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895年12月28日,当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一家位于地下室的咖啡馆里放映他们拍摄制作的短片时,他们一定不会想到,一门新的艺术正从他们手里诞生,更不会想到这门艺术日后会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影响。在电影艺术诞生之前,人类已经有了六种古典艺术。这就是:恃(包括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绘画、建筑、雕塑。因此,电影又称作第七艺术。前六种艺术,谁也无法确切地悦出它们的诞生日,但可以肖定地说,在人类的原始时期它们已经开始孕育。只有电影是大生一的产物,与电、光、声技术密切结合。是人类进入资本主义生产形态以后的产物。因…  相似文献   

2.
自从电影艺术史上的第一次变革从无声电影进入到有声电影以后,电影由纯视觉艺术成为视听综合艺术,它是科学和艺术相结合的产物,综合了文学、音乐、绘画、表演等艺术门类,大大地  相似文献   

3.
王苹是新中国最为重要的电影导演之一,作品蕴含的女性解放思想与阶级革命诉求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影像表达,也是中国女性电影的起点。通过王苹等导演的艺术实践,新中国电影成功地建构了追溯革命、塑造新人、想象乌托邦的主流叙事范式,确立了革命阶级在电影领域的言说地位及文化领导权。以王苹导演为代表的新中国30年电影的艺术探索,已成为中国电影艺术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二十年,是上海在建国以后文化艺术事业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改革开放带来了上海文化事业的繁荣。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的上海文化艺术工作者坚持文艺的“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面向新时代的人民大众,在文学、戏剧、电影、美术、音乐、舞蹈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上海的文化艺术产品数量急剧增多,艺术思想水平也不断提高,从而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文化艺术的实践雄辩地证明了邓小平理论是我们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兴旺发达的正确指针和根本保证。一、改革开放,繁荣社会主义的文…  相似文献   

5.
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是其艺术理论的代表作。本文通过对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再探讨,以便对本雅明的机械复制理论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其一,虽然复制艺术丧失了灵晕,但本雅明并未因此贬低复制艺术;其二,电影与绘画和文学不同,机械复制不是它大量传播的外在条件,机械复制恰恰是内在于电影生产技术的;其三,机械复制艺术的革命意义即在于:复制艺术改变了人们感知艺术的方式,艺术的机械复制改变了大众对艺术的反应。  相似文献   

6.
“文学的失落”已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昔日红红火火的文学,如今倍受冷落。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状况,是当今文艺理论探讨的重要课题。文学失落的原因是多样的。比如文学是一种非具像艺术,不但在感受上难以与视觉表达效果强烈的影视作品相比,而且要求文学受众具有正确识读语言符号的能力和一定的审美理解能力。这在社会整体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阶段,就会制约文学为社会大众广泛接受。同时,大量通俗艺术的崛起对文学的冲击力,也不可忽视。从一定意义上说,文学失落是事实。文学批评家的注意力,也多放在上述原因的探究上。也有将文学失落的…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十多年,是我国电影发展最快的时期。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广大电影工作者热情高涨,电影的主题、题材、风格、样式和艺术表现更加丰富多彩,电影事业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江泽民总书记在1996年6月视察八一电影制片厂时说,电影作为人民群众喜爱的一种综合艺术,作为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广大电影工作者已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我们正处在建设有中国  相似文献   

8.
创办于1950年的《大众电影》,是新中国第一份电影刊物,它见证了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和成长,也是许多人青春的美好记忆。然而,在2010年3月17日,《大众电影》已退休的原社长蔡师勇却站在了被告席上,以私分国有资产罪终审被判刑4年,  相似文献   

9.
人类文明的进程伴随着传播方式的进化,而传播方式的演进也影响着文学体裁的演变。文学曾经历了口头传播时代、书写印刷传播时代,与之相应的是诗歌、散文、小说的兴起与繁盛。如今,文学传播已进入电子传播阶段,除广播、电影、电视传播带来的广播剧、电影、电视剧剧作的盛行,网络  相似文献   

10.
努力奉献美好的精神食粮简评八部优秀国产影片胡家龙1997年是我国电影创作生产奋进的一年。广大电影工作者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积极投身“九五五○工程”的艺术实践,拍出了一批思想艺术质量较好、受到人民群众喜爱的优秀影片。《大进军———席卷大西南》、《非常...  相似文献   

