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代华琼 《前沿》2012,(16):40-41
哈耶克认为政治秩序思想的来源有两个传统:一是建构理性主义;另一是进化理性主义.建立在建构理性主义基础上的政治秩序是社会主义,走向了乌托邦;建立在进化理性主义基础之上的政治秩序是自发的秩序,走向了法治.哈耶克认为理想的政治秩序是法治.法治预设前提是保护私域;法治的依据真正的法律,其实现途径:宪政;法治的价值诉求:法律下的自由.由此,哈耶克建立了自己的理想政治秩序.  相似文献   

2.
从西方宪法变迁理路看中国宪法变迁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现代意义的宪法是英语民族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英、美宪法变迁的成功经验在于渐进式的积累与进化理性主义;法、德宪法变迁的多劫之原在于激进式的革命与建构理性主义。中国近现代一百多年宪法变迁失败的原因无疑亦可归结于建构理性主义。因此未来中国宪法变迁的路径当为:以进化理性主义为理论支撑,稳中求变,稳中求进,积累经验,并通过宪法修正案、宪法解释、宪法判例、宪法条文的法律化、具体化和宪法教育等方式得以实施和实现。  相似文献   

3.
本文引入哈耶克关于“建构论唯理主义与进化论理性主义”的理论架构,尝试着从知识论基础的角度,对近代中国思想史上的两场论战(“科玄论战”与“民主与独裁”之争)加以重新审视。文章认为,以往仅就“玄学派”的哲学基础———“唯意志论”展开剖析,尚不足以完全凸显其所持的全部观点,也无法充分揭示“科玄论战”双方(分别以丁文江、张君劢为领军人物)真实对立之所在,更不能解释他们两人在“民主与独裁”之争中的各自表现。而从哈耶克所提供的视角切入,则可发现,标榜“科学万能”的丁文江在知识论上秉持的是“建构论唯理主义”,由此导致了他对“全知全能”寡头政治的醉心向往;与此相反,谨遵“进化论理性主义”的张君劢则出于对科学理性局限性的清醒认识,反倒在“新式独裁论”甚嚣尘上之时固守了其自由主义立场。  相似文献   

4.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种有益经验,"枫桥经验"与公民社会理论相契合。在马克思主义法哲学视域下,"枫桥经验"治理范式的变迁是一个螺旋式上升过程,集中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揭示了地方性经验在矛盾分析法中的辩证思维。伴随着进化理性主义到建构理性主义、精英话语到大众话语的法理根基嬗变,可提炼出"枫桥理论"的治理主体、治理客体和治理路径三大要素。在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语境下,"枫桥理论"蕴藏着多元主体合作共治之理念。  相似文献   

5.
许春红 《人民论坛》2014,(14):199-201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开放的科学体系。作为构建过程中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开放性既是其应该具备的理论品格也是其理论建构的必要条件。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理论建构本身以及理论建构过程中对开放性原则的贯穿使得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获得了其体系开放性的逻辑基础。  相似文献   

6.
许春红 《人民论坛》2014,(5):199-201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开放的科学体系。作为构建过程中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开放性既是其应该具备的理论品格也是其理论建构的必要条件。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理论建构本身以及理论建构过程中对开放性原则的贯穿使得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获得了其体系开放性的逻辑基础。  相似文献   

7.
秩序是社会获得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法律的重要价值目标之一。人类法治 化历程存在着两种发展模式,其一为建构理性主义路径,另一为经验理性主义路径,两者都殊途 同归地实现了法治化道路。为此,台湾当局在对大陆经贸立法活动中选择建构理性模式并无可厚 非,问题在于,台湾当局的大陆经贸立法进程,在相当程度上忽视了秩序的“自发性”,从而使 得经由立法活动输出的相关法令无法达成法律应有的功能。因此,台湾的大陆经贸立法范式有待 进一步转换,即在立法政策上,实现从以“政治为导向”向以“经济为导向”的转换;在立法内 容上,实现“差别待遇”向“公平待遇”的转换。  相似文献   

8.
龙江  陈金全 《求索》2007,(3):80-82
本文分析评价了自由主义大师哈耶克的代表作《法律、立法和自由》第一卷的法律思想,指出他通过批判建构论理性主义和法律实证主义,重视进化论理性主义,以此作为自己的理论前设,提出在无知观基础上的内部规则即自由的法律和外部规则即立法的法律两种法律观的各自特性,对它们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认为自由的法律优先于立法的法律,但立法的法律仍然必要,在内部规则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时,立法的法律应该发挥对自由的法律的修正作用。  相似文献   

