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清慎修身,门无私受,笔笔馈赠皆拒绝;忠公谋国,直言敢谏,篇篇奏议泣鬼神。这是后人为赞颂唐代贤相陆贽而写的一副对联。陆贽幼年丧父,家境孤寒。他博览经史,18岁便中了进士,踏入仕途。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清官历代都有,史不绝书,但被皇帝责备为“清慎太过”的,只有陆贽。“安史之乱”后,唐代官场腐败成风,陆贽对贪渎敛财者深恶痛绝。唐德宗聚财如山,陆贽就屡屡上疏,极言直谏,虽不止一次触怒了皇帝,他也无所畏惧。这使德宗有所悔改。后来,陆贽当了宰相,更以除奸惩贪为己任。当时管财政的人叫裴延龄,他知道德宗好利,便出各种招儿剥夺民财,供皇帝…  相似文献   

2.
唐朝自肃宗以后,官场风气十分腐败,坚持廉洁者几不可得。到了德宗朝,腐败风气愈发盛行。在这样污浊的环境中,陆贽仍坚持刚正不阿,清正廉洁。陆贽对贪财扰民、奸佞误国的行径,深恶痛绝,如有犯者,即使是帝王、贵族,亦严加斥责,毫不留情。 陆贽为御史后更以除奸惩贪为己任,对裴延龄等人欺下媚上的无耻行径坚决反击。裴延龄是一个妄诞小人,他揣测德宗好恶,便千方百计剥夺民财,供其挥霍。他在掌管度支事务后的几个月内,便妄奏从帐簿中查出隐钱二十万贯。又虚称从粪土中挖出银十三万两,疋缎杂货百万有余。说这些都是余财,请另贮…  相似文献   

3.
陈新 《检察风云》2000,(12):44-45
2000多年前,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于欲得”。今天,它依然叩问着每一个人的灵魂。  相似文献   

4.
索贿可分勒索型索贿和非勒索型索贿,非勒索型索贿以行为人主动索取为特点,而不以“为他人谋取利益”为必要条件,也不要求具有勒索性和胁迫性。司法实践中,对索贿问题存在诸多误解,需予以澄清。  相似文献   

5.
司法实践中对索贿罪是否成为一个独立的罪名,意见不一致。一种意见是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的决定》和《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下面称《决定》和《补充规定》)“国家工作人员索取、收受贿赂”,“索取他人财物”的规定,主张索贿罪是一个独立的罪名。一种意见认为,索贿实质上是受贿罪中的一种行为方式。对此,本人同意第二种意见。下面谈谈个人的看法: 首先,它缺乏成立一个独立罪名的依据。首次提到“索取”是全国人大常委会1983年3月8日通过的《决定》。《决定》规定:“对刑法第185条第1款和第2款受贿罪修改规定为:国家工作人员索取、收受贿赂  相似文献   

6.
论索贿犯罪     
索贿以行为人主动索取为已足,不以"为他人谋取利益"为必要条件、也不要求具有勒索性和胁迫性.具体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勒索他人构成索贿;乘他人有求于己之机主动索要财物也是索贿;单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财物而不以为他人谋取某种具体利益为交换的也构成索贿,此种单纯索贿因不以"为他人谋取利益"为构成要件而在定罪上具有重大意义,其中蕴含着深远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辛汶 《公民与法治》2006,(10):40-41
现年60岁的张其江.原是一名法官.因“借条”索贿而成为世人关注的“风云人物”。如今.不仅自己身陷囹圄,披枷为囚.而且以“借条”索贿的美梦也灰飞烟灭。  相似文献   

8.
索贿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实施的最严重和最多发的犯罪之一,是一种常见的贿赂犯罪形式.司法实践中如何正确认定索贿,本文就此阐述了索贿的概念及特征、并探讨了在索贿中国家工作人员的共同索贿、国家工作人员教唆非国家工作人员实施索贿和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索取贿赂的行为的认定,以及索贿的既遂与未遂等问题,旨在准确认定和打击受贿罪,推动反腐败工作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9.
索贿作为司法实践中一种常见的贿赂犯罪形式,在许多方面还存在一些疑难问题。本文分析了索贿的含义,并对索贿是否要求为他人谋取利益、索贿的共犯与身份以及索贿的既遂与未遂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人民司法》1991年第1期刊登了《梁某的行为构成什么罪?》,该文作者认为,梁某的行为应定为索贿受贿罪。对此,笔者有不同的意见。 笔者认为:梁某的行为应定投机倒把罪。 梁某的行为不构成索贿受贿罪。索贿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而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其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构成索贿受贿罪的  相似文献   

11.
介绍贿赂罪是指在行贿人和受贿人之间介绍,促使行贿与受贿得以实现的行为。介绍贿赂通常有两种形式:一是受行贿人之托,为人沟通关系,寻找受贿对象,以便为行贿人谋取不正当利益;一是秉承索贿者旨意,为之寻找索贿对象。但不论哪种形式,介绍贿赂的行为人都是根据行贿、受贿双方的意图,以中介人的身份,从中牵线搭桥,撮合引荐等。其本质特征是进行“中介”活动,起“中介”作用。因而,介绍贿赂罪与行贿罪的共犯是有区别:的。一、介绍贿赂的行为人是在行贿与受贿人之间进行活动而又独立于行贿与受贿之外的“第三人”,  相似文献   

