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延江 《理论探讨》2012,(3):174-176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为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作了准备.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经济建设在党的全部工作中的中心地位,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在全党的确立奠定了基础.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完成了拨乱反正的任务,也标志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在全党的确立.  相似文献   

2.
人是群体动物,因此,从有人类开始,就有了协调。只是从不自觉到自觉,从低级到高级,逐渐在发展完善。尤其是世界从冷战对峙局面结束以来,和平和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也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实现共同富裕,建设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3.
一、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必须合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随着党的工作重点变化而变化。在革命战争年代,在阶级矛盾仍为国内主要矛盾的时期内,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统帅”地位,用它推动其它工作,适应了党当时的工作重点,不仅可能,而且必须,其地位与作用是适度的。随着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思想政治工作也应当从“统帅”地位转移到为实现党的总任务、总目标服务上来。在这个转移过程中,迫切要求重新确定思想政治工作合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如何让更多转移到城镇来的农村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是一项艰巨任务.从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非农就业问题着眼,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存在诸多缺陷,建立城乡一体化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具有紧迫性与可行性.应重点从法制建设、资金投入、效率提升、技术支撑四方面推动我国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我们党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明确宣布今后除了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决不能再离开这个重点;郑重规定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十年多来,我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伟大事业.给予这一拨乱反正的战略决策和亿万群众的伟大实践以理论支持的,就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的科学观点.那么,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呢?  相似文献   

6.
《瞭望》1981,(7)
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后,我国工交战线通过清理左倾思想影响和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正在改变过去走了多年的老路,开始走上一条发展我国工业的新路  相似文献   

7.
国际风云变幻,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遇到严重挫折.国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关键性的十年.在严峻的形势下,在繁重艰巨的任务面前,我们如何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如何把"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贯彻落实到我们的各项工作中?我觉得必须以极清醒的头脑,全面领会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正确认识与处理好政治与经济、政治与改革、政治与开放、政治与稳定等诸方面的关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一、关于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确定了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方针.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新的历史时期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生了一系列根本性变化,也给新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增加了丰富的时代内容,带来新的要求,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的根本方面,既保持了党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一新的历史时期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建设发生了一系列根本性变化,也给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增加了丰富的时代内容,带来新的要求,使党的基层...  相似文献   

10.
在新的形势下,怎样做好县委书记的工作?富平县委书记张驰认为,首先要转变观念,认识新形势下的新特点。他认为新形势就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心。新的形势,要求县委领导在思想上,要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党委工作要从一元化领导,转到党政分开的轨道上来,充分认识,新旧体制交替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给县委工作带来的困难和挑战。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决定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同时,确定了必须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宏伟任务,并且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方针。经过几年来的实践,我们感到,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与民主、法制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形成最佳格局以促进社会主义建设总目标的早日实现,这是当前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毛泽东思想理论宝库增添了无数宝藏。本文仅就邓小平同志对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卓越贡献,作一粗略探讨,以期更好掌握人民民主专政这一强大武器,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一、提出特殊形式的阶级斗争的概念在新的历史时期里,当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发展理论创新是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从以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为前提的正确选择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特征的重点转移,从以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全面推进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深入发展,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系统的社会发展理论成果和清晰的实践逻辑脉络。  相似文献   

14.
自党的工作重点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之后,企业宣传工作如何为经济建设服务就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广大企业宣传干部为此做了大量的探索。可以说,这是一篇已经被做“旧”了的“新”文章。说“旧”,因为从十几年前大家就开始做这篇文章;说“新”,因为迄今为止,企业宣传工作如何有效地为经济建设服务,还没有形成规范的得心应手的方法。企业宣传部门的工作历来属于党务工作范畴,侧重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宣传和职工的思想教育。在企业转换经营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从多方面论述了党的建设问题,形成了新时期党的建设的光辉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党的建设思想是建立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不仅科学地继承和创造性地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的党建学说,而且反映了党的中心任务变化以后对党的建设提出的客观要求,具有鲜明的特征。一、邓小平新时期党建思想紧扣时代的主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首先,它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代世界的主题,我们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由“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  相似文献   

16.
目前,学界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直存在种种异议,其中包括多中心论、中心转移论以及中心负面论等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明确而又持之以恒的战略思想。这些异议虽然反映了理论和实践上的一些问题,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要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当前要纠正在实践上的一些偏颇,赋予其理论上新的时代内涵,走科学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袁元 《党政论坛》2014,(20):9-9
改变了13亿人的生活和命运20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从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入手,发动领导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带领全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通过十一届三中全会,彻底摒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此后,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关于新时期干部队伍的基本思想黄会强邓小平新时干部队伍建设的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新时期培养和选拔接班人的战略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批判了在经济建设上“左”的指导思想,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轨道上来,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新八字方针.在所有制结构上,纠正了过去重视国营,限制集体,消灭个体的错误政策,努力克服经济管理权力过于集中,形式过于单一的弊病,实行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优势的根本前提下,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方针.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和阶级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城镇,由于重视和帮助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发展的结果,它们的人数和比重都有较大的增长,国营经济的比重有所下降.1984年,集体所有制职工从1978年的2,084万人增加到3,216万  相似文献   

20.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实现了政治路线的伟大转折。这是当年继真理标准讨论之后,在中国发生的又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大事。完全可以这样说,没有全党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的伟大转折,就不会使我们找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也就不会在我国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用邓小平的话说,“这是最根本的拨乱反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