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传统文化基本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本文分析了我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核心内容以及传统文化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借鉴意义,指出我们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古为今用,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2.
中国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价值底线。中国人文精神作为中国文化精神的核心,通过对人的关注提升文化精神的价值追求,参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国文化精神的优秀内容,通过对文化的整合更新文化传统,引导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方向。以文化精神为基础,促进人文精神与民族精神的良性互动,不仅是在学理上推进文化研究的需要,亦是在实践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3.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无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还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都是在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丰厚土壤上生长起来的,都包含着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基因。  相似文献   

4.
沂蒙精神,是沂蒙山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底蕴,以“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基本特征,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而形成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优秀群体意识和可贵革命精神。沂蒙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都是伟大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更是党的群众路线的鲜明写照。因此,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加强群众路线教育,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目标,极大振奋了民族信心。但是,“中国梦”作为一场伟大的实践,需要有不竭的精神源泉为人们提供精神动力和支撑。传统儒家的“成圣”理念作为激励千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舍身求义的精神支柱在当代也可以用来作为“中国梦”建设实践的精神动力,有利于公民形成正确的义利观、人生观、实践观。这是传统民族精神在当下的新发展,值得我们去努力开掘。  相似文献   

6.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共同富裕的题中之义,也是实现美好生活的目标所在。在新赶考路下如何扎实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发展是必须回应好的时代之问。在解决社会矛盾中坚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改善民生福祉,不断在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中展现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担当。这不仅使中国人民享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丰硕果实,也使世界人民感受到中国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爱精神,持续增强了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了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7.
民主协商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创立和不断发展的精神文化成果,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和政治制度的深厚历史渊源。民主协商精神与中国革命精神相辅相成,形成独特的基本内涵,对思想文化、政治经济、民族与社会以及国际关系等各方面具有普遍性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正义精神、民本精神、人本精神、和谐精神及平等精神等与现代法律精神相契合。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进程中,我们既要移植外来法,但更应立足本国传统文化,挖掘本土资源,并大力弘扬其精华部分,传统文化中的法律精神正是本土资源中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9.
2012年8月28日,全球苏商高峰论坛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开幕。此次论坛活动,旨在凝练出苏商精神,不断推动苏商事业和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与会者一致认为,善于学习、诚信为本的优秀传统是苏商的优势。承担社会责任是苏商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爱国主义是苏商精神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10.
艺术良知担当着艺术的精神,艺术精神体现出艺术良知。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引领下的市场文学,大多是没有任何精神内涵和精神原型支柱的世俗文学,作家们一个个争先恐后地投身子世俗经济的大潮,以金钱的标准来取代文学的精神标准,制作着大量的迎合大众口味的文字。这便是金钱崇拜和肉欲崇拜的人性丑恶的张显。文学在失去精神内涵的同时是作家对艺术良知的抛弃。  相似文献   

11.
书法艺术是以汉字为载体 ,通过线条、笔墨的变化来抽象、概括地展现某种审美意向的艺术。中国艺术精神 ,就是在中华民族各种传统艺术形式上共同体现出来的独有的审美特质。中华民族传统审美文化特征 ,则是中华民族在领会、创造事物或艺术品的美的时候所特有的美学意向的总体概括。书法艺术美学理念→中国艺术精神→中华民族传统审美文化特征 ,应是一脉相承、息息相通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积淀,是民族智慧的结晶,但近年来在西方外来文化的侵扰下,传统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实现我国美术现代化,是不是必须砸掉民族美术传统,融入西方现代美术的“一体化”?文中从民族精神、时代潮流、艺术规律、借鉴西方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才能实现中国画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奋斗精神代表中国共产党的精神风貌,从文化基因看,党的奋斗精神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奋斗基因的传承;从理论体系看,党的奋斗精神是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奋斗精神是激励时代新人奋力拼搏的时代选择,是涵养时代新人奋斗美德的必然选择,是做好青年工作的精神选择。将中国共产党奋斗精神融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榜样教育、挫折教育和青年实践活动,以此路径实现中国共产党奋斗精神涵养时代新人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信息化战争时代,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兵学文化,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中国传统兵学文化理论体系、历史地位和现实价值,应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要把握中国传统兵学文化的理论体系,既关注占核心地位的军事思想,又关注战争史学、军事技术、军事制度等;二要廓清中国传统兵学文化的思想精髓,坚守"道胜",力争"全胜",发挥"智胜",重视"将胜",强调"器胜";三要提炼中国传统兵学文化的精神特质,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兵学文化的实践精神、哲学精神和创新精神,让中国传统兵学文化在现代战争中焕发生机活力。  相似文献   

15.
五千年中华文明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公务员精神的重要渊源."贵和"、"知耻"、"信"、"义"、"内省"、"慎独"、"先天下忧"等优秀传统文化早已深深内化为现代公务员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弘扬中国公务员精神,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6.
党的二十大正式提出勤俭节约精神。新时代勤俭节约精神具有独特的演进机理,理论之要为马克思的节约理论,文化之基为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历史之脉为中国共产党建党强党、建国兴国的伟大历史实践,现实之续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赓续发展。探明和理解新时代勤俭节约精神的演进机理,对于贯彻和践行新时代勤俭节约精神具有先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进程中,逐步积累和形成的思想结晶,是共产党人精神境界、精神风貌、精神力量的集中写照。中国革命精神的诞生源于共产党人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创新,它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结果。中国革命精神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曾指出,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真正财富,不仅在于有形的物质财富,更在于拥有无形的文化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精神,一个地域也有一个地域的精神,这种精神往往源于千百年来人们的历史传统、价值目标、精神追求。云南地处中国的西南边陲,广阔的云贵高原、茫茫的座座群山,给予云南各族儿女的是高远、开放、包容的高原情怀以及坚定、担当、务实的大山品质。这种高原情怀与大山品质就是云南精神。它既是历史,也是现实,更是未来。它既内化于民众之心灵,又外显于民众之行为。它支撑云南人民从古及今、从当下走向未来。  相似文献   

19.
论网络化生存对中国传统伦理精神的消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中国现代化的特殊际遇,网络化生存首先改变了中国传统的血缘关系基础上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与交往方式,从而解构了传统伦理精神栖身的物质根基。在新的生存方式基础上孕育的开放性、多元性、平等性与个体性的网络文化精神,消解了传统的封闭性、一元性、等级性与整体性的伦理精神,形成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伦理变迁的内在矛盾与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20.
中国酒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辐射面极广。中国酒尤其是白酒,具有水的形态、火的性格。中国文化精神的形成和酒有着密切关系。中国的诗魂即是酒魂。酒文化不仅与道家精神息息相通,跟儒家文化、礼教文化同样也密不可分。中国酒文化和艺术创作,尤其是书法创作、音乐创作也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酒与艺术合则双美,离则两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