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阿左旗巴润别立镇沙日霍德嘎查是一个以纯牧业为主的贫穷嘎查,人均收入只有1000元,嘎查积累几乎为零,是全镇吃救济人数最多的两个嘎查之一;到2007年,嘎查集体资产达38万元,人均纯收入5024元,嘎查党支部连续荣获盟、旗先进基层党组织、“五个好”党支部,嘎查也被评为区、盟、旗三级文明嘎查。  相似文献   

2.
初访小南村     
《政策》1999,(7)
小南村地处仙桃市区西郊,1992年还是一个负债村,历年负债总额达300多万元。而到1998年该村实现社会总产值2.4亿元,村集体收入180万元,创利税9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900元。该村先后获得仙佻市“亿元村”、“乡镇企业十强村”、“湖北省村级农民生活水平200强”、“湖北省村级综合实力500强”等荣誉称号。 短短几年,小南村的路是怎样走过来的呢?  相似文献   

3.
西平县蔡寨回族乡,是1986年底由二郎乡的几个回汉族杂居的边远村分出来而成立的新乡。当时人均收入300多元,群众生活水平明显低于全县平均水平。1997年,该乡工农业总产值达2亿多元,财政收入157万元,人均纯收入1968元。财政收入、人均纯收入分别是...  相似文献   

4.
2008年是泰和县实施“和谐崛起、强县富民”战略、推进“四大工程”建设的关键之年,力争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1%,达52亿元;财政总收入增长33.7%,达4.6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87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768元。  相似文献   

5.
现任新余市渝水区欧里镇昌坊村党支部书记的昌梅生,5年前是当地一位采石场的老板。2002年作为农民致富能人当选为区人大代表,并参加了村委会主任竞选,他在岗位上一心为民办实事,一意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短短几年,昌坊村集体经济收入快速增长,农民收入飞速增长,仅2005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5000万元,农村集体纯收入58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7000元,昌坊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南丰县土地面积1909平方公里,人口2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2万人。近几年来,这个地处偏远的丘陵农业小县,依靠发展被温家宝总理誉为“金牌”的南丰蜜桔,打造了农民收入的“金牌”。2005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347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081元,其中2004和2005年两年增收1505元,比同期全省平均多增收697元,获得了全省各县市农民收入绝对额、增加额、增长速度三个第一。走出了一条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新路。  相似文献   

7.
忻城县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中,以求实、求变、求特色,促进了大石山区经济跨越式发展,2008年实现了“三个突破”:财政收入2.3418亿元,同比增长25.9%,突破2亿元大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378万元,同比增长19.8%,突破1万元大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378元,同比增长17.6%,突破三千元大关。  相似文献   

8.
地处大田县城区的均溪镇红星村,村民人均纯收入达3655元,是个较富裕的村,村里的老人都说:这几年的发展,离不开村委几名实干的干部,他们是红星村里的“红星”,  相似文献   

9.
《今日民族》2003,(1):66-68
屏边在云南省不算是一个发达的地方,但近几年来却因发展速度突飞猛进而令人瞩目。一组数据可以作证:1986年,GDP(国内生产总值)为0.38亿元,农民人均有粮184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36元,贫困人口11.8万人,是国务院确定的“八七”扶贫攻坚贫困县。1998年,GDP为2.45亿元,农民人均有粮323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584元。2002年,GDP为3.56亿元,15年来的平均增长率为10%。农民人均有粮354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068元,贫困人口下降到900人(以人均纯收入560元为标准)。屏…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玉溪市大营街办事处,1995年有国内外174个团队、9200余人前往参观,共同的观感是:“大营街两个文明建设获得协调发展”。该办事处有1250户,4480人,9个农业生产合作社,24个集体企业,1537亩耕地。1995年经济总收入10.641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16元;人均0.34亩耕地,粮食亩产达1000公斤,不仅自给有余,还交售国家10.43万公斤。农业总收入274.41万元,人均612元。“走进大营街如同走进了花园城”。公园有的花卉树木、游乐场所等,它有;城市有  相似文献   

11.
永修县     
《时代主人》2007,(5):F0003-F0003
永修县是九江市的南大门,紧靠省会城市南昌,位于“昌九工业走廊”中部。境内总面积2035平方公里,人口约37万,辖5乡11镇两场和两个农垦企业集团。2006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0.6亿元,财政总收入3.28亿元,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818元。2006年,该县荣获全省经济综合先进县、全省县级财政收入三年翻番奖、全省先进工业园等殊荣。  相似文献   

