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预防和控制国际投资欺诈的法律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防和控制国际投资欺诈的法律问题探析邵沙平随着国际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国际投资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起来,国际投资欺诈问题日趋突出。由于许多国家还是沿袭对付单一国内市场中投资欺诈所使用的传统方法来处理国际投资欺诈,就使得国际投资欺诈不能有效地得到遏制。我...  相似文献   

2.
国际海事欺诈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际海事欺诈由来已久,它与国际贸易和海洋运输几乎同样古老。随着贸易及航运的发展繁荣,海事欺诈也日益蔓延与猖獗。尤其是70 年代初期以来,海事欺诈案频频发生,其诈骗数额之巨,牵涉面之广,已成为国际贸易的一大障碍,对各国商业、航运、保险、金融行业构成了严重威胁。反欺诈已成为各国专家学者共同专注的难题。本文就国际海事欺诈的现状、危害及表现形式进行了详尽探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反海事欺诈的有关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3.
论国际海运欺诈的防范与遏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梅生  杜鸣 《犯罪研究》2005,(1):15-20,29
本文结合国际贸易和运输的实践,为了维护合法者的权益,详细分析了国际海运欺诈的类型、特点和规律,针对海运欺诈者欺诈行为手段的多样化,提出个人的观点和看法及其主要的防范措施。阐述惩治国际海运欺诈的重要作用,采取有效措施遏制国际海运欺诈的发生,保护国际贸易自由化,保护国际贸易经营者的权益不受他人的侵害,使 WTO 的服务贸易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4.
陈震 《法学杂志》2003,24(2):70-71
国际商事欺诈和国际金融欺诈活动十分猖獗。曾在北京举行的“国际贸易与海事欺诈研讨会”上 ,国际海事总裁伊瑞克·艾伦在做专题报告时说 ,排名首位的世界最大的工业企业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被一人诈骗 4亿多美元。在 1 992年发生在我国农行衡水中心支行的1 0 0亿美元备用信用证诈骗案 ,又一次给人们敲起了警钟。从那之后 ,又发生了牟其中信用证案。使用信用证诈骗给受害人造成的损失难以数计 ,严重地威胁着我国的经济安全。目前在国际商事活动中利用信用证诈骗是一主要诈骗手法。其特点是 :诈骗人在利用国际惯例的有关规定设置陷阱的同时 ,…  相似文献   

5.
论信用证单据欺诈中的银行付款责任与法院禁付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证是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由于它在原有商业信用的基础上加上了银行信用,因而已成为现时使用最为广泛的国际贸易结算方式。但由于信用证内在交易的基本原则所固有的理论缺陷,加之国际范围内反信用证欺诈的合作程度不高以及信用证欺诈的风险小、成本少、收益大等内外诱因,致使近些年来信用证欺诈日益盛行n那么当卖方利用伪造的单据企图欺诈时,银行能否以欺诈为理由拒付?买方是否有寻求司法救济的适当途径?对此各国学者众说纷经,各国法院的判决也互见歧异。从严格意义上讲,无论何种形式的信用证欺诈,在欺诈结…  相似文献   

6.
“欺诈合同”与“因欺诈订立的合同”虽均由欺诈行为所引起,却并非同一类合同。前者系双方当事人间恶意串通所订立的,旨在欺诈第三方的合同;后者系一方当事人因欺诈行为发生错误认识,而与欺诈人订立的合同。 一、概念上的区别 欺诈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均有欺诈的故意,其所共同实施的欺诈第三方的行为属违法行为。大陆法上的欺诈合同为虚伪表示合同.虚伪表示指表意人对非真意有认识.且与相对人通谋而为的意思表示。虚伪表示的一个重要构成要件即表意人与相对人通谋订立合同.所谓通谋.指表意人与相对人均具作出非真实意思表示的故意.且…  相似文献   

