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泰儒家是中国思想史上重要的起步阶段,为后世奠定了基础.本文意在介绍先秦儒家思想的内部特点.认为先秦儒家是用人性论来论证政治的合理性.并且这种论证是基于本体论考虑.先泰儒家为后世首开先河,他们以宏观深邃的理论视角和具有现实意味的思考把人类和禽兽分别开来.  相似文献   

2.
荀子性恶论的伦理诉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先秦人性论肇端于孔子“性近习远”说 ,因类相近的人性须切合相似之人欲去把握。而孟子首创“性善”论 ,旨在强调“人之所以异于禽兽”的理性之所在 ,要求统治者“从其大体”以行“仁政”。荀子正是把孟子所不屑的“小体”即人的感官欲望视为恶的人性 ,以论证“化性起伪”的绝对必要性。孟、荀相悖的人性论又都是归宿于儒家德政一途 ;荀子同孟子一样 ,要求居人君之位者对贪欲泛滥、民不聊生以及道德沦丧等社会弊端 ,承担主要的、甚而是决定性的政治责任。  相似文献   

3.
先秦儒家人性论对管理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儒家关于人性的论述有许多精辟思想:如“仁爱”思想;性善论与性恶论;义利并重的“社会人”思想和“先富后教”的需求层次论。这些思想为现代管理学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特别是深化了对人本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先秦儒家从伦理政治转换为专制主义有三种逻辑,孔子遵礼而肯认礼所体现的专制王权;孟子思想中潜含对专制王权的否定,但孟子将君主作为既成事实完成了统治价值向不忍人之政的转换;荀子从人性恶出发,逻辑完整地得出专制主义,成为后世专制王权的最好粉饰。不过,若将荀子思想中残存的理想主义拉回其思想的逻辑起点,或许可以迈向宪政的权力结构。  相似文献   

5.
儒家在先秦时期所奠基的德育思想,以积极入世的态度,融汇吸收各家所长,是中国传统社会近两千年的主流思想。通过漫长的岁月积淀,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积极向上且行之有效的德育理念和方法、途径。这些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对于身处21世纪的高校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仍然有着极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首先介绍了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内涵及当代高校德育面临的状况,其次提出了加强当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本文建立了先秦儒家德育思想与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潜在、深层次联系。最后总结了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对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7.
先秦儒家“重义轻利”的义利观在学界基本成为统一观点。但儒家为何要“重义轻利”,重何“义”轻何“利”,在何种情况下“重义轻利”以及如何全面、客观地对之加以评价,更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先秦儒家的宏观经济管理思想以其义利观为理论基础,立足于民本理念,围绕着富民这一治国安邦的基本目标而展开。孔子的"节用爱人"、"敛从其薄"、"因民之所利而利之"等主张,孟子的"制民之产"、"耕者九一"、"关市讥而不征"等主张,堪称先秦儒家宏观经济管理思想中最可宝贵的部分,闪耀着智慧和理性的光芒,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先秦儒家的道德修养目标是培养"内圣外王"之人。为了达成这个目标,他们提出了关于德性修养的多种方法,主要的有立志、为学、存养、慎独、内省和践行等。这些方法的显著特点是凸显人的主体意识、注重内在超越、强调知行合一。借鉴这些方法不仅是增强当前高校德育实效的需要,更是贯彻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贾爽爽 《世纪桥》2007,(12):54-55
先秦儒家提出了以"仁"、"义"为道德标准的荣辱观,内容丰富、境界高尚、旨意深远,具有超越时空的借鉴价值。其注重培养人的"耻"感意识,强调道德实践为荣辱观养成的根本途径的做法,对于今天我们在全社会范围内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先秦儒家基于对现实社会人生的深切关注,阐发了以人的现实人性考察、理想人格设定及其成就为基本内容的人学思想.其中虽难免因社会历史发展的局限所导致的缺憾,但其从个体历史的微观视角对现实人生的深入探究,对实践精神的凸显高扬,在今天的人学理论研究中仍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2.
先秦儒家诸子提出了较为系统的治国方案,德主刑辅、礼乐教化、修身克己、为民制产、选贤任能、与民同乐是其中的几个主要方面。从总体上看.儒学是先秦儒家诸子构建和论证其治国方略的哲学基础。透过先秦儒家的治国思想。我们可以获得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汪志强 《求实》2001,(2):34-37
治国思想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一宝贵的政治伦理资源 ,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先秦儒家看来,人的本质是一种德性的存在,人与动物的区分、人与人的交往、人与自然的交互都有着道德上的规制。这种人学的道德传统从立己开始,推己及人,倡导社会的有序、自然的和谐,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这种关于人的层层递进的德性阐释深深地影响了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为解决当下世界的某些困境提供了宝贵借鉴。  相似文献   

15.
论先秦儒家"孝忠"观中的"谏诤"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谏诤"思想是先秦儒家"孝忠"观的一个重要内涵.自孔子提出了"事父母几谏"和"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的主张后,曾子、子思、盂子各有侧重地继承并发挥了孔子的"谏诤"思想.曾子侧重于"谏亲",提出了"以义辅亲"和"微谏不倦"的谏亲原则;子思和孟子则侧重于"谏君",前者认为"恒称其君之恶者,可谓忠臣矣",后者则阐发了"反复谏"的观点.荀子综合了孔、曾、思、孟的"谏亲"、"谏君"思想,提出"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的主张,把先秦儒家的"谏诤"思想发展到了顶峰.  相似文献   

16.
"德治"是先秦儒家伦理政治思想学说的基本主张,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孔子提出三点德治主张强调德化教育;强调为政者要有好的道德品质;体现了"仁者爱人"精神的施政内容.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用"仁政"概念代替"德治"概念.荀子在继承孔孟德治思想并吸收管子学派某些法治和礼法并用思想的基础上,强调从政者要有"道德之威"及道德行为的影响作用,提出了"平政爱民"德法并用,以德为主的德治思想.  相似文献   

17.
先秦儒家礼育思想是指萌芽于夏商周时期、创建于孔子、发展于孟子荀子的一套关于礼的制度、仪式和价值内涵的教育思想体系,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诸多理念上的共识,并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借鉴与启示:应刚柔并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化、法制化建设;多维共建,构筑协同育人机制;内外兼修,用音乐促进大学生的人格塑造。  相似文献   

18.
卢运山 《理论学刊》2007,3(8):107-110
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在百家争鸣中充分阐释了他们义以为上、先义后利、以义克利的观点,其基本价值取向是重义轻利,但并不反对求利。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如何批判地把握先秦儒家的义利思想,吸收其合理内核,弘扬其积极因素,对促进新型义利观的形成与和谐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高校生态教育的重点是提高大学生的生态理念,使大学生能够科学地认识自然、伦理地关怀自然、艺术地欣赏自然。人们除了学习西方生态教育理论外,也不应该忽视从中国先秦儒家生态文化中汲取有益成分。先秦儒家生态文化包含了丰富的尊重自然、仁爱生命、合理消费等生态思想,借鉴和继承儒家的生态思想对大学生生态教育有积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构建新农村生态文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先秦儒家的生态观既具有超前意识又有无与伦比的可实践性和可操作性,非常适合现实农村的需要,又易于被人们接受。所以,先秦儒家生态观理应成为构建新农村生态文化的重要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