12.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若干问题的解答,将受贿罪分为“索贿”和“收受贿赂”两种形式,而且犯罪构成要件不完全相同:“索贿”形式的受贿罪,不论是否“为他人谋取利益”均可构成受贿罪;“收受贿赂”形式的受贿罪,“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同时具备“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才能构成受贿罪.笔者认为,“为他人谋取利益”并不决定受贿罪的性质.行为人实施收受贿赂的行为才具有决定的意义. 从受贿罪的主观故意看,行为人的主要目的是得到财物,在其收受行贿人财物时,对自己行为的性质,即以权换利的性质是十分清楚的.从受贿罪的客观方面看,无论是索贿,还是收受贿赂,只要受贿人收受贿赂,就意味着他承诺了这种以权换利的非法交易,贿赂的性质就确立了,并构成了对国家机关正常活动的危害.如果  相似文献   

13.
近闻,以卖官鬻爵"疯狂敛财"名扬全国的黑龙江省原政协主席韩桂芝、绥化市委原书记马德等腐败分子相继受到了法纪的严惩。他们被“贪火”所焚、被“欲水”所溺,最终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也给广大党员干部留下了深刻的警示: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必须常思贪欲之害,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葆清廉本色。贪欲是祸患之源。古人云“,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老子也曾告诫世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毋庸置疑,人都是有欲望的,一个人存在某些合理的欲望是正常的,但必须知可得与不可得,明礼明度,知足常乐。如果…  相似文献   

14.
关于莫愁,我曾有一篇题为《莫愁试考》的拙文(下简称“拙文”)。莫愁在古代曾是很有影响的文学故事人物,可是现在,却被弄得形象混乱,面目不清。“拙文”的主要结论是:我国古代只有“乐府两莫愁”,一个是随南朝刘宋时代作品《莫愁乐》出现的竟陵石城莫愁,一个是随南朝齐、梁时代作品《河中之水歌》出现的洛阳莫愁;今天影响很大的金  相似文献   

15.
陆贽是唐德宗时期有名的政治家,一生为官清正,刚直不 阿。自唐肃宗后,唐王朝进入衰落时期,公元780年唐德宗李 适即位后,重用窦参、裴延龄等奸相,政治更加腐败,贪污贿赂 之风遍及朝野。 贞元八年(公元792年),陆贽被任命为平章事(宰相)。陆贽 为相后,坚持倡廉惩贪的主张,一心想改变唐王朝的腐败局面。 他一方面积极与贪贿之风作斗争,一方面更加严格要求自己。  相似文献   

16.
“全国十佳青年”傅志高索贿案为我们提供了一份典型的反面教材。 傅志高通过吹牛、行贿的手法,几年之间骗得“全国十佳青年”的桂冠。虽然一时间他欺骗了得多人,头上的光环为人瞩目,他本人亦洋洋自得,但随着索贿案东窗事发,这个“弄潮儿”还是锒铛入狱,成了阶下囚。 这里不去探究傅志高“全国十佳青年”桂冠的来路怎样的不正当,也不去剖析他本人那颗肮脏的灵魂,因为事  相似文献   

17.
正天津市一位领导曾对公众说过这样一句话:"天津有腐败现象,但没有腐败官员。"然而,2007年12月19日的一次审判打破了这一断言。当日,沧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了一审判决:被告人李宝金受贿24次,受贿款项共折合人民币562.93289万元,受贿数额特别巨大,其中索贿19次,索贿款项共折合人民币543.62882万元,给国家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挪用公款  相似文献   

18.
唐德宗李适,曾对其视为心腹的中书侍郎陆贽说过:"你太过清廉和谨慎了,到了偏执的地步.各道州府到长安来,送给你一些礼物,是人之常情,你全都拒之门外,一律不收,那是很不合乎情理的.其实,如果送你一根马鞭、一双皮靴之类的,收下也是无伤大雅的."很明显,李适的"无伤大雅"是在"鼓励"陆贽收受贿赂,只是陆贽并未按李适的提议去做,...  相似文献   

19.
梁恒 《政府法制》2010,(24):45-45
贪官被行贿者视为“狗”,一些商人则被受贿、索贿者当成“猪”?这便是这对勾肩搭背的“利益兄弟”对彼此的真实印象。  相似文献   

20.
网纹 《政府法制》2005,(8):22-24
由成都市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朱福忠涉嫌受贿、贪污、挪用一案,2月21日在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审理终结并公开宣判:检察机关指控朱福忠的罪名成立,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法庭认定朱福忠的犯罪金额中,仅仅受贿索贿就高达1400多万元。尚不为人知的是,这是成都市人民检察院至今为止所侦办破获的最大一起受贿案。一封群众来信牵出“老熟人”2003年的一天,一封举报龙泉驿区区委常委、同安镇党委书记朱福忠涉嫌在土地买卖和工程建筑中索贿、受贿的群众来信,寄到成都市人民检察院。朱福忠当时任成都市龙泉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