7.
国际海事欺诈是一种严重危害国际贸易的违法犯罪行为。随着国际贸易及航运业的迅猛发展,国际海事欺诈呈现日益蔓延与猖撅之势,因此预防国际海事欺诈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关于保险欺诈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伴随着保险业的发展,保险欺诈现象也呈上升趋势,并成为当前保险业的最大威胁之一。我国目前还没有保险欺诈方面的详细统计资料,但保险欺诈也相当猖獗,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自1984年4月至1988年底,仅在涉外保险中就识破了10多起欺诈案件,诈骗金额高达4000多万美元。保险欺诈已严重地困扰着我国的保险业。同其他民事欺诈相比,保险欺诈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极强的隐蔽性。二是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保险欺诈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我们这里依据保险欺诈的具体情况,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种:1、制造假象,将损失“转化”为…  相似文献   

9.
吕高玉 《证据科学》2005,12(2):109-114
医疗欺诈行为作为提供医疗服务活动中的欺诈行为,具有发生前提、实施主体、行为方式和主观心理等构成要件.从实践中看可归纳三种基本类型即欺诈医疗行为、欺诈宣传行为和欺诈收费行为,医疗欺诈行为根据其不同的具体情形应承担相应的行政、民事和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0.
2018年以来,医疗欺诈犯罪案件在多地发生,被曝光的案例不乏涉及诈骗、敲诈勒索、故意伤害、强迫交易等.通过梳理多地的医疗欺诈犯罪典型案件,结合笔者处置医疗欺诈投诉的经验教训和对涉案人员的调查,分析医疗欺诈的典型表现与成因,探讨监管、投诉处置、司法鉴定、两法衔接实务中的若干问题,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1.
澳门国际私法中的法律欺诈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进  郭华成 《法学研究》1997,(2):125-129
澳门国际私法中的法律欺诈黄进郭华成在澳门国际私法中,法律欺诈是葡文“farudeàlei”的直译,实际上就是国际私法中通常所说的法律规避(evasionoflaw)。国际私法中的法律规避是从1878年法国最高法院对鲍富莱蒙王妃离婚案(Baufrem...  相似文献   

12.
在国际贸易中应用频繁的信用证,其固有的缺陷导致欺诈的不断发生,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在实践中发展出了信用证欺诈例外制度.欺诈例外是信用证独立性原则的限制和修正,是诚实信用原则在国际贸易领域中的体现.欺诈例外适用的核心是对“欺诈”标准的认定,坚持严格的标准是国际通行的做法.我国的欺诈例外制度还存在很多问题,不仅包括法律规定的不健全,还有实践中的适用情况比较混乱,这都给我国在国际上带来了不好的影响,也会不利于我国国际贸易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3.
国际海事效作是围绕着国际贸易一系列过程而产生的欺诈,有时也被称为国际贸易与海事欺诈。根据邓白氏国际信息咨信(上海)公司国际商帐部的调查,在我国国际贸易中逾期应收款中65%以上的拖欠款是因欺诈而成,怎样防治国际海事欺诈已成为目前我国国际贸易实务中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①一、国际海事欺诈的种类和特征国际海事欺诈是在国际贸易和航运的过程中,一方或几方当事人根据其从表面上为另一方当事人履行的某项特定贸易、运输和财务义务而非法地从另一方当事人那里获取金钱、货物或船舶的行为。它涉及国际贸易中的买方、卖方、船东…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个不仅仅令保险界业内人士担忧的话题。 1994年,在美国的诸项犯罪所得中,保险欺诈仅次于贩毒,位居第二。保险欺诈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高智力犯罪,我国由于保险业中断了20年,目前处于恢复阶段,保险欺诈虽尚未成为“主流”,但也已经“抬头”,特别是近年来一些国际骗保组织觊觎中国保险业,在这个正蹒跚学步的婴儿后面伸出了一只黑手,令人担忧。我们担忧的原因还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离不开一个完整的杜会保障体系,企业要走向市场,不能没有商业保险,而保险欺诈恰为这一切构置了一道路障。这是一部无须加工创作的剧本。这是一场以生命为道具,最终要以生命为代价的智力游戏。这个复杂案件的警示意义在于:骗保、保险欺诈,这个横行国际保险业的恶魔正在向我国稚嫩的保险业伸出黑手。  相似文献   

