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余芳 《学理论》2009,(11):39-40
交往德育是师生共处主体间意义关系情境,通过对话和理解,得以不断觉解与境界提升的道德教育活动.它是一种和灌输德育截然不同的德育理念,是对灌输德育的扬弃与超越。彭未名教授在《交往德育论》一书以交往理论为规范基础,对迄今为止的中国大学德育及德育研究中的种种人文缺失的弊端和误区做深刻的历史的和文化的评述,并由此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交往德育”。  相似文献   

2.
赖齐花 《学理论》2014,(20):126-127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分析了草根体育社会组织的内涵以及我国草根体育社会组织法律保障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并就我国草根体育社会组织所面临的种种困境提出对策如下:提升草根体育社会组织的法律地位;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完善草根体育社会组织发展中的相关法制;提高草根体育社会组织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5,(9)
中职德育课包含《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和《心理健康》五门课程,由于中职德育课程说教性、理论性特点,学生对课程内容提不起兴趣,如果教师照本宣科,或者单一化的教学模式,更增添了德育课的乏味。德育课引入创业意识的教育,为学生灌输自主创业思想,再配以成功校友案例的激励,让学生尝试着手创业方案的撰写,以及为学生创造创业活动的经验积累,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对德育课堂改革也是一种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朱晓晖  邸俊燕 《学理论》2013,(24):232-233
现行的高校德育缺少注重内心体验的审美心灵涤荡,高校德育演变成一种外在的强制灌输教育,其教育实效不尽如人意。审美教育作为关注人的意义世界、价值世界的情感教育不仅与德育具有内在价值上的统一性,教育目标上的一致性,更具有独特的道德教育功能,将审美教育与德育有机结合起来弥补高校德育的缺憾,为高校德育探寻新的视角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徐瑞娴 《学理论》2012,(26):211-212
我国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深化为草根民间组织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公益性草根民间组织在优化社会治理过程中的作用日益显现,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在提升教育效果方面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比较分析公益性草根民间组织的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引导公益性草根民间组织进一步健康发展和探索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新思路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5,(13)
当代中国高校德育特征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时代性,注重集体主义教育,与社会失链性;当代美国高校德育具有鲜明的政治价值取向,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维护个人权利。两者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第一,德育目标阶级性的差异;第二,德育内容的差异:中国高校德育注重理想性人格的建树,美国更注重社会现实性;第三,德育实现途径的差异:中国高校德育重理论性轻实践,美国高校德育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7.
刘芳 《学理论》2012,(5):189-190
目前,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低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从理性分析来看主要有:空泛化的德育内容,影响了德育的育人功能;刻板化的德育方式,影响了德育的内化效果;非专业化的德育主体,影响了德育的感染效率;单一化的德育环境,影响了德育的实现程度。提高我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的对策有:分阶段、分层次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采取理论灌输与促进学生践行相结合的思想道德教育形式;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德育工作队伍;营造良好的道德教育环境。高校只有在关注新动态,研究新问题的情况下,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深化改革,对于学生的德育表现,严格实行学分制,奖优惩劣,以此来焕发高校德育的内在生命力,这才是增强德育实效性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8.
徐瑞娴 《学理论》2012,(14):269-270
我国草根民间组织正处于初创阶段,其中的公益性草根民间组织在培育公民社会、增强公民素养方面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其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工作机制和队伍建设等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完善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章燕 《学理论》2011,(7):50-51
草根NGO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其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的发展。通过对草根NGO问题的研究现状(包括草根NGO的概念、发展困境以及应用对策建议的研究)的综述,梳理当前我国对草根NGO的大致研究脉络,找出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并为今后的深入研究寻找方向。  相似文献   

