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正>随着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政治协商的地位和作用日渐突出,地方政协与同级党和政府的协商关系越来越密切.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十分重要的现实问题,就是如何提高政治协商的质量问题.具体来说,它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在政治协商中,能否提出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意见、建议、思路或方案;二是政治协商提出的意见建议能否进入党政的决策,成为党政决策时的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前,我国公共决策体制的基本特征是党政精英垄断社会资源和决策权力,“内输入”是这种体制运转的主要方式;改革开放后,随着公共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公共决策体制逐渐由党政精英垄断型转变为社会精英参与型。社会精英参与型决策体制面临着一系列难以克服的问题,惟有通过推进公共决策体制的创新,健全完善公民参与制度,才能完成从社会精英参与型向公众参与型决策体制的转型。  相似文献   

3.
黄启脉 《工会论坛》2007,13(1):95-96
决策督查工作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管理科学,是推进企业党政决策落实的重要手段。必须勇于创新和实践,在督查方向、督查机制、工作方法和加强调研上求新求变,不断提升决策督查水平。  相似文献   

4.
高校院(系)管理体制在政策与实践层面的演进说明,建立健全院(系)党政共同决策机制,对于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进院(系)科学发展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以成都学院在推进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中的探索为例,提出市属地方高校院(系)党组织应充分利用学校办学定位赋予的地缘发展优势和人才、智力优势,紧扣区域经济发展,发挥党政联席会议的科学决策功能,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高校院(系)管理体制在政策与实践层面的演进说明,建立健全院(系)党政共同决策机制,对于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进院(系)科学发展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以成都学院在推进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中的探索为例,提出市属地方高校院(系)党组织应充分利用学校办学定位赋予的地缘发展优势和人才、智力优势,紧扣区域经济发展,发挥党政联席会议的科学决策功能,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共享发展语境下的领导干部协商文化素养刍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党领导下各级领导干部的协商文化素养,是有效开展协商共治进而有效推进共享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为有效进行协商共治,党政领导干部的协商文化素养最起码应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即开放的决策意识、对话的决策方式、包容的决策原则、公益的决策导向、法制的决策基础、创新的决策思维。在当前的协商共治实践中,有关党政领导干部协商文化素养已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准,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元的,既有领导干部自身的不足,也有践行协商共治的实际难题,还有一系列的制度规范困境以及事务繁复问题。为进一步培育和提升有益于协商共治的党政领导干部协商文化素养,至少需要从六个方面努力:一是强化研究,建立标准;二是宣教为主,升级意识;三是积极引导,科学协商;四是健全制度,破除束缚;五是广泛实践,累积经验;六是开展批评,营造氛围。  相似文献   

7.
“一把手”是领导班子的核心。他们在决策中处于主导地位,在实施决策中处于指挥地位,在领导活动中处于督导地位,对一个单位的全局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一把手”的监督管理十分重要。要从思想教育入手,以建立完善监督机制和体制为根本,真正解决对“一把手”监督不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党建工作是学校政治工作的核心,是学校文化的政治风向标,也是学校特色内涵发展的政治保障。新形势下,要充分认识提高基层学校党组织建设水平的重要性,深入研究基层学校党建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政策,把党建工作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一、服务于学校中心工作,理顺党政关系坚持和完善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形成党政分工,协调配合的工作运行机制。经常召开党政联席会,参与重大决策并献计  相似文献   

9.
参政议政是人民政协三项职能之一,是党和政府领导人在作出重要决策时,听取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族人民的意见和建议,做好各方面工作的有效途径。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如何提升人民政协参政议政能力,增强人民政协参政议政的实效性,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党政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方面的优势,是各级人民政协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世界进入后危机时代,中国的政治管理模式在强力推动经济社会前进发展的同时,自身的机制、体制与行为方式也遭遇到了方方面面的挑战。包括缺乏法律制度上的执行力,程序不够规范;效率意识、危机意识和服务意识相对淡薄;党政关系有待进一步梳理和厘清;决策原则和方法需要进一步规范等。因此,为改进和完善中国政治管理模式,一方面需要参考国外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同时需要提高政治管理的效率意识、服务意识和危机意识,进一步厘清党政关系和规范决策原则。  相似文献   

