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官德”是社会道德的核心 ,是有效行政的基础 ,是遏制权力腐败的内在屏障。加强“官德”建设 ,是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 ,实施“以德治国”的关键。加强“官德”建设 ,当务之急 ,是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官德”体系 ,激活领导干部的道德自律机制 ,建立健全权力约束机制 ,实现领导干部“有德可依 ,有德必依 ,失德必纠” ,并以此推进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2.
领导干部的“官德”出现问题集中体现在某些掌握着公共权力的官员在权力运用方面的不道德。领导干部“官德”失范的核心问题是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缺乏伦理规范和法律秩序而导致的行政主体伦理失范。为避免行政伦理失范所带来的领导干部“官德”失范,必须加强“官德”建设,通过制度建设和对领导干部的信念教育,重新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行政伦理体系。  相似文献   

3.
一名好的医生,不仅要有好的医术,更应有好的医德。有了好的医德,就有了自觉为病人服务的善心,病人就会记着你、感激你。同样,一名好的领导干部,不仅要有高人一筹的领导能力,更要有使人折服的好的“官德”。有了好的“官德”,就有了甘心做人民公仆的诚心,想天下忧,解群众困,群众才会拥护你,百姓才能信任你。何谓“官德”?简言之,就是为官者应具备的道德,是与领导者所掌握的  相似文献   

4.
党的领导干部,是公民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代表人民行使一定的公共权力,党和国家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掌握在他们的手中。领导干部道德,是一种与权力相联系的特殊的职业道德,即所谓的“官德”。 “官德”在整个社会道德体系中居于最高层次,处于主导地位,代表着整个社会道德的先进水平和前进方向,对公民道德建设具有直接的决定性的影响。 首先,加强“官德”建设是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必然要求。我国自古就有强调“德治”的传统,并要求治国先治吏,治吏先正德,因为“官德毁,民德降”, “吏不廉则治道衰”。早在两千多年  相似文献   

5.
官德四看     
任敏 《先锋队》2012,(16):14
领导干部的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道德尺度。相对于普通人而言,领导干部手中握有或大或小的权力,能在一定范围内,对社会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正确行使权力,需要制度和纪律的约束,更离不开道德的力量。"官德"是领导所应恪守的职业道德,是从政之道、为政之德,是用权的行为规范。一个官员官德如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选拔任用干部既要看才、更要看德,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决不能容许有“德”的缺失。新的用人导向表明,加强官德建设是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7.
《当代贵州》2012,(9):1
在去年底召开的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指出,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德是为官之魂。这突出强调了干部德的重要性。“官德正,则民风淳;官德毁,则民风降。”领导干部德的好坏,事关社会风气好坏、人民利益得失、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  相似文献   

8.
叶再春 《前线》2012,(7):116-117
对领导干部而言,道德更集中的表现是“为官之德”,即通常人们所说的“官德”。6月18日,北京市纪委、市委宣传部、北京市社科院联合组织专家编著的《中国古今官德研究》丛书面世。来自中央党史研究室、北京大学、解放军后勤学院、中国纪检监察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出席该书出版发行座谈会,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对官德建设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9.
戴蓉 《江淮》2012,(10):28-29
做官先做人,立世德为先。官德关乎社会文明程度,关乎政权兴衰成败,是为政优劣的分水岭,是人心向背的晴雨表,不但是党员、领导干部立身之本,也是立世之基。党员、领导干部要不辱使命,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讲党德官德,正确用好人民赋予的权力。"基层党课"紧贴党员、领导干部思想和工作实际,以故事体的风格谈党德建设和官德修养。分为忠诚老实、坚定信念、廉洁奉公、谦虚谨慎、气度恢宏、人格独立、选贤任能、官德修养等多个专题,系统性地阐述加强党德官德建设的重大意义、基本途径和主要方法。敬请读者关注。本期安排发表"忠诚老实"篇。  相似文献   

10.
“三严三实”是领导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严是手段,实是目的。县(市、区)委书记只有把“严”的要求和“实”的精神牢记心中,在严的基础上坚决做到实,才能提振一方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精气神,从而形成推动“四个全面”建设的朝气、志气和锐气。坚定信念,清白做人,切实做到“干事”与“干净”于一身。党性修养是第一位的,是领导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县(市、区)委书记践行“三严三实”,就必须认真写好“严”字,清廉为政,清白做人,在严于律己上作表率。官德主导民德,官风决定民风。  相似文献   

