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一个现代化国家必然是实现法治现代化的国家。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有机构成、推动要素和必然要求。深入把握推进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法治山东建设的实质内涵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在地方治理中的具体体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一般来说表现为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它们对法治山东建设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认真研究和探讨国家治理现代化对于法治山东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对于推进法治山东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和战略高度创造性地提出了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单独作为第七部分予以阐述,特别强调了全面依法治国对国家治理的重要意义,并且首次提出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法治建设的核心目标,加强法治建设是破解国家治理现代化难题的关键路径。以法治建设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强服务型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改革、法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国家治理相对于传统国家治理具有主体多元化、客体立体化、目标人本化、方式规范化、手段文明化的特征。改革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要推进和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就必须进行全方位的深化改革,其中最重要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和社会运行体制改革。在现代国家治理中,法治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法治既是现代国家治理的手段,更是现代国家治理的目标。为了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必须正确处理改革与法治的关系,以法治思维和法治理念指引改革、以法治原则和法律程序规范改革、以法律制度和法律机制制约和保障改革。  相似文献   

5.
“法治”是相对于人治、德治等而言的治理方式,“简言之,就是依法而治,即管理国家、治理社会主要依靠法律这种普遍、稳定、明确的社会规范,不因为法律之外的社会规则而朝令夕改,不因为领导人的变动而忽兴忽废。这是法治与人治最大的区别”。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十八届四中全会更是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将“法治”的重要性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党之所以高扬法治精神,是因为法治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石,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6.
法治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新目标,法治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有着内在的契合性,法治建设能够有效地回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诉求。法治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有着共同的价值理念,能够促成国家治理现代化所需的社会秩序,丰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治理机制。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就是要推进中国的法治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完善国家治理领域内的法律法规,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鼓励多元主体的参与。  相似文献   

7.
法治中国下的法治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要求"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自我国提出法治建设以来,初期偏重于自上而下的法律体系建构,忽略了社会法治观念和法治信仰的培育,导致了一定程度的法律工具主义。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转型,不仅是为了应对国家治理资源的缺乏,更重要的是为了培育公民精神特别是法治精神。在这一背景下,社会治理的法治化,尤其是法治社会的依法治理应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政治文明中,法治逐步取代人治成为现代国家的治理方式。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政府在推进法治进程时,必须改革国家政治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和具体组织结构。依法治国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着眼点,也是法治社会建立的重要手段和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是当前我国政治建设的重点和努力方向。法治中国不仅要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而且要求政府依法行政,切实转变职能,加强对权力的约束,同时,也要求社会依法自治。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依法执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法治政府是核心,法治国家是关键,法治社会是归宿。当前法治建设必须致力于实现"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法治中国。  相似文献   

10.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国家治理”的概念体现了多元协同治理的特征,需要利用法治的优势来节约社会成本、凝聚社会共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必须走法治道路,以提升法治能力为核心内容,在立法、司法和营造法律氛围等方面加强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习近平法治思想中,法治被视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权益、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和基础性制度.全面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事业、提高国家治理水平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一直以来,云南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党的领导,深入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不断筑牢云南法治根基.  相似文献   

12.
法治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新目标。法治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相契合,法治建设能够有效地回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诉求。法治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有着共同的价值理念,能够促成国家治理现代化所需的社会秩序,丰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治理机制。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推进法治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完善国家治理领域内的法律法规,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鼓励多元主体的参与。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准确把握我国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以依法治国为主题,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军号。深刻理解全会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对于我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事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健康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15.
现代国家治理需以法治为根本遵循,是包括了政党、国家和社会在内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协同治理。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方略。全面依法治国是我国国家治理内生演化发展的必然选择。要以法治聚合社会价值观、以法治制约公共权力、以法治协调社会关系,进而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相似文献   

16.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政治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步骤与途径。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把党内整治腐败与国家廉政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以正确运用权力为统摄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着力点,以加强法治建设为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以实现人民利益为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归宿。  相似文献   

17.
依法治国是党带领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宣示和重大决策,充分展示了我们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坚持公平正义是核心;坚持整体推进、系统发展是方法;坚持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方向。  相似文献   

18.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的重要命题,在理论意义上进一步拓宽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内涵,也标志我国法治化建设进入全面推进的攻坚阶段。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整体性、系统性的要求,不仅应认识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且需要探求法治国家建设中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解决之道。在核心要求上,应坚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统筹推进国家具体工作领域的法治化、国内工作和涉外工作的法治化、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法治化等。在重点任务上,应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处理好本国法治传统与借鉴他国法治经验之间的关系,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最终形成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良效格局。  相似文献   

19.
网络舆论治理是网络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党的舆论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事关网络传播秩序、社会稳定与国家安全。全媒体时代既对网络舆论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又为舆论带来方向性的挑战。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模式是网络舆论治理的必由之路。网络舆论治理的法治模式是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将网络舆论的治理要素、治理结构、治理程序、治理功能纳入法治范围及运行轨道的治理理论、制度与实践。网络舆论治理模式建构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构建网络舆论治理的国家战略;需要强化协同治理,构建网络舆论多元治理新格局;需要完善网络舆论治理法治体系,切实推进网络舆论治理法治建设。公安机关是网络舆论治理的重要主体和关键力量,在推动网络舆论法治治理中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20.
德治与法治是统一的社会治理过程,欲致国治,必先治德,这是国家治理进程的基本规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必须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德治与法治统一的规律,大力弘扬科学理性,大力张扬法治权威,大力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大力推进实践创新,把人们的思想意识引导到推进科学发展,实现民族振兴的中国梦上来,使良好的道德风尚成为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