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的浪潮正在奔腾向前。人们都在参加改革,也在议论改革。议论最多的是改革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关系。许多人担心改革会不会背离社会主义道路。这就是常常听到的姓“社”还是姓“资”、前进还是倒退的议论。显然,这已成为思想政治工作亟需回答的问题。改革是为了更好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就是要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此,改革也是深刻的革命。但它与我们过去反对封建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革命有着根本性质的不同。反对封建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革命是要从根本上推翻其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我们现在进行的改革,不仅不推翻我们自己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而且要通过改革使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生产力标准问题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问题,是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根本问题,也是检验经济体制改革成效的根本问题.因此,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标准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一、生产力是社会制度变革与更替的决定力量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改革不是一种社会制度取代另一种社会制度的暴力革命,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它的性质只能是社会主义的,是由非对抗性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所决定的: 第一,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基本追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但是又带有旧社会遗留下来的痕迹。这些痕迹既有其存在的理由,又有其存在的弊端。但是总的说来,它不是旧社会主流本质的反映,同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不表现为对抗性质,而是非对抗性质,只要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节就能解决。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科学论断,从三个层次分析了社会主义本质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关系c第一层,“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从生产力的角度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的,社会主义产生的实质就在于打破阻碍生产力向前发展的任格,使生产力得到彻底解放和发展,否则,社会主义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的非对抗性,便使得社会主义不仅在它作为一种新生的社会制度出现时能够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而且能…  相似文献   

5.
改革具有革命的性质,改革是我国的第二次革命,这一点在1984年10月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就已经提出来了.今年2月邓小平在视察南方时的重要谈话中进一步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革命,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  相似文献   

6.
“趋同论”是近几年在我国理论界广泛传播的一种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它认为,在当代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浪潮中,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都在互相学习和吸取对方的长处,相互靠近、差异减少,逐渐融合为一种最优的社会制度。这样,两种社会制度的本质区别和根本对立消失了,人类进入了极乐的世界。这种论调貌似中庸,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和欺骗性,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其实质是在新的形势下,美化资本主义、取消社会主义。因此,加强对资产阶级“趋同论”的分析批判,进一步肃清其影响,就成为我国理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以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为出发点,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改革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一切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手段与方法都可以采用。计划和市场作为经济手段,没有社会制度属性,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把计划和市场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这一系列重要观点的提出,破除了人们把市场经济看作是社会基本制度范畴,并将它等同于资…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6,(1)
从唯物史观角度看,改革是在社会制度不变的条件下,对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调整,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根据我国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还可以把改革与人的主体性结合起来,从"主体意识""自我革命""主动明确的开放态度"等方面来理解。作为中国发展的前进动力和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推动力,改革的意义极为深刻和重要。  相似文献   

9.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个"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制度的建立在生产力水平制约下是以制度建构者的接受和选择为前提的,因此社会制度的更替体现了人类在社会规律面前的主观能动性。社会形态决定社会制度,社会制度体现社会形态;而在实际演进过程中,则是社会制度改变社会形态。人类社会正是通过代表前后相继的两种不同社会形态内在本质的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之间反复的较量、斗争和更替,逐渐从低级向高级渐次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正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主体性特点的突出体现。  相似文献   

10.
端正党风是搞好改革的重要保证搞好改革必须有好的党风来保证,这是由改革的性质和党对改革的领导地位决定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我们改革经济体制,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这种改革不是以一种社会制度代替另一种社会  相似文献   

11.
一、生产力是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唯一标准? 在学术理论界有人多次批评不赞成把生产力作为区分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唯一标准、不赞成离开社会制度或者说离开政治标准和精神文明标准谈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观点。如有的同志说:“凡是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政策和措施都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巩固和发展,都姓‘社’,”。还有的认为,“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是检验社会制度的唯一标准”。不要“把那些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当作‘资本主义’的”。有的甚至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是一种思想体系,又是一种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它奠定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需要社会主义为之提供环境和条件,科学又对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发挥特殊重要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很注意运用科学技术建立生产力学说,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科学是生产力的观点也就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项重要内容。邓小平同志根据国际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变化、新情况,进一步提  相似文献   

13.
贵州省社科院副院长周成启研究员认为,生产力水平是否是社会主义质的规定性的内容?周成启说,先进的社会经济形态、社会制度必然具有较高的生产力水平。但也有相反的情况:生产力水平低,社会制度比较先进;生产力水平高,社会制度  相似文献   

14.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1)社会主义最根本的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在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因此,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列宁说:“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保证新社会制度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只有生产力大大发展了,  相似文献   

15.
今年8月19日,是原苏联共产党和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共和国的十周年忌辰,而在这十年间,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蓬勃发展,蒸蒸日上。两相对比,居安思危,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及其重大意义。 一、苏共垮台最深层次的原因,是因为其背离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我们党只有自觉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自觉进行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也是…  相似文献   

16.
正一、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的探索和回答发展的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邓小平同志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  相似文献   

17.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任何社会形态中的基本矛盾。其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正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要打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桎梏,因而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取代。社会主义的诞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巨大进步,是符合生产力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根据变化了的实际,对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进行一定程度的变革,同样是历史进步的要求,是生产力发展所必需的。一、社会主义的诞生就是生产力的极大解放,代表着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个人类社会基本矛盾中,生产力是革命的活跃的因素,是不断进步变化的,而生产关系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中则是相对稳定不变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必须变革生产关系,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当一种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时,  相似文献   

18.
要划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首先应区分开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人们有时把社会主义的概念当作社会主义社会使用,但是严格说来,两者是有明显区别的,我们当前所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准确地说应当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而不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因为社会主义或者指的是一种社会制度,或者是一种思想体系,或者两者兼而有之,而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不仅包括社会制度和思想体系,而且更重要的还包括社会生产力及其所达到的不同水平,所以叫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可能更准确一些。  相似文献   

19.
"跨越"理论是关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通过跨越或缩短资本主义发展进程而进入社会主义的理论。这种跨越既包括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跨越,也包括对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生产力的跨越。"跨越"理论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在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跨越之后,关键是要实现生产力的跨越。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改革和开放同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动力 ,两者在理论依据、发展目标、革命性质、判断标准上具有同一性。改革与开放作为政策和实践 ,在渐进中实现互补 ,彼此相互关联 ,相互促进 ,具体体现为循序渐进、通过试验、抓住时机、交叉进行等不同情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