9.
郭忠华 《探索与争鸣》2022,(6):147-158+180
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学概念体系已成为近年来我国政治学界的重要共识,但对于应当如何建构的问题,当前的讨论却非常有限。本土政治概念建构以理解社会科学的知识性质为前提。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多元普遍主义”的性质,这一性质导致社会科学概念体系形成不同的层级和适用范围,呈现出“概念之树”的结构特征。基于“概念之树”的分析视角,本土政治概念建构存在着三种可能的进路:一是类政治概念的建构,旨在建构特定的政治学知识领域;二是政治概念更新,旨在以新政治概念取代概念之树上的问题概念;三是种属政治概念的供给,旨在以本土政治概念完善类政治概念的家庭成员。田野政治学、全能主义和运动式治理分别反映了这三种概念建构进路。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代社会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就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且是扎根于中国大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呼唤。李瑞环同志说“发展社会科学对于搞好改革和建设极为重要,当前在社会上存在着许多问题也是个理论问题,现在是需要理论和发展理论的极好时机。”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五中全会都提出了社会科学战线的重要任务。我们面临的国际形势、国内形势都迫切要求我们更好地学习、研究、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我们社会科学工  相似文献   

11.
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的意义和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科学方法论作为社会科学的反思性前提 ,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但是 ,社会本身的复杂性导致社会科学在对象的把握、方法的选择、理论建构、学科关系上存在诸多难题。因此 ,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要重视社会科学史 ;要把分科研究和综合研究结合起来 ,运用历史—比较分析的方法来把握社会科学的性质和规律 ;要立足于社会科学总体结构 ,来探索和使用社会科学的具体方法和研究程序 ;还要重视“社会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盟是科学发展的大趋势,它将把人推向又一个新的十字路口。在此,我们对科学理论(本文即指自然科学理论,下同)与社会科学理论的建构方法做一番比较研究,就大有必要。 一 科学理论是以客体为原型而形成的主体描摹客体的模型图景;社会科学理论是以客 体为中心而形成的使主体实践活动客体化的叙述图景  相似文献   

13.
张冉 《人民论坛》2011,(10):230-231
"文化自觉"已经成为我国文化哲学研究的重要命题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个明确的精神导向,但目前国内文化自觉的研究还存在着理论内涵挖掘不足、体系尚未建立等问题。因此,有必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建构一个比较系统的文化自觉的理论体系,以将文化自觉理论导向具体的运用。  相似文献   

14.
<正>根据哈耶克的观点,扩展秩序朝着全球扩展,似乎像是一个有机体成长的过程。但实际上不一样:它不是个体出于直觉上的需求率性而为的结果,而是很多个体遵循传统习惯和规则得以成就。哈耶克《致命的自负》第三章"市场的进化:贸易与文明",探讨市场、贸易与文明的演化过程。这种演化过程,应属于一种市场和文明的共生演化。这里的市  相似文献   

15.
文化自觉已经成为我国文化哲学研究的重要命题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个明确的精神导向,但目前国内文化自觉的研究还存在着理论内涵挖掘不足、体系尚未建立等问题。因此,有必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建构一个比较系统的文化自觉的理论体系,以将文化自觉理论导向具体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严复前期曾以当时在西方兴起的社会进化论为基础来建构一种较为系统的政治理论,以作为指导中国社会变革的理论武器,其基本内容包括进化国家观、政治伦理价值的功利主义基础以及关于自由、民主、宪政与专制的见解.但其理论中关于社会进化与人道伦理、天演与人为之间在逻辑上存在难以克服的悖论,这种状况使他的政治哲学理论同时朝着两个相反的方向发展:一方面沿着社会进化规律,他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政治哲学思想;另一方面对人为的依靠使他看到了人道价值的重要,对这种价值的追求使他不断发现前者所包含的悖论.  相似文献   

17.
本文紧紧围绕着哈耶克的论述展开对其关于两种社会观的简要梳理而对其观点进行归纳,在此基础上,笔者从对自由主义的理论脉络中“社会”意义的嬗变和社群主义关于社群的共识考察出发并与哈耶克的社会观进行比较,进而从哈耶克的理论自身发现其内在的紧张,并尝试对这问题做出自己的解答。  相似文献   

18.
刘晓云 《前沿》2005,(9):50-52
知识在哈耶克的自由理论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亦是人类文明生活的重要原理,以及所有其他价值的源泉与条件。哈耶克个人主义知识观的理论意义是对传统唯理论知识观的超越;是对实证主义知识观的批判和超越。  相似文献   

19.
赵声馗 《前沿》2009,(12):106-110
家支是凉山彝族社会中长期存在的一种典型的血缘维系的自主组织,在其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具有凉山彝族特色的社会组织与管理经验。从以多元主体为核心的当代治理变革背景来看,家支治理经验对凉山彝族乡村治理具有历史合理性与民族认同性的价值,也存在一些不符合现代化发展的弊端。借鉴社会科学中一个崭新的理论一多中心治理理论的视角来分析家支的治理经验,可以为建构凉山彝族乡村的多中心治理模式作出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20.
<正>"调控",代表着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中国人对于政府是否应该干预经济的思考,其实并不输于西方。当今西方主流经济学思想,无论是以弗里德曼、科斯等为代表的芝加哥经济学派,还是以米塞斯、哈耶克等为代表的奥地利经济学派,都认为,政府对市场过程的干预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