何政治权力机构或商业组织,没有固定的工资收入,主靠稿费为生的作家。民国"自由撰稿人"作家不仅彰显了现代作家的知识分子立场,促进了文学理论和实践的探索,造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多元风格和雅俗并存,甚至直接影响着新中国文学体制的建构。首先,从主体精神层面而言,民国"自由撰稿人"作家拥有了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批判立场,成为社会责任和良心的担当者;其次,就文学本体层面而言,民国"自由撰稿人"作家的大量出现,促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再次,就文学发展层面而言,分属新文学阵营和通俗文学阵营的民国"自由撰稿人"作家,促进了新文学和通俗文学两种文学类型的发展,促成了中国现代文学雅俗共存的历史格局。在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进程中,民国"自由撰稿人"作家的存在具有独特的历史意义,在当今社会文化语境下,研究民国"自由撰稿人"作家,对于把握当今文学现状与作家生存状况、理解当前的文学作品与文学生产机制、推动文化体制改革等具有重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是在"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胜利完成、"十二五"发展开局起步的形势下召开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我们要把学习贯彻"两会"精神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深刻领会全国"两会"精神,切实增强发展的机遇意识、  相似文献   

12.
不能这样“火”匡钟1993年,中国的日历,一周就有4天是"火红"的;到了1994年,"火红"的日历一周又增加了一天。我们消防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然而,"预防"的道路千疮百孔,"火"已烧着眉毛了!经济越是发展,生活水平越是提高,安全保...  相似文献   

13.
生活从智慧开始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彭运生"生活从四十岁开始",这是西方的俗语。但是,四十岁到底意味着什么;依这话的语气去揣摩,四十岁以后的人生必定是另外一种心情、另外一番景象,而且只能是更美妙。只是这话让人疑心:人届四十,何必就能获得一种"新生"?进一...  相似文献   

14.
辉煌的"八五"河南省统计局综合处"八五"时期,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指引下,河南人民团结一致,奋发努力,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改革开放迈出了重大步伐,加快了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进程,国民经济保持了稳定、快速增长的格局,人民生活水...  相似文献   

15.
54岁的施凤兰与大多数朴实的豆民一样,搞不清WTO跟自己的生活到底有什么联系,但她却清楚地知道大豆对自己而言,意味着体面的生活与荣誉。这个从13岁就开始种大豆的黑龙江佳木斯市佳南农场的劳动模范靠大豆盖了新房,给孩子成了亲。让她悲伤的是,去年辛辛苦苦种的大豆第一次赔了钱。 国务院研究室黄守宏博士认为,入世后农产品可能遇到的冲击已经提前上演。像施凤兰一样的几千万豆农已被推进国际市场的洪流,他们原有的生活正在被外国大豆打乱。  相似文献   

16.
杨智勇  黄光琳 《前沿》2014,(17):68-69
客家伦理精神是客家人在共同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基本价值准则,既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思想的核心,即"尚中贵和"的和合精神,又形成了自身鲜明的特性,即"冒险进取"的开拓精神,是客家文化的核心与灵魂。积极弘扬客家伦理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客观需要,是赣州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17.
王萍 《中国人大》2010,(23):14-15
住房是人民生活的基本需求,住房保障事关民生改善、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中央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四万亿"投资计划中的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推动了我国住房保障建设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杨崑 《天津人大》2011,(12):8-8
12月13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宝弟率部分市人大代表到本市宝坻区就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开展了市人大代表与共青团"面对面"活动。活动中,实地考察了宝坻区周良庄镇人大代表联系青少年事务中心,听取了团市委和宝坻区团委的工作汇报,新生代农民工代表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就自己的精  相似文献   

19.
《人大研究》2000,(6):25-34
历史又行进到一个新的交汇处 ,就像 3 0 0年前农耕经济向工业经济发展一样 ,“新经济”正在临近今天的世界。“新经济”最终将造就一个怎样的世界 ,现在我们还不能准确地预知 ,但可以肯定 ,无论是人类的生存方式还是思维方式、精神生活还是物质生活 ,必将面临空前的冲击。未来学专家预言新经济将使世界发生巨变 ,再过 1 0年到 2 0年的时间 ,我们将生活在另一种社会。对中国而言 ,“新经济”只能说是刚刚起步。不过 ,历史不会在这里定格 ,它的到来只是个时间问题 ,谁也无法阻挡它临近的步伐。这是一场全新的赛局 ,有着与以往完全不同的赛场规…  相似文献   

20.
哲学基本问题新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哲学基本问题新探李朝东一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进一步说.此问题有两个方面:第一,"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即"什么是本原的,是精神,还是自然界,"亦即思维和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