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刘亮 《政府法制》2011,(30):48-48
电视剧《裸婚时代》的热播让人们熟悉了“裸婚”。“裸婚”让许多人意识到,物质并非是决定婚娴的最重要因素,夫妻应当共同奋斗来创造幸福生活。“裸婚族”的出现,是一种无奈,还是一种进步,抑或是一种回归?从古代名人裸婚的经历中,我们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2.
5年前,即将赴美留学的丈夫与妻子签订了一份《婚后权利义务协议书》(以下简称《忠诚协议》),作为对裸婚妻子的爱情保证。  相似文献   

3.
时代的速写马克.吐温的《镀金时代》是这位名作家和别人合作撰写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虽然这本小说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并不高,但这部小说却为所描述的  相似文献   

4.
武杰 《法人》2016,(4):86-87
19世纪,一个被贩卖到美国西海岸为娼的中国女子,有着嫌短嫌宽的脸型,二寸八的小脚,乌黑庞大的发髻,温顺的眼神——充满了神秘的东方特色。在历史上,她的记载大概只有"旧金山淘金时代最有名的妓女"这样一句话。1995年,严歌苓的小说《扶桑》出版,这个一代名妓有了"扶桑"这样的一个名字。去年,《扶桑》出版20周年时,人民文学出版社重新出版了小说《扶桑》。如今,《扶桑》依旧是严歌苓自己和她的读者最喜爱的作品之一。观看东方的身体1882年,美国国会通过《关于执行有关华人条约诸规定的法律》,即通常所说的1882年美国《排华法  相似文献   

5.
裸婚时代     
作为70后出生的人,有点儿落伍的我终于在80后、90后当道的时代做了一回“潮人”。早在七八年前,我就“裸婚”了。  相似文献   

6.
日前,《衡阳日报》开辟专版,以《向人民汇报,请人民监督——省人大代表向市人大常委会述职报告选登》为题,刊发了6位人大代表的述职报告;接着衡阳新闻网、衡阳人大网、衡阳党政门户网等网站相继将其挂在网上;一时间,褒奖声不断。衡阳将代表述职报告晒在网上,这一做法在全国尚属罕见,笔者亦  相似文献   

7.
萧妍 《法人》2014,(6):78-81
正2014年5月16日在全国上映的电影《归来》,可谓是张艺谋时隔多年后回归文艺风格外的一部影片,其改编自严歌苓小说《陆犯焉识》。10余天的光景,《归来》斩获超2亿元的票房。只是,影片《归来》只截取了该部书籍最后50页的内容,并引发了人们关于时代、爱情、亲情的讨论,成为网络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8.
新事评点     
《江淮法治》2012,(23):5-5
广东广州市:首试网络听证立法从11月28日起,广州市民可以就他们关心的医保问题在网上"拍砖"——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举行的《广州市社会医疗保险条例(草案)》首次网上立法听证,18名从社会公开征集中产生的听证陈述人,将围绕《条例》中的一些热点问题与网友展开互动,市民可上网  相似文献   

9.
郭建 《法律与生活》2009,(23):54-55
英国19世纪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Emily Bronte,1818~1848)的名作《呼啸山庄》,一直被认为是英国文学史上一部"最奇特的小说"。它远远超越了写作的时代,在问世百年后,依然使读者感受到震撼,并吸引众多文学评论家的眼光,从众多的角度来分析这部小说所叙述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其实,写小说被判诽谤罪的《,人殃》作者并非首例,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但之所以现在能引起如此大的反响、争论,说明法治的进步。网上有很多这样的标题:写小说也会犯诽谤罪?这样的疑问后来变成了一种诘问,让人多少感觉到火药味。本刊二个月前曾对《人殃》案作过讨论,专家们似乎觉得还不“爽”,又纷纷来“堂”作客,且听他们如何说理。  相似文献   

11.
其实,写小说被判诽谤罪的《,人殃》作者并非首例,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但之所以现在能引起如此大的反响、争论,说明法治的进步。网上有很多这样的标题:写小说也会犯诽谤罪?这样的疑问后来变成了一种诘问,让人多少感觉到火药味。本刊二个月前曾对《人殃》案作过讨论,专家们似乎觉得还不“爽”,又纷纷来“堂”作客,且听他们如何说理。  相似文献   

