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告作为现代商品经济的伴生物,考察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影响就不能仅停留在它的经济行为的物化形态,还应将其视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予以考察。我们在欢呼广告作为商品经济的催化剂所促发的市场繁荣之时,有必要以清醒的头脑思考那些不容忽视的广告文化的消极影响。本文旨在通过批判的手段对广告文化加以整饬,使广告文化得以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已于1994年10月27日,由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1995年2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的第一部广告法,是规范广告活动,调整广告市场法律关系,促进广告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法律。现将广告法中的几个主要问题作一些介绍。一、关于制定广告法的必要性广告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它伴随着商品的产生而出现。同时,广告的发展又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广告最主要或最重要的作用是它已经成为促进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进一步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之一。这种作用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将越来越重要。广告是推动整个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广告业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把广告称为商品与消费者之间的一座桥梁。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的不断丰富,生产者、经营者越来越依靠广告推销自己的产品;而消费着也越来越依赖各种广告认识仍至决定购买某一种商品。无怪乎法国著名广告评论家罗贝尔·格兰曾说:“我们呼吸的空气中,是由氮气、氧气和广告组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以下简称《广告法》)正是在商品经济中孕育、成熟,颁布的。更准确地说:《广告法》是将广告纳入依法治理的轨道中,使广告在经营  相似文献   

4.
为了传播信息,开拓市场,指导消费,推动生产,发展商品经济,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促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批准,本刊兼营工商产品、科技成果和书刊等各类广告。欢迎国营和集体企业、国家行政事业单位、科研出版部门、城乡专业户等在本刊登载广告。现将有关事项敬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为了传播信息,开拓市场,指导消费,推动生产,发展商品经济,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批准,本刊兼营工商产品、科技成果和书刊等各类广告。欢迎国营和集体企业、国家行政事业单位、科研出版部门、城乡专业户等在本刊登载广告。现将有关事项敬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如今是商品经济大发展的年代,有商品便要流通,有流通就少不了广告。外国人说过:“广告之于商业,犹如蒸汽之于工业,是第一动力。”于是乎,各种广告借助各种媒体纷涌而来,铺天盖地,夺人视听。既如此,便有人提出了“广告文化”。一为文化,自然也就有渊源。广告文化的源流何在呢,就有人来考证,经考证后有人便说,广告之道,古已有之,且以李白为证。因为据说这位诗仙就写过不止一首的“广告诗”,比如下面这首——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琅琅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这首诗乃当年李白知游齐鲁时所作。他在诗中对兰陵…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日趋活跃,社会主义广告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这对于开拓市场,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以及促进科学、文化、教育、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起了很好的作用。但是,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如有的编辑部门和个人,未经登记批准就擅自经营或代理广告业务;有的新闻单位为了"捞钱",刊播所谓"新闻广告",混淆了新闻与广告的界限;有的电视台、电台在新闻节目中,中断节目,插播广告;有的为未经批准的企业、报刊、图书刊播广告。这些现象不仅损坏了新闻的信誉,影响社会主义新闻和广告事业的健康发展,还导致某些不正之风的蔓延,应该引起重视。根据一九八二年国务院发布的《广告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有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广西灵川县灵田乡长岗岭村的姓氏关系、家族结构、婚姻观和家族习俗等家族文化的考察,认为农村中封闭型的血缘关系和家族观念在商品经济和大众传媒的冲击下有较大的削弱,出现了血缘、地缘和业缘并存的状况.  相似文献   

9.
宪法文化是人们在宪政发展和宪法实施的前提基础下,通过商品经济、民主政治、理性文化的综合作用产生的关于宪法、宪政等事项的认知、评价等多方面认识的总和.宪法文化包含三个内容:作为“知”的对宪法知识的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作为“情”的对宪法文本、规范、秩序的感观、情绪与评价;作为“意”的对实施宪法、维护宪法的情结和行动意愿.这三个内容的生成与发展,受到公民教育、宪法实施和宪法传统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而发展生产力,只有靠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才能实现。为了加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探索国营企业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具体办法,我们考察了北京市煤炭总公司发展商品经济的经验,从中受到许多启发教益。  相似文献   

11.
这几年到中国大陆来访问、旅游的人会见到有许多新事物,新景象,其中之一就是广告。在现代社会里,广告几乎充斥于社会的每个角落。商品经济的存在,商业与广告是不可分离的。在社会主义经济中,既然也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就需要广告这一推销商品、繁荣经济、指导消费、发展生产的手段。因而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期的新中国,是有过广告的。可是在十年浩劫  相似文献   