11.
要落实以德治国方略,抓好官德是重心。官德修养具有强烈的示范作用,它关乎党风、民风和国计民生。目前,总的看,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官德主流是好的,但仍然存在自律性差、表率作用差、道德品质差、政策水平差等问题。因此,必须强化官德教育,强化爱岗敬业意识,强化自律意识。坚持“德”、“位”统一的用人原则、建立行之有效的“官德”惩戒机制。  相似文献   

12.
官德,即为官者的道德。“教之首,德为先”,我国自古就重视道德教育,对于为官者的道德修养,更有许多卓见。从商汤总结夏亡教训,为百官制定不要沾染“三风十惩”(即巫风、淫风、乱风和十种罪过),到孔子提出“为政以德”,再到李世民“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的官德思想,被历代明君贤臣借鉴,一些清官廉吏的官德修  相似文献   

13.
自古以来我国就重视官德培育。修好为官之德,对党员干部自身修养的提高、党之根基“民心之城”的巩固有着重要作用。培养党员干部的官德品性,既需要自身做到立德、修德、践德的高度个人自觉,也需要制度、考核、监督有形的外部约束,如此才能做一个身怀浩然正气、心连百姓之心的好干部。  相似文献   

14.
人无德不立,百行德为首,德为官之魂。"政德",是指为政之德、政治品德。领导干部要讲政德,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山东时指出,要用好山东的重要历史文化和革命文化资源来培养更多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从中国传统的政德建设思想中汲取灵感和智慧,将齐鲁大地的红色基因和政德文化融合起来,挖掘好各地市和政德教育相关的元素,是当下提升政德教育品质的新课题。中共枣庄市委党校在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中,以切实提高领导干部的政德修养为出发点,将山东的历史元素、文化元素和政德教育相融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创新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官德即为官从政的德行标准。当前,官德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个别官员的腐败、路人的冷漠容易引起民怨。人们疾呼:“拿出‘刮骨疗毒’的勇气进行道德重建。”用官德引领民德,是每个党员干部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军队领导干部更应走在前列。胡主席反复强调,“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  相似文献   

16.
德是风之“魂”,风是德之表。良好的官德官风可以带动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请看———五□赵锦明领导干部要自觉加强官德建设十年前,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告诫全党,革命胜利后,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将成为无产阶级的主要危险。他指出:“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他要求全党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思想武器,积极克服“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保持党…  相似文献   

17.
权力辩     
当前,一些领导干部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甚至违法乱纪走上犯罪道路,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运用手中的权力时,忽视权力范围,滥用职权,造成于国、于民、于己有害的恶果。其主要表现在:──认识错位。有的领导干部对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缺乏清醒理性的认识,持“权力万能论”,认为有了权就有了一切,没有权就丧失一切,世间除了天大地大外,就是权大。甚至还认为,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就得自己说了算”;有的持“权力独尊论”,认为权力就是权威,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就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并不折不扣地执行,否则,就要受到自己…  相似文献   

18.
王长艳 《世纪桥》2013,(5):26-26,38
中国古代"官德"修养内涵丰富,其具体内容有忠君爱国、以民为本、清正廉洁、温恭让学、勤勉谨慎等方面,当前,我国的官德建设对领导干部提出了修为"忠"之德、修为"诚"之德、修为"公"之德、修为"廉"之德、修为"学"之德、修为"勤"之德等方面的要求,这些要求与古代的官德思想一脉相承。因此,坚持古为今用,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官德思想,对于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素养很有裨益。  相似文献   

19.
官与德     
以德为本 ,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立身处世教子育人的标准。文人讲文德 ,军人讲武德 ,艺人讲艺德 ,大夫讲医德 ,官员讲官德 ,一个社会 ,一个国家 ,需要提倡、树立各种职业道德 ,而首先要提倡、树立官德。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 ,治国就是治吏 ,治吏在于立德。有了好的官德 ,百姓就会仰之效之 ,就会政通人和 ,国泰民安。从古到今 ,都有不胜数计的“为官之道 ,德在其首”的典范 ,成为世人称誉效法的楷模。在古代 ,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陶渊明是这样 ,敢于犯颜进谏的魏征也是这样 ;在当代 ,“心里装着群众 ,唯独没有自己”的焦裕禄是这样 ,“心系高原…  相似文献   

20.
德,不仅是“立身”之本,而且是“立国”之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道德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具有重要作用,大德之行,必有大治。一个党员就是一根标杆,党员干部的道德在整个社会道德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并影响、决定着其他社会道德。自古以来,官德无小德,官德隆,民德昌;官德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