15.
析欺诈犯罪及其惩治·蔡富生欺诈犯罪在经济领域中,是一种极有危害性的犯罪。近几年来,欺诈犯罪急骤上升,欺诈数额特别巨大,严重扰乱了经济秩序,这是由于我国经济立法滞后,犯罪界定不清,打击手段不力,致欺诈犯罪愈演愈烈。本文仅就我国欺诈犯罪的现状及其司法对策...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深受海事欺诈的危害,随着开放区域向内地的拓展,海事欺诈呈日趋上升之势。1985年的一宗海事欺诈案中,我国数家外贸公司被骗金额高达1000多万美元;中国人保公司近几年资料显示,仅该公司处理的涉及海事欺诈的赔偿金额每年就高达上千万美元,如果以国海事欺诈而遭受的损失占对外贸易总额的5-10%来计算,则我国每年的损失是相当惊人的。许多原因导致了海事欺诈在我国的滋生与蔓延,反海事欺诈立法的几近空白是造成目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它间接削弱了人们的反海事欺诈的防范意识,又直接影响了对海事欺诈的打击惩治…  相似文献   

17.
信用证凭其独具一格的机制在国际贸易领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这一作用完全是以信用证的独立性原则为基石的。依据这一原则,银行在付款前只审查单据而不过问货物,只审查单据的表面而不负责单据的有效性。只要单据表面符合信用证,开证银行就必须承担第一性的付款责任。不难看出,这一机制也同时为欺诈者提供了可乘之机。事实上,国际贸易中利用信用证进行欺诈的事例屡有发生,国际海事局的总裁埃里克·埃伦先生曾撰文指出:"虽然无法精确统计究竟发生多少起信用证欺诈案件,但毋庸置疑,利用信用证欺诈,每年可使犯罪分子获取数亿美…  相似文献   

18.
张琳 《行政与法》2006,(2):118-119
信用证欺诈发生以后,较有效的办法是诉诸司法救济,请求法院发布禁令强制银行停止向欺诈人付款。信用证欺诈的司法救济措施可以在诉讼前或诉讼中采取。而且英美法系国家和大陆法系国家关于信用证欺诈的司法救济措施有很大的不同。英美法系国家关于信用证欺诈的司法救济措施主要是禁令,而大陆法系国家关于信用证欺诈的司法救济措施主要是司法保全。  相似文献   

19.
独立担保欺诈例外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国安 《现代法学》2005,27(2):97-102
独立担保因其付款义务的不可撤销性和绝对性而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发挥着高效而强大的债权保障功能,但因其本身固有的制度缺陷,也为受益人的欺诈索赔留下极大的缺口。为了弥补这一制度缺失,有必要为担保人的无条件付款责任引入“欺诈例外”抗辩权。同时,由于担保人行使欺诈例外抗辩权存在较大的风险,因此,更有效的反欺诈索赔措施应是由申请人向法院申请止付令。  相似文献   

20.
海运欺诈也称国际贸易欺诈。它是指在国际贸易和航运的过程中,一方或几方当事人根据其从表面上为另一方当事人履行的某项特定贸易、运输和财务义务而非法地从另一方当事人那里获取金钱、货物或船舶的行为。近些年来,海运欺诈案件时有发生,其范围之广,种类之多,危害之大,令人震惊。有效地打击海运欺诈活动,是摆在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面前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试就海运欺诈活动产生、发展的主要原因和防止这类活动的必要性,及如何有效地同海运欺诈行为作斗争等问题作一探讨。一、海运欺诈活动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及防止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