12.
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宁洱镇新民办事处党支部,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切实抓好党的自身建设,选准发展思路,兴办村办企业,壮大集体经济,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1993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374万元,农民人均总收入1600多元,人均纯收入804元;村办企业产值达151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40.3%。199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00多元。党支部连续三年被镇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他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一、认真抓好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新民办事处有8个合作社,754户,2337人,总耕地面积785亩,人均0.3亩。党支部设5个支委,…  相似文献   

13.
1974年,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三台薄壳核桃,被外贸部列为“优质出口产品”。20年过去薄壳核桃现已发展成为三台乡的一个支柱产业。1995年,三台乡共有核桃树42万多株,人均核桃树们株。核桃产量达700吨,销售653.8吨,收入405.36万元,人均核桃收入达354元。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65元,是1980年sl元的11倍。贫穷的三台开始跨过温饱线,一幢幢瓦房拔地而起,群众开始过上了好日子。一个交往产业的形成三台乡位于楚雄州屋脊白草岭,境内海拔1200米至3657米之间,山高坡大,平地寸土寸金,全乡总耕地面积12883亩,其中:水田仅114亩,不足…  相似文献   

14.
据湖北省农调队对全省3300个农户的抽样调查,1996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86362元,比上年增加352.叙元,增长2332%,扣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增长6.56%。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全国的位次由1995年的第15位上升到第14位,实现了“九五”计划开好头、起好步的目桥。但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状况仍未改变。现根据我们掌握的统计资料,对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国的原因分析如下,以期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农业特别是粮食一头沉的产业结构仍没改变我省是“农业大省”。多年来,第一产业收入在我省农民收入中占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15.
戴龙华 《江西政报》2006,(24):43-44
近年来,永丰县大力推进“一村一品”建设,以蔬菜和油茶为主导的特色产业迅速发展。一是“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格局初具雏形。全县具有产业特色的专业镇16个,占乡镇总数的73%以上,“一村一品”专业村(自然村)达800多个。二是主导产业优势突出。无公害蔬菜和油茶产业已成为惠及千家万户的“阳光”产业、富民产业和出口创汇的强县产业。2005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23万亩,产值4.8亿元,超过粮食总产值;油茶林面积达48.5万亩,占山地总面积的16.8%,油茶总产值达1.3亿元。三是示范辐射效应明显增强。全县共建成“一村一品”产业示范基地130多个,其中规模以上基地60多个。尤其是蔬菜生产,已建成重点示范乡镇9个,重点示范村18个,佐龙、坑田公路沿线蔬菜基地规模达2万亩。四是“三农”效益稳步提升。2005年全县农民从蔬菜生产中人均获得纯收入1136元,比上年增加129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3。  相似文献   

16.
长岛地处胶东辽东两大半岛之间,是一个以渔为主的海岛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海岛经济高速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1984—1993年的10年间,全县的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等翻了两番多,到1993年底,全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1.8万元,渔村人口人均纯收入2918元,列全国县级之首,跨入了“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的行列。 长岛能在短短的几年内,经济实现“跳跃发展”,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坚持把上级的方针政策同当地的实际结合起来,找  相似文献   

17.
南京高淳武家嘴村,30多年前,是石臼湖畔的一个“渔花子村”。1980年,这个人均3分地的村落,辛苦一年人均纯收入只有49.13元,1983年,村集体账户上仅有126元钱。改革开放的春风给武家嘴带来了蓬勃的发展生机,村党委领头人带领全村人民创新、创业、创优,超常发展,率先发展,2010年,武家嘴人均纯收入超过9万元,  相似文献   

18.
农村人均年纯收入在100元以下的,每万户中1978年有3330户,1986年减少到1101户。人均年纯收入300元以上的,每万户中1978年只有240户,当时在群众眼里他们是“富翁”;  相似文献   

19.
李云中  袁宇民 《政策》2002,(3):44-44
我们温泉镇地处英山县城区,地理条件得天独厚,区位优势十分明显。近年来,我们坚持“服务县城、发展特色、培育市场、搞活流通”的工作思路,大力发展城郊经济,使全镇经济实力大大增强。2001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4.4亿元,财政收入突破1000万元大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800元,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城郊经济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绍兴怎样破解古城保护与经济发展的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户巷盘曲,百桥千街水纵横”的江南古城,处处为它散发出的青春气息所陶醉。一组数据勾勒了这里旺盛的经济活力:去年全市财政总收入62.3亿元,老百姓的人均存款超过了1万元,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343元,均遥居浙江省前列。在长江三角洲城市丛林中,绍兴已经崛起成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