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后 ,世纪之交的世界处于“一超—多极”格局。美国凭借其超级大国的实力暂居主导地位。大国力量中心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国家集团形成的地区力量中心 ,构筑了对美国主导作用进行制约的多极世界。“一超—多极”格局带有从两极格局向多极—无限格局过渡的性质。中国要适应世界格局转换过程中的挑战和机遇 ,对内稳定发展 ,对外坚持反霸 ,维护安全 ,参与合作 ,自成一极。  相似文献   

2.
2012年是投票箱在世界政治中发挥巨大作用的一年。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统计,本年度全球有近1/3的国家和地区举行选举,影响世界53%的人口和50%的GDP。特别地,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中的四个要进行选举或换届,这将对国际事务产生重要影响,而一系列经历了"阿拉伯之春"的国家也将要把它们对民主的期望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3.
金融危机对国际格局变化的影响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金融危机直接推动了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二是预示着国际格局正在变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林利民 《人民论坛》2020,(14):40-43
新冠肺炎疫情具有巨大破坏性,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场非"人对人"的世界大战。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不仅将深刻影响人们的安全观、发展观、国际观、政治观,也将促使国际格局重新"洗牌"。疫情过后,世界地缘政治中心由大西洋地区向太平洋地区转移的进程将进一步加快,世界力量对比将发生有利于中国和平崛起的变化,国际格局与国际秩序将出现有利于非西方国家、有利于亚太国家的变化,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将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5.
徐秀军 《人民论坛》2022,(14):88-91
冷战结束后,在美国的直接推动下,北约先后面向中东欧国家及原来苏联加盟共和国完成了五次扩张,并在推进新的扩张计划。长期以来,美国一直将北约作为霸权扩张、控制欧洲、遏制竞争对手和制造全球动荡的工具,并试图通过北约扩张提升战略竞争优势、抢占“后苏联空间”、制衡俄罗斯和攫取霸权利益。北约扩张给地区和世界局势带来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并将世界格局推向冷战思维加速强化、传统安全压力攀升和全球治理碎片化的歧途。  相似文献   

6.
一、美国的新霸权主义是“真老虎”又是“纸老虎”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毫无人道地侵略主权国家南斯拉夫,并悍然轰炸我国驻南使馆之后,美国的霸权主义行径理所当然地遭到了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谴责,也使人们认识到霸权主义的凶恶面目和侵略本性。但仅仅义愤是不够的,我们有必要全面认识美国霸权主义的新发展及其对全人类的危害。现就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普遍关注的几个问题略抒己见,向各方求教。第一,美国的新霸权主义决不是单纯的军事外交上的霸权,而是一种多维度的、全方位的霸权主义。在军事和外交领域,美国已在其1998年…  相似文献   

7.
权力妥协是世界政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它是具有特定内涵的概念,文中首先对这一概念做出了界定,认为它是在特定条件下和相对持久的历史时期,国际体系中的大多数国家将妥协作为相对稳定的政策原则,做出放弃使用武力或威胁使用武力的承诺,力求用和平手段寻求一致的一种局面。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权力妥协与稳定的国际合作之间的内在联系,认为权力妥协是稳定的国际合作的基础,而稳定的国际合作又强化了权力妥协。权力妥协与国际合作的相互促进有助于世界和谐。  相似文献   

8.
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经历着二战争后以来最为深刻的变化,影响世界格局演变的因素也呈现出复杂性和多维性,“单极”、“两极”、“多极”等已难以全面概括或反映当前世界格局现状。实力因素、各种非实力因素相互交错,相互制约,直接影响未来世界格局的发展演变。世界格局模式日益呈现出多维立体复合结构状态。  相似文献   

9.
《创造》2012,(4):30-32
城市群理论认为,21世纪国际经济竞争的基本单位不是企业,也不是国家,而是城市群。城市群之间的分工、合作和竞争将决定世界经济乃至政治格局。如何发展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奥巴马主义的东亚版与美国国家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涛  李永强 《求索》2011,(11):84-85,163
奥巴马主义实质上是实用主义原则指导下的美国国家战略,这种战略正深刻影响着美国国家政策的运行,并已成为美国国家政策发展演变的基本趋势之一。从美国国内看,华尔街金融风暴的影响依旧在持续,美国经济并未完全走出金融危机的影响;从美国国家战略维度看,在全球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大背景下,美国的对外贸易、能源与气候政策、移民政策等问题,也制约着国内的政治选票。这些问题迫使美国战略层面的不断调整,从奥巴马政府的政策表态看,这种国家战略的调整,深刻反映在其东亚政策的转变上。通观奥巴马主义“东亚版”的发展与演变脉络,有利于我们对美国国家战略发展的重点与趋向进行预测,并根据预测采取相应的战略应对,最终实现两国利益的互利与共赢。  相似文献   

