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久前,人民论坛杂志社在全国范围开展了一次"万名党政干部阅读状况调查"。结果显示,62.7%的受访者表示因工作太忙、应酬太多,根本抽不出时间读书,33.4%的受访者每周的读书时间为0—3小时,27.6%的受访者为3—6小时。看来,有些干部不读书,还真是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夏海 《党建研究》2012,(4):59-61
2000多年前,荀子曾说过:"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学"。这个仕者,以前指官员,现在指机关干部、公务员。中国有着要求官员读书的悠久历史,这是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应当在现代社会中加以继承和发扬光大。古人  相似文献   

3.
干部喜欢读书吗?人民论坛调查显示75.5%的受访者选择"喜欢"或"非常喜欢"。但干部读书状况不容乐观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4.
重视党政干部读书学习的深刻背景和现实意义人民论坛:温总理前不久刚刚有过关于读书的讲话,习近平同志的讲话再次体现了中央对读书问题的重视。当前,中央领导为何如此重视党政干部读书学习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我经常接触中基层干部,恕我直言,对他们有多少人有经常读书的习惯,却无多少把握。为了准备这篇短文,随意做了些调查:“你平常读书吗?读什么书?”回答有如下几种:一,“倒是想读书,可哪有时间呀!”二,“哪能不读书,一般都在晚上,但看不了两页就发困。”三,“只看一看上边发的书,那是为了工作需要,好多年没有自己买书读了。”四,“不知道该读什么书?要不给咱推荐几本……”  相似文献   

6.
谭宜平 《当代广西》2009,(12):27-27
近期,关于读书的话题很热。在“世界读书日”,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号召全区的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多读书、读好书,做读书思考、提高能力的表率。  相似文献   

7.
潘春华 《前进》2014,(7):60-60
<正>"读书明理益心身,世事静观鉴古今。惟有读书成所好,茫茫人海善于行。"这首七言绝句,说的是读书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在这书香日溢的知识经济时代,读书对探索正确的人生之道,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意义。试问,不读书将如何?有则古谚作了有力回答:"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对于如何处理读书与休闲的关系,有副对联更发人深思:"文亦醉人何必酒,书能  相似文献   

8.
读书之美     
读书之美,美在感悟;读书之美,美在积累;读书之美,美在量变促质变;读书之美,美在温故知新读了《人民论坛》杂志"万名干部读书调查"专题,深有感悟,借广大读者热议和思考之机,谈几点个人体会。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有一句名言:天下第  相似文献   

9.
少数领导干部官越做越大,话却越来越不会说。他们功能退化的原因之一,在于平时不读书,读书不肯动脑筋。干部要真正重视读书,爱好读书,勤于读书,善于读书,使之成为一种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如同打牌、喝酒、钓鱼一样,而不是一种额外的负担、被迫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干部声音     
<正>众说纷纭"小圈子"江苏省泰州市委组织部研究室主任陆彩鸣:领导干部要破除"小圈子"的关键在于加强党性修养。一个领导干部,如果能够自觉地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不搞"小圈子",  相似文献   

11.
《桂海论丛》2021,37(3)
善于学习,就是善于进步。读书是学习的最重要方式之一。从梁家河到中南海,无论工作内容发生怎样的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读书作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探寻习近平总书记的领袖魅力是如何形成的,"读书"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习近平总书记读书具有自己的特点,集中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把读书看作最大爱好;把读书看作一种生活方式;他超越个人功利而读书;注重读思结合;擅于把读书与运用结合起来。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读书的特点,对共产党员的学风建设具有重要启示:要把读书生活作为共产党员学习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别把读书作为敲门砖,要为提升自身本领、净化自己心灵而读书;要把读、思、写结合起来而读书,提高读书效果;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要把读书作为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2.
领导干部读书学习,是加强修养、增强本领的内在需要,也是与时俱进的政治要求。日前,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的开学典礼上强调,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推动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古今中外,执政者、领导者无不强调读书学习的重要性。西方有句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相似文献   

13.
读书的境界     
<正>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求真理、谋事业,需要读书;做学问、长知识,也需要读书。中华民族是酷爱读书的民族,苏秦刺股、车胤囊萤、匡衡凿墙、孙康映雪等典型生动的范例,鞭策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了祖国的文化昌明而孜孜不怠地刻苦读书。致力于寻求真理的人,视读书为生命的依托。孔子《论语·里仁》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就是说早上能  相似文献   

14.
读书学习贵在认知。妇联干部素质的提高,不外乎读书和实践两条途径,而读书学习是最基本最直接的途径。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志。选择了读书学习,就是选择了进步。然而只有真正认识读书学习的重要性,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需要、一种精神追求,坚持在读书学习中感悟人生、提升境界,  相似文献   

15.
正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福,读书有乐之福、智之福、廉之福、苦之福。因此,领导干部要认识到"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古训,爱读书,善思考,体悟读书带来的福。读书有乐之福。"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读书读到精妙处,忍不住击节叫好,令人愉悦,可祛除浮躁之气;读书读到激情处,耐不住拍案而起,令人心潮滚滚,可摆脱世俗之气;读  相似文献   

16.
“阅读危机”背后所折射的信仰危机、道德危机、情感危机和精神危机,一言以蔽之:人文生态危机。要使读书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各级领导的以身作则和政策导向是关键  相似文献   

17.
杨国清 《乡音》2013,(5):8-8
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推动省政协机关"提素质、上水平、创建一流机关"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进一步增强省政协机关干部职工的学习意识,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按照《2013年省政协机关学习工作安排意见》,省  相似文献   

18.
矢弓 《今日海南》2014,(5):15-15
<正>当今一定年龄的官员,大概都还记得当年批林批孔时曾走红中国的一首唐诗:"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饱读诗书的毛泽东让人查找出处,使得很多人都明白了焚书坑儒的故事,以为推翻秦始皇的刘邦项羽是不读书的。尔后中国曾好长一段时间,政界人士都以"大老粗"为荣,虽然当时人们批林常说的开场白是"不读书,不看报,什么学问也没有的大野心家,大阴谋家"。  相似文献   

19.
三言两语     
《当代广西》2012,(21):59
为人为政,比豆腐汤还清;对待自己,比黄连汤还苦;对老百姓,比人参汤还补。——安徽省无为县蜀山镇新安村原党支部书记王坤友扎根农村47年,带领干部群众把三个"后进村"变成了示范村。今年7月,王坤友当选党的十八大代表。8月21日,他在农业合作社的工作岗位上病逝。当地百姓以上述比喻对他表示怀念。读书分为谋生和谋心两种:谋生的读书是从小学一直读到大学,为的是找个工作,这不是真正的读书;而谋心的读书则是为了心灵的寄托和安慰,这才是真正的读书。——文化学者易中天说。  相似文献   

20.
另类阅读     
<正>前辈读书人施蛰存先生说:"我很怀念我十四五岁至二十多岁这一段读书经验。书读了不少,都是为读书而读书,没有功利观念,所获得的,可以说是纯粹的读书之乐。"这的确是读书的最高境界。最近有一篇回忆历史学家郑天挺的文章说,郑先生研究明史"不分场合,不管地点,总是利用一切机会读史料、做卡片、做研究……他研究明史,并非以发表文章为目的,而是为学术而研究"。评论者感慨地说:"这与时下不写文章不读书,读书是为了发表论文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