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红色资源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运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红色资源中蕴涵的红色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本文从红色资源在思想道德教育中运用的价值、前提和原则三个层面进行了论述,着重从操作层面对红色资源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以期充分发掘红色资源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2.
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是培养青少年理想信念、爱国情操、品德修养的一种重要优质资源.桂林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但运用到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探索运用本地红色文化资源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路径和对策,以期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3.
许晨祎 《世纪桥》2015,(3):61-62
红色资源是我国劳动人民在多年的改革、斗争中留下来的精神财富,是革命前辈用鲜血镌刻的里程碑,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所在。是任凭时代变迁,岁月更迭也无法被改变的精神诗篇。面对如此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应当对其进行现世价值的探索,应当将此精神运用到我国教育事业中去。此文便对新时期红色资源思政教育的价值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4.
许晨祎 《湘潮》2015,(2):9-10
红色资源是我国劳动人民在多年的改革、斗争中留下来的精神财富,是革命前辈用鲜血镌刻的里程碑,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所在。是任凭时代变迁,岁月更迭也无法被改变的精神诗篇。面对如此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应当对其进行现世价值的探索,应当将此精神运用到我国教育事业中去。此文便对新时期红色资源思政教育的价值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5.
准确认识红色资源丰富内涵: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各族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所形成的,能够为我们今天所开发并具有重要价值意义的各种精神及其物质载体的总和。了解红色资源的本质特征和功能,从红色资源的价值力量上把握其意义,这无疑对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独特的战略位置和地理环境使怀化成为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中许多重大事件的发生地。近年来,怀化市深入挖掘和运用丰富的红色资源,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理想信念教育,既增强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效果,又使红色教育资源和教育基地得到了充分利用和较好保护。一、本土红色教材进课堂,丰富思想道德教育内容。怀化市各级宣传、教育、党史等部门通过充分挖掘本土红色资源,把发生在怀化境内的红军战斗、伟人成长、英模拼搏的故事,编成册子,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课的辅助教材,纳入教学计划。溆浦县组织编写了向警予事迹小册子,介…  相似文献   

7.
正红色文化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素材。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杭古田出席全军政治工作会议时指出,要在政治工作的发源地进行情景教育,寻根溯源、正本清源,传承"红色基因",不忘本、不迷途,从历史中汲取前进的智慧营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要求,深入挖掘、利用红色资源的实质内涵、时代价值和品牌效应,对于新时期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具有重要的现  相似文献   

8.
关于利用红色资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近年来学界已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在引入红色资源对人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措施与方法研究上,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但也能发现一些问题,已有的研究成果大多从应然出发强调红色教育的意义和功能,较少从受教育者出发来谈论,因而需要把这种研究引向深入,进行创造性转换.其中,注重红色教育转换中的审美渗透,从审美的角度来论述红色教育是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9.
《世纪桥》2017,(2)
红色文化是一种教育教学的主要资源,在最近几年被很多高校使用,以此进行德育教育。在红色资源当中包含了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以及勇于创新的精神,用这些精神培养学生的品格、道德和具有极大的促进性作用,更是社会赋予高校的一种时代性课题资源。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高职院校红色资源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此促进高职院校红色资源在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的有效运用  相似文献   

10.
江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劳苦人民进行顽强抗争,争取民主自由的主要战场和根据地,蕴含着丰富的红色资源。以红色文化、红色精神等为内涵的江西红色资源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财富。深入研究江西红色文化资源内涵及其时代价值,积极探索并创新江西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发与利用的载体,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吴秀清 《新湘评论》2005,(10):49-49
独特的战略位置和地理环境使怀化成为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中许多重大事件的发生地。近年来,怀化市深入挖掘和运用丰富的红色资源.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理想信念教育,既增强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效果,又使红色教育资源和教育基地得到了充分利用和较好保护。  相似文献   

12.
井冈山精神教育进课堂的几点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井冈山精神是我们党在早期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它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无产阶级的彻底革命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首创精神,体现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在这片红色沃土上培育出的井冈山精神是江西人民宝贵的精神资源。用好井冈山精神资源,开展好井冈山精神教育,是江西教育得天独厚的优势。让井冈山精神教育进入中小学课堂,对青少年进行井冈山精神的教育,对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3.
红色文化具有特定的物质内容和丰富的精神指向,包含了中国共产党早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思想,蕴涵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主体精神,其内在思想及精神指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集中体现.弘扬红色文化,是当今坚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不可或缺的主阵地.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积极弘扬红色文化,能够构建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思想洗礼的主基地,拓展青少年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资源,在全社会塑造马克思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精神.  相似文献   

14.
在新的历史时期,研究红色资源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充分挖掘和有效发挥其蕴含的精神特质、教育价值和育人功能,充分彰显红色资源的独特功效,已成为今天中国共产党人进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的一大亮点。红色资源的时代价值及其转化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对于加强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教育有着特殊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德育功能和教育价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需要与红色文化资源的结合,从而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本文从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内涵入手,分析价值意义和动力源泉,提出红色文化资源自觉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强调发掘红色文化素材,拓宽课堂深度和广度,凸显新媒体作用,用红色文化符号打造品牌经典。一、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  相似文献   

16.
正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5年来,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历史进程中,凝结的思想资源、政治资源、文化资源、精神资源以及它们的物化形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本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认同,是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优质资源。加强红色资源分类管理,深入挖掘党史资源中最具影响力和时代价值的红色经典,出好红色精品力作,加强红色资源科学修护和开发工作,抓好红色教育基地管理,充分发挥红色成果的  相似文献   

17.
哈密市委党校紧紧围绕西路军进疆和人民解放军进疆红色资源,着力打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个干部红色教育基地"。在此基础上,着眼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从系统性整体性针对性出发,深入挖掘革命文化的精神特质和时代价值,不断丰富拓展,在更高的层次上形成红色资源教育体系,有益于弘扬长征精神,发扬革命传统,坚定理想信念,培育党内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18.
红色影视资源以其特有的魅力契合高校重要的育人任务,它所蕴含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大公无私和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从红色影视资源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角度着手,分析了红色影视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探寻二者结合融入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罗进 《世纪桥》2013,(12):29-30
红色文化资源传递的是一种精神、一种追求、一种崇拜和一种信仰,其精髓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应该理解“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弘扬“红色文化资源”精神,更应该发掘“红色文化资源”价值,并将其运用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  相似文献   

20.
红色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活教材”,其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被赋予了重要的价值意涵。作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资源,红色文化具备较强的直接现实性和思政育人功能,可以有效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的拔擢与提升。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高度耦合性。红色文化可以在教学价值、德育价值以及精神价值的三维向度中,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效果的实现。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必要在筑牢理论育人基础、创新实践育人途径、建设网络新媒体矩阵的路径选择中,有机融入红色文化以期实现其内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