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道明,江西兴国人。中央苏区建立时,曾担任闽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闽赣省委工作团副主任。主力红军长征后,所部被敌人打散,只剩下省委工作团和省军区一个团约三百多人,被国民党包围在紫山一带。危急时刻,闽赣省军区领导人宋清泉、彭祜、徐江汉叛变投敌,杨道明冒险突围,隐蔽在永泰的嵩口、玉湖一带,陷入极度危机。在这种情况下,杨道明与黄家法来到秋垄九座寺,经妙智法师介绍入闇亭寺隐名当和尚。杨道明现为永泰县闇亭寺的主持僧,福建省政协委员,永泰县政协常委,永泰县佛教协会主席。  相似文献   

2.
苗体君 《党史博采》2011,(10):55-60
1979年7月2日早晨,85岁高龄的包惠僧起床后多有不适,晚上10点40分,包惠僧突然猝死在家中的床上,医生诊断是“腹主动脉瘤”破裂,大量失血而死。由于包惠僧身份特殊,他追悼会的悼词很难拟定,在他去世20天后,即1979年9月22日下午4时,包惠僧所在的工作单位国务院参事室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为包惠僧举行追悼会。  相似文献   

3.
寺院里接纳了一个年方16岁的流浪儿.这个流浪儿头脑灵活,手勤脚快。灰头土脸的流浪儿在寺中剃发沐浴之后,就变成了干净利落的小沙弥、法师一边关照他的生活起居.一边因势利导教他为僧做人的一些基本常识。看他接受和领会问题比较快,法师又开始引导他习字念书、诵读经文。  相似文献   

4.
勤思解惑     
中学时读过《唐语林》,其中有一短文觉得好玩便抄录下来:“吴道子访僧,不见礼,遂于壁上画一驴。其僧房器用,无不踏践,僧知道子所为,谢之,乃涂去。” 大意是:吴道子去拜访一僧,僧人不以礼相见,吴道子便在壁上画驴,结果僧的屋子被驴践踏得乱七八糟,僧便赔礼道歉,吴道子才把画涂掉。 当时记住这则故事,只觉得吴道子与神话中的马良相似,有神来之笔,可点活万物。吴道子乃画圣,谁若敢不以礼相待,自然要遭到报复。 后来一位画画的朋友与我闲聊时也讲述了吴道子画驴的故事,说有人读书不求甚解,只看表面,那么吴道子便成了用画…  相似文献   

5.
汤雄 《世纪风采》2006,(11):25-28
今年早春,我偕妻子去苏州城外三十里地的香雪海探梅,归途顺便去石壁一游。石壁又称石壁窝,为蟠螭山顶峰上一块凹陷之地,面积三亩有余。石壁上有摩崖石刻26方,均为当年李根源、章太炎、吴湖帆、谷钟秀等吴门隐士名人所题刻。山顶另有永慧禅寺一座,据《光福志》载,寺为明隆庆三年(1569年)僧憨山复创。  相似文献   

6.
1918年10月5日(农历九月初一)这天,在宁乡、安化、益阳三县交界的大沩山上,忽然火光冲天,喊杀之声,惊闻数十里,以密印寺佃户张三元为首的农民抗租起义爆发了。他们杀“和尚”,烧寺院,打出了三农起义团的红旗。这就是当时震动湖南的沩山农民起义(又称张三元起义)。何叔衡暗中支持了这次起义。耸立在宁乡大沩山昆庐峰下的佛教南宗古寺密印寺气势宏伟,兴建于唐元和年代。该寺在益阳、安化、宁乡三县交界处置有“饭僧田”1000多亩,拥有佃户数百家,是赫赫有名而又比较富裕的大寺院。清末,一批失意的官僚军阀在社会上站不住脚,他们选中了这个世外的富裕之处隐身乐业,当了“蓄发僧”。这些挂着“和  相似文献   

7.
静海寺警世钟长鸣杨磊南京下关区热河路北端的静海寺,因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在此议约成为国耻纪念地。规模宏大的静海寺系明成祖朱棣为表彰郑和航海的功德而建,赐额“静海”,取四海平静天下太平之意,却屡遭战火洗劫,到1983年重建时仅存偏殿数间。1840...  相似文献   

8.
程旭光 《实践》2007,(9):45-46
美岱召建于明万历三年(1575年),是由当时土默特部领主阿拉坦汗(即俺答汗)主持兴建的一座较典型的喇嘛庙,原名“寿灵寺”。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阿拉坦汗的孙子扯力克之妻五兰妣吉重修泰和门后改名为“灵觉寺”。1604年,西藏考虑内蒙古无高僧掌教,遣大喇嘛迈达里胡土克图(美岱召乎图克图)至内蒙古传教。两年后,五兰妣吉迎请迈达里抵“灵觉寺”宣教佛法。从此该寺称为“迈达里庙”、  相似文献   