11.
李稻葵 《传承》2012,(17):85-87
金融危机正在催生出一个崭新的世界格局,无论富国、穷国和中国,新的"三个世界"各有各的诉求,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难题。作为富国与穷国之间的桥梁,中国应该也必须在不断解决自身的社会经济发展矛盾的同时,担当起历史的使命,成为世界经济政治的稳定器、国际秩序改革的推动者以及穷国未来发展的探路者。  相似文献   

12.
两个"大三角"聚焦东北亚2013年3月,习近平当选国家主席才一周,就选择俄罗斯作为首次出访的国家。习近平访俄期间受到隆重接待,在经贸、能源、投资、地方、人文、环保等多个领域,两国签订了一系列颇具重要性的合作协议。2012年底以来,朝鲜接连运用弹道导弹技术发射人造卫星,并进行了第三次核试验,作了核弹小型化、武器化的初步尝试,朝鲜半岛呈现乌云压城之势。在此之际,美国国务卿克  相似文献   

13.
王永志 《前沿》2007,(6):201-203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东亚国家经济的腾飞,亚太地区作为世界新的经济中心崛起,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冷战后,亚太地区政治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出现了中、美、日、俄、东盟“五极力量”相互制衡的局面。其中,中美两国对亚太地区政治格局的演变起主导作用,而中美日三角关系是该地区关系的核心内容和关键因素,三国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冷战后亚太地区政治格局的形成和演变。中国在亚太地区政治格局中的重要地位要求其选择和制定自己的“亚太战略”。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30年,国际格局经历了由冷战两极到多极转换,经历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遭受挫折的特殊历史时期: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经济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政治多极化在曲折中前进,世界科技革命蓬勃发展,新兴经济大国群体崛起。  相似文献   

15.
世界政治格局是指大国及大国联合体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结构和状态。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巴西和印度是构成当前世界政治格局的七大战略力量,它们之间仍呈现"一超多强"的表现形态。由于各战略力量之间实力对比相对均衡、权力分享与制约已经成为发展大势,未来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走向更加明朗,但多极格局的最终形成还需要经历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初随着信息化浪潮深入发展,世界各国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日臻加深,信息网络的国际政治效能在全球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领域日益凸显,争夺网络空间优势成为国际政治权力竞争的重要内容,国际政治权力博弈已经涉足"第五空间",网络空间"一超多强"的国际政治权力格局初见端倪。各国以国家利益为核心,以网络安全为目标,围绕网络空间国际政治权力展开了激烈的博弈,主要表现为控制、威慑、干涉和合作四种模式。研究网络空间国际政治权力博弈问题,探讨中国在网络空间权力博弈中的地位与处境,对提升我国网络空间国际竞争实力,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简介:本书是由中美日韩四国学者共同完成的关于"中国崛起"的理论研究。随着中国经济力量的提升,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也在日益增多,其他国家对于逐渐强大的中国在世界事务中将发挥的作用甚至对国际格局产生的影响也格外关心。中国对  相似文献   

18.
本期国际纵横栏目,特别邀请相关领域权威专家,从国际格局、世界经济、国际安全以及全球科技4个角度,剖析2013年国际形势、展望2014年世界形势,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罗洁 《今日广西》2007,(4):14-17
说起东南亚,我们不能不对它表示敬意。 过去的东南亚曾被人称为蛮荒之地。西方人一直以来视东南亚为“远东”的一部分,称这里的大陆和岛屿为“印度与中国之间”和“印度以东的群岛”。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国在此建立“东南亚战区”,东南亚才被看作是一个单独的地区。 之后几十年,该地区是世界上战乱动荡最频繁的地区,而今的东南亚却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有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目前,通常认为东南亚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菲律宾等10个国家(东帝汶暂不算在内),面积约450万平方公里,人口5亿多,除新加坡外,均属发展中国家。独立后的东帝汶也提出加入东盟。  相似文献   

20.
贾宝维  张龙海 《前沿》2012,(3):163-166
13世纪时,亚欧大陆上曾经强大的几个古老帝国已走向衰落或灭亡,这为蒙古帝国的崛起提供了客观条件。蒙古帝国的崛起,使亚欧大陆的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改变。蒙古征服及其统治的一个重要后果是扩大了各地区交往的范围,打破了亚欧大陆之间此疆彼界的封闭状态,大大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