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妙语     
《时事报告》2012,(6):5-5
中美不搞“两国集团”(G2),不搞中美主宰世界,也不搞中美冲突对抗,但可以搞“两国协调”(C2),加强沟通、协调与合作。  相似文献   

2.
邰言 《黄埔》2012,(4):68-71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签订上海公报,改变了两国长期的敌对关系。但是,两国关系还远没有实现正常化,无法建立外交关系,主要障碍是中美在台湾问题上存在尖锐分歧。1977年,邓小平第三次复出后主持中美建交谈判,并最终实现了中美建交。  相似文献   

3.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是中美建交以来规格最高的经贸交流机制,从提议到首次战略经济对话在北京顺利举行,表面上看这一切具有偶然性,其实,它是中国经济在中美经贸乃至世界经贸中的地位不断上升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张国庆 《半月谈》2004,(1):86-88
对中美经贸关系而言,2003年5月是个“分水岭”。在此之前,尽管存在一些贸易纠纷,然而还是小范围的、得到控制的。在美国财政部长斯诺公开表示希望看到人民币的“形成机制”发生变化后,一场围绕人民币汇率的争论逐渐升级。此后,“贸易差额”和“入世承诺”等因素也相继卷入,中美经贸摩擦全面升级。在温家宝总理访美后,中美经贸关系的负面因素得以部分地遏制,但中美经贸摩擦的长期化却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中美两国必须逐渐适应在经贸摩擦中共同前进的“生活”。  相似文献   

5.
2005年,周文重出任中国驻美国大使。此后不久,中美战略经济对话(2009年与中美战略对话合并为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就开始筹备和启动。在大使任内的5年间,他亲历了这一对话的形式演变和发展。如今,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已成为推进新时期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平台。在今年5月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美国举行前夕,本刊记者专访了周文重。  相似文献   

6.
《时事资料手册》2005,(5):58-59
本刊上期刊登了《中美、中欧纺织品风波的台前幕后》等文,近来,中美、中欧继续就纺织品贸易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磋商谈判。  相似文献   

7.
2013年6月,习近平主席和奥巴马总统在安纳伯格庄园会晤时,就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达成重要共识。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成为国际社会的热议话题。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最复杂的问题,是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必须面对且必须处理好的问题。从中美建交35年的实践来看,两岸关系出现重大进展的时期,都是中美关系稳步发展的时期;  相似文献   

8.
中美自1979年建我以来,经济领域的合作有力地促进了双边关系向前发展,这主要归因于中国已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因素,当然,这其间并非没有冲突。1979年,中美贸易额为25亿美元。2002年,两国贸易额达到971.8亿美元。2003年1月-10月,中美贸易额已突破1000亿美元。迄今为止,美国在华投资企业有4万多家。中国已成为美国的第3大贸易伙伴和第6大出口市场。  相似文献   

9.
论中美合资企业薪酬管理中的文化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斌 《求索》2007,(9):93-94
中美合资企业是中外合资企业的典型代表,我国经济发展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其管理问题也得到人们的日益关注。薪酬是企业管理的基础杠杆,本文以中美合资企业为例,对影响其薪酬管理的文化因素进行研究,希望对合资企业的管理问题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已经进行了三次,第四次时话将于2008年6月在华盛顿进行。通过对美国发起对话的经济背景和意图进行分析,对当前出现的几个热点问题进行解析。利用蒙代尔-佛莱名模型为工具,通过对双边贸易趋势等分析,得出中美经济关系相互依存的结论,并对中国的应对措施和美国问题的解决之道进行讨论,从而得出双方应该对话而不应对抗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总理精心布置5号楼 1972年2月21日上午11时,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之间关闭了几十年的大门打开了。  相似文献   

12.
《时事资料手册》2007,(1):99-100
2006年11月19日上午,中美两国海军航艇在南海海域举行首次海上联合搜救学习的第二阶段演习。  相似文献   

13.
今年2月28日是中美《上海公报》发表40周年。40年前,中美两国领导人以非凡的政治智慧和远见卓识,抓住机遇,作出决断,实现了尼克松对中国的破冰之旅,发表了中美《上海公报》,打开了两国关系的大门。40年后,在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之后,我们能更深入地理解这次历史性访问和这个公报的深远意义,尤其是对台湾问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2009年对中美关系而言,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新年尹始,中美两国迎来建交30周年。之后不久,奥巴马宣誓就职,开始所谓的“奥巴马新政”。中美关系历经30年风风雨雨,到了一个历史新节点。新时期的中美关系如何发展,需要新思考。  相似文献   

15.
《时事资料手册》2007,(1):63-64
2006年12月14日-15日.首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2月15日分别会见了参加首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美国总统布什的特别代表、财政部长保尔森等美方代表团主要成员。胡锦涛在会见时说,中美经贸关系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最重要的经贸关系之一。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发展的大背景下,中美经贸关系越来越密切,经贸合作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16.
中美隐私观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了解中美隐私观的差异对于提高我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比较了中美文化中隐私的概念、法律的界定,中国人和美国人对隐私的态度,中美文化中隐私在时空行为上的不同表现,简要分析了中美隐私观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时事资料手册》2010,(3):85-87
今年以来,美国国会部分议员不断炒作人民币汇率问题,中美间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发生了争端。本刊梳理集纳相关资料。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科技外交与中美关系30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同时,我们即’将迎来全方位影响20世纪下半叶中国走向与世界格局的另一个重要历史事件:中美建交30周年,这两件事或许有其内在的历史逻辑。也就在那个时刻,1979年1月31日,中美两国领导人签署了两国恢复邦交后的第一个政府间合作协定:《中美政府间科学技术合作协定》,这不仅意味着科技合作率先实现了中美两国政府间关系的突破,更进一步表明,自建交之日起,双方都深刻体会到科技合作或科技外交在两国关系中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美两国5月份在北京举行的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围绕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和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作出了一系列承诺。  相似文献   

20.
《上海支部生活》2013,(3):54-55
近年来,美开始大力强化在西太平洋的军力部署,拉拢其盟友及伙伴,实施海上“再平衡”战略,并炒作“空海一体战”、“推拖堵”等概念。由此,一些舆论担心中美存在擦枪走火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