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为什么要搞长株潭一体化?“经济一体化的实质就是要实现生产要素,包括人、财、物、技术等,跨国家、跨地区流动的额外制度成本等于零。生产要素的流动没有制度限制,没有人为限制,可以自由流动。经济一体化的实质就在这里,通过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生产要素按照经济效率流动。哪里好就往哪里流,哪个部门需要就往哪里流,这就促进了结构的调整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2.
李利芳 《前沿》2006,(5):14-16
在我国现阶段,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实行已成为客观事实。在理论界关于按生产要素分配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关系的认识存在很大分歧。事实上,按生产要素分配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二者之间并不矛盾。但是,并不能因此而认为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基本理论依据就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3.
在不同的社会基本经济制度下 ,按生产要素分配有不同的性质和作用。资本主义社会 ,由于生产要素为资本家垄断占有 ,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 ;社会主义社会 ,生产要素实现了基本平等占有 ,按生产要素分配不仅不是剥削 ,而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更是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要素利用效率 ,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必须指出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我们仍应十分注意和防止生产要素占有上的过分悬殊和垄断产生。  相似文献   

4.
李本和 《前沿》2003,(5):36-37
党的十六大提出 ,确定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这是对马克思分配理论的新发展。本文在分析我国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来源和现实依据的基础上 ,重点阐述了我国实行生产要素按贡献大小参与分配的性质、特点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剩余价值学说到生产要素分配理论 ,分别说明它们各自的概念 ;剩余价值是怎样产生的 ,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作用 ;剩余价值是怎样实现的 ,生产要素又是怎样参与分配的 ,说明它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任毅娟 《传承》2012,(18):34-35
按照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理论,农民作为新的生产要素的需求者,在投资收益率增加,农民愿意接受新生产要素的情况下,农民能否很好地利用这些新生产要素,关键还是要看农民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需要人力资本投资。因此,探索现代农业人力资本投资有效途径,应将重心放在大力发展教育、培养高素质农民上。  相似文献   

7.
土地作为经济活动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已成为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切入点。省第六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指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生产要素、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在城乡均衡配置。实现城乡生产要素的均衡配置首先要做到要素的平等和自由交易。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快速推进,我省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日益明显。  相似文献   

8.
认识知识贡献构建知识价值实现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知识已成为新的生产要素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在经济运行成长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它已经成为资本和劳动力之外的新的生产要素。本来在农业社会里,人们把土地、山川、河流等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作为经济活动的生产要素,随着工业社会的兴起,自然资源和工厂、商店等物质资源都资本化了,资本成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相结合的媒介,资本和劳动力被认为是经济活动的生产要素。而随着经济发展中知识的贡献的提高,人们提出科技进步所取得的创新利润,成为经济成长的新的动力源泉,从而有学者提出把科技进步作为与资本及劳动力相并列的生产要素;有的…  相似文献   

9.
胡振红、吴祺在《江汉论坛》2010年第11期上载文指出: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滞后于消费品领域的市场化改革,政府依旧是稀缺生产要素(资本和土地)的实际掌控者和配置者。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仍属草创未竟:一方面,作为稀缺生产要素的配置主体.  相似文献   

10.
深入推进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对我国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我国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面临着乡村生产力滞后、城乡发展不均衡、缺乏外部力量支持等挑战。对此,应通过加强制度顶层设计、深化乡村供给侧改革、加大现代生产要素投入,推动我国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分配问题的相关论述,深刻分析了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论所存在的分配标的错置、分配依据混淆以及分配环节缺失的问题,揭示了作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论原生形态的萨伊“三位一体公式”的假象性质,说明要破除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论的假象,就不能停留在事物形式的表面,而必须透过这种表现形式的帷幕揭示其内在的本质。本文同时认为,对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论的质疑凸显了对生产要素所谓“贡献”理解的重要,而如果不是将生产要素的所谓“贡献”理解为其对价值或使用价值的创造,而是理解为由于生产要素(主要是资本)的投入而对生产资料效能的充分利用和剩余劳动力的有效吸纳以及由此促动的经济与社会的巨大发展,我们倒是有可能消解在生产要素“贡献”问题上的困境。  相似文献   

12.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与现实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应划分为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和其他分配方式三大类,按生产要素分配又包括按劳动要素分配等六种具体形式,其他分配方式也有按风险分配等多种具体形式;按生产要素分配并不包括按劳分配,它们是两种不同的分配方式;我国现阶段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3.
劳动和劳动力各自是独立的生产要素,而管理、技术、信息等内涵于劳动力和资本之中。因此,生产要素应包括劳动、劳动力、土地和资本,其中劳动是活要素,劳动力、土地、资本是实体要素。劳动价值论是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立论的,按劳分配是在此基础上作出的理论抽象,不是价值分配的操作方法。价值分配是按市场规律进行的,与价值创造没有必然的联系,所谓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并不能否定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14.
徐佩华 《理论月刊》2002,(10):31-32
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为了更有效地配置生产资源,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过程就是市场配置生产资源的过程,离开了按生产要素分配就不能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分配是实现按生产要素的基本手段,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市场配置生产资源的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15.
正确认识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是生产要素所有权或占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原则生产要素是进行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所必需的各种因素或条件,主要包括生产资料、劳动力、技术、信息等。本文所讲生产要素,主要指生产资料(其价值形式是资金或资本),不包括劳...  相似文献   

16.
十六大报告指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既然生产要素中包括了劳动,按生产要素分配便包括了劳动要素参与分配,为什么还要再讲按劳分配呢?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将数据纳入生产要素,明确要健全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提出,要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等任务。数据应用已渗透到经济社会各领域,数据资源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生产要素,相比能源、材料等传统生产要素,  相似文献   

18.
编者按:按劳分配曾是几十年来我们国家工资分配的理论基础。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实际上已经参与收入分配,但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无疑对打破思想理论上的禁铜,对于下一步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何为生产要素,生产要素如何参与分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后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水平如何制定等等,对于与此相关的许许多多问题尚需进一步探讨明晰。为此,国家计委社会发展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  相似文献   

19.
生产决定分配,分配又能动地作用于生产。分配结构就是在这种双重的制约关系中形成的。这种双重制约关系.可以从要素决定和职能决定两个方面加以说明。独立的劳动力或独立的生产资料是不能创造出产品的.生产是各种生产要素组合和相互作用的过程,所有已投入的生产要素的数量共同决定着产品的数量。既然生产成果是各生产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那么,生产成果就必然在各要素之间进行分配。要素之间的关系决定分配关系。企业的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资产、土地、经营管理等等,与这四种生产要素对应的是四个主体,即劳动者、资产所有者、土地所有…  相似文献   

20.
牛凯功 《创造》2021,29(10):11-18
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制定出台《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首次将"数据"列为七大生产要素之一,并提出健全数据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意见."在每个历史地出现的社会中,产品分配以及和它相伴随的社会之划分为阶级或等级,是由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怎样交换产品来决定的."①深刻把握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理论依据,区分生成数据、生成数据生产要素、数据生产要素投入到社会再生产过程三个阶段对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实现形式展开研究,对于通过公平合理有序的分配,取得数据要素作用充分发挥的正向激励,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