12.
赵志明 《前沿》2012,(10):139-140
广告视觉文化的发展,激发和形成了消费社会的生产系统,并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念。从消费到审美,从经济到文化,人们已经无法回避广告无处不在的身影。可视性和视觉理解已成为广告文本诉求活动的重要维度。本文从三个层面分析解读广告文本的产生与传播,以便强化全社会对广告的利用与引导,使其在我们的经济、文化建设过程中,不断增强其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闲话广告     
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五花百门的广告纷纷兴起。作为商品介绍、信息交,流这是完全必要的,非常及时的。一家电视台为这一现象专门展开讨论,多少带有为“本台”在黄金时间没完没了地播出广告作解释的意思。不过在绝大多数的观众中,对广告的反映远不如“质量万里行”之热烈,借用一句文言文,这也是“理有固然”吧。  相似文献   

14.
<正> 在我国社会的历史发展中,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极不发达。这种客观存在造成了人们对商品经济存在着极不正确的看法,把发展商品经济同共产主义道德对立起来。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经济是把个人和社会、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有机联系起来的好形式。共产主义道德的核心是集体主义,是大公无私,为社会多作贡献。这种美德,作为观念形态,其形成和发展离不开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方式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共产主义社会需要经过社会主义的长期发展作准  相似文献   

15.
台湾地区领导人竞选广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研究了2000-2008年三次台湾地区领导人竞选中,国民党和民进党的竞选广告.目的是分析国民党和民进党两党在三次竞选中的竞选策略变化,印证现代竞选广告的一般规律,考察台湾竞选生态.结果表明,台湾竞选广告基本遵循了现代竞选广告的一般规律,但是台湾报纸竞选广告数量呈现下降趋势,与现代竞选活动中对广告的重视程度相矛盾;对负面广告的运用虽然更加慎重,但其仍是主要的广告类型.最后结合台湾地区的政治环境和政党特征对结论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正> 应实事求是地承认,公有制与商品经济的运行和发展,既有相适应的一面,又有不相适应的一面.但究竟是商品经济适应公有制,还是公有制适应商品经济?现在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传统的观点是只讲商品经济要适应公有制.认为所有制关系作为衡量经济发展过程的一般前提,并概括了各种社会经济运行的特征,商品经济在一个既定的所有制关系的基础上所规范的模式中运行,从而得出社会主义条件下公有制决定商品经济发展的结论.有的文章还明确地提出,要使商品经济为社会主义服务,就必须“把商品经济改造得适应全民  相似文献   

17.
推动和制约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不同的因素在发展农村商品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和起的作用各异。其中有些因素可以立即见效,效果显著,另一些因素难以立即奏效,但是,它却在长时期内从根本上制约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村文化就是后一类因素中的一种。本文试就农村文化与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关系中的几个问题,谈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8.
一 商品经济的类型差异及其对政治的影响 人们为了论证民主政治的基础是商品经济,常常提出以下理由:商品的自主经营造就独立的政治人格,商品的等价交换导致政治平等,商品的自由贸易要求政治自由……总之,商品经营者为保障其经济权益,受商品经济本性的驱使,必然要求民主政治。然而,如果我们先丢开这些笼而统之、从概念出发的抽象必然性,深入到世界历史中去考察考察商品经济对各国政治的具体影响后,看法就会有所不同了。  相似文献   

19.
我国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宏观平衡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必须用商品经济的平衡观来考察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否则,就会导致判断上的失误,从而采取不利于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一、现实积累、货币资金积累与总量平衡我们知道,商品和货币是商品经济运行机制中的两大要素。社会商品总量代表总供给,社会货币购买力代表总需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是商品经济顺利运行的重要条件。在这种总量平衡中,最重要的是使用价值形态的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总和与货币形态的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总和的平衡。因此,在考察国民经济的宏观平  相似文献   

20.
从经济社会的发展逻辑看,消费文化与广告业之间存在着双向耦合关系,消费文化高度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其广告业必然勃兴,反之亦然。两者形成双向耦合关系的原理在于:商业资本及传媒组织控制的媒介平台通过无处不在的广告,通过象征和幻象功能,激起每个人对物化的神话产生欲望,有效地让人们成为消费者及将消费内嵌为生活方式;消费文化的商品拜物教及主流意识形态特征迎合了国家将消费作为经济压舱石的需求,扩大、加速了商品的流通和交换,从而直接促进广告业的增长与发展。从技术-经济的范式演进看,消费文化经历着大众消费文化向数字消费文化的迁移,在大众消费文化时代,大众传媒及广告发挥着形塑和推动消费文化的主要功效;数字化进程和平台经济主导着数字消费文化的形成及发展,数字消费文化牵引着广告业的数字化转型与升级,计算广告的“技术无意识”特性构成消费者的日常体验,算法消费文化成为当下及未来消费文化的主流和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