10.
王冰玉  孙蒙迪 《学理论》2013,(11):77-78
在当今高校社会群体中",精英"与"草根"的分化程度已然明显。就社会阶层分析来说,一个特定群体中精英与草根的分化是群体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但二者并不是绝对对立,互不相容的。精英由草根孕育,草根逐步向精英转变是群体社会发展的一种态势。以高校学生群体中草根与精英的偏离为基点,分析草根与精英的互动与融合机制,对高校学生自身发展,高校内部生态环境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宁晚枚 《学理论》2009,(5):38-39
德育的合理张力在于理性与感性的整合,这种整合是在不断总结、借鉴和整合理性德育和感性德育的理论基础和优势.把道德灌输和发展人的主体性结合起来,在德育内容、德育过程、德育方式、德育评价诸方面都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了过去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大陆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演变历程。笔者首先提出,偶像崇拜在神灵性-世俗性、精英性-草根性、禁欲性-享乐性三个维度上存在着内在的对立关系,并以此将偶像崇拜分为神灵性偶像崇拜、民俗性偶像崇拜、圣贤性偶像崇拜、娱乐性偶像崇拜和草根性偶像崇拜五种类型。以这五种类型为基础,笔者提出,中国大陆青少年偶像崇拜经历了幼稚多元化阶段、相对单一化阶段、绝对单一化阶段、探索多元化阶段和成熟多元化五个阶段。其结果是偶像崇拜逐渐由幼稚多元化走向成熟多元化,由激进走向理性,由迷恋西方价值观走向确立独立的价值观。最后,本文也总结了研究当前中国社会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杨洋 《学理论》2014,(6):272-273
德育制度化是指学校在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将德育制度看作是可以解决一切道德教育问题的根本,通过制定细密、烦琐的制度,以求达到帮助学生塑造良好道德目标的过程。它有标准性和客观性、权威性和强制性的特点。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社会环境的复杂化,使学校德育制度化显现出限制性、僵滞性、压抑性、表面性、功利性等弊端,使学校德育制度化逐渐散失其有效性。真正发挥制度化学校德育的实效,就要在肯定其价值基础上,学校德育制度化要求新、求实、求活,同时增加学校德育制度化的个体导向性和兼容性,以达到培养、塑造合格"新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在多元性文化影响社会的时代背景下,非主流文化对高校德育形成的挑战不容忽视。试图从以人为本的德育原则和理念、对受教育者主体性的高度尊重为德育伦理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发展为德育价值观等指导理念三个方面来构建德育主体互动模式,进行了应对非主流文化的对策性思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偶像崇拜在神灵性-世俗性、精英性-草根性、禁欲性-享乐性三个维度上存在着内在的对立关系。据此,中国大陆青少年的偶像崇拜可以被归纳为宗教性偶像崇拜、圣贤性偶像崇拜、民俗性偶像崇拜、娱乐性偶像崇拜、草根性偶像崇拜这五种基本类型。这五类偶像崇拜表现出某些特性维度上的重叠,同时又各具特点,其总和就构成了中国大陆青少年偶像崇拜类型划分的正六边形模式图。  相似文献   

16.
杨玲玲  赵建梅 《学理论》2013,(17):267-268
对小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维度对其德育问题进行了探析。其主要问题表现在:学校中德育过于泛化和知识化,脱离生活实际;家庭中家长德育意识淡薄,言行随性、重智轻德;社会中负面信息错综复杂,给小学生德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结合这些问题,提出以下对策:以品德教育为重点,以道德信仰为尺度:实现学校德育的生活化;提高家长的德育意识,德智并重:创立健康的家庭德育环境;合理监督、正确引导: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鉴别能力。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以P2P网贷行业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出现井喷式发展,其作为草根金融的功能日益得到强化。然而,以P2P公司为代表的草根金融在"野蛮生长"的同时,却陷入了"无准入门槛、无行业标准、无监管机构"之"三无"境地,P2P网贷诈骗案件频发、平台关门倒闭已成为当前我国P2P网贷行业之常态。纵观当下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发展,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征信体系难以与人民银行相对接,导致其自身征信系统脆弱,这是我国P2P网贷发展的核心障碍;其二,行业道德风险成为互联网P2P网贷平台交易的主要风险;其三,P2P行业监管的法律文本缺失,导致非法集资、金融欺诈等现象频发。为此,要构建P2P网贷征信系统,引入互联网交易诚信借贷机制;强化互联网金融的用户身份认证,加大网络安全投入;建立多层次监管体系,实行互联网金融分类监管等,以强化互联网金融作为草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7,(8)
南宋时期,中国政治格局呈现出"内忧外患"的病态,社会伦理纲常也随之破坏殆尽。重构伦理道德,树立道德价值成为士大夫和各学者所重之事。朱熹以"明人伦""做圣贤"为目标,构建起一套独特的德育方法,对唤醒人们道德意识,重构社会伦理道德做出重大贡献。其方法主要包含德育与智育相结合、引导与防治相结合、致知与实践相结合、阶段性与整体性相结合。虽然朱熹的德育方法形成于宗法社会之中,但并未妨碍其内在的客观性和辩证性,对当今学校的德育和素质教育推进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陈世香  牛一凡 《公共管理学报》2023,(4):156-167+175-176
基层是直面社会问题的治理单元,我国近年来诞生了诸多基层治理的草根创新。探究草根创新的扩散路径及内在逻辑,有助于厘清创新扩散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寻找可行的扩散方案,促成草根创新在更大范围内发挥效能。本文梳理了创新扩散的相关研究,在“组织同形”的理论基础上提出“制度趋同”这一概念,并结合浙江省龙游县“村情通”的扩散案例,阐释了基层治理草根创新的扩散路径类型及其发生逻辑。研究发现,我国基层治理的草根创新扩散有模仿性机制、强制性机制和规范性机制三种路径类型。但模仿性机制易受制于组织关系网络、创新属性及潜在学习者目标多元化的影响,出现扩散“困局”;上级政府强制力的介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破局”,上级的组织势能和资源配置权使得村委成员的行动情境发生变化,促使其采纳创新,推动创新得以扩散;上级政府的介入还有助于在创新扩散场域内激发“锦标赛”氛围和技术规范压力,推动草根创新的规范性扩散。“制度趋同”分析框架为理解草根创新的扩散路径及内在逻辑提供了理论视角;同时,本文也拓展了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理论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20.
王大伟 《学理论》2009,(12):196-197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德育工作,就必须做到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培养具有理想人格的现代青年为目标,构建科学合理、以满足学生生活和需求为重点的德育内容体系,通过优化德育环境,实现高校、家庭、社会互动结合等方武加强和改进高校的德育工作,提高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