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这个目标,我们必须对政治文明这个崭新的课题及其相关的问题给予准确的、全面的理解和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2.
民主政治是政治文明的一般性特征,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共同价值取向;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当代中国政治文明的特殊性要求;发展党内民主,健全民主集中制,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报告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的科学论断 ,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关系是相当紧密的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既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础和出发点 ,又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目的和必然归宿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则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中国政治发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思想是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的重大发展。政治文明与政治发展密不可分。政治发展实质上就是政治文明的演进过程 ,中国政治发展过程就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过程。中国政治发展就是要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现阶段 ,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必须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坚持党的领导 ,吸收和借鉴人类优秀政治文明成果 ,实现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5.
查庆九 《团结》2003,(3):14-15,17
文明就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状态,一个物质、文化、思想、制度等各个方面的总和,这种文明的概念是静态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客观的、外在的体现。另外,从字面上理解,文明本身就有价值判断在里面,包含好的、进步的、善的含义,与不文明、野蛮、愚昧相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本身除了表明我们这一阶段要发展到什么状态这一客观描述外,还包含了一个价值追求,就是我们要建设一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原则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有三  相似文献   

6.
中国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协商民主探析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现代民主中的协商政治理论与实践是一个值得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中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协商民主政治作为民主政治的一种具体形式在中国的现实可行性,探究了中国协商民主政治的基本内涵和本质特征。并从丰富和改善我国民主政治实践的视角,提出了在现实政治生活中推进协商民主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增量政治改革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分析了政治文明以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定义、要素和基本特征,指出增量政治改革或增量民主是建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主要途径。着重论述了增量民主的概念、意义、内容、要点,以及通过增量民主所要达到的治理和善治目标。最后,还试图建立起一套评估中国民主治理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政治文化革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仅要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建设,而且必须认真进行政治文化的革新。为此,必须清除我国封建政治文化残余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消极影响,吸收和借鉴人类政治文化的有益成果,努力建构适合中国国情、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新型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9.
小康社会的政治生态与政治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臧乃康 《理论导刊》2003,(11):26-28
政治文明与社会生态之间系统平衡永远处于变动中,这种变动首先来自于环境系统,环境系统的变化要求政治文明系统做出相应调整,从而实现政治生态的平衡。小康社会政治生态处于更替变动时期,要实现政治生态的系统平衡,一是要构建宪政基础;二是要比较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政治教育的时代内容 ,是新时期社会主义政治教育的特殊形式 ,是社会主义政治教育的明确目标  相似文献   

11.
The claim I want to make in this article is, in short, first, that democratic theory for the most part has seriously neglected the temporal preconditions of liberal democracy and, second, that it therefore fails to adequately grasp some fundamental aspects of the crisis of democratic self-determination in the contemporary global age. In its first part, the article seeks to demonstrate that the history of modernity is an ongoing process of social acceleration and that most of the phenomena we currently grasp under the concept of “globalization” can in fact best be understood as instances or consequences of the latest wave of social acceleration. In the second and main par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sequences of this acceleratory character of modernity for the plausibility, legitimacy and possibility of political democracy are systematically explored. The main argument is that the speed-up of society at first enabled and supported democratization, but beyond a certain critical threshold, the reverse effect occurs: the speed of social change and the dynamics of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threaten to undermine the proper functioning of democracy. Thus, it is my claim that democracy only works properly within a certain time- or “speed-frame” of social change. From this, I conclude that what is called for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 is a new critical theory of acceleration, the contours of which I briefly sketch out in the third and last part of this essay.  相似文献   

12.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是在民意的基础上统一起来 ;三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是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点或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3.
It is both a truth and a truism that Chinese politics cannot be understood without reference to Chinese culture (a truth and truism that would apply to any other society as well). But within the academic discipline of political science political culture has lost status over the past generation as not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empirical political theory. The usual candidate for replacement is rational choice theory. But properly understood, political culture is compatible with rational choice, inasmuch as there is no single standard of rationality, but, rather, it will vary from society to society and era to era. Considerations of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are necessary to provide content to rational choice theory, since without consideration of culture context rational choice threatens to reduce to a set of colorless banalities.
Peter R. Moody Jr.Email:

Peter Moody   is Professor of Political Science at The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in South Bend, Indiana. Moody specializes in Chinese politics. His more recent book is Conservative Thought in Contemporary China (2007). He is editor of China Documents Annual and book review editor of Review of Politics. He has written on Chinese politics, Asian international affairs, Chinese political thought,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and theory of political parties.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报告高度强调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许多极具创见的制度设计,包括:进一步完善"两会"制度、大力推进基层民主和党内民主、健全监督机制和实现依法治国等,为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鉴于中国的国情,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要遵循借鉴别国经验与立足本国国情相统一、实质民主与程序民主相统一、稳健发展与积极推进相统一以及存量完善与增量补充相统一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转型社会中政治文化具有复杂多样化、冲突对立化、价值取向分化等特性,对政治制度具有积极功能和消极作用两方面的影响.积极功能:政治文化是政治制度的源泉,对政治制度具有解说、维系和变革的功能;消极作用:政治文化则对政治制度具有延缓、同化和推翻的作用.我国的政治制度建设中应积极利用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的积极功能,不断抑制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的消极作用,以推动和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和政治制度的协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提供了新的价值取向,开辟了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7.
民族区域自治属于民主政治范畴.世界上不同政体的国家有不同的民族治理模式,中国采用民族区域自治的办法解决民族问题,是由我国的历史发展、文化特点、民族关系和民族分布等国情决定的,也是符合各民族人民共同利益和发展要求的.本文从民族区域自治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贡献、广西民族区域自治的成功经验与启示这三个方面入手,阐述了民族区域自治与民主政治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作为历史的积淀,传统文化富含当代政治文明建设的宝贵资源,民本传统可以转化为民主政治建设的思想资源,"德主刑辅"传统对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统一的治国方略具有重要启示,"适时因革"传统对政治体制改革的时机掌握、力度把握和策略选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不断深化的全球化进程,持续升级的信息技术,日趋极端的个人主义,反向激发的族群认同,促使身份政治在当代欧美迅速崛起。身份政治具有普遍性、多重性、冲突性和后现代性等显著特征,最初只是边缘针对主流的反抗政治,后演变为左翼与右翼之间的对抗政治。福山高度关注身份裂变的政治影响,认为身份政治源自人类对尊严的渴望,其在当代的崛起虽然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但对民主政治构成了重大冲击和挑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克制身份政治的碎片化和部落化倾向。如何深刻理解身份政治的逻辑与缺陷,准确判断身份政治的趋势与影响,对大变局时代的政治发展和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evidence, even when used politically, contributes to high‐quality democratic discourse. Research results on the use of evidence in referendum campaigns in Switzerland show that (1) evidence fosters discourse quality and shifts the focus away from politics to policy; (2) evaluations and basic research contribute positively to discourse, but not opinion surveys and statistics; (3) the participation of experts and administrative practitioners in discourse is crucial to make evidence available to the public; and (4) evidence is always used as a part of a narrative and can alter the constructed images used in a story. In conclusion, the implications for practitioner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