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0年10月19日,彭德怀带领十几万中国人民志愿军指战员悄悄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境内,与世界上装备最为现代化的美军进行了一场不对称战争。其中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最著名的典型战例。我志愿军和美国、李承晚军队双方动用的兵力之多,持续时间之久,  相似文献   

2.
50年前爆发的抗美援朝战争是我国在国内经济十分困难、军事实力较弱的情况下以劣势装备与优势装备之敌进行的一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争。经过长达三年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志愿军终于与朝鲜人民军一起将不可一世的“联合国军”打回到“三八线”以南地区,迫使其签定了朝鲜停战协定,维护了朝鲜半岛的稳定,保卫了新中国的和平与安宁。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我国不仅在军事建设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  相似文献   

3.
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所进行的一场殊死较量,这场战役迫使“联合国军”发动的总攻势变成了总退却。西方军史学术界将这次战役称之为“清长战役”,作为以劣势装备战胜现代化装备的范例,将其列为20世纪经典战役之一。  相似文献   

4.
发生在本世纪五十年代初的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规模较大的国际性战争,也是一场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局部战争。我军在这场战争中,以毛泽东军事思想为指导,灵活机动,扬长避短,经过两年零9个月的艰苦斗争,终于以劣势装备战胜了高度现代化的敌人。毛泽东军事思想在这场战争中也获得了新发展。在纪念抗美援朝战争出兵40周年的今天,回顾当年毛泽东和中央军委指导这场战争的实践,探讨毛泽东军事思想有哪些新发展,对于进一步加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和未来反侵略战争准备,是极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5.
正我叫白清林,1927年10月19日出生在山东省沂南县高阜庄,14岁任村儿童团团长,16岁任青年队队长和游击队队长,17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8岁参军入伍,参加了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多次战役战斗。在难以忘怀的抗美援朝战争中,一至五次战役,我都参加了。那里的山,绵延起伏,一根草一棵树一个高地,都记录着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赤胆忠心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抗美援朝战争的国际政治背景、战争进程及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役战术特点三个层面分析了进行阵地战的必然性和可行性,最后探讨抗美援朝战争阵地战对我军现代化建设的影响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历时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是我国建国初期开展的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爱国主义政治运动。沈阳市人民在这场伟大的政治运动中,谱写了光辉的历史篇章。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抗美援朝战争的国际政治背景、战争进程及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役战术特点三个层面分析了进行阵地战的必然性和可行性,最后探讨抗美援朝战争阵地战对我军现代化建设的影响和启示.  相似文献   

9.
我是通化县物资贸易中心的主管会计,自幼患小儿麻痹症,需借助双拐行走。1993年8月26日,是我终生难忘的日子,党组织接收我为中共预备党员,我实现了多年的夙愿。 我出身于一个军人家庭,父亲是一名共产党员,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我时常记着他曾说过的一句话:有一分热,就要为党发一分光。尽管  相似文献   

10.
整个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先后组织了三届慰问团赴朝鲜前线慰问中朝将士。其中,第二、三届赴朝慰问团慰问情况的记录都颇为详细,但许多文献对第一届赴朝慰问团的情况记录不是比较简单,就是根本没有提及。如中国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编著的三卷本巨著《抗美援朝战争史》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史》第六卷《抗美援朝战争史》(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中都没有记述第一届慰问团的活动情况。为了解中国人民第一届赴朝慰问团的情况,笔者搜集了一些相关资料并进行了归纳整理。  相似文献   

11.
张宝超 《党建》2023,(3):62-63
<正>敬爱的党组织:我出生在一个工人家庭,母亲是一名下岗工人,父亲是一名人民教师。我的爷爷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虽然他在我出生前便已去世,但他的事迹却一直鼓舞着我。作为一名老党员,我的外公更是以崇高的品质在潜移默化中为我输入了党的信仰和理想。  相似文献   

12.
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最艰苦、最激烈、最残酷的一次战役。在仅3.7平方公里的狭小地域内,敌我双方共投入了10万兵力,反复争夺了43天,最后我志愿军守住了阵地,取得了  相似文献   

13.
我是原基建工程兵二机指挥部副政委王飞,今年87岁。这次被评为总政系统先进离休干部,既感到光荣又感到不安,光荣的是组织上给了我很大的荣誉,不安的是感到没有做出什么成绩。我出身贫苦,小时候要过饭,没念过一天书,是共产党、新四军把我带上革命道路,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  相似文献   

14.
在我的相册中,珍藏着几张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拍摄的照片.其中一张是1953年7月22日,六十八军二○四师赠送给炮兵第二○一团二营“金城前线挫敌胆,反击战中显威风”锦旗时拍摄的.这张照片经常勾起我对四十多年前金城战役壮阔场面的回忆.1 金城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动的最后一次重大战役.这次战役从1953年7月13日开始,到7月27日结束,历时半个月.共歼敌5万余人,收复失地178平方公里,给金城地区之美伪军以毁灭性打击,迫使敌人在朝鲜停战协定上乖乖地签了字.我所在的M—13火箭炮兵第二○一团(当时我任作战、侦察参谋),自始至终参加了这次战役.  相似文献   

15.
陈赓是我军历史上战功卓著并富有传奇色彩的军事将领之一,抗美援朝战争中,他奉党中央毛主席之命曾先后三次赴朝考察、指挥作战。为其长期的军事生涯又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心系边陲 一赴朝鲜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以后两天,美国置国际公约于不顾,公然出兵,悍然发动侵朝战争,并将战火烧到我东北边境,对我新生的共和国构成了严重威胁。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而此时的陈赓承中央军委之  相似文献   

16.
崔玥 《世纪桥》2010,(12):18-21
<正>抗美援朝战争过去快六十年了,回顾这段历史,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等中国人民志愿军优秀代表栩栩如生的形象就会浮现在眼前,他们的英雄事迹至今仍被传颂。然而,在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中,除中国人民志愿军这个主要力量之外,由无数中国普通百姓自发组成的支前志愿者队伍也是这场战争中不容忽视的力量。  相似文献   

17.
戴英博同志,辽宁新宾县人,1935年生于国破家亡之秋,长于育婴室,后逃至我部队,原名戴婴博,从军后弃“婴”为“英”,先后在解放战争中立过三次大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立过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誉称“孤胆英雄”。  相似文献   

18.
正1951年,我37岁,在重庆西南兵工局技术处工作。那时正值抗美援朝战争,前方战斗如火如荼,后方支援全力以赴。临时委以重任作为国内武器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西南兵工局直辖的十几个兵工厂更是竭尽所能,加紧制造各种枪械弹药直接供应前方。但是在战场所用武器方面,美国使用的是高精新的飞机、坦克和大炮,我军使用的装备则相对落后,只能以小米加步枪应战。形势的严峻不言而喻,如何加强我军的武器装备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9.
正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人民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被迫进行的一场战争。对刚满周岁的共和国来说,这是一场极其严峻的考验。在反复权衡利弊之后,中共中央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经过三年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不期而至的战争  相似文献   

20.
论抗美援朝战争运动战政治工作历史经验林登泉毛泽东在总结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经验时,曾深刻而简明的指出:"依靠人民,再加上一个比较正确的领导,就可以用我们的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的敌人。""我们的战士和干部机智,勇敢,不怕死。而美国侵略军却怕死"①;"敌人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