12.
王新环 《检察风云》2006,(11):56-57
其实,写小说被判诽谤罪的《,人殃》作者并非首例,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但之所以现在能引起如此大的反响、争论,说明法治的进步。网上有很多这样的标题:写小说也会犯诽谤罪?这样的疑问后来变成了一种诘问,让人多少感觉到火药味。本刊二个月前曾对《人殃》案作过讨论,专家们似乎觉得还不“爽”,又纷纷来“堂”作客,且听他们如何说理。  相似文献   

13.
刘向小说的定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向的《新序》、《说苑》、《列女传》、《列仙传》等书是不是“小说”,学术界久有争论。从中国小说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汉代小说的实际状况出发,尤其是通过对作在编撰这些作品中大量的改造、创新工作的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出,刘向已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了小说创作的手法,并达到了一定的艺术高度。这些作品具备了小说的特质,其中有一些堪称中国古代早期小说精品。  相似文献   

14.
王昌杰  汪敏 《江淮法治》2009,(24):62-62
在皖东大地,开讽刺小说之先河《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的故乡——全椒,活跃着一支肩负法律监督职责,守护社会公平正义,为地方经济保驾护航的特殊队伍——全椒县人民检察院。  相似文献   

15.
最后的说法     
作家韩少功写了一部叫做《马桥词典》的小说,评论家张颐武在报纸上发表评论,声称这部小说和塞尔维亚作家米洛拉德·帕维奇的小说《哈扎尔词典》有某种类似之处,韩则否认这种说法;不久前,韩向法院提起诉讼,指控张侵犯了他的名誉权——这就是前一段传得沸沸扬扬的“马桥事件”或“马桥案”。 读者应该看得出我在这段简短的描述里字斟句酌的努力。这样做的苦衷很  相似文献   

16.
《中国小说史略》专篇讨论《野叟曝言》、《镜花缘》、《燕山外史》及《蟫史》四部小说并名之"以小说见才学者"时,并非基于类型归纳或文体判断而言。这些小说依旧被归入"神魔小说"或才子佳人型的"世情小说"中。鲁迅此举实为强调此类小说写作者"自寓"、"寄慨"的创作倾向,突出"以小说见才学者"创作现象于小说史的叙述意义,是其建构"从无意为小说向有意为小说演进"的小说史演进规律之目的使然。这些意图及采用列举式的评判模式,导致《史略》并未妥善处理此类小说作者创作意图与作品实际书写之间的冲突,致使"以小说见才学者"最终偏向析解作者创作意图之一面。学者将"以小说见才学者"曲解为"才学小说"等,并当作重要的小说类型,进一步偏离鲁迅本意。关注古代小说演进过程中出现的"以小说见才学者"创作现象,将比拘囿于"才学小说"从概念到概念的圈定之举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7.
熊建 《政府法制》2010,(24):22-23
明代书商首提“四大奇书”。最近几十年流行起来“四大名著”。中国古代小说能称得上名著的何止这四部?《儒林外史》、《聊斋志异》、《孽海花》……哪个不算?区别就在这“大”——伟大、四大名著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在小说方面的最高成就,是中国古今各阶层人士最熟悉、最喜欢的艺术巨著,像四面镜子,映照出中国人的某些文化、心理特质。  相似文献   

18.
晚清小说理论外部规律学说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英在《晚清小说史》中指出:“晚清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是一个最繁荣的时代。”与此同时,小说理论也有了显著的发展。晚清小说理论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它以其广阔厚实的内容、新颖独到的见解、较完整的体系和鲜明的时代特色,形成了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的最高峰,在中国文学理论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祖国这笔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19.
余华的长篇新作《兄弟》在主题上与其之前的小说主题上有所不同:余华在80年代作的是苦难叙事、90年代则表现出对人世温情的眷恋,到了《兄弟》,却转向对欲望横流的时代作正面的表现。这种主题的变异有得有失,本文对此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20.
小说《秋天》本是虚构,然而它却引发了湖南省首起个体户状告作家的文学作品名誉侵权官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