11.
经过2002-2012年的十年发展,国产大片不仅已成为我国电影产业的支柱,而且在电影美学层面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与突破,成绩可谓斐然.然而,国产电影大片所存在的问题同样不可忽视,人文内涵稀薄、艺术崇高感丧失、缺少本土生活质感、艺术质量不高等已成为阻止国产大片进一步发展的根本性症结所在.要正视和解决这些问题,一是自觉服膺健康向上、尚善尚美的电影美学理念,带给观众有益的思想启迪和人性蕴蓄;二是努力建构具有当下性、大众性、富有感召力和生命力的现实主义品格,回归当下生活实感;三是继续坚持题材多样化、审美风格多样化策略,打造独立的中国影像品牌.  相似文献   

12.
《前线》2007,(3)
2007年2月10日,中国电影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这座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电影专业博物馆,已成为展示中国电影百年发展历程、博览世界电影科技、传播电影文化和进行学术交流研究的艺术殿堂。2006年中国电影博物馆试运行期间已多次接待各级领导、两会代表及电影界专业人士参观,多次协办交流研讨会、电影节、首映式、新闻发布会等大型活动。在2006年12月举办的首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上,中国电影博物馆作为广播电影电视行业中的重要代表参展,吸引了众多专家和观众的目光。  相似文献   

13.
谷梁 《北京党史》2012,(3):59-61
电影是在19世纪末传人到中国的,早在1896年。在上海的徐园就有中国人开始放映电影。1905年,北京的丰泰照相馆摄制了京剧舞台纪录片《定军山》,揭开了中国人自己拍摄电影的序幕,至今,中国电影已走过了100多年的路程。  相似文献   

14.
宁波市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文化事业发展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如何发挥电影这现代传媒艺术在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倡导现代文明和道德的作用,宁波市作了有益的探索。主要是建立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体系、实行政府补贴、市场运作的农村电影放映机制,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相似文献   

15.
电影《百鸟朝凤》引起热议,是乡愁情结、电影艺术、资本市场三者竞相角力的结果。在学界,由此引发的则是百年乡土想象与写作如何可持续的话题。在城镇化/城市化继续高歌猛进、中国当代农村持续空心和萎缩的现实面前,无论是文学还是电影,任何一种"乡土"叙事类型,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凡此种种,既不是"现代性"一言所能蔽之,也不是"发展"的悖论所能完全解释,而是必须回到当代中国的复杂现实中去予以清理和正视。  相似文献   

16.
作为近年来在国内有着较广泛影响的影视教育和艺术教育研究专家,周星担任着教育部专业艺术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会长等职务,并且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最年轻的成员。在深受国际关注的2004年第二届国际影视和新媒体论坛上,周星作了中国艺术教育的主题发言,获得学界好评,去年国庆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播出他对中国电影发表的总体评价,也受到人们的关注。周星,1958年生,北师大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对文学的感悟和勤奋积累,使他留校一年后就在《名作欣赏》等刊物上开始发表论文,并基本确立了中国现…  相似文献   

17.
从全局上审视所有世间存在的艺术品,我们发现人们对艺术品的解读只有两种方式,有些艺术品以运动的形式被解读,如文学、电影、电视、戏剧、音乐、舞蹈等,另一些艺术品则以静态的形式被解读,如绘画、雕塑、摄影、建筑等。依据艺术品的构成秩序和解读秩序而将艺术品划分为动、静两大类,标准清晰,容易被一般艺术接受者所掌握,同时这一标准也比较能够揭示各种艺术品的本体特征,涵盖力和统摄性强,所以我们倾向于按照这一分类标准构建新的艺术格局。  相似文献   

18.
赵光 《求是》1999,(21)
《新中国舞台、影视艺术精品选》系列光盘(由中宣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署、中国文联。中国作协联合组织编选出版)精心选择了建国50年来电影、电视、戏剧、音乐、舞蹈、曲艺、杂技七大艺术门类的精品,囊括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经典之作。它凝聚着新中国几代艺术家的心血和才华,记载了半个世纪以来中国舞台、影视艺术的发展历程,浓缩了共和国文艺创作的辉煌成就,在世纪末奉献给共和国50年大庆,真可谓盛世艺术大典,民族文化精品荟萃。在精选出的500部舞台、影视艺术作品中,计电影100部,电…  相似文献   

19.
从1958年建厂至今,天津电影制片厂走过了52年的发展历程。如今的天影厂已发展成为具有电影独立出品权、发行权,持有甲级电视剧拍摄许可证,可创作生产电影故事片、电视剧、数字电影、电视电影、动画片、专题片、科普片和译制片的大型综合制片机构。  相似文献   

20.
《理论与当代》2012,(1):58-58
潘真在11月4日的《联合时报》上撰文指出:“文化”究竟是什么?据说,有关“文化”的定义不止200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显然,“文化兴国”“文化强国”之“文化”主要指精神,而非物质。可是,为何国人总在用物质的标准言说文化?比如,中国是当今世界上第一大电视剧生产国、第三大电影生产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