9.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市望志路106号开幕。全国有七个地区十三名代表参加会议。陈公博、包惠僧、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张国焘、刘仁静、王烬美、邓恩铭、李达、李汉俊、周佛海及第三国际代表马林、赤色职工国际代表李克诺斯基,一共十五人。在此次会上,中国共产党正式宣告成立。身在广州的陈独秀被选为中共总书记。在中共“一大”会上,包惠僧和毛泽东地位相同,表现各异。27岁的包惠僧发言活跃,28岁的毛泽东沉默寡言。“一大”一结束,包回到武汉,担任湖北共产党的领导,毛泽东回到长沙主持湖南共产党的工…  相似文献   

10.
孟昭庚 《广东党史》2011,(10):38-40
包惠僧这个名字,现在对于一般的人而言并非耳熟能详,然而却曾经是一个很响亮的名字,在历史上也曾风光一时。包惠僧,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党员,中共“一大”的出席者,当然也是中共“一大”代表。  相似文献   

11.
《学习导报》2011,(17):55-55
一条河隔开了两岸,此岸住着凡夫,彼岸住着僧人。凡夫们看到僧人们每天无忧无虑,诵经撞钟,十分羡慕他们i僧人们看到凡夫俗子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十分向往那样的生活。日子久了,他们都各自在心中渴望着:到对岸去。  相似文献   

12.
陶范 《党史文苑》2007,(10):28-29
在党史上,包惠僧常常成为史学家们关注的对象,因为他的一大代表资格颇受争议,而其后的经历也令人嗟叹。但在新闻出版界,他却至今都未引起人们的关注。事实上,包惠僧曾经是一名记者,也因为工作的需要当过编辑,办过刊物。  相似文献   

13.
治平寺石塔     
治平寺石塔,又名嘉应寺石塔,坐落于河北省赞皇县城境内,  相似文献   

14.
一言 《共产党人》2009,(16):23-25
蓦然回首,十年艰辛,红寺堡开发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规模节水示范区、宁夏中部干旱地带的生态试验区。2008年,红寺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60元,红寺堡移民已摆脱贫困向小康迈进。  相似文献   

15.
“以一赶二”如何前些日子,偶尔看了一出叫《甘露寺》的京戏,觉得戏中那位既能演诸葛、又能扮乔玄的演员很不简单,从一位行家口中得知这便叫作“以一赶二”,讲究的是演员功力老到,演谁像谁。由此,我想到了基层工作。人们常说基层工作像一台戏,基层干部既当葫芦又当...  相似文献   

16.
这是每年秋季一个特定的日子,我们都会在青海湖看到的景象,僧人们扔进湖里的这些东西.里面包裹着当地的人民积攒的金银财宝、五谷杂粮以及其它财物。而且僧人们,为他们扔下去的财物越多.他们就越自豪。青海绝非富庶之地.如此斗富好像不大可能,那么本就不富裕的人们,为什么如此抛撒财物呢?  相似文献   

17.
葛根庙史话     
宏华  李岩 《实践》2011,(3):45-45
葛根庙,在乌兰浩特市东南30公里的洮儿河左岸,陶赖图山南坡脚下。葛根庙分东西两庙,东庙由朝克沁(梵通寺)、居德伯(慧通寺)、拉森(广寿寺)组成;西庙由查干(宏济寺)、胡硕(广觉寺)组成。一般谓葛根庙是指东庙而言。  相似文献   

18.
成立第七军火烧罗家岗 木兰山山势峭拔嵯峨,翠峰壁立,是我国历代道教、佛教活动的中心之一。 吴光浩带领战士来到木兰山脚,驻扎在观音沟仁忠寺的僧房。 鄂东军进驻木兰山后,白天分散在山上,有的给人帮工,有的扮成游客,晚上则三五成群下山活动。战士们以亲戚、朋友、客人等各种身份到贫苦农民家中去拉家常,了解情况。吴光浩则常到他的家乡蔡吴湾一带开展工作。这里他人熟,工作进行得十分顺利。  相似文献   

19.
寂静之音     
王开岭 《廉政瞭望》2011,(17):51-51
从前,人的耳朵里住过一位伟大的房客:寂静。无论“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还是“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在我眼里,古诗中最好的句子,所言之物皆为“静”。读它时,你会觉得全世界清寂,心境安谧至极,连发丝坠地都听得见。  相似文献   

20.
方富贵 《新湘评论》2013,(23):53-55
南岳衡山,蜚声海外,却鲜有人知道与其相望的“义岳”,其深山中藏着名寺——至圣寺,历经沧桑后,它正重新焕发生机,以更为宏伟之势重拾昔日的名寺之名。至圣寺位于湖南常宁市城区往东约20公里,盐湖镇义山村境内的省级自然保护区大义山北麓,素有“义山福地”之美誉,自然与人文在此交融和升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