11.
职能转变与政府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两次创新 ,两次转变新中国建立以来 ,中国进行的七次大规模政府机构改革中 ,1987— 1988年的第五次和 1998— 1999年的第七次 ,以机构改革为依托 ,提出了政府职能转变这个中心课题 ,并开展了政府创新活动 ,以政府创新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1987— 1988年进行的第一轮政府创新和职能转变 ,以理顺党政关系为中心来推进政府创新 ,并进而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这一轮政府创新和职能转变 ,首先认定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是党政分开 ,党政分开即党政职能分开 ;党的领导的内容是政治领导 ,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决策的领导和向国家政权机关推荐…  相似文献   

12.
一、强化责任意识。邓小平同志指出:“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县委可是重要啊!当好一个县委书记并不容易”。江泽民同志指出:“在党的组织结构中,县(市)委直接面对基层和群众,处于重要的地位,负有重要的责任”。省委和市地委对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建设,特别是选准配强党政一把手非常重视。经过换届选举和充实调整,目前我省的县(市、区)党政一把手,平均年龄44岁,阵容整齐,年轻有为,大家都有干好工作的热情和干劲,这是很可贵的,也是我们山东的希  相似文献   

13.
党政联合发文是党和政府基于我国实际进行社会治理的一种必要且特殊的方式。党政联合文件具有党政双重属性的特点,这导致其可能处于权力规制的模糊地带。由于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和司法解释,在审理此类文件的信息公开问题时,司法裁判难以形成统一标准,司法公信力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党政联合文件信息公开既面临着法律适应的困境,公民权利也面临着难以救济的窘境。党政联合文件信息公开可以通过在立法上拓展政府信息的内涵和公开范围、司法上基于实质性而非形式的认定标准等途径进行规范和约束,以此来促进党务信息与政府信息、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衔接协调以及更好地保障公民的权利。  相似文献   

14.
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的全面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得益于中国特色党政体制的有效运行。以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党政体制改革,是着眼于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制度安排,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场深刻变革。在党领导一切、统筹全局的大背景下,以治理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功能为视角总结党政体制改革经验,可以启迪我们不断优化今后的党政体制改革路径,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提升治理效能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5.
尽快地统一、规范国有企业中涉及重要问题的议事、决策制度,对于凝聚企业党政领导班子的集体智慧、最大限度地规避经营活动中的各种风险、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培养造就一批优秀的企业经营者、为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  相似文献   

16.
由中共中央党校张中教授编著的《党政干部教育丛书》,最近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这套丛书共六册:《增强党性提高党政领导干部素质》、《论党的干部建设》、《党的干部素质概论》、《党的领导与决策》、《确保党和国家领导权掌握在马克思主义者手里》等。  相似文献   

17.
中国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正式提出科学和民主决策的问题,经过近30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其中的问题仍然很多,归结起来仍然是决策体制的问题。根据当前中国行政决策体制的现存问题,文章较为深刻、全面和系统地提出了优化路径,即提高党政一把手的决策素养、重大决策引入集体决策制度,建立专业情报部门和高级情报系统,建立起完善稳定、独立性强、运作高效的政府决策咨询系统,创建行政决策的监督和反馈系统。  相似文献   

18.
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按照中央的部署,我们山东省委从去年12月22日到今年2月底在省级领导班子中认真开展了“三讲”教育。按照省委的统一部署,从  相似文献   

19.
县(区)一级,县(区)委、政府在我们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是国家经济发展和政权稳定的重要基础。县(区)委、政府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处在改革、发展、稳定的第一线,担负着把党的  相似文献   

20.
党政共同负责制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的高校院(部)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高职院校二级院(部)教育改革的必选之路即实施党政共同负责制。为了有效的运行这一制度,迫切需要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支撑体系来确保这一制度得以贯